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彼得·凯里的《“凯利帮”真史》通过一个备受诋毁和磨难的声音 ,来讲述一个澳大利亚早期开拓者的动人故事。本文拟从叙事学的角度 ,并结合新历史主义文论 ,揭示该故事所彰显的政治隐喻和民族视野 ,以及作者为建构其文本宏旨所采用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2.
结合福柯权力话语理论可以看到,彼得·凯里通过《凯利帮真史》展现了长期遭澳大利亚权威政府诋毁的内德·凯利的真实形象。彼得·凯里写作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澳大利亚人重新找回自己的文化身份。《凯利帮真史》为了今读者信服而采用了独特的叙事策略,主要表现为虚构的十三个包襄和通篇使用的文化程度很低的语言。  相似文献   

3.
《凯利帮真史》是澳大利亚当代著名作家彼得·凯里的一部历史题材小说。在新历史主义理论的观照下,彼得.凯里在《凯利帮真史》中代表边缘地位的声音发言,以想象的文本去建构与复原被正史压制、遮蔽与删除的“历史真相”,并由此引发人们对澳大利亚殖民历史的新一轮反思,旨在重塑本民族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4.
南非作家库切的长篇小说《耻》以种族隔离制度废除后的新南非开普敦为作品的地理背景,真实地再现出“白人至上”主义消退后黑人群体与白人后裔在这片土地上的相处状态。小说中一个个严酷的片段,不仅反映出后殖民时期的白人,尤其是白人女性在新南非的生活境遇,更表现出以露茜为代表的遗留在南非的白人后裔游走在“主体”与“他者”之间的身份认同困境。  相似文献   

5.
《黎明之屋》作为一部成长小说代表作,以古老的印第安文明为叙述背景,追溯主人公经历民族记忆的失语与疏离、现实迷失与边缘化、民族文化的顿悟与觉醒的过程。本文以身份认同与"他者"的视角,深入探讨这一认知下的成长与蜕变过程。  相似文献   

6.
《沉溺》是多米尼加裔美国作家朱诺特·迪亚兹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这部作品反映了多米尼加裔移民艰难地寻求身份认同的历程,移民文化面临着在美国白人主流文化中沉溺的危机,而处于社会边缘的移民则可能会在美国白人主流社会中沉溺。以尤尼尔及其父亲拉蒙为例,从三方面探讨多米尼加裔移民的身份认同历程,介绍美国当今的移民现状及多米尼加人移民状况,在文本细读分析的基础上讨论尤尼尔的成长及其父亲打工的艰辛历程,反思他们的身份认同历程。  相似文献   

7.
杨烨 《海外英语》2014,(15):193-194
独幕剧《合上家谱》讲述了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通过他们的悲欢离合揭示了美国社会无处不在的种族歧视问题。在经历了对自我身份产生困惑的并深感痛苦之后,女主人公毅然选择了自己想要的身份并最终获得了身心的自由。她的塑造和命运折射出剧作家苏珊·格拉斯佩尔关心女性生存状态、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的创作倾向。  相似文献   

8.
陈莉莉 《考试周刊》2013,(58):21-21
梦工厂出品的《功夫熊猫》糅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美国核心价值观。本文介绍了影片的主要内容与成功因素,分析了西方文化对东方文化改写的手段和内容的变化,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9.
《诗经·葛覃》咏唱了鸟鸣喈喈的自然环境下葛的浓密和茂盛,写到了古代制葛布的劳动过程。诗中所写的自然背景较清楚,最令人费解的是女主人公的身份。古往今来关于主人公身份有后妃、卿大夫妻、贵族女子、民女、女奴、受训的待嫁女等众说。如何理解归宁和师氏是揭开女主人公神秘面纱的一把钥匙。本文在层层分析的基础上推断出女主人公是卿大夫妻。  相似文献   

10.
张凌宇 《海外英语》2013,(5X):216-217
《上海女孩》是华裔美籍作家邝丽莎2009年的新作,小说以珍珠和梅这对姐妹花的生活经历真实生动地再现了早期华人移民在异国他乡的生活状态。该文采取文本细读的方式,结合后殖民主义中有关身份认同的文学理论,对该作品中"他者"的身份认同问题加以解读和探究,他们经历了身份不确定时的迷茫和焦虑,最终意识到只有保持与故土文化的联系,消解传统文化观念中的东西方文化的二元对立,才能在"第三空间"中重新建构起自身的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11.
汤亭亭是最具影响力的美国华裔女作家之一,她的处女作《女勇士》通过描写华裔女主人公在美国的成长经历,揭示了华裔女性在美国社会面对种族和性别的双重困境,展现了华裔女性为摆脱"他者"身份所表现出的决心和做出的努力。采用后殖民女性主义理论,探讨华裔女性的双重"他者"身份以及颠覆这一身份的艰难过程,旨在探寻汤亭亭在这部小说中对华裔女性的定位。  相似文献   

12.
纵观国内外有关《宠儿》的评论,大多评论家运用后现代主义、互文性、叙事学、精神分析批评等理论对小说进行了解读。本文认为在《宠儿》中,莫里森将颠覆殖民话语与重构美国身份认同进行了有机的结合。一方面,莫里森通过对基督教文化的改写,颠覆了以“大熔炉”为象征的殖民话语;另一方面,莫里森重新构建了喻为“被子”的美国身份认同,强调了多元文化并存的和谐之路。  相似文献   

13.
理查德.赖特的代表作《土生子》被誉为美国黑人文学史上的里程碑式作品、"抗议小说"的扛鼎之作,因此学界针对《土生子》的研究多集中于黑白二元对立上,着重探讨的是美国社会制度和种族歧视对美国黑人心灵的戕害及其灾难性后果。在此基础上,本文尝试采用新的视角,以跨种族性关系为切入点,重新审视小说主人公别格的悲剧成因,并且通过分析书中白人如何利用虚假的黑人"性神话"构建黑人的他者身份,揭示别格杀害白人姑娘玛丽的讽刺性寓意,彰显"抗议小说之父"赖特解构黑人"性神话"的创作智慧。  相似文献   

14.
汉娜、卡拉瓦焦、吉普和奥尔马希均生活在宗主国和殖民地的夹缝中,作为宗主国的臣民他们不断地在探求自我的身份,并经历了由渴望宗主国认可到厌弃宗主国,再到与宗主国决裂的思想转变过程,最终通过自我主体性的复归完成了从沉默的他者到独立的自我主体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莎士比亚的著名的四大悲剧之一的《奥赛罗》曾经引起无数的争议,其中“嫉妒说”长期在《奥赛罗》研究中占据了统治地位,尽管一批著名莎学家、文学家从各种角度对嫉妒一说进行了否定,指出“嫉妒”并不能令人信服地全面解释《奥赛罗》中蕴涵的人文主义思想光辉。从“他者”文化身份认同危机的角度,可以看到不断被强化的文化身份认同危机是造成悲剧的根本原因。中国改编莎剧也注意到《奥赛罗》中文化身份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革命之路》是美国现代作家理查德琊茨的处女作,也是其成名作,出版当年即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提名。该小说中耶茨不仅细致入微地描写了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的中产阶级面临的婚姻生活危机,而且讽刺了当时美国中产阶级生活走向标准化的现象。该文主要借用女性主义批评的的理论和方法,结合当时女性主义运动发展的时代背景,试图从女性主义批评视角分析《革命之路》这部小说,展示男权社会中女主角爱波由于被置于“他者”地位所经历的生活的压抑与困境,分析其“革命”之路失败的主要原因,从而揭露出女性寻求独立自由寻求解放之任重而道远,表明女性主义的发展最终应走男女和睦相处的无私之爱的道路,爱与合一才是幸福家庭生活的出路。  相似文献   

17.
《药》是鲁迅第一部小说集《呐喊》中的一个重要的短篇,写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前夕——1919年4月25日。《默》(1900)是俄国著名作家安特莱夫(1871—1919)的短篇小说,鲁迅把它译成中文。鲁迅在《<中国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里指出,在《药》的结尾留有“安特莱夫式的阴冷”。本文试从时空结构、象征印象主义和“灵肉一致”三方面对这两篇小说作一比较,来认识“阴冷”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祖先游戏》 中的“他者“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大利亚作家亚历克斯·米勒的小说<祖先游戏>不仅在作者的故乡被视为当之无愧的杰作,而且备受不同国家、不同种族读者的青睐.小说具有的国际性题材,对文化撞击和文化交融的描写,在这多元共生的时代,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中国批评界认为它在刻画华人方面是里程碑之作.可是细读作品,东方主义话语的运作轨迹仍然很明显.书中对中国和中国人的表现基本上沿袭了传统的"滞定型"形象,没有跳出"他者"和"异类"的窠臼,暴露了作者的人文主义者的局限性以及其进步思想的脆弱.  相似文献   

19.
老舍长篇小说《猫城记》的英译是中国现代文学英译研究中被忽略的一个作品。而在国外,《猫城记》和《骆驼祥子》的影响等量齐观:该作品在西方很早就有英译本,之后又被重译,译本甚至被西方作为中国研究的史料。本文将从文本选择偏向、小说主题偏离与文学样式变形三个方面考察1964年《猫城记》英译本的形成过程;探讨《猫城记》在进入英语世界的过程初期经历的扭曲与变形,以及背后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20.
《黑天鹅》是2010年出品的心理惊悚影片,故事围绕纽约一个芭蕾舞团的舞蹈演员妮娜展开,由于被挑选分饰黑、白天鹅的两个角色,妮娜经历了身体到心理双重的变化,最终,妮娜虽然上演了一场"完美"的表演,心中萌生的黑天鹅也似乎征服了所有人,但却让她身心崩溃而终结。从女性主义视角来分析导致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女性难以逃脱的"他者"、"被看"地位。女性在男权社会中扮演的是与身为"主体"的男性的对立角色,男性是"主体",是绝对,而女性则是"他者"。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两性发展不平衡,看的快感则可分裂成主动的男性和被动的女性,而女性在这种关系中,似乎难以逃脱"他者"的"被看"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