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紧密。不同的价值观之间会引发一定的冲突,从而会引发国家认同问题。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其国家认同感强弱与否,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加强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应对全球化带来的国家认同危机问题刻不容缓。从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因素,并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略现雏形的今天,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仍然很高,尤其在地域认同、国家认同、历史认同、文化认同、中华民族内他民族的认同、成就认同等方面。受中华传统文化、全球化浪潮以及当前时代主旋律的影响,大学生民族认同感亦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和谐,具体体现在大学生思想观念多元化、行为选择多样化、富有公平正义感和理性认知代替了民族极端主义等方面。当然,大学生民族认同感也存在一些问题,必须结合高等教育的实际,通过课程教育、实践活动等途径来逐步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优秀力量和国家建设的中坚分子,大学生民族认同感的强弱关系到民族和国家的未来。研究其民族认同感的现状,对提升大学生民族认同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首先对两所高校大学生民族认同感进行实证调查,从对待传统文化和对待西方文化两个方面了解大学生民族认同感的现状,然后,基于文化自信的角度,从四个方面探讨增强大学生民族认同的路径和对策,以期增强大学生民族认同感。  相似文献   

4.
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对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与社会稳定发展至关重要。通过调查西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状况,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国家认同感,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国家认同在一定程度上仍面临着被弱化的挑战。为此,需通过历史教育进一步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维系国家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5.
<正>国家认同感是国民确定自己属于某个国家的心理活动,包括自我身份认同,以及对国家的文化认同和情感认同等内容。国家认同感对国家和个人具有重要意义:它是维系国家统一性、保持国家独特性和连续性的有力保障,使个人的思想和行为有了参照和道德上的方向感。当国民对国家的认同度较高时,会自觉以国家利益为思想及行动的纲领,大大提升国家处理国内事务和应对外部挑战的实力。当今世界多极化、全球化、信息化发展趋势,使国家认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思想非常丰富,国家观教育思想是其凝练概括和表达,是其国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大学生国家观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基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教育的现状,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和社会体制转型期,对大学生积极开展国家观教育,通过开展"四个认同"教育活动,继承发扬传统"家国一体,由家及国"的国家观思想资源,增强大学生对国家民族实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对促进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他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关系着国家的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全。然而在当前,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存在着认同感不强、部分同学主流意识形态淡化、政治素养低、对我国的政治制度产生怀疑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受到经济全球化下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社会转型期文化多元化和网络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发展的栋梁,承担着促进国家繁荣昌盛的重任。近年来,社会求职竞争愈发激烈的环境下,我国大学生面临着工作岗位与所学专业不对口、工作类型不符合自身职业倾向、工作发展不顺心等一系列问题。其中,大学生职业认同感较低是重要影响因素。笔者在此将结合《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一书,分析大学生职业倾向和职业兴趣确立的现实意义,论述培养学生职业规划能力的重要性,并积极探索强化学生职业认同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认同感的培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国家认同感是个人承认和接受自己的民族文化与政治身份后产生的归属感。经济全球化和民族国家的相生相克关系,对我国青少年国家认同感的形成和培养带来了消极影响,即追求同质化的经济全球化对民族文化独特性的消解、全球消费主义网络中青少年对民族国家的虚无主义态度、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学习西方和反对西方的矛盾。这种相生相克的关系决定了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认同感培养应该把握介于保守与开放之间的动态平衡;既是基于传统体认记忆的共同体,又是面向世界和未来形成想像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10.
国家认同感是个人承认和接受自己的民族文化和政治身份,并产生归属感。经济全球化和民族国家的相生相克对我国青少年国家认同感的形成和培养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即追求同质化的经济全球化对民族文化独特性的消解、全球消费主义网络中青少年对民族国家的虚无主义态度、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学习西方和反对西方的矛盾。这种相生相克的关系决定了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认同感培养应介于保守与开放之间的动态平衡:既基于传统体认记忆的共同体,又面向世界和未来形成想象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11.
蔡喆 《高教探索》2015,(2):83-88
本文采用"中华民族认同感"问卷和"一般国家自豪感"问卷对广州地区高校的550名粤港澳新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粤港澳大学生在中华民族认同感的情感、认知、行为、评价等维度上差异都非常显著。总体来说,粤港澳大学生的中华民族认同感均为积极和正面的,其中广东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普遍比香港澳门大学生略高。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国家认同感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认同感是指个人承认和接受自己的民族文化和政治身份,并产生归属感。新形势下各种浪潮对我国国家认同感的形成和培养带来了极大影响,这决定了新时期国家认同感培养应处于动态的平衡:既基于传统的培养,又寻求政治诉求以及面向全球化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商洛学院学报》2015,(5):27-32
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青年学生在对全球化的认识,对西方制度和文化的认识,对未来发展的认识,对政党的认识等方面都具有片面性。这些因素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一些青年学生对意识形态的信念,动摇了理论自信的基石。因此,要加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信仰,提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坚定大学生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态度和立场,从而构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防护体系,全方位夯实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基础。  相似文献   

14.
国家认同感即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国家的归属感。一个国家的公民对本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情感投入程度是国家软实力提升的重要成分,所以我国一直持续不断地采取措施增强我国公民的国家认同感。民族地区的人民,尤其是作为特殊群体的大学生一直是广受关注的对象。笔者认为要增强湖北民族地区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应从改进教育方法、完善教育内容、优化教育环境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时代,所有国家都面临外来文化的挑战。英语教育处于国家文化安全前沿阵地,在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同时,应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增强学习者对母语文化的认同感,捍卫国家文化安全,谋求世界各国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梁顺平 《河南教育》2014,(12):94-95
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是应对全球化挑战的时代需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需要,是大学生成长成才成功的发展需要。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要以民族文化教育为基础,增强民族认同感;以国史、国情教育为重点,增强民族责任感;以公民意识教育为基点,增强民族归属感;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增强民族凝聚力。  相似文献   

17.
基于Karasawa(2002)对国家认同感的观点,观察爱国主义(PAT)、民族主义(NAT)、国际主义(INT)因素,以及对国家遗产的承诺(COM)这四个社会心理维度与广西大学生英语学习过程的关系。研究发现:国家认同感对广西大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产生影响的两个枢纽是对英语学习环境的评价(AELC)和对国家遗产的承诺(COM)。国家认同感教育通过这两个枢纽对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施加各种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并且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国家认同感是个人对于自己的、国家的认同,由此产生的归属感。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下,青少年尤其容易受到国外的民族虚无主义或者历史虚无主义的负面影响,导致国家认同感不强烈。经济的全球化也容易消解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19.
青年是伟大复兴的生力军,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对象.后疫情时代弘扬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有三重逻辑,一是要构建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筑牢国家认同的思想根基,厚植爱国情怀;二是要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的党性教育和党史教育,增强大学生对党的认同感;三是要构建大学生责任意识,培育大学生在疫情防控中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担当精神,凝聚大学生在疫情防...  相似文献   

20.
开展国家认同感问题研究,有助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有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助于促进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有助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综合分析国内学界对国家认同感问题研究的重要文献资料,可以发现已有成果主要从五个维度展开深度研究,形成了颇具价值的研究成果和理论观点。这些理论丰富和拓展了我们对国家认同感问题的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