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刊登在<深圳特区报>2002年9月4日上的消息<10名"瞎眼"评标专家被清出局>一稿,在第13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消息二等奖.这是一篇舆论监督的好报道.  相似文献   

2.
刘保全 《新闻传播》2004,(7):11-11,15
刊登在《深圳特区报》2002年9月4日上的消息《10名“瞎眼”评标专家被清出局》一稿,在第13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消息二等奖。这是一篇舆论监督的好报道。  相似文献   

3.
刊登在《宁波日报》2002年5月28日上的《再反一次党八股》,是一篇受到群众欢迎的好评论。这篇评论对现实生活中人们深恶痛绝的“党八股”现象,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主题尖锐,概括准确,文笔犀利,结构严谨,有较强的战斗性和说服力。在第13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被评为评论二等奖。在写作上,这篇评论有如下几点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概括准确,形象生动。评论文章一般说来是通过直接说理、论述来阐明问题、表明思想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它的语言往往是概括的、庄重的。然而,概括并不排斥形象,庄重并不排斥生动,应力求概括性和形象化、严肃性与生动性相统一。一篇评  相似文献   

4.
《幽默精辟妙说“三个代表”》一稿,在第13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荣获二等奖。从写作上来说,这篇通讯有如下几个特点值得学习和借鉴。 ——干劲、灵感结硕果。有人说,写作需要灵感,没有灵感,光靠拼搏精神写不出来。真的是这样么?俄国著名画家列宾说:灵感不过是“顽强地劳动而获得  相似文献   

5.
刊登在《中国铁道建筑报》2002年8月17日上的消息《请过路吧,亲爱的藏羚羊》,在第13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被评为消息二等奖。当我阅读这篇800字的消息时,深深地被作者对我国一级保护动物藏羚羊的关爱所感动。作为行业报,在反映和把握具有全局意义的报道题材时,一般总难摆脱其行业的局限,但这并不等于行业报与新闻精品无缘。这篇  相似文献   

6.
关于心理学在新闻传播学中的运用,已有新闻界同仁撰写了有关论及专进行阐述。受众心理与新闻写作有什么关系呢?笔在翻阅第13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时,发现谁要想写出受受众青睐的新闻佳作,就必须满足受众如下几点心理要求。  相似文献   

7.
近读郝斌生、赵红新同志的报告学《家园保卫战》,感到这是一篇立意深刻、构思独特、具有强烈时代感的好作品。  相似文献   

8.
9.
10.
在第12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刊登在《吉林日报》2001年11月15日上的《干净干事出活》一稿,被评为三等奖。这是一篇评论员文章(作者为毕政)。“评论员文章”是报纸、杂志、通讯社、电台、电视台的编辑部以评论员署名,就某一问题发表意见的文章。规格低于社论,为目前我国新闻媒介常用评论形式,其所表达的基本观点和主张,虽然不能视为完全代表编辑部,但在通常情况下,都是得到编辑部同意的。评论员文章既有一定的“官方色彩”,又可以有个人的风格。它的选题  相似文献   

11.
12.
刘保全 《新闻实践》2003,(10):57-58
刊登在《人民日报》2001年5月22日12版上的《慎张"排行榜"》一稿,在第12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荣获副刊最高奖——一等奖。这是一篇文艺评论,从写作上来说,它有如下三点特色值得学习和借鉴。一是辨证有力,以理服人。辨证是评论写作中常用的一种论断方法。它对片面或偏颇的观点进行质疑、商榷,并提出不同的观点与之论辨交锋,旨在辨别是非曲直,纠正缪误之见。近几年来,文艺界存在着某些不良现象,乱张"排行榜"就是其中典型的一例。如文章在开头写的:"近来,文艺界出现了不少排行榜。有文学‘大师’排行榜,有‘优秀’作品排行榜,有‘百年’排行榜,有‘近期’排行榜……编辑们在版面上刊登排行榜,教授们在课堂上介绍排行榜。仿佛文艺界应当向水泊梁山学习,不排出个座次,大家就活得不自在。"文章在对"排行榜"的泛滥、草率提出质疑和商榷时写道:"有的单位发出几百张问卷,收回很  相似文献   

13.
刊登在《法制日报》2003年1月3日周末专刊上的《打肿谁的脸》一稿,在第十四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报纸副刊”类作品二等奖。这是一篇杂文稿。它的获奖,从写作上来看,有下述几点特色值得学习和借鉴。一是选材严格,开掘深刻。鲁迅先生在他所写的《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一  相似文献   

14.
刊登在《人民日报》2002年5月7日上的消息《广东着力解决农村困难家庭子女读书难》一稿,在第13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以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鲜明而重大的主题,以颂扬改革开放的新成就,以宣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介绍广东在义务教育上的工作经验,以良好的传播效果,赢得了评委们的青睐,被评为消息二等奖。这是一篇综合消息,从写作上来说,它为我们如何利用概括技巧写深写活综合消息提供了成功经验。 ——概括好新闻事实。新闻要用事实说话,但新闻事实并非都是一个个完整的故事。在很多情况下,需要作者对新闻事实进行归纳和概括,简洁明了地说明新闻内容,使受众对所报道的新闻事实有一个总体印象。概括新闻事实切忌  相似文献   

15.
抓问题 ,是记者(通讯员)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许多同志从走上新闻工作之路的第一天起就学着抓问题 ,干了几年、几十年 ,还在念叨着抓问题这个词。这个问题为什么如此重要?怎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抓问题的能力而写出新闻精品呢?结合新近评选出来的第9届“中国新闻奖”部分获奖作品 ,本文仅从什么叫抓问题?抓什么样的问题?怎样抓问题?三个方面作如下探讨。一、什么叫抓问题要搞清楚什么叫抓问题 ,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问题。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说 :“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 ,哪里就有问题。既有问题 ,你…  相似文献   

16.
17.
新闻传媒的竞争,如同其他生产行业一样,最终归结为能否出“拳头产品”。新闻传媒的拳头产品就是新闻精品。新闻精品,是一张报纸实力与水平的象征。而要实现精品迭出,就必须在下述几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8.
现在报纸上有些新闻常常不尽人意,读者埋怨可读性差。具体表现在有的枯燥无味,不堪卒读;有的缺少新闻根据,不知道这篇报道为何成其新闻;有的缺少必要的新闻要紊,如时间、地点都没有;有的内容、语言欠准确;还有的缺少信息量或信息不完整,等等。那么,新闻作品一般应具备哪些品格,应该有那些构成要素呢?笔者最近翻阅了第三届“中国新闻奖”报纸、通讯社部分的50篇获奖作品,觉得好新闻有以下几方面的构成要素是不可缺少的。——内容要真实、准确、完整。好新闻最重要的要素是事实的表述一定要真实、准确、完整。凡新闻中涉及的事实,特别是人物的姓名、事件发生的地点、数字、细节等,都要核对清楚,做到准确无  相似文献   

19.
20.
刊登在《解放军报》2003年10月17日上的通讯《目击杨利伟飞天归来》一稿,在第十四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被评为通讯一等奖。这篇1050个字的通讯,为什么能受到评委们的青睐呢?笔者认为,除了主题鲜明重大外, 从新闻采访和写作的角度分析, 它是一篇具有"同期声"的现场好新闻。"同期声"本是广播、电视新闻学的一个特定术语,但笔者认为,报纸现场新闻写作同样也要注重"同期声"。现实生活告诉我们,在新闻事件的核心事实周围总是存在着有色有形的新闻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