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型范畴观是一种在语言研究中有深远影响力的概念构建模式。本文选取道歉言语行为为研究内容,旨在把握道歉言语行为的原型范畴特点,将原型范畴观运用于对言语行为的实际探索中。  相似文献   

2.
原型范畴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心理学家Eleanor Rosch提出的一种新的概念构建模式,对语言各个层面的研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语用学角度来看,拒绝言语行为作为施为性言语行为中重要的一种言语行为之一,同样具有相似的特征或属性,并表现出原型结构。试以原型范畴为理论框架,旨在通过中英文拒绝言语的实例对拒绝言语行为的范畴框架进行分析,进而把握拒绝言语行为的原型特点。  相似文献   

3.
道歉言语行为范畴的原型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型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重要的范畴理论之一,对语言各个层面的研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道歉言语行为是一种重要的施为性言语行为,也同样具有家族相似的特征,并表现出范畴的原型效应。以原型范畴为理论框架对汉语中"道歉"言语行为的实例一范畴进行分析,能有效把握其显示出的原型特点。  相似文献   

4.
言语反讽是一种语言认知现象,体现话语字面意义与隐含意义之间的差异。原型理论对解读言语反讽意义的认知机制有一定的阐释作用。言语反讽是基于原型的范畴,若言语满足具有一定条件的反讽环境即构成反讽原型,则言语反讽范畴中的成员根据它们与反讽原型的相似程度判断其反讽性。  相似文献   

5.
论文主要在言语行为转喻的基础上,以《雷雨》为例,分析指令类言语行为的三种指令形式,并划分前段转喻、核心及结果段转喻和后段转喻的指令类言语行为的类型,阐述了三种指令形对言语行为转喻的影响,对指令类言语行为转喻进行详细地阐述。  相似文献   

6.
指令类言语行为是言语行为中非常重要的一大类别,但学术界对指令类言语行为的研究还存在很多不足。对指令类言语行为的研究应该从它与非指令类言语行为的区别性要素开始,指令类言语行为和非指令类言语行为具有三个区别性要素:意图要素、事件状态、和主体关系。同时,指令有各种具体形式,决定指令行为内部差异的最重要的参数是对“话语权”的强调,即指令行为发出者对“话语权”强调程度的差异在话语层面会显示为不同的指令形式:强调自身的话语权力和权势的指令形式,强调对方的话语权力和权势的指令形式和模糊双方的话语权力和权势的指令形式。在指令度上,指令类言语行为可以分为强指令、一般指令和弱指令三类,而指令度的强弱和直接指令行为与间接指令行为并无绝对关系,以威胁形式出现的间接指令的强度远远强于直接指令。  相似文献   

7.
框架理论对间接指令的阐释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间接指令是最有代表性,也最常用的一种间接言语行为。研究它的常见的理论有习语论和推理论,原型理论和言语行为脚本理论也对其有很大的解释力。以Levinson总结的有关"关门"的间接指令表达为材料,在总结以上研究的基础上,用框架理论来进一步探讨间接指令的认知机制,并把框架理论与语用知识和语境结合起来,增强了对间接指令的阐释力。  相似文献   

8.
指令类间接言语行为及言语交际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达到更好交际的目的,指令类言语行为通常被间接地表达,从而使得拒绝、批评、请求、命令等指令类言语行为变得委婉得体,更加礼貌,更容易让人接受.文章在对英语指令类言语行为的概念和分类进行论述的基础上,讨论指令类言语行为间接地实施对于英语学习者言语交际策略的启示,以便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好地交流和协作.  相似文献   

9.
Searle把施为性言语行为分为:断言类、指令类、承诺类、表达类、宣告类.威胁类言语行为兼具指令类和承诺类言语行为的特点.本文以言语行为理论为指导,对威胁类言语行为中所作的承诺进行研究.由于威胁者和被威胁者之间的关系和冲突矛盾、威胁的引发事件性质等等的不同,威胁者往往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承诺语,以最大限度地达到威胁的目的.承诺语根据其承诺的具体内容可细分为5种情况.  相似文献   

10.
从功能上讲,地震灾后心理援助用语的使用是想通过话语实施一种行为,目的是改变灾民的态度。因此,地震灾后心理援助用语是一种指令类言语行为。通过实例可以总结出地震灾后心理援助言语行为常见的语用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