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米兰·昆德拉的小说关注人类存在的可能性,流亡是人类存在的诸多不同的可能性中最为独特的。昆德拉对于流亡境遇下的人类生命存在的思索与他的小说观念直接相关,正是契合着自己的小说观念,昆德拉书写了流亡境遇和流亡人物。  相似文献   

2.
米兰·昆德拉作为一位移民作家,在他的小说《无知》中将自身对流亡的深刻体验与哲学思索融合在一起,探询了人在流亡这一特殊境遇下的生命存在,也向世人宣告了自己“流亡的终结”。  相似文献   

3.
台湾作家郝誉翔的自传式小说《逆旅》主要讲述父亲以及作者的一生,以饮食书写的方式来讲述第一代外省人的流亡史,表现台湾外省人对身份的思索。作品通过食物的特点来再现童年的记忆,通过食物的滋味来回忆流亡的历史,并以食物为情感纽带来展现人物之间的关系,着力于书写女性记忆,重新建构台湾外省族群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抗战时期(1931—1945年)的东北作家文学,存在着"流亡文学"和"沦陷区文学"两支流脉。面对中华民族被欺凌的历史事实,东北流亡作家和沦陷区作家表现出共同的反帝诉求,但由于他们分别身处不同的政治环境,其反帝表达又有直抒胸臆和隐晦曲折之别。对于五四文学的另一大传统——反封建主题,东北流亡作家和沦陷区作家的开掘路径也并非一致。在作品的题材处理上,东北流亡作家和沦陷区作家基于各自的创作语境、阅历心态、政治理解等因素,对于战争、乡土、胡子、工人和知识分子进行了角度不同的书写。  相似文献   

5.
追寻生命意义是米奇·阿尔博姆在小说中反复书写的主题之一,他的小说中充满对生命有限思索。通过对死亡的理性解剖,阿尔博姆试图指导人们应如何去生存,帮助人们建立积极的向死而生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6.
李锐,"作为当今纯文学最后几个坚守者之一",其<旧址>和<银城故事>以感性与理性高度交融、"准确而又富于力度、浑朴而又卓具厚度的语言风格",以"叙事的浑象性、氤氲性"(白烨语)的特征,呈现出丰厚酣畅、幻化无穷的思想空间,尤其是对革命溯本追源的思索与书写,使革命再次成为令人掩卷冥思的沉重话题.  相似文献   

7.
自1909年的拉格洛夫到2009年的赫塔·米勒,共有12位女作家获诺贝尔文学奖。她们书写了以女性视角审视的历史、战争、流亡与寻根等多元主题。文章着重讨论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女作家中的两位德裔女作家——奈丽·萨克斯和赫塔·米勒亲历的流亡之旅及她们付诸笔端的流亡文学。萨克斯因希特勒对犹太民族的迫害而流亡,米勒因纳粹父辈犯下的罪恶而遭强权暴政的精神流放。总之,流亡成为两代女作家共同书写的主题,这不仅是流亡个体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的写实,而且还是后现代人类生存状态的寓言。  相似文献   

8.
1942年,郁达夫、杨骚、巴人、胡愈之、沈兹九等知识分子无奈地卷入到二战中的流亡大潮中,他们也将个人的流亡经历比之成书。文章主要对沈兹九的《流亡在赤道线上》与胡愈之的《少年航空兵——祖国梦游记》进行解读。对列维·斯特劳斯而言,流亡是另一种人生的开始,《忧郁的热带》充满了浅吟低唱的乡愁,这种乡愁以流亡者的精神苦痛为底色。从文明古国万里投荒,人迹罕至的原始丛林成为他们的栖息之地,沈兹九的流亡书写忧郁而苍凉,诗意浪漫,胡愈之的南洋文本则激越而乐观,作者热情地呼唤着新中国的诞生。不同于西方流亡书写对个体生命本质的省思,中国流亡知识分子的南洋书写充满了浓郁的启蒙色彩,彰显了他们在现代知识分子与传统士人的感时忧怀精神。  相似文献   

9.
墨一般的夜,被掺入了新的元素。一个身影,一盏孤灯,一杆枯笔,一张白纸。他是一个诗人,他在思考。当所有灵动的声音湮灭在这无尽的夜里,人在彷徨中渐渐学会冷静。正是诗人们,尝试用超脱世俗的灵魂理性地思索,思索人生中最单纯的疑惑。诗人在无数个夜里苦苦地书写着他们对生活、对世界的理解,只为能够迎接第二天的光明,只为让更多的人看穿人生这层雾。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上海的高度都市化,都市文学应运而生,城市成了独立的审美对象,作为洋场浪子的穆时英上承刘呐鸥而下启20世纪40年代的日常都市传奇书写。他聚焦于都市的糜烂与灿烂,都市的工具理性掠夺了人的价值理性,小说彰显了一定的理性批判精神。而由于自身的局限、历史的吊诡、时代动荡,30年代中后期,他的洋场都市文学逐渐走向式微乃至消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