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罗昔明 《青年记者》2017,(18):67-68
中美合拍模式下跨文化面向的问题意识 近年来,与中国合作制片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中美合拍是其中发展最为强劲的合拍形式,有望成为未来的合拍主流.甚至有人明确指出,“但凡中国举办电影节,必谈中美合拍片”.①的确如此,2016年4月举办的北京国际电影节论坛上,中美合拍片再次成为热点议题,而且这几年最受关注的合拍片当数中美合拍片,如《功夫熊猫3》《功夫之王》《功夫梦》《功夫侠》《纽约客@上海》《钢铁侠3》《变形金刚4》《火星救援》《长城》等,单从这些电影的制作水准和市场收益来看,中美合制模式在实践上是较为成功的.关键的问题在于,对中美合拍热潮不能单从经济层面来解读,增进中美电影合制的相关政策拟定及学术探讨,也必须直面这种形式带来的经济与文化层面上的交融性.  相似文献   

2.
文化认同是国家、民族认同的基本前提,国家、民族认同是合拍片必要的认知基础。本文以文化交流和文化认同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木棉袈裟》、《云水谣》、《赛德克·巴莱》三部电影,从民生民俗、文化、闽南意象等方面阐述两岸三地合拍片中文化的交流和认同。本文旨在分析合拍片中存在的一个难题:如何将两岸三地由于地缘、政治等因素产生不同的文化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3.
"港式合拍片"是现今华语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现今创作出的港式合拍片时常在丢失原有香港味道的同时又很难满足内地观众的审美取向,这使得港式合拍片的问题呈现和瓶颈效应越发显著.影片《湄公河行动》以良好的口碑和近12亿元的票房成为2016年中国电影市场获满意度最高的电影.这也使其成为合拍片成功的典范之一,其市场导向下内地故事为核心的"华语合拍"为未来的内地香港的合作提供了新方向.  相似文献   

4.
大陆对早期电影历史生的回顾,即使在国产电影诞生近百年后,其表达一直受到1949年后形成的历史史观与话语编码体系的内在制约。1990年代内地电影制作商业化比重增加后,一些影片对这一段历史的回顾和艺术表达,又强行加载了市场卖点主导下的民族主义立场和外在文化视角下的感情搜索引擎,进一步损害了影片原先就很薄弱的主题思想。通过偶然检索可以发现,1999年中美合拍影片《西洋镜》就是这样的一个例证。  相似文献   

5.
1987—2001年,高潮迭起的合拍片与进口分账大片,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电影的生产与创作。一方面,《少林寺》等合拍片的成功,激活了内地曾一度中断了几十年的武打片生产;另一方面,《亡命天涯》等进口分账大片所带来的强烈刺激,则直接催生了《秦颂》、《兰陵王》、《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等相对大投资、大制作的一系列影片。可以说,合拍片与进口分账大片已对这一时期整个中国电影的生产与创作及中国电影美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化传播的背景下,跨境合拍成为了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重要手段,同时促进了中国文化的跨文化传播。近两年,中外合拍片不断增多,成为了大家颇为关注的电影现象。本文通过总结中外合拍电影特点、反思当前中外合拍片中表现出的文化叙事困境,从而探讨中国电影通过中外合拍走向世界,进行有效跨文化传播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张新强 《今传媒》2011,(5):69-70
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尤其是2010年香港与大陆合拍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全方位的突出表现,意欲指出香港电影以其独有的产业机制和魅力,在电影手法到产业运作等各个方面将不断带领中国大陆电影走向国际。  相似文献   

8.
近十余年来,中外合拍片已经对我国电影市场产生了重要影响,其票房号召力和在国际电影市场中产生的文化传播效应也是巨大的。基于此,结合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分析中外合拍片对中国电影经济以及中国文化推广与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总局: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影视合作会越来越多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童刚11日下午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影视作品在促进民心相通、深化文化交流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未来,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影视作品上的合作会越来越多。据介绍,截至目前,我国已与15个国家签署了电影合拍协议,与新西兰、英国签署了电视合拍协议。近年来,中外媒体机构合作创作了一批丝路题材的影视精品力作,如中印合拍电影《功夫瑜伽》、中捷合拍动画片《熊猫与小鼹鼠》、中俄合拍电视剧《晴朗的天空》和中英合拍纪录片《孔子》等,  相似文献   

10.
王留 《东南传播》2012,(3):131-132
2011年1月1日,ECFA(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早收清单正式实施。其中大陆方面对于台湾电影在大陆上映再无配额限制。7月12日,台湾2011年贺岁电影《鸡排英雄》抢得头香在大陆上映,票房却不甚理想。台湾冠军电影在大陆票房表现为何屡屡不受肯定?两岸影视审美文化的差异性在哪里?两岸在合拍电影的领域还有哪些突破口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1.
宋小妍 《今传媒》2012,(8):92-93
华语影片《如果·爱》是香港导演陈可辛初次进军内地市场的试水之作,用"陌生化"手法巧妙地将最具形式感的歌舞元素嫁接在《如果·爱》当中,把关乎人类普遍情感的爱情片放在镜式文本的套层结构中展开。影片建构在文本间的相互折射与照应,使得它更为直观地呈现出当代华语电影的镜像迷宫。香港电影与香港导演正在这座镜城中经历着"内心的流徙",经历着逃离、迷惘、质疑和异化,无奈而无助地将自己的文化、历史乃至个人经历放逐为他者眼中的观照行为。  相似文献   

12.
刘鹏 《今传媒》2023,(11):104-109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外合拍片数量逐步提升,呈现出日趋繁荣的景象,但是,合拍片的跨文化传播效果尚不显著。对此,笔者基于中国优秀文化构建的中外合拍片跨文化传播模式以及评价体系,对跨越种族、文化和地缘等传统边界展开的中外合拍的主体定位、合拍内容、合拍方式、跨文化传播受众、规避文化折扣以及探寻文化间性等问题展开探讨,旨在助力合拍实践,推动中国文化的跨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13.
我学会了人生中的第一句意大利语:Belfarniente一无所事事之美。这是我从茱莉亚·罗伯茨的新片《饭,祷,爱》(《Eat Pray Love》)里学到的。电影讲了一个疑惑孤独的姑娘飘荡在意大利、印度以及巴厘岛的故事,连美剧《生活大爆炸》里的科学天才RAJ都要含着热泪说,我喜欢《饭,祷,爱》,它指引了我的心灵!  相似文献   

14.
《中外合拍古典名著片未必明智》的报道,提出了电影艺术创作中需要引起注意的一个颇为重要的问题。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国电影事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影片创作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但在一九八四年至八五年初,我国影坛上出现了一种现象:各地的一些制片厂竞相和外国制片商签约合作拍片,特别是合拍根据我国古典名著改编的影片。据初略统计,当时已签约和谈判的合拍影片达五十余部,其中有《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末代皇  相似文献   

15.
为纪念中国电影诞生一百年而摄制的故事片《定军山》,其艺术表达一方面依然受到大陆在1949年后形成的历史史观与话语编码体系的惯性制约,另一方面,随着2000年后大陆经济的勃兴和电影市场的商业考量压力,又呈现出感情戏开采过度的特征,结果形成的不仅是对民族主义和文化传统读解的偏狭立场,而且导致生成中国早期电影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之间强行对接的读解困境。  相似文献   

16.
时尚人物     
美国电影导演奥利佛·斯通(Oliver Stone)因执导电影《天生杀人狂》被人起诉。事情的原因在于,美国一对少年情侣达瑞斯与爱德曼森在看了《天生杀人狂》之后,引发犯罪动机,居然模仿剧中犯罪行为,于1995年展开跨州疯狂杀戮行动,造成一死一重伤的惨剧。这对“亡命鸳鸯”落网后供称,犯罪动机完全是来自于电影《天生杀人狂》。于是被害人家属对奥利佛·斯通与华纳电影公司提出指控。但路易斯安那州地方法院法官莫里森裁定:大导演奥利佛·斯通的言论自由受到宪法保障,不需为此案担负责任。然而被害人家属和律师却向媒体表示,路易斯安那州法官的裁决令人不满,他们将提出上诉。  相似文献   

17.
孙雨菡 《东南传播》2021,(10):70-72
新时代下主旋律电影不断创新寻求突破,为更好地融入当下电影市场实现风格转变.《我和我的家乡》在延续我国主旋律电影标志性风格的同时,以小见大传达家国一体的人文情怀.本文以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为例,运用大卫·波德维尔"电影-形式与风格理论"为框架,主要从叙事、电影风格以及文化内涵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最终旨在通过分析电影《我和我的家乡》在艺术创作方法上的独到成功之处,期望能够为我国新主旋律电影的后续发展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8.
贺岁时分     
如今,咱老百姓是越来越懂得享受生活,大家过完圣诞迎新年,过完元旦等春节,楞是把电影市场概念里的“贺岁档期”抻得老长老长,而且商机无限。今年尤其如此,撇开几部小制作不算,号称“贺岁大片”的华语电影一口气就推出了五部,把全国各地的影院老板乐得眉开眼笑:“等了中国电影一百年,可算赶上个丰收好年成了。”是呀,说如梦方醒也好,道厚积薄发也对,自从放水好莱坞之后,我们确实从没有如此扬眉吐气地以绝对优势占领过自己的电影市场。通观《无极》《千里走单骑》《如果·爱》《情癫大圣》《霍元甲》这五部电影,不管艺术上各自存在什么样的瑕…  相似文献   

19.
合拍片并不是一个新近发明的概念,但与它相关的问题却构成了当下中国电影学术共同体内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一方面,合拍片是中国电影产业化进程中的必由之路,另一方面,"合拍片"重新整合华语地区的电影资源,构建起全新的华语电影版图,重构全球华人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和民族文化的想象。  相似文献   

20.
1980年代之后,中国观众几乎没有再看过新制作出的朝鲜电影。如今,中朝首部合拍影片《平壤之约》,展示了今日朝鲜真实面貌与普通电影的首映式略有不同,首部中朝合拍影片《平壤之约》,7月16日举行的中国首映式似乎包含了一些外事仪式。以16人组成的朝鲜电影代表团,在朝鲜著名歌曲《万景台之歌》乐曲伴奏声中进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