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瑜 《今传媒》2014,(7):168-170
微电影的流行与青年群体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由于文化特征和传播特点与当代青年的社会性格和文化行为模式相契合微电影在与青年文化的良性互动中取得了强劲的发展动力,使得传统电影艺术借助青年文化的力量获得现代化的"重生"。本文试图从对当代青年文化性格的分析入手,将微电影作为一种青年流行文化现象展开探讨,分析青年群体对这一文化形式产生消费需求的内在原因,全面了解微电影与青年群体之间的互动机制,进而更深入理解当代青年文化的内涵与能动力。  相似文献   

2.
青年女性作为爱情主题的星座命理内容的主要消费群体,在进入亲密关系时,往往借助互联网平台上的“地方性知识”来进行自我心理疏导,进而对于不理想的亲密关系实现短暂逃避,并表达对于现实社会压力的心理抵抗。本研究以青年女性星座爱好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扎根理论和深度访谈,探讨她们在亲密关系中为何频繁参考星座命理知识,并尝试理解现象背后复杂的文化和社会心理因素。研究发现,算法技术为她们提供了一个具有持续性愉悦体验,近乎于“零负反馈”的信息环境,研究者谓之“情感茧房”。在该场域中,青年女性星座爱好者通过短暂逃避社会现实、建构理想自我来实现正向自我认知,进而对由亲密关系引发的社会压力表达心理抵抗。但是,她们做出该行为的同时,也伴随着自我异化的风险。因此,本文将青年女性星座爱好者的媒介消费行为定义为一种算法控制下的“异化抵抗”。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17,(6):37-43
本文主要采用跨文化传播理论中的"文化力"(cultural force)理论,考察中国流行歌曲的跨文化传播对非洲青年群体认知和理解中国国家形象的影响机制。通过对非洲国家苏丹42位学习汉语的青年的深度访谈,本文归纳出中国形象通过流行文化路径实现跨文化传播的三种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尝试建构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的"流行文化路径",即在跨境流行文化产品中有意识地植入符合中国文化逻辑的普遍性意象,从而令海外受众在娱乐消费中获取对中国国家形象积极、正面的认知。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网络技术已对社会文化产生巨大影响。在网络文化形成过程中,人们依托网络平台进行思想交流,在焦点事件刺激下逐渐形成差异化的社会认同和处世心态。在这些变化里也透显出一定程度的群体心理极化趋势。根据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这种由群体心理极化增加的文化风险,形成了新的文化安全问题。本文以一种检视的视角审视流行的"屌丝文化",通过分析极化心理的表征及文化形成中的媒介环境影响,试图找寻疏解极化心理的路径,进而解决文化风险引发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5.
弹幕因其碎片化、即时性、互动性、开放性的评论形式,成为备受青年群体青睐的动态交流媒介,对探讨青年群体弹幕行为的内在动机、心理诉求和价值期待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B站影视作品《上海堡垒》的弹幕文本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汇谈、三角互证和编码分析,总结出弹幕行为包括消费内容、自我表达、社会互动3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青年群体的弹幕观影,在行为动机上表现为纯粹地追求快乐,在心理诉求上表现为满足更高层次的需要,在价值期待上表现为实现文化身份的认同。  相似文献   

6.
网络流行文化是以网络为基础、以社交媒体为平台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文化,对当代青年群体的成长与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对当前文化价值体系的重塑也造成了一定冲击.本文以相关问卷调查为基础,深入探析网络流行文化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结合当前思政工作提出建议与对策,以期为网络流行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自上世纪90年代日本动画片《圣斗士星矢》在大陆热播,星座文化开始流行.①尤其是2000年之后随着网络的发展,关于星座的各种信息铺天盖地而来,各种星座分析和测试让人目不暇接,甚至有些人以星座特点作为选择工作、伴侣的标准.2007年贺岁片《爱情呼叫转移》中一男遭遇12女,引发了人们关于影片人物与星座契合度的分析.网站上关于星座的信息泛滥,在百度输入"星座"两个字,找到相关结果约100,000,000个,而输入"星座文化"也能找到相关结果约3,650,000个.  相似文献   

8.
"丧文化"是以90后为主的青年群体在网络空间中通过多媒体符号,营造出的一种集体消极、颓废、自我否定、自我解嘲的文化形式,它是青年亚文化在网络时代的新形式,反映出当前青年群体中普遍存在的焦虑情绪和戏虐心态。青年"丧文化"的风格符号主要包含了图文表情、网络事件和商品消费。以"丧文化"为代表的网络青年亚文化,表现出大众共创、游戏心态、商业塑行等新的风格转向,弱化甚至消解了传统亚文化理论倡导的"抵抗"和"收编"。新媒体时代的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并非二元对立的关系,而是在与主流文化的交流、协商中逐渐发展,通过与主流文化的协商对话,参与社会文化的版图重构,为了解当今时代的文化提供了多元的、开放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黄瑶 《东南传播》2018,(3):46-48
CP粉丝这一群体是粉丝群体中比较特殊的一类,她们将感兴趣或喜欢的人物进行配对,组成CP(coupling),CP文化也逐渐成为现象级的流行文化。本文就以网络为载体,分析CP粉丝如何在网络中组成空间意义上的实践,用异托邦理论看这个空间结构中的符号生产,探究CP文化对粉丝心理建设和文化建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刘敬伟 《大观周刊》2012,(51):225-225
传统文化与青年亚文化作为两种观念相斥的文化,自然也会有观念相斥的接受群体。由于童年经验的差异、心里抵御机制的投射以及“个性”干涉的原因,使二者产生心理对峙。  相似文献   

11.
各种恶搞的文字、图片和视频在新媒体上流行,这些恶搞文化不仅仅是青年人的一种消遣、娱乐和文化表达方式,而且青年们也通过恶搞的另类方式介入现实和参与社会建构,表达亚文化群体的社会诉求,推动社会革新,但是同时也要警惕恶搞所造成的话语狂欢和话语暴力。  相似文献   

12.
模因指具有高传播力、强模仿性、不定向变异的文化传播因子。本研究借用西方模因论,通过观察与分析"官宣体"的产生、传播和演变过程,探究模因与青年网络流行文化的产生和作用模式。具体研究以2018年10月16日热议的"官宣"体为例,解释强势模因的成因,并通过解构个案发现模因在青年网络流行文化的作用方式与模式,经遴选后的模因含有文化培植力,具备文化在生产与扩散能力。最后,研究提出在青年网络文化的结构空间中若能部分过滤负面模因,可巧妙促进主流文化与青年流行文化的弥合。  相似文献   

13.
田学敏 《新闻世界》2011,(12):208-209
不同时期流行文化的更替与变迁体现着不同媒介环境下传受主体的文化心理意识变迁的脉络。本文剖析当下的各种流行文化现象,以期探究文化传播过程中传受主体的普遍心理,为我们解决流行文化传播中出现的问题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王斌  许颖 《青年记者》2012,(6):31-32
新媒体与青年的文化契合 新媒体之所以对青年影响较大,很大程度上源于新媒体的文化特征与青年的文化特征相吻合,换言之,新媒体在这一人群中得到了较强烈的文化共振. 新媒体的文化特征首要的是其互动性和参与性.青年群体的参与性使用行为对网络娱乐的发展、网络文化的走向,以及手机上网的推广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创意产品之所以成为主流新闻媒体的新兴实践方式,一个重要原因是它能够在网络空间对青年群体起到特别的舆论引导作用。从机制层面看,创意产品运用市场运营思维,与流行文化高度融合;依靠符号机制、仪式机制和社会心理机制,实现了情感表达、观点传递和意识形态传播。但创意产品在舆论引导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激发的情感具有短时性,引导中未能很好解决青年亚文化背后的身份冲突;创意产品虽能增强主流媒体引导力,却难以增强公信力等。因此,进一步延伸创意产品的功能与定位,把握青年文化的特征与青年思想的规律,加强对最新实践的总结与反思等,成为强化创意产品舆论引导功能、丰富主流媒体创新实践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6.
治愈系文化已经成为一种典型的青年文化和生活方式,在网络上产生广泛的影响。本文主要关注三个问题:治愈系文化反映了青年群体什么样的生活感受;它如何影响了人们看待自我与世界之关系的方式;治愈系文化的流行对公共生活造成哪些影响。借助雷蒙·威廉斯的“感觉结构”理论,研究发现,治愈系文化主要包含个体化与重视自我感受、对“复杂性”的放弃和回避、寻求温暖和亲密关系三种感觉结构。治愈系文化的流行促使“疗愈型自我”在中国社会兴起,网民心态从关注公共议题转向更注重个体感受,以“温暖”和满足自我的情感需求作为社会交往、参与公共事件的标准“,疗愈型自我”走向极端,会有导致自恋主义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翁旭东 《东南传播》2021,(10):51-55
随着青年成为网络社区中最活跃、最庞大的用户群体,网络文化空间更多呈现出具有青年群体鲜明特点的话语风格体系与内容消费方式.加之基于个人兴趣和文化喜好的网络社群走向进一步细化与彼此区隔,对红色文化在网络社群环境下的适应性、创新性生产与传播提出新的挑战.本文试图从概念的角度观照红色文化与网络青年社群的互动关系,并结合近年来红色文化在互联网传播中出现的新形态、新样式进行梳理与分析,对现阶段红色文化的生产传播策略及实践进行系统性总结,探讨其在网络青年社群视域下的创新性转向,为红色文化的移动社会化生产传播创新研究提供视角、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18.
濮晓琬 《新闻世界》2014,(7):332-333
服饰文化是流行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所涵盖的内容都是流行文化中重要的组成元素。中国"第一夫人"彭丽媛女士在多次外事访问中的服饰搭配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这一特殊的服饰流行事件成为流行文化中的重要现象。通过对此现象和流行服饰的深度解析,我们将更能了解流行文化的内涵,以及流行文化背后深层的社会心理。  相似文献   

19.
许可心  王彦丰 《今传媒》2020,29(3):80-82
"丧文化"是一种由新媒体平台承载传播,在当代"90后"青年中盛行的带有颓废、悲伤、绝望等情绪色彩的青年网络亚文化,它反映出一种青年人所共有的精神特质。其广泛流行的背后既隐藏着一系列现实因素,又存在着多种心理诱因。如何理性审视"丧文化"的快速生长,探求社会飞速发展下青年人心态变化的根源,积极寻找"丧文化"与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结合点,以主流引支流,对于转型期的中国来说,有着不可小觑的力量。  相似文献   

20.
张潇艺 《传媒》2022,(3):48-50
近年来,"青春化"表达逐渐成为文化遗产类电视节目面向年轻受众传播传统文化、塑造国家认同的重要手段.文化遗产类节目通过视觉符号的重构,打造青春化影像景观;采用多元叙事方式,打破心理隔阂;完成价值重塑,使青年群体与古老文化间形成情感共振等方式不断进行"青春化"的创作转向,获得了青年观众的认可,增强了他们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