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重点强调了发展中国特色现代化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强调教师应注重“以德为先”的教育理念。全面落实立德树人,需要学校重视德育与学科教育的融合,将德育融入教学管理;需要教师深挖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元素,关注学生的道德表现和发展,做到知行合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科课程性质做出明确定义,指出数学承载着思想和文化,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数学教育承载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素质教育的功能。数学教师要响应新课标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号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的同时,  相似文献   

2.
王蕊 《家长》2023,(12):40-42
<正>小学阶段,语文作为母语教学的重要载体,教师要明确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目标,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工具属性和人文属性;立足学生主体的认知特征和兴趣爱好,科学组织教学活动的合理开展;围绕语文知识的传授、综合能力的培养,完成对学生的德育引导,为学生塑造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追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遵循育才、立德、树人的教育路径,加强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能力,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提高语文教学的德育成效。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但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是语文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渗透“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既能充分发挥其育人价值,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就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立德树人”的教学路径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立德树人的重要依据。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是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思想和人格品质的根基。教师应当重视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传统文化元素的价值,积极挖掘传统文化内涵,依托道德与法治课程,推动学生思想与文化能力的全面发展。本文论述了传统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课堂的价值,并探讨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思政是在专业课程中进行价值观培养的重要载体。教育学类专业除了培养学生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素养,还应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课程思政切实加强学生价值观教育。开放大学教育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应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价值意蕴,围绕学生观、教育观、问题观教育,发挥学校对落实课程思政的科学谋划和统筹推进作用,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认识和能力水平,挖掘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和科研实训中的思政教育元素,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更是一个农业古国。亘古至今,农耕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与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宝贵文化资源。高职院校将中华农耕文化融入劳动教育教学中,既能够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工匠精神,也有利于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及增强民族自豪感。因此,农耕文化是劳动教育培育时代新人的优质元素。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21,(79):43-45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语文教学要注意工具性和思想性的统一,将立德树人的理念融入语文学习,在"听"中给儿童植入红色基因,牢记革命先辈的伟绩;在"说"中给儿童打上中国印记,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在"读"中给儿童绘制中国底色,筑实民族文化的根基;在"写"中树立儿童的价值观念,助力立德树人的任务,培植学生的中国灵魂。  相似文献   

8.
要发挥好"基础"课教学在"立德树人"中的作用,首先要把"立德树人"作为"基础"课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次要把教学重点集中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培养公德意识和法律意识以及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实践能力三大方面;最后要基于"立德树人"根本要求改进"基础"课的教学方法,着重抓好高效的课堂教学平台和多样化的课外实践平台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立德树人"符合语文学科自身特点的需求,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突出了"立德树人"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在语文教育中实施"立德树人"的方法有三种: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将语文教学与生活相联系;在课本中理解道德观。  相似文献   

10.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在遵循立德树人理念的基础上,构建具有广府文化特色的课程,为中学生深入了解广府文化提供有利的资源,为广府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奠定基础。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以及亲临中学实践教学,提出在立德树人视域下广府文化特色课程构建的思路:重视人文素养的培训;彰显课程自身特色;构建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1.
在立德树人的教学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更应该体现出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进而不断改善实际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并且引导学生在实际的学习当中能够实现一定的发展和突破.基于此,本文针对高中物理教学当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高中物理教育教学当中的立德树人理念渗透策略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此来提高高中物理的实际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在工程教育改革的进程中,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始终未能深入人心,“填鸭式”的灌输教育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不利于培养新时代所需的实践创新人才。为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本研究提出基于OBE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混合教学模式。在混合教学模式中,将教学阶段划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分别进行不同的课程设计,以增强学生的思政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充分结合线上资源和线下课堂的教学优势,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掌握知识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采用形成性评价机制,从多角度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望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3.
覃薇 《贵州教育》2022,(9):31-33
<正>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不仅有助于落实课程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还有利于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失语,更契合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需求。英语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积极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增强文化意识,最大化利用好各种教学教材资源,合理优化课堂教学,积极创设形式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在传授学生英语文化知识的同时充分融入中国文化元素,切实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4.
乡村教师的立德树人观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从而影响培育乡村振兴所需人才的能力和质量。本研究采用半结构化访谈研究了乡村教师的立德树人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乡村教师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多面向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思想意识和意志力的培养;在行为方面,落实立德树人需要以身作则,全方位地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评价方面,立德树人工作成效应体现在学生的行为表现和未来发展上。对乡村教育中落实立德树人落实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主要有:家庭教育的缺位、网络不良风气的影响、教师对于政策解读不足、落实立德树人的资源有限等。应继续深化乡村教师对立德树人的认识,帮助乡村学校打通从理论到实践的全过程链路;同时,家庭、学校、社会需要共同努力形成教育合力,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营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5.
立德树人是教育之根本,在英语专业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语言文化的教学,将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与人文素养教育渗透到英语教学中,从而将学生正确的价值倾向教育考虑进来,全面进行立德树人的教育。因此,要以师爱为导向立德树人,从教学方法、内容、方法等方面下工夫来推进立德树人教育。  相似文献   

16.
发挥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是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满足学生课堂文化知识的学习需求,还应当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注重学生心智能力、情感态度、思想品格等综合能力的提升。将英语教学与立德树人相融合,在教学实践中渗透德育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必然要求。文章通过对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与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的深入分析,提出英语教学与立德树人融合的新策略,并在实践中应用和推广,以期为改进英语教学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红色文化资源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河北省红色资源极为丰富,是河北地方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源头活水和生动教材。在分析河北红色文化资源特点及独特功能的基础上,着重提出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育人体系的路径和对策,即结合地方高校教育教学实际,对本土红色文化资源进行精密梳理和创造性转化,积极探索将本土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育人体系进行深度融合的理论逻辑、实践路径与长效机制,为建构高校“立德树人”教育体系和创新教育模式做出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8.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准则。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实现立德树人,促进初中生综合素养提升的有效载体。本文立足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把立德树人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要让育人更具实效,学习真正发生,需要优化教学内容,整合德育资源;创新教学方法,凸显德育价值;注重实践体验,着眼德育养成;更新育人理念,共筑德育精神。  相似文献   

19.
立德树人,是当下教育的时代强音。2017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坚持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高中语文教育,应当立足课堂,响应时代的号召,积极投入祖国的文化建设。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一大特征之一,人文性熏陶是学生精神启蒙的最佳路径。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一大本质属性,根据当下的语文教学现状,高中语文人文性教育的实施将会对立德树人的宏达战略产生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理念有历史、理论、价值和实践逻辑四重逻辑。高校立德树人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生成于马克思人学思想,成熟于中国共产党育人思想;高校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奋斗目标,是立德与树人的有机统一,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立德树人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教育保证,是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办学宗旨的体现;高校要通过加固防线、坚守阵地、消除盲区、挖掘资源,让立德树人真正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