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艳  李宇红 《教育与职业》2022,1004(4):101-105
深度产教融合是实现职业教育成为类型教育的唯一路径,产业学院是走向深度产教融合的主要载体和抓手.经过高职院校多年的产业学院建设探索实践,产业学院已体现出办学主体多元化、办学过程开放、办学资源共享、类型多样化、治理现代化等诸多特征,出现了"1+1"模式、"1+N"模式、"1+1+N"模式和"N+N"模式等多种类型的产业学院.不论何种类型,产业学院的育人成效主要取决于企业的合作程度,在多元主体的资源整合、统筹协调、有效治理、积极配合下,企业的介入程度越深,越有利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社会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教育与产业的融合及其良性互动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的时代命题。我国高职院校产业学院作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重要的组织载体和实施机构,有着建设目标明晰、组织结构创新、建设内容跨界等特征,其建设是高职院校实现差异化发展、特色化发展的重要举措,符合新时期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同时,也面临着内涵建设深化存在“硬伤”、政策环境有待完善、协调机制有待健全等困境。为此,需要采取以下举措来应对:拓展合作对象,实现面向产业的办学形式;强化政策供给,完善和优化产业学院建设的政策支持体系;让产业标准入课程,实现人才培养模式从形式到内容的转变;完善协调机制,进一步理顺合作各方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科研创新能力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支撑、社会服务成效的保障、办学内涵建设的牵引,其本质特征体现在以技术应用为内核、以中小企业为重点、以区域高地为指向、以平台协同为支撑,应重点从建设目标、工作机制、推进成效等方面对其进行实践考量。为全面加快科研创新能力建设,高职院校应立足办学定位推进战略性变革,聚焦区域发展推进有组织科研,着力多元融合推进共生式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国家全面实施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举措下,拥有多元办学体制、校企协同育人特征的产业学院办学模式应运而生。通过分析发达国家的产教融合模式和国内产业学院的办学现状,从“协同育人、共同治理、人才共用、资源共享、文化融合、科教融合”六个方面,提出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实现产教融合的路径,以期对产业学院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科教融汇”作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一个创新性表述,指明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方向。科教融汇具有多重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上,是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内涵逻辑上,是宏观、中观、微观的统一;价值逻辑上,是支撑国家战略、产业转型、人的发展的基点。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科教融汇面临着内、外部的挑战,可以通过更新发展理念、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协同平台、完善评价机制等推动科教融汇在高职院校的落地生根。在实践探索上,苏州市职业大学主动对接产业,集聚各方资源、优化布局搭建多方平台、协作共享融合两支团队、保障完善融汇制度、服务社会发展,实现科研推动产业发展、反哺教学育人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6.
张雪翠  王屹 《教育与职业》2022,1004(4):13-20
从创设价值看,高职院校产业学院是兼具多维学科视角的新型校企合作形势下的社会共享型组织.产业学院以共生共建共享为逻辑出发点组建创设,着眼于实现人才培养与技能提升的共性需要,归宿于实现区域的整体性发展.基于此,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创设过程中应完善顶层设计,整合多元利益;做好精准定位,避免产业学院的生态与区位重叠;坚持质量兜底,提升产业学院的持续赋能.  相似文献   

7.
深化产教融合,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举措,指明了新时期高职院校发展与改革方向.因而,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构建路径探究成为一项颇有意义的教改项目,以厦门南洋职业学院橱柜学院为例,辨析产业学院的概念和内涵,探究产业学院构建路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明晰办学定位、健全完善组织架构、合作开发课程体系、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团队等解决思路,以期为当前高职院校构建产教融合新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现代产业学院是深化产教融合的有效载体和平台。与传统产业学院相比,现代产业学院具备了组织的联合型、产业的高端性和专业的融合性的现代性内涵。目前现代产业学院具有要素融合的共同育人、知识积累的联合创新和价值创造的利益共享三大基本功能,以行业协会参与为基础、产学研为核心建构了现代产业学院运行逻辑框架。然而,当前高职现代产业学院育人也面临着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理念认知肤浅致使定位不明确、法规不健全导致运行不畅、治理不善导致内部运行机制混乱、目标利益冲突明显导致协同能力不足、各主体内在驱动力不足导致可持续性差等。因此,高质量发挥高职现代产业学院育人效能,需要完善顶层设计,明确办学定位;放权增效,增强办学独立性;科学治理,完善内部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9.
10.
11.
段明 《教育与职业》2021,992(16):28-35
产业学院作为我国产教融合探索过程中的一种新的组织形态,在推动我国高职教育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各高职院校纷纷成立产业学院,形成了"学校—企业型""学校—协会型""政—校—行—企多主体型"等治理模式,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对此,我国应从法律层面上明确产业学院的法律性质与地位,从制度层面上构建现代治理体系及科学的治理架构,从机制层面上建立适当让渡企业利益的退出机制,从经济层面上明确产业学院产权划分,从文化层面上推动校企文化融合,提升产业学院治理效能,探索能够实现"共建共管共享"的现代产业学院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产业学院已成为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与创新产教融合体制机制的重要载体。然而,相较于普通本科高校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职业教育现代产业学院有其独特的价值意蕴,其在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治理、推动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针对当前职业院校产业学院存在的现实困境,建议在定位上突出适应性、在内容上凸显教育性、在机制中强调融合性、在治理中突破限制性,从而破解困境,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企业学院是公办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有效载体,是企业深度参与校企协同育人的标志。但许多公办高职院校的企业学院名不符实,对专业建设的贡献并不显著,甚至虎头蛇尾中途夭折。公办高职院校的企业学院要良好运行,发挥其在专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校企双方须正确处理好校企双方投入与产出的关系、高校章程与企业学院章程的关系、学校决策与企业学院决策的关系、二级院系与企业学院的关系、教学内容与产业项目的关系、教学质量与项目质量的关系、教学管理与项目管理的关系、院校职工身份与企业职工身份的关系等"八大关系"。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是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具体路径。理论研究和实践均表明,产教深度融合是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针对当前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存在的问题与痛点,分别从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层面提出具体策略,以期促进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产业学院成为加快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的一种重要的合作方式开始在职业院校流行。本文以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产业学院建设为例,在论述产业学院建设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现状,提出了电商专业产业学院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6.
师资管理是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在分析产业学院师资特点和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树立人本理念、组建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等产业学院加强师资管理的四个突破点,以实现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师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为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师资质量必然是关键所在。本研究以广州华商职业学院与广州太阳城大酒店校企共建的产业学院——酒店管理学院为例,从产业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逻辑起点出发,分析了产业学院校企双方人员的互兼互聘、互动共赢,实现了产教研学深度融合。鼓励专业教师到企业轮岗锻炼,培育好企业师傅,构建多元化聘用体系和考核评价机制等有效策略,建设专业化、结构化、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以期为民办高职院校提供可复制、可借鉴的师资质量提升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李萍  黄凯 《广西教育》2023,(6):15-20
本文从意义、任务、现状和发展思路就深度产教融合下高职院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实践进行探索,以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智慧糖业产业学院为例,阐述开展产业学院“双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国际合作交流,建立“双向同步情景、远程实时交互”信息化平台的具体做法,为高职院校建立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建设提供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9.
姚君 《教育与职业》2021,990(14):77-80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建立是深化产教融合的具体表现.当前,产业学院课程群协同地方产业发展面临尚未建立常态化课程设计讨论机制、教师教学能力不足、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的困境.据此,文章提出产业学院课程群协同地方产业发展的建议:课程群建设目标要体现产教融合,凸显岗位适配性;课程群教学模式要勇于创新,充分发挥产教融合育人优势;课程群体系建设要做到"过程规范化、内容系统化、调整动态化";实施"走出去"与"引进来"策略,校企联合打造精品教学团队;教学过程"以生为本",构建以学生能力为核心的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20.
厘清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的本质内涵、形成过程和机理,是对产教融合绩效作出科学合理评价的前提和关键。从资源整合视角出发,在对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资源识别、资源获取、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四个阶段对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的形成过程进行分析,阐释其绩效生成和演化规律,提出从发挥产教协同主体的耦合效应、构建产教资源整合的合作平台、创新产教资源整合的运行机制三方面促进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