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云祥 《成才之路》2023,(17):45-48
大学生未来将会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思想是否先进直接决定了他们未来对国家与社会的贡献值。文章站在新时代背景下对高校思政课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展开研究,首先分析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内涵,讨论高校思政课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及现存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高校思政课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是高校思政课的内在要求和应有之义。高校思政课是解决"总开关"的根本,扎紧"安全阀"的基础,筑牢"防火墙"的关键。但西藏高校思政课在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上面临着教育意识淡薄、教学观念落后、网络舆论引导不力等问题。因此,要强化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意识、树立马克思主义灌输观、增强网络舆论引导能力,扎实做好思政课之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3.
高校意识形态建设是一项固本铸魂的战略性工程。思政课教师凭借自身的独特优势在夯实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理论根基、捍卫高校意识形态建设课堂阵地、拓宽高校意识形态建设战略视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进入新时代,亟须准确定位思政课教师作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复杂态势的研判者、政治方向的引领者、网络舆论的把关者等角色,并通过筑牢政治意识、强化理论学习、凸显实践品性、提升网络素养等方式,进一步发挥思政课教师推进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对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专业能力建设提出明确要求,指出意识形态能力是其核心专业能力。面对全球化、信息化、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境遇下意识形态交汇与碰撞等现实挑战,亟须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意识形态能力。思政课教师意识形态能力提升,包含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增强意识形态认同、守护意识形态安全等价值意蕴。思政课教师的发展需要、理想信念、价值实现等内在动力要素相互作用,形成思政课教师能力提升的内在动力机制。社会政策、制度机制等外部因素通过内因发挥作用,促进思政课教师意识形态能力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5.
6.
以提升新时代思政课亲和力的路径策略为研究重点,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教育环境四个维度入手,旨在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亲和力.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做到“八个相统一”,为新时代实施思政课提供了根本遵循。以“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为视角,通过思政课教学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在理论与实践层面意义重大。现阶段思政课教学面临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社会转型中政治理性弱化;二是多重文化样态叠加冲击;三是理论世界和生活世界疏离。基于此,坚持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既呈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和教学方法的澄明,也实现从“理论彻底”到“掌握群众”的飞跃。新时代,思政课教学要以习近平关于思政课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在策略建构上,立破并举,以建设性加强思想引领,以批判性纠正思辨缺席;在方法上,优化传统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方法全面革新和现代信息技术全面应用。  相似文献   

8.
周铮 《林区教学》2023,(3):15-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来自经济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等多重因素的挑战,思政课在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上具有重要作用。在维持思政课现有课程架构基础上,以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为主线,通过教学内容专题模块化,构建互通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体系,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外来思想的涌入和文化思想之间的融合体现出了文化思想全球化的重要趋势,但这种现象也给我国的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不良的外来文化有可能侵蚀我国年轻一代的身心健康。高校作为青年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必须坚守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红线,在高校中积极开展思政课程教育,顺应时代的发展,促进思政课改革工作顺利开展,从而更好地应对当今思潮下思政教育所面临的环境。  相似文献   

10.
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直接关系思政课的教育质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于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高校应从加强学科建设、加强课程建设、加强实践教学和提升教师素养四个维度,强化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健全体制机制,规范管理制度,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师资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促进思政课教学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11.
12.
《滁州学院学报》2021,(1):111-115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思想多元化不断冲击当前高校思政课的话语表达方式。因此,转换及创新高校思政课的话语表达方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高校思政课课堂合理恰当的话语表达方式"难寻"是导致"时效性"不强和"实效性"效果欠佳的重要原因,思政课教师"教"的能力较弱是影响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话语表达方式转换及创新的根本原因。高校应当加快构建思政课教师高素质人才队伍,加强思政课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思政课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提升转换及创新话语表达方式能力,切实增强话语表达方式的"时效性"和"实效性",真正有效地实现高校思政课话语表达方式的转换及创新。  相似文献   

13.
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涉及的范围广,内部结构复杂,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对于实践主体的能力要求也是全方位和系统性的。当前,“两个大局”是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最直接、最现实的外部环境,总体国家安全观是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则是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点场域和关键环节。“两个大局”背景下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要求实践主体能够坚持以发展变化的观点看问题,提升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前瞻性谋划能力;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野下捍卫国家意识形态安全要求实践主体坚持以全面系统的观点看问题,提升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整体性推进能力;文化自信语境下保障国家意识形态安全要求实践主体坚持以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提升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点性突破能力。  相似文献   

14.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课的必要和重要组成部分,与理论教学构成有机统一的整体.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要在资源、理念、内容、形式、评价机制等方面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角色期许。这一论断准确定位了思政课教师的角色,分别为政治观念的宣传者、深挚情怀的集成者、创新思维的倡导者、广阔视野的开拓者、严格自律的示范者、端正人格的形象者。  相似文献   

16.
一直以来,国与国之间意识形态斗争从未停止过。青年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互联网成为大学生生存的“第二空间”,西方意识形态以更娱乐化的表达方式、更隐蔽的融入方式、更煽情的灌输方式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渗透,严重影响了青年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形成一定波及和影响。高校必须进一步加强理论武装,推进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创新话语建设体系,重新配置话语体系,创新高校网络校意识形态教育,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使大学生成为合格的国家建设栋梁。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具有主体权责明确、内容方法与时俱进等特点,对国家长治久安、学校和谐稳定以及学生成长成才,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师资配置难以满足教育需求、教学内容难以适应现实需要、教育形式不够系统科学,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的实效。文章以教育理念突出先进性、教育内容突出全面性和教育方法突出整合性为着力点,探析有利于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高效开展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8.
国家安全是事关国家、民族和人民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内在必然要求。推进国家安全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由大学生群体的自身特征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共同决定的,是宣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必然要求。在认知层面,高校思政课要重点阐释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在实践层面,要从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引领、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整合、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创新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增强国家安全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思政课教师要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把思政课讲透、讲好、讲新、讲活、讲实、讲信,就要贯彻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等"六要"准则,提高思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高校思政课教师担负着立德树人的重任,其职业幸福感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思政课的教学质量。高校思政课教师社会地位不高、学生学习意愿低、备课科研任务重等直接影响着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新时代迎来了思政课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思政课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时代的到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调整心态,全身心投入,在改革创新和教书育人的点滴成就中增强职业幸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