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委婉语作为特殊的语言交际艺术,是表情达意的重要桥梁。把握委婉语语义的隐喻认知,了解汉日委婉语隐喻要避开的并非语言符号本身,而是与之相关联的直接语义。考察汉日委婉语隐喻在纵向历时和横向共识含蓄表达的延续与演变,窥视汉日语言发展的间接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等特征,分析委婉语交际理念,将汉日委婉语隐喻从传统的语言结构导向动态、多元的认知领域,优化语言生态系统,使汉日语言吐故纳新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扼要介绍了操谟语的谟语族群(村人)的基本情况,通过对谟语族群的自称词mo35的语义分析,并与同语族诸语言比较印证,首次揭示了谟语族群与汉族、古越人及黎族的关系,且以详实的民俗调查资料与有关“熟黎”的历史资料作比较研究,认为谟语族群应是史书上所谓的“熟黎”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3.
鄂伦春语属阿尔泰语系满洲通古斯语族。通过比较研究鄂伦春语和蒙古语口语以及书面蒙古语的长元音、复合元音和音组,发现鄂伦春语和蒙古语的长元音、复合元音和音组之间存在语音对应关系,这为揭示蒙古语族语言和满洲通古斯语族语言较早时期的音组和复合元音发展演变成长元音的发展演变过程和规律提供了有力的语言例证。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大量的例证,揭示了维吾尔语与汉语、波斯语、阿拉伯语、俄语接触的不同特点及其在外来词上的反映。维吾尔语与汉语的接触途径是多方面的,而且从古至今绵延不绝,从而吸收了语义范围广泛的汉语词,进而影响到复合词、派生词和熟语。与波斯语接触有内外两个方面:内部接触是回鹘人在与操东伊朗语的原住民融合的过程中,吸收波斯语词构成了维吾尔语的底层;外部接触则源自宗教和文化的传播。近代一个时期内,中亚一带曾以操波斯语为时尚,导致大量波斯语词涌入维吾尔语。与阿拉伯语的接触和伊斯兰教的传播密切相关,回鹘文字改为阿拉伯文字,也为语言接触提供了便利,从而吸收了大量宗教用语和宗教以外的阿拉伯语词。与俄语的接触是在十月革命后,其影响是吸收了大量不同领域的俄语词。  相似文献   

5.
词汇的跨域使用与词义的衍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词汇往往属于一定的语域,具有特定的语域色彩。当词汇跨入别的语域时,在共时的方向上,可以造成语言活动中形形色色的修辞现象,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也可以在历时的方向上成为语言发展中的语义现象,产生出新的词义。本文采用与传统语义学不同的视角,观察语义如何在言语的动态中产生、发展,探讨词汇跨域使用所造成的语义现象的规律和类别,并进一步揭示不同语域的语义单位之间是如何发生联系的,其内在的机制是什么  相似文献   

6.
通过比较分析突厥语族、蒙古语族和满洲通古斯语族诸语言和方言材料 ,对“阿尔泰语系”诸语言中的 ad r a(~ at rqa)“儿马”一词进行了语音和词源方面的全面分析和比较研究 ,并探寻了“阿尔泰语系”诸语言相关语音的对应关系及其发展演变状况 ,重新构拟了该词的原始形式。  相似文献   

7.
文章探讨了语言接触所产生的借词的读音情况。有时,借词所含的特有语音在借入语中受到替代,有时,借词所含的特有语音成为借入语的音位系统的成员。这两种情况受该语言的语音演变规律所制约。  相似文献   

8.
制约是一种对语言使用产生某种限制或规约的语言运作机制。“语用制约”是指HN(名词中心词)与其前置修饰语之间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互动和限制。纵聚合语义信息制约要求APP(过去分词式形容词)必须能刻画出HN所指的超越典型的区分性特征和非常状态。最简结构制约要求APP+HN实现语符数最小化,同时达到所承载的语义信息量最大化。从属性上看,纵聚合语义信息制约为语义性制约;而最简结构制约则为结构性制约。  相似文献   

9.
随着不同时期“下”的历时演变,“V下”短语的语义经历了从单一到复杂的演变过程,这一语义衍生过程与心理认知密不可分。本文在对“V下”短语语义结构梳理的基础上,探讨不同历史时期语义发展演变历程,构建“V下”短语历时语义演变网络模型。基于拓展概念隐喻理论,对“V下”短语历时语义演变过程中的空间隐喻进行分析,以便全面了解“V下”的发展演变历程。  相似文献   

10.
属于南岛语系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的马来语,由于受到多种外来语言的影响,词汇极为丰富。颜色词作为词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各方面反映了其丰富的语义和文化内涵。隐喻和转喻这两种重要的认知语言学理论在马来语颜色词中应用得非常广泛,极大地扩展了马来语颜色词的基本语义。本文试图探讨隐喻和转喻理论在马来语颜色词语义扩展中的应用,希望对跨文化的语言教学以及从类型学视角进行的跨语言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语言接触是语言演变、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而课堂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接触环境。我国民族地区藏汉英三语课堂呈现出文化多样性、语言多样性、三语混合、迁移与冲突的语言特征。在三语环境的语言接触中,一种群体语言的结构特征或成分会向另一种语言扩散或渗透,使被渗透的语言得到丰富、发展,具体呈现出语言影响方向的双维特性,语言接触的文化特性,语言借用的多层次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比较分析突厥语族、蒙古语族和满洲通古斯语族诸语言和方言材料,对"阿尔泰语系"诸语言中的*adirGa(~*atirqa)"儿马"一词进行了语音和词源方面的全面分析和比较研究,并探寻了"阿尔泰语系"诸语言相关语音的对应关系及其发展演变状况,重新构拟了该词的原始形式.  相似文献   

13.
二十世纪以来的瑶语(勉语)研究,经历了拓荒、普查、沉寂、繁盛、延展五个阶段,在瑶语(勉语)的分布概况、历时演变、语音、词汇、语法以及语言接触与比较等领域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今后应在田野普查、单点深入、方法创新等方面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14.
汉俄语言接触研究是语言接触研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课题。就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存在着重历时研究,轻共时研究;重俄语对汉语的影响,轻汉语对俄语的反向影响;重俄语对汉语的结构影响,轻俄语对汉语的功能影响;重俄语对汉语词汇系统影响,轻语音、语法、语义系统影响;重汉俄语言接触的事实描写,轻规律探究的问题。本文拟从俄语对汉语的影响、汉语对俄语的影响以及汉俄混合语的研究三个方面对当前汉俄语言接触研究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梳理,以期为汉俄语言接触的深入研究提供更多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5.
希伯来语属于亚非语系闪米特语族(或属闪含语系闪语族),为犹太教的宗教语言。过去的二千五百年,“希伯来语”主要用于《圣经》与相关宗教方面的研究,自从20世纪特别是以色列复国以来, “希伯来语”作为口语在犹太人中重新复活,渐渐取代阿拉伯语、犹太西班牙语和意第绪语(或称为“依地语”,犹太人使用的国际交流语),以色列建国后将“希伯来语”定为官方语言之一,采用希伯来语字母书写;另一种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在阿拉伯国家,通用的语言是阿拉伯语。由于历史的原因,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堪称世仇。但文章中的阿拉伯小女孩用希伯来语跟路上遇到的一个陌生白人打招呼(the best guess是她以为遇到的是犹太人),让作者感觉到,以色列和阿拉伯之间的仇恨并不是不能化解的,至少他在纯真的孩童身上看到了希望。  相似文献   

16.
一、语类结构潜势理论简介语类结构潜势理论(genetic structure potential)是哈桑在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内研究语篇之语义结构的成果,该理论的要旨在于具体阐述了语类(指所有语篇的类型)目标实现和语境配置的关系。所谓语境配置是指“一组实现语场、语旨、语式的值”。哈桑将这三个“值”具体化为:语场通过题材来体现,语类目标一般内含于题材之中,构成语篇中起话题导向的话语范围,  相似文献   

17.
在闽南语中,会话程式回应语“勿会”具有语用多功能性。它既可用作致歉语的回应语,又可用作致谢语的回应语。这种语用多功能性是由其历时演变导致的。“勿会”最初用于对他人的致歉语作出否定回应,否定被冒犯事实或否定己方会介意。而后,“勿会”扩大到回应道歉型间接致谢语的语境中,最后扩大到回应直接致谢的语境中。这种语用演变与现代汉语中“没事(儿)”的演变相似。致歉回应语向致谢回应语的演变具有跨语言有效性,在日语、英语等外语中普遍可见。这种演变导致共时平面上程式回应语的语用多功能性。  相似文献   

18.
汉语运动事件词化类型的历时转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从形态—句法属性的角度,对汉语运动事件词化类型的历时演化过程做了类型学考察,初步结论是:1)历时来看,罗曼语运动事件词化类型表现出从S型(satellite-framed)到V型(verb-framed)演化的倾向(S→V)。相反,汉语史则表现出V→S演化倾向;2)上古汉语确实表现出较强的V型语倾向,但以往关于上古汉语是典型V型语或西班牙语是V型语的论断与事实不甚相符。通过多用路径动词单动式的语用手段是上古汉语保持V型倾向的重要策略。相对而言,现代汉语表现出S型语倾向,但不甚典型;3)汉语和罗曼语词化类型的历时演化不但呈反向走势,演化机制基本上也是反向的,罗曼语主要采取强词汇化和语义要素融合,汉语则主要是语法化和语义要素分离,格式类推作用明显;4)现代汉语和罗曼语词化结构都呈多样性,这是各自的历史演化及古代语言词化结构在现代的遗存所致。  相似文献   

19.
"被XX"结构语法语义认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XX"结构这一语言表达形式在网络上频频出现,因此.对这一网络语"被XX"结构的产生理据进行探讨,通过归纳、分类和分析,并进一步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对该语义认知结构及语法和语义相互映射的认知语义关系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20.
"被"字结构从产生起主要用于"不如意"或"受损"的语义表达。"五四"以后,受西方语言的影响,"被"字结构出现了"如意"的语义表达,现在"被xx"结构的语义又有了新的发展,增加了[-自主][-自愿][+嘲讽]的语义特征,而且这种结构表达出一种无奈的心理。"被xx"语义的新用法是语言发展的结果,与社会需求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