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卯天祐四年梁开平元年(907) 66岁正月十八日,王审知在福州开元寺设20万人斋,落成所铸金铜佛像,偓与李洵等中朝官10人在座。《十国春秋》90闽太祖世家天祐三年引黄滔《丈六金身碑》(《全唐文》825收入此文):“我公粤天祐三年丙寅秋七月乙丑,铸金铜佛像一丈有六尺之高……其明年正月十有八日乙未,设二十万人斋,号曰无遮以落之。……座客有右省常侍陇西李公洵、翰林承旨制诰兵部侍郎昌黎韩公偓……?卑复耸莻斡胪跎笾疃ㄒ患窃?亦不过为宗教礼仪而已。三月甲辰,朱全忠篡唐,四月改元。王审知称臣奉贡。《通鉴》266梁开平元年:三月甲辰,唐昭宣帝降御札禅位于梁。四月乙丑,改元,国号大梁。以汴州为开封府,命曰东都,以故东都(洛阳)为西都,废西京。是时惟河  相似文献   

2.
东汉许慎《说文》一书,从创稿至最后写定历时二十二年,是许慎“平生最经心用意之作”。他采史籀、李斯、杨雄之书,博访通人,考之于师贾逵,上溯造字之源,下辨隶行草递变之迹,博采幽远,穷理尽性,六艺群书之诂皆训其意,他收字是较为全面而系统的,从先秦至汉,大凡典籍名篇中的字(词)均收入。是我们研读古籍之津梁。所以殷韻初先生说:“惟从事研究者,终当以《说文》为基础”。(见《说文解字》前言,中华书局1985年版)这可以说,《说文》是一部承先启后的旷世之  相似文献   

3.
《旧唐书·顺宗纪》勘误三则《旧唐书》卷14《顺宗纪》在干支和记事上有多处差错,但标点本都未在校勘记中指明,列举如下。一、贞元二卜一年二月“辛卯,以吏部郎中韦执谊为尚书左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按:“辛卯”为“辛亥”之误。《新唐书》卷7《顺宗纪》:贞元...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新出韩汯墓志一合,韩汯是唐代文学家韩休之子。韩汯于开元末年入仕,历经玄宗、肃宗两朝,曾两入翰林院,历任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郎中等职。傅璇琮先生《唐翰林学士传论》未收录韩汯,以此补充史阙。韩汯及其家族多有诗文传世,且与许多文学家交游往来,丰富了盛唐文学生态。  相似文献   

5.
《北史》卷83《王褒传》:“梁元帝嗣位,褒有旧,召拜吏部尚书、右仆射,仍迁左丞,兼参掌。”此句扦格难通。张森楷《南北史校勘记》云:“左丞位卑,非仆射所得迁。且‘兼参掌’三字文谊亦未足,此文盖有脱误。”中华书局点校本《校勘记》引张氏校语,按云:“《周书》‘右仆射’作‘左仆射’,无‘仍迁左丞兼参掌’七字。《通志》卷176《王褒传》‘参掌’下有‘制诰’二字。疑《北史》原文当作‘召拜吏部尚书、右仆射,仍迁左,兼参掌制诰’,‘丞’是衍文,又脱‘制诰’二字。”  相似文献   

6.
韩偓字致尧,小字冬郎(《唐诗纪事》卷65),自号玉山樵人(《香奁集》自序)。《四库全书总目》151《韩内翰别集》:“《唐书》本传谓偓字致光,计有功《唐诗纪事》作字致尧,胡仔《渔隐丛话》谓字致元,毛晋作是集跋,以为未知孰是。案刘向《列仙传》称:偓佺,尧时仙人,尧从而问道。则偓字致尧,于义为合。致光、致元,皆以字形相近误也。”今从之。岑仲勉《补唐代翰林学士两记》上《补僖昭哀三朝翰林  相似文献   

7.
现今所能见到署有虞昶姓名的敦煌遗书经卷计16件,均由向义感、李德和虞昶分两组监制,时间为公元671年至674年。虞昶一生所任官职计有:祠部郎中、度支郎中、将作少匠、工部郎中、太中大夫、少府少监、摄兵部侍郎等,袭其父世南爵为永兴县开国公。  相似文献   

8.
清初刘璋《斩鬼传》对李百川《绿野仙踪》的创作有一定影响,而这一关系却被学术界所忽略。李百川的自序其实已经告诉他阅读过《斩鬼传》;而书中有两则情节直接取自《斩鬼传》。外证和内证材料充分证明了李百川对《斩鬼传》的刻意借鉴和模仿。这一发现能够促进我们对两部小说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9.
唐长安宫城南门名称考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长安宫城狭义是指西内太极宫,广义则包括掖庭宫和东宫在内。太极宫及东宫南面城门的名称和数目,自北宋以来,久有异辞。概括起来,有如下几个问题。(1)太极宫和东宫南面共有几座城门?除元李好文《长安志图》作七门外,诸家均作六门。李好文较诸家所多出的一座城门标在太极宫最西边,西邻掖庭宫。此门不见于他书,当误,无庸详辨。(2)太极宫和东宫南面各有几座、各为哪些城门?除北宋宋敏求所语未详外,可归为二说。一、北宋吕大防、元李好文及清《陕西通志》等主太极宫四门、东宫二门(重明门和永春门);二、清徐松、日人关野贞等主太极宫五门、东宫一门(嘉福门)。(3)广运门与永安门何在?从宋敏求到李好文均主广运门在长乐门东,永  相似文献   

10.
亮相书虫:于晓天书虫发现者:王世琴啃书心得:读书,未曾填饱我的饥肠,但充实了我的头脑,丰富了我的精神。喜欢的书:《智慧背囊》《时文选粹》《彭德怀》书虫在线:东台市实验小学六(8)班亮相书虫:冯静文书虫发现者:雷富平啃书心得:书,我亲密的伙伴,它让我分清善恶美丑,知道了许多知识,我的生活因书而精彩。喜欢的书:《封神演义》《红楼梦》《希腊神话》《淘气包马小跳》《草房子》书虫在线:东台市实验小学五(5)班亮相书虫:蒋天书虫发现者:何素莲啃书心得:书是知识的海洋,书是智慧的源泉,书是想象的翅膀,书是我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喜欢的书:《外…  相似文献   

11.
元戴侗的《六书故》一书 ,学界历来毁誉不一 ,元吾邱衍全盘加以否定 ,称其书“杂乱无法” ,“甚误学者”。《四库提要》有否定 ,有肯定 ,否定重于肯定。到了 2 0世纪上半叶 ,开始有人来为戴氏说话。如马叙伦的《说文解字六书疏证》、唐兰的《古文字学导论》、姚孝遂的《许慎与说文解字》、陈秉新和黄德宽的《汉语文字学史》等 ,但始终没有一本专门研究戴侗的书。党怀兴教授的《〈六书故〉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 0 0 0年版 )一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从写作目的上看 ,该书在《说文》学史、中国语言学史上具有治乱归正、填补空白的…  相似文献   

12.
读了黄永年同志《论李勣》一文(载《陕西师大学报》1981年第一期,以下称黄文),感到其基本论点似难成立,主要论据也不尽如实,很有商榷的必要。一、关于李勣的军事才能和战绩黄文认为:“李勣有军事才能当然是肯定的,但如何卓越、无人企及恐怕还很难说。”论据是在各次战役中李勣很少担任主帅,“实不如李靖来得显赫”。唐太宗所说李勣“不能大胜,亦不大败”云云,实际只算个中上的评语,“李勣的战绩确难比美李靖”。  相似文献   

13.
论韩愈     
多年来习惯于以参加所谓“永贞革新”与否划线,群起抑韩尊柳,作者已另有《所谓“永贞革新”》一文(刊《青海社会科学》1986年5期)足摧破其说。此文则着重论证韩愈在历史发展中所起积极作用,指出领主制残余之门阀彻底崩溃、中国社会进入成熟的封建地主所有制之时亟需维护此新制度的政治理论,而韩愈《原道》等实伸张此新政治理论之纲领性大文,其为封建地主制社会及其文士所尊崇自非无因。又韩愈立身从政亦能躬行其政治主张,此亦旧文化中之好传统,堪为后人继承。  相似文献   

14.
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简斋.清代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嘉庆年间诗人、散文家.乾隆三年(1738)中举人,乾隆四年(1739)中进士,入翰林,曾任江宁等地知县.乾隆十三年(1748)辞官.于江宁小仓山下筑随园.归隐定居达五十年,论文赋诗,广交文士,过着闲适的生活,颇为世人所重,称随园先生.著《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活》以及笔记体小说《新齐谐》等.  相似文献   

15.
论李勣     
一李勣和李靖是唐开国时位置最高、名声最响的两员大将。新、旧《唐书》都为此二人合传。《旧唐书》卷六七二李传论所谓“近代称为名将者,英(李勣贞观十一年封英国公)、卫(李靖同年封卫国公)二公,诚烟阁之最(贞观十七年同预二十四功臣图形凌烟阁之列)”,不仅是后来纂修《唐书》时史臣的看法,也代表二李生前的定论。唐  相似文献   

16.
严可均辑《全三国文》卷 11魏废帝 (齐王芳 )《即位诏》案曰 :“齐王芳纪二月 ,有以太尉司马懿为太傅诏。据《曹爽传》是孙资所作 ,今编人孙资文。”又卷 2 2孙资《以太尉司马懿为太傅诏》按曰 :‘《魏志·曹爽传》注引《魏书》‘帝使中书监刘放令孙资为诏”’严可均把“令”当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的提出 先从一个例句的注译说起; 例1: 事未易一二为俗人言也。(司马迁《报任安书》,见《汉书卷六十二·司马迁传》和《文选卷四十一·报任少卿书》)唐代训诂大师颜师古和李善注《汉书》和《文选》,“例1”下皆未注译。 清代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吴楚材、吴调侯编选《古文观止》,始为“例1”作注译: 一二,谓委曲也。言陵与己事俱不能委曲向俗人说,谓俗人不知也。(《古文观止卷五·报任安书》)  相似文献   

18.
诗人李贺被称为“鬼才”,就现存的资料看,最早可推至晚唐杜牧的《李长吉歌诗叙》:“鲸吸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这虽偏重于作品的评论,然而可谓鬼才论的滥觞。明确提出鬼才论是在宋初。钱易《南部新书》说:“李白为天才绝,白居易为人才绝,李贺为鬼才绝。”《朝野遗事》引宋祁  相似文献   

19.
《南华雪心编》是评点《庄子》散文的集大成之作,该书深入庄子的内心世界,不仅是对庄子人格美的多角度闪亮绽放,同时又是一次《庄子》散文艺术美的华丽亮相。综观《南华雪心编》一书,刘凤苞将《庄子》散文的文境意境的主要特点概括为:洸洋恣肆、虚空缥缈、以文为戏。  相似文献   

20.
翻检国内(除台湾省外)152种社会科学刊物,发现有关唐代文学理论研究的文章,1984年一年还不足二十篇,比唐代诗歌、散文的研究少得多。可见,在唐代文学研究中,文学理论仍是一个较少为人注意的领域,而且,对这个领域的研究,面仍然较窄,重复过去的较多。这一年最足以引起注意的,是裴斐在《光明日报·文学遗产》(1984年12月18日)发表题为《白居易诗歌理论与实践之再认识》,对白居易的诗歌理论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评价。三十余年来,在我们的文学史和文学研究专著专论中,差不多是异口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