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云南教育》2007,(8X):28-28
本刊讯(盘龙区教育局报道)为推进全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程,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共建共享、共同发展,提高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最近,盘龙区积极探索学区制管理。  相似文献   

2.
牡丹江市四中学区在资源整合优化、统筹规划管理过程中,实现师资配置均衡、生源规模均衡以及学区内学校资源共享、共建,促进优质资源的快速扩充,实现区域内的教育均衡,促进教育公平,确保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进一步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学区制是党和国家倡导的一项义务教育办学体制机制改革,是地方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一项制度探索。通过采用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在对北京、上海、广东、辽宁、陕西和山西六个省份的学区制改革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采用案例调查法和访谈法以及文本分析法,对我国各地学区制改革的状况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学区制改革在有效缓解“择校热”、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和提高基层教育治理水平等方面已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存在身份定位不清、格局狭隘、保障体系和评价滞后以及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研究认为,为了突破制约瓶颈,深化改革,我国学区制改革需聚焦以下方面:合理确定学区的管理层级、全面优化学区的治理结构、统筹各项配套制度改革、结合督导开展学区评价、促进学区主管团队专家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崔艳丽 《文教资料》2008,(33):91-92
20世纪20年代末我国引进法国地方教育行政制度--大学区制度并对其进行了改造,在江、浙、沪、京、津、冀等相对发达地区进行了实验,两年后以失败告终.这次改革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即一次成功的教育模式移植必须首先对模式进行成功的本土化改造,要取得其它社会系统尤其是行政系统的支持,根本的是要获得民族心理认同,契合本国的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5.
学区制是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政策,在实践中形成了捆绑模式、托管模式、拓展模式和网络模式四种发展模式。为突破理念、体制、机制层面的瓶颈,学区的教育理念应由"学校人"向"学区人"转变,管理体制应由"乡(镇)中心校为主"向"学区中心校为主"转变,政策着力点应由"实体教育资源共享"向"制度建设"转变,推进思路应由"均等化均衡"向"差异化均衡"转变。  相似文献   

6.
20世纪20年代末我国引进法国地方教育行政制度——大学区制度,并对其进行了改造,以适应本土经济社会状况,在江、浙、沪、京、津、冀等相对发达地区进行了实验,两年后以失败告终。这次改革带来了很多启示,即一次成功的教育模式移植首先必须对模式进行成功的本土化改造;要取得其它社会系统尤其是行政系统的支持;根本目的是要获得民族心理认同,契合本国的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7.
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学区制(中小学实行分片划区管理制度)则是教育均衡发展体制和机制创新的实践模式之一。实行学区制,可以提高教育合作水平,向薄弱学校输入优质教育资源,逐步缩小各校之间的差距,实现区域内教育高位均衡。  相似文献   

8.
学区制是基于我国当前自上而下、等级式的教育管理模式而提出的为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教育政策,是一项系统改革工程。学区制的实施推行基于以下几点:首先,学区制具有深厚的历史演进积淀,能够充分借鉴国内外的相关经验;其次,学区制可以极大地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最后,学区制是当前我国社会体制改革背景下教育治理体系转变的必然产物。同样,实行学区制也面临着不同类型学校的同质化、优质教育资源的稀释化、薄弱学校文化的被侵蚀化、学区制推行过程的形式化、学区房抢购的白热化等异常现象。基于以上分析,学区制在此种困境中必须寻求自身发展的出口以不断提升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质量,突围对策主要包括:构建统整协调的学区实践模式;深度挖掘学区内的潜在资源;客观公正、动态发展地评估学区制实施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同等质量的教育,让每一所学校的整体教育水平都得到优质发展,让每一位教师在不同的起点上成长,南京市建邺区推行学区制,努力探索教育均衡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0.
11.
张士伟 《文教资料》2009,(33):125-126
北京中法大学在1921年建校时采用了法国的大学区制.再加上学校有充足的教育经费和优秀的师资队伍.促使北京中法大学发展壮大起来。大学区制在北京中法大学的试验成功鼓舞了蔡元培,从1927年6月开始.南京国民政府由蔡元培主持实施全国范围的大学院与大学区制.对中国教育制度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整改。  相似文献   

12.
学区制改革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到更多的学生,让相对薄弱的学校通过学区带动有了更大的进步,让热点学校有了新的发展。牡丹江市第十六中学区建立完善资源共享的学区管理机制,传承优良传统,加快融合步伐,合力推进学区新发展,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坚持育人为本,创新德育形式,丰富校园文化,收获了丰硕的果实。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学校互助与协同发展对城乡一体化的意义,分析钦州市钦南区学校互助与协同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推进钦州市钦南区学校互助与协同发展的对策:更新观念,形成推进共识;优化结构,加强师资交流;厘清权责,激发共进活力;强化评价,引导规范改革。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好地指导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维护教育公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都市积极推行学区制实践模式,形成了建设教育主体功能区、推进九年一贯制对口入学、统筹县域内校际资源、立足内涵发展全域整体推进几种具有特色的运行方式。针对学区制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制度设计与实践操作间的矛盾、资源调配与监管力度不足以及学区内校际间质量差距等问题,建议通过设置学区管理委员会、建立学区资金保障制度以及构建学区监管评价机制来完善学区制实践模式,将其作为进一步实施教育均衡发展战略任务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1927年至1929年,蔡元培等人在中国倡导推行大学区制,但最后无果而终。单纯从“不合国情”等方面讨论大学区制在中国试行失败的原因是不充分的,蔡元培在其中的策略性失误也是重要原因,即过于偏重高等教育的发展、偏重教育独立的实现、偏重制度层面的变革以及偏重留学欧美人士的任用等。  相似文献   

16.
学区制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体制和机制创新的实践模式之一,文章从资源均衡的角度对学区制的核心目标进行规定,同时归纳总结了我国目前试行学区制改革的地区的主要内容及改革中的主要薄弱环节,最后从义务教育优质资源的合理化配置、建立新型的学区关系、对优质教育资源进行开发和挖掘、实现优质义务教育的资源共享等四方面探索了学区制改革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7.
“我们这里外出务工、开饭店的人比较多,把孩子留在家里让爷爷奶奶照看。大部分爷爷奶奶年纪大了,不识字,又不懂教育,造成了一些孩子学习跟不上,心理比较脆弱,生活习惯不好,自理能力也比较差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我建议学校在教育孩子方面,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养成教育,增进家校联系,改善交流方式……”这是2011年永济市全面实行学区制工作后,一位家长代表在学区共同发展座谈会上提出的关于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教育改革作为一项系统性的社会工程,其实施原因具有复杂性与多元性,需要立足具体的时代情境加以考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学区制改革的实施,以"教育独立"为目标,不同于此前"党化教育"的宗旨。考察这一政策转向的原因,涵盖了个人理想、集体共识、政府支持和社会呼应等诸多方面的因素。通过梳理这一过程,从个人到社会,由微观到宏观,有助于厘清大学区制改革的实施背景,认识教育与政治之间的张力。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我国一些地区开始试行学区制改革,通过硬件资源、人力资源和课程资源共享、以强带弱等方式促进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探索出了捆绑、托管、拓展和网络等改革模式,部分契合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中的协同发展的内涵要求,但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令人困惑的问题:一是如何对学区进行科学的定位?学区究竟是一个松散的学校联盟还是一个责权利三者统一的独立法人,它会不会成为一个新的管理层级?二是如何科学合理地划分学区?三是如何避免学区内学校的同质化发展,避免优质校对薄弱校的文化侵蚀,使薄弱校边缘化.解困之关键,首先需要加强学区建制,明确学区职能,赋予学区一定的财权、人权和事权,充分调动学区自身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其次,需要深入了解学区内学校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远景,充分考虑城市的规划布局,综合协调学区内学校的不同管理部门和单位的关系,合理划分学区并加强对学区的监管与评价;最后,需要在相对均衡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学区及学校的办学特色,鼓励薄弱校在保持自身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借助资源共享的契机,充分挖掘与发挥自身潜力,进一步发展特色,并以特色建设为突破口,促进学校整体进步,变薄弱为优质,不断增加学校的社会美誉度和家长满意度,促进学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20.
高海明 《教育》2014,(3):37-38
近日,北京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在北京市教委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介绍,北京正开始勾画“新教育地图”。李奕表示,目前北京已有三四种模式的学区制。有的实行校际联盟,有的是多址办学,都是在区域层面实现学校办学的联动打通。对此,市教委不会一刀切地硬性要求各区县实行同一种模式。这种因地制宜的学区制改革,不仅会对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方式、方法、政策产生一定的影响,也可提高优质教育资源在区域内的覆盖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