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抗生素     
抗生素是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细菌、霉菌等)所产生的一种对细菌等微生物具有抑制生长或杀灭作用的化学物质。在我国,早在2,500年前,民间就使用豆腐上的霉来治疗疮痈等细菌性疾患,这是对抗生素的最早利用。到1940年青霉素被发现后,抗生素的发展非常快,到目前为止发现的新抗生素已不下一百五六十种。尤其是苏联在这方面的贡献最显著,苏联的医药学家们不仅从细菌或霉菌中找出各种抗生素,并且从动植物体中抽出了新的抗生素,如鱼素和各种植物杀菌素等。在这些新的抗生素中,由于大多数不是作用太弱,就是毒性太强,或者抽出制造困难,所以现在被临床广泛应用的只不过十几种,如青霉素、链霉素、氯霉素、金霉素、土霉素等。这些抗生素  相似文献   

2.
<正>1953年5月,中国第一批国产青霉素诞生,揭开了国产抗生素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抗生素产业发展迅猛,规模已居于世界首位,尤其是在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土霉素和庆大霉素等原料药生产方面已拥有绝对优势。但我国抗生素制药企业的整体研发能力还不强,产品同质化严重,抗生素  相似文献   

3.
<正>美国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的科学家刚刚发现了一种新的方法 ,不但能使青霉素——这位抗生素名将重拾昔日风采,还可能会让细菌界新近出现的"大反派"——超级细菌闻风丧胆。青霉素,20世纪的科学奇迹之一,是第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拯救过亿万人的生命,可谓是战功赫赫,如今在与细菌的战斗中却屡屡败下阵来。"青霉素老矣,尚能饭否"的非议也随之而起。青霉素曾经在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中能药到病除,但1960年代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异成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4.
新黴素     
今年三月廿五日,发现链霉素的瓦克斯曼博士和另一位加拿大科在家辣夏万礼(Hubert A.Lechavali-er)氏在科学周刊(Science)上发表了一篇报告,宣布他们又发现了一种新的治疗结核病的抗生素,他们给它定名炎Neomycin,我们按照字义应该译为新霉素。新霉素跟链霉素都是得之于同一菌属,都是从土壤里分离出来的。链霉素是从一种灰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eus)的培养液中取得的物质,而新霉素是从另一种链霉菌(Streptomyces Fradiae)的培养液中取得的物质。但是这两种抗生素的化学性质以及对于细菌的作用都不相同,不过新霉素的效力比链霉素好,有些  相似文献   

5.
1928年,英国微生物学家、细菌学家弗莱明在做实验时,发现了能抑制葡萄球菌的霉菌,15年后,英国病理学家弗罗里和德国化学家钱恩根椐弗莱明的发现研制成了一种杀灭葡萄球菌的化学制剂,即盘尼西林(青霉素)。青霉素的发现使得人们能治疗在当时人类束手无策的疾病,如脑膜炎、肺炎、人体各组织器官的感染、手术和外伤后的感染等。千百万人的生命因此而得到挽救而且使人类的平均寿命增加了十岁。弗莱明、弗罗里和钱恩共同获得1945年的诺贝尔医学奖。滥用抗生素:从人到动物抗生素的使用对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保护功不可没,但滥用抗生素又成为今天威胁人…  相似文献   

6.
正生物多样性即生命形式的多样性。纵观地球数十亿年生命的演化历程,生物多样性在不同地质时期的时空格局受到了地球环境变化的深刻影响,同时又在地球环境的演化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生物多样性关乎人类福祉,是人类生存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英国微生物学家弗莱明从青霉菌培养液中发现了青霉素,开创了用抗生素治疗疾病的新纪元。我国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院士从800多种牧草中筛选出抗条锈病的长穗偃麦草,成功实现偃麦草与小麦远缘杂交,培育出全国累计推广3亿多亩的抗病"小偃"系列品种。  相似文献   

7.
天然产物是大自然给人类独一无二的馈赠,它是指动物、植物提取物或昆虫、海洋生物和微生物体内的组成成分或其代谢产物,由于其复杂的骨架结构和良好的药用价值,吸引着科学家对其进行结构鉴定及化学合成。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Alexander Fleming)从青霉菌中发现了具有抗革兰氏阳性菌的青霉素,并因此获得了194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霉素的发现成为天然产物应用于临床研究的里程碑,人类由此进入了从天然产物中寻找新型药物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8.
青霉素 G问世以来 ,已有 60年。一直成为基层医院临床应用的抗生素中数量最大、范围最广的一种抗生素。因其副作用小 (主要副作用为过敏反应 ) ,抗菌效果倍受临床医生的青睐 ,成为革兰氏阳性细菌感染的首选抗生素。如何合理的应用它 ,不造成药品的浪费 ,减少耐药菌珠的产生 ,使青霉素更好的发挥作用。笔者统计了 1 996~ 1 998年以来本院青霉素G钠的用量和感染性疾病用药例数及预防性用药的例数 ,并从所有处方中随机抽样 1 1 2 5张 ,经过分析并将存在的问题归纳如下 ,以便引起临床医生和药剂人员的注意。1 临床资料1 996年全院青霉素 G钠…  相似文献   

9.
青霉素G钾工业盐是氨苄青霉素及头孢类抗生素的原料药,青霉素发酵属单一纯菌种发酵,在发酵过程中,培养液中的溶解氧浓度CL高于菌体的C长临时,菌体的呼吸不受影响,青霉菌的各种代谢活动不受干扰;如果培养液中的CL低于菌体的C长临时,菌体的多种生化代谢就要受到影响,严重时会产生不可逆的抑制菌体生长和产物合成异常现象,所以溶解氧对生长菌的代谢过程及最终产物的生物合成起着绝定性的作用,详细阐述了梅特勒O2-Sensor溶氧电极在青霉素G发酵过程中的应用对青霉素发酵过程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沈羡云 《百科知识》2009,(23):24-25
人类寿命的延长是与抗生素的产生和疫苗的出现密不可分的,“牛痘”疫苗的出现,使人类的平均寿命从过去不足20岁增加到40岁;“青霉素”等抗菌素的研发,使人类平均寿命突破70岁大关。现在,人们又将目光转向太空,太空制药的发展,将为人类谋取更大的福利,尤其是太空疫苗的研发将拯救千千万万生命,使人类平均寿命再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1.
苯乙酸作为青霉菌代谢、合成青霉素的前体物质,在青霉素生物发酵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生产中使用的苯乙酸钾需用强碱KOH与苯乙酸中合成盐,而后应用于生产。苯乙酸钾在配制过程中,危险性高、劳动强度大,且成本偏高。用苯乙酸钠在青霉素发酵过程中替代苯乙酸钾,在不影响原有发酵单位的情况下,可以降低发酵成本,减轻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2.
正作为一个科学史爱好者,我比较熟悉青霉素的前半段故事:1928年,在伦敦圣玛丽医院工作的弗莱明偶然发现了青霉素。这一发现的潜在价值在于,可能会诞生一种抗生素药物,用以减少因感染引起死亡的人数。直到1938年,在牛津大学工作的弗洛里、钱恩和其他同事读到弗莱明的研究报告后,才开始青霉素的分离和提  相似文献   

13.
抗生素(Antibiotics),又称做抗生性物质(Anti-biotic substance),是一种微生物(细菌、霉菌、酵母菌、放射状菌等)所分泌的化学物质,对于其他的微生物,具有专对性的遏制生长的作用。这种化学物质如果能够提制纯净,即成为有强效的抗菌药物。抗生素是近年来医学上一个重要的新发明,例如青霉素,即为其中著名的一种。最早创立抗生素学说的人,是细菌学的鼻祖巴斯德氏,他在1877年的时候,就设想利用微生物间的“残克现象”(Antagenism),来扑灭细菌性的传染病。微生物的残克现象最早是在土壤中发现的,在土壤中生存着有许多对人类无害的细菌,这些细菌对于和他们不同种的传  相似文献   

14.
<正>西方的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说:"智者应视健康为人类最大的福祉"。随着时代的进迁,生存环境的巨变,带来世界疾病谱和医学模式的改变,单纯的西药已经不能适应人类防病治病的需要。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尝试天然药物和天然复合营养已经成为世界潮流。这天然物质就包括真菌。20世纪初,曾获得生理与医学诺贝尔奖的弗莱明发现的抗生素"青霉素"就是来自真菌类青霉菌,后来发现的头孢菌素就是来自真菌类的黄青霉和产黄头孢菌。据统计,目前已发展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4):I0004-I0004
【搜狐科学消息】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大自然是一位聪明的化学家,并不像仅在实验室烧瓶中进行冒泡反应,而是通过酶和核糖体等细胞机械式地逐步构造分子。目前,基于人造核糖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化学家能够赶上地球25亿年来的生物进化,纳米机械有朝一日将作为"蛋白质工厂",成功组装青霉素等抗生素。  相似文献   

16.
序言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17世纪人类首次在显微镜观察到微小生命体,称之为"微生物",从此打开了人类认识自然生物的一个天窗。天窗之下充满惊奇和奥秘,新的微生物不断被发现、认识和利用,并推动了生物技术的发展,微生物对人类健康、工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青霉素的发现,拯救了无数的生命;以微生物为主体的工业生物技术,革新了传统生产工艺;污染环境的修复和治理更离不开微生物的作用。然而,现今我们可以在实验室培养的微生物可能还不到自然界全部微生物的1%,人类已开发利  相似文献   

17.
抗生素现状     
正不同抗生素对细菌的疗效一种抗生素可以同时治疗多种细菌感染,不同的细菌感染应对不同抗生素的治疗,大多数抗生素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效果显著,仅有单环类,氨基糖甙类,青霉素类中个别种类对葡萄球菌治疗无效,绝大部分抗生素可以杀死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18.
放线菌是产生抗生素种类最多的一类微生物。当今临床和农牧业上使用的抗生素有2/3是用放线菌生产的。美国科学家瓦克斯曼因从放线菌发现链霉素而获得了诺贝尔奖,从而推动了抗生素产业在全世界的兴起。抗生素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时至今日,放线菌仍然是开发新药的重要来源。云南大学的姜成林教授是我国放线菌生态学的开拓者之一,他于1979年向云南省有关部门建议成立云南省微生物研究所。他与同事们一起,长期系统从事放线菌生态、分类和资源研究,对我国放线菌生态学、放线菌分子生态和极端环境放线菌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放线菌资源研究的部分领域,他带领研究团队走在学科前沿。  相似文献   

19.
青霉素经历了多年的工业发展,以其良好的疗效低廉的价格在抗生素生产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青霉素G钾工业盐是青霉素的重要部分.供生产罐直接使用的菌种一般为生产种子,生产种子质量的优劣可影响发酵50%的成功率.为了提高青霉素G钾工业盐成品的质量降低成本,应筛选优良菌种.  相似文献   

20.
抗生素是由微生物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现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有微生物培养液液中提取物以及用化学方法合成或半合成的化合物。目前已知天然抗生素不下万种。本文采用链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等几种抗生素,对其抗菌谱及抗药性进行测定、分析不同抗生素对不同微生物的抗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