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群文阅读教学是一种既能拓展阅读视野、又能锻炼思辨能力的高效教学模式。将之引入文言文教学课堂,既能解决学生课堂上阅读量不足的问题,又能激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以《种树郭橐驼传》为中心组织文言文群文阅读教学实践,提出文言文群文阅读要立足教材,引入多文本联读;结合文本内容,选准议题、创设情境,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探寻文言文群文阅读教学的高效路径。  相似文献   

2.
文本参读就是以教材文本为圆心,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与文本或者内容相近,或风格相似的其他文本,让学生在群文彼此之间相互印证、相互阐发、不断交融的过程中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实践过程,在拓展学生阅读空间的基础上,形成对教材文本更加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周丽静 《教育界(基础教育)》2013,(收录汇总):83-84
群文阅读属于一种新兴的阅读教学模式,指的是将多文本结合起来,展开联合阅读的学习模式。对于小学生来说,群文阅读有助于拓展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对比阅读,把握一类文本的主旨、写作方法、表现技巧,提升阅读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结合部编版教材设计的思路与特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必要依托部编版语文教材,引入群文阅读实施模式。  相似文献   

4.
群文阅读远超过单篇文言文的阅读量,可以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接触更多的文本,进而通过大量的阅读来培养文言语感;不同的文本采用不同的阅读教学策略,可以整体上降低文本理解的难度;再加上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教学法,又极大地保护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另外,多文本的群文阅读也拓展了学生的阅读面,文本与文本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又提升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说,有效开展群文阅读教学能解决现阶段小学文言文教学的困境。笔者在三年多的时间里,运用群文阅读理念。  相似文献   

5.
陶芸怡 《小学生》2024,(3):34-36
群文阅读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简称,是一种通过对比性学习,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扩充学生文本阅读量的新型阅读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文本解读能力。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多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以研讨的形式与学生展开阅读讨论,并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最终实现集体构建。本文分析了群文阅读的特点,基于部编版小学语文3~4年级教材,探讨了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6.
<正>在提倡大量阅读的语文教学环境下,语文教学依托教材,以"主题"为中心的拓展阅读教学研究应运而生,并体现出多样化的教学形式,"群文阅读教学"就是"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中的一种。"群文阅读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在一节语文课中,围绕主题开展多文本的教学,打破原来单节课单篇教学的模式,增加学生阅读量,提升学生阅读  相似文献   

7.
洪晓松 《家长》2023,(20):61-63
<正>群文阅读是师生围绕议题选择文章进行集体构建的过程,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采用双线并行形式,为基于教材设计单元整合教学提供可行条件。对小学语文课本内容进行大单元设计,以教材文本为基础阅读资料拓展群文阅读,实现单元主题的有效延伸,可在群文阅读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使学生在多篇文章阅读中分析思考,为学生终身阅读发展奠定基础。大单元设计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语文课堂落实双减政策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8.
<正>群文阅读,是指在较短的单位时间内阅读多个相互关联的文本的阅读模式。与传统的单篇阅读相比,群文阅读对阅读量的要求显著扩大,且阅读文本之间具有互文性,可帮助学生建构更完整的知识模块。为贴合教育实践的需求,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群文阅读主要表现为,以课内文本为起点,拓展课外文本的"1+X"式阅读。群  相似文献   

9.
刘婧 《成长》2020,(4):80-80
群文阅读在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开展,有利于拓展学生阅读量,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促进语文阅读改革。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精选群文阅读文本、精选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激发学生的群文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10.
<正>文本参读就是以教材文本为圆心,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与文本或者内容相近,或风格相似的其他文本,让学生在群文彼此之间相互印证、相互阐发、不断交融的过程中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实践过程,在拓展学生阅读空间的基础上,形成对教材文本更加深入的理解。一、在背景参照阅读中质疑问难入选教材的文本很多都是经典范文,但由于时代的差异和地域的不同,很多文本的实际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差甚远。这就给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文本形成了较大的  相似文献   

11.
黄木美 《教师》2023,(1):24-26
语文教材中同一单元的课文之间具有关联性,教师帮助学生系统解读相关文本,有助于使学生加深对阅读方法、写作技巧等语文知识的理解,提高其思维品质和人文素养。为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文章以案例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方法,解析了单元整合视角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相关核心概念,并提出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单元导语展开群文阅读活动,引导学生在比较分析多篇文本的过程中拓展群文分析深度,让学生在单元语文园地的辅助下探寻多篇文本中的细节内容,最终通过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丰富群文阅读素材,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群文阅读""主题阅读"等阅读理念的提出,"文本拓展"在课堂教学中屡见不鲜。根据教学需要拓展文本,有助于学生从众多的语言材料中吸收语言营养,提升其言语能力。然而,理论理解的偏颇也会带来实践操作的偏颇,不少教师文本拓展剑走偏锋:课文阅读时反宾为主,内容拓展面广量大,文本拓展过度。这样的课堂阅读教学,表面新鲜热闹,对学生的深度阅读无益。因此,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追求实效,让文本拓展走向理性与自然。1.用好教材,切忌舍本逐末。  相似文献   

13.
群文阅读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文章从"充分挖掘教材,开展单元整合""结合教材内容,实施课外阅读""拓展教材文本,巧用‘整本书’""基于群文阅读,进行读写训练"的角度,对初中语文群文阅读特色教学的开展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4.
阅读是学生知识面、视野得以拓展,学生思维能力得以有效锻炼的有效方式。传统阅读教学活动实施依赖于教材文本,学生整个阅读视野相对较为狭窄,缺少对于相同类型文章的思考,而群文阅读则能有效突破单篇文本阅读局限,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这不仅能够优化语文阅读教学,还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而为了做好群文阅读教学,本文就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群文阅读组合选文策略展开了探究。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灿烂的历史,各种各具特色的文学形式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其中,源自民间流传的故事类就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材中,这类民间故事也占有较大比重。如何提升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效益?这就要求教师采用群文阅读的方式,在拓展学生阅读量的同时,积累新的阅读策略,培养学生自主的意识,逐步深入到文本内容中,感受民间故事的无穷魅力。一、以教师之"教",群文阅读的基础构建  相似文献   

16.
群文阅读是指以教材中的文本为支点,拓展补充与教材文本相关的类型文本,并紧扣能够统领所有问题的议题,借助精读、粗读或比读等方式,进行感悟分享、探寻发现的一种教学策略。群文阅读是一种新颖的教学形式,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以下四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群文阅读背景下,教学讲求拓展文本容量,写实作品的拓展应以史实材料为要.一是为了缩减学生和文本的年代隔膜;二是使作品的文史价值相辅相成,以达到文化熏陶的育人功能.以《老山界》为例,把群文阅读和史实拓展相结合,促进学生在历史视野下对《老山界》的长征精神产生价值认同和民族自豪感.  相似文献   

18.
现行教材的单篇阅读教学,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也无法让学生得到足够的训练。而群文阅读可以弥补现行教材容量不足、选文短小轻薄的弊端,实现课内外衔接,扩大阅读面,提升阅读速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求、教材文本特点和教师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文本,组成群文,让学生阅读,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20,(14):39-40
小学是学生培养阅读习惯、发展思维能力的重要时期,因此教师应不断探索阅读教学的方法与策略,以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益的提高。群文阅读教学不同于传统的阅读教学,教师和学生要围绕一个确定的主题,在规定时间内,对多篇与主题相关的文本资料进行阅读与分析,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阅读量,还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得到发展。可见群文阅读教学,对小学生语文素养与阅读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它不同于整体文章的阅读,对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阅读量,还可以使学生在阅读中培养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应掌握正确的选文策略,使学生在群文掌握的过程中增长知识,同时,教师应在开展群文阅读时,以课文为核心,为学生拓展课外阅读资料,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除此之外,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与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互动,使他们能够跟随课堂教学思路,促进自身思辨能力的提高。本文主要从以上三方面展开论述,探索基于思辨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0.
“群文阅读”是近年来悄然兴起的一种阅读教学方式,与传统的阅读教学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由单一文本的阅读教学改为多文本的阅读教学。文章从围绕教材话题组织文本、以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为文本议题组织文本、从教材中分析提炼议题组成文本三个方面,对高中语文群文阅读中文本组织的策略进行研究,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