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困生是影响小学数学整体教学效率的关键,所以学困生的转化就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关注的重点。学困生的形成,有自身的学习态度问题、能力问题、智力问题,也有教师教学方法上的问题。教师要有效转化学困生,就要找到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根源,然后对症下药,才能取得积极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学困生问题是当今小学教育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学困生的转化是一项系统的综合工程。本文从社会、家庭、学校、学生四个方面分析了学困生形成的原因,主要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学困生转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是小学教学中的基础学科,也是重点学科。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出现一些学生无法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无法跟上教师的教学思路,接受数学知识慢,忘记知识快,不能很好地解决数学问题,这些学生通常被称为学困生。对农村小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对学困生转化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语用教学中,学困生常常成为课堂"累赘"。教师要正视学困生的存在,并在教学设计上给予充分关照,发动学困生积极参与语用教学的学习展示、优化互动、实践训练等活动,尽快提升他们的语用能力,实现学困生的顺利转化。  相似文献   

5.
小学阶段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为了实现学困生的转化,教师需要进行更为详细的分析,依据学生动因出发对症下药。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下,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注重学困生转化工作中综合素养的转化提升,简要探讨在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问题。  相似文献   

6.
学困生,顾名思义,就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我们农村小学,几乎每班都有几个这样的学困生。由于学习有困难,这些学生就产生了厌学情绪,个别学生对学习有一种恐惧感。因此,他们上课不听讲,经常不完成作业,导致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学习也就越来越困难。对这些学生,老师、家长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耐心地进行教育和帮助,但收效甚微。怎样有效地转化这些学困生呢?笔者通过实践,认为消除学困生的心理障碍,让他们快乐地参与学习,是转化学困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强调了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课堂上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特别是学困生,他们的学习成绩差、习惯差。如何在课堂上树立学困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其学习效益,使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是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必须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学困生主要是指在不同学科的学习中其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在任何一个班级中都会有特困生的存在。学困生作为学校和家庭教育中的薄软环节,需要教师和家长积极进行配合,在充分了解学困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干预,以促进学困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的提高。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性学科,其学习效果的好坏对学生进行其他学科的学习和综合素养的提高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困生的心理辅导和综合干预,以促进数学学习效率的整体性提高。  相似文献   

9.
一、学困生参与自主学习活动的消极因素1.任务应付型。这部分学困生学习没有积极性,一切的学习活动只有在教师的安排、督促下,才勉强去完成学习任务。2.茫然无措型。面对学习材料、信息及问题,学困生表现为不知所措,无从入手。3.袖手旁观型。学习中,学困生不能主动地参与实践操作,面对问题不能主动思考,在合作交流中默默无闻,不倾听、不发言。  相似文献   

10.
实现学困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要把“实践”引进课堂,让他们从事主动经历和探索发现的活动,获取成功体验。这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互动的活动过程,教学的效益体现,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学到多少。学生学到多少取决于他们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和主动性,以及他们进行思维实践、参与操作训练的程度。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要调动学困生认知活动的积极性,首先必须激发他们的学习情感,让他们不但看到自己的不足,更看到自己的…  相似文献   

11.
学困生课堂活动的参与度低,常常游离于课堂学习活动之外.选择一位学困生作为观察对象,观察其在其他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时的课堂行为表现,寻求他游离于课堂学习活动之外的原因.通过对观察的分析,我们认为,教师对学困生的忽视可能是造成学生活动参与度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要面向所有的学生,教师同样要给予学困生以充分的关注,在小学阶段,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学困生自身具有一定的学习潜力,但是由于其他因素导致其成为学困生,因此,教师要通过正确的方法对学困生进行引导。主要针对通过显性教学转化数学学困生的有效途径进行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3.
小学阶段虽说是学生学习英语的起步阶段,但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扩充,导致英语成绩逐渐下降,出现了学困生。因此,教师要从感情上拉近与学困生的距离,利用趣味教学法加以引导,降低教学内容的难度,以此优化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数学课堂无法面向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数学学科是一门高度抽象、形式多变的学科,教师在一堂数学课上没法让所有的学生掌握所学知识,这导致每个班都会出现一定数量的学困生。本文通过分析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整理小学数学学困生的主要类型,针对各类学困生精心制作相应类型的微课来转化学困生,即分析微课在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部分学生无法跟上阅读教学进度,缺乏阅读积极性、自主性,甚至成为阅读学习中的学困生。针对以上问题,教师需要创新与完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借助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拓宽学困生的阅读知识面,从中掌握多种阅读方法与技巧,提升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获得感悟与收获。文章主要探究培养学困生阅读能力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希望为转化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学困生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我们有些教师对班上的学困生常常感到头痛、厌烦,导致这些学生自尊心受到打击,对学习失去信心和兴趣,为了使学困生走出困境,教师必须给予他们更多的温暖、关怀和帮助。结合实践,探讨提高学因生成绩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7.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初中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由于语文学科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而且对学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导致了“语文学困生”现象的出现。一线教师针对语文学困生在挖掘学生学习困难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教学策略,旨在提升“学困生”的学习水平,缩小与优等生的差距。以下将从记忆口诀,降低学生的记忆难度、互评激励,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情感教学,提升学生的感知力;关心爱护,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热情;优化设计,保护学困生学习兴趣;德育教育,保护学困生进步自信;情景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创新实践,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等八个方面阐述如何提升初中语文学习“学困生”的语文水平。  相似文献   

18.
梁宇 《广西教育》2010,(19):40-40
作为一名研究小学数学教学的高校教师,笔者多次参与研究小学"学困生"的相关项目,并担任培训班的数学主讲教师,得以将自己平日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作了一些大胆尝试。  相似文献   

19.
新的《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强调了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课堂上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特别是班级中的学困生。教师在组织学生集体活动时,一定要加强对学困生的教育,这些学困生往往对于整个班集体有很重要的影响,所以教师应该把集体活动与学困生教育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做好学困生的教育工作作为自己的工作重点,那么,如何做好学困生的教育工作呢!当前,新课程改革迫切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用全新的教育观念,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把握教育的最佳时机,才能让后进生扬起远航的风帆。  相似文献   

20.
小学数学的学习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理解和运用的知识很多,同时也需要很强的逻辑推理能力、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各种数学能力,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学习,甚至对数学学习产生抵触心理,数学水平下降,由此形成了小学数学学困生。学困生的小学数学工作记忆广度与深度都比正常学生要低,导致他们的数学学习水平越来越差。所谓工作记忆,指的是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信息暂时储存,并对信息进行处理与加工,帮助执行者完成任务。工作记忆的内容是随时间不断变化的,具有一定的连续性。新课标要求教师增强学困生小学数学工作记忆广度,以提高学困生的数学学习水平,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做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