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语文是从事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是学习各门学科必须掌握的基础工具。因而,语文教师“教活语文课”有着重要的意义。钱梦龙老师早就告诫我们“一定要把学生教活”,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也指出:“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教活语文课了”。“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活”堪称语文教学法之精髓。可以说,语文教师教活语文课是使语文教学走出低谷的治本之举。  相似文献   

2.
2010年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在银川举行观摩研讨活动,崔峦理事长在大会上疾呼:"语文课要和内容分析说再见。"课文只是教学生学习语文的一种材料,即语文只是一种"载体"。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课文只是"例子"。我们所说的语文课实际上就是依靠课文这一"载体"或者说是"例子",来教学生学习语文。那么,"教什么"便成为让广大语文教师困惑的一大难题。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吴忠豪指出:"语文课就是用课文教学生阅读与写作的方法和技能,即教语文本体的知识、技能与策略。"因此精心选取语言训练点,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语言文字"及其"运用"是新课标的关键词。语文课教的是语言文字的形式,即教学生要重视朗读,还语文课堂书声琅琅;要品尝文章,品语言文字气足韵美;要躬行写作,寓语言积累于运用之中,这样的语文课才富有"语文味"。从新旧课标的不同,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如何让语文课更具"语文味"三个方面浅谈学习新课标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4.
<正>有效、高效的语文课,到底该怎么教?语文教育专家崔峦老师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回答: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他强调:"语文教学一定要删繁就简,要返璞归真。""简简单单教语文。"简单意味着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一、凸显精华,领悟真谛研究伊始,我们首先从学习资料入手,组织学校的语文骨干教师搜集了大量有关组块教学的文字资  相似文献   

5.
<正>语文课到底要教什么?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明确提出语文课应该"教语文,而不是教课文"的主张,引起了不少专家学者和广大语文教师的热烈讨论。那么,教语文又应该教些什么呢?吴忠豪教授提出了语文课要区分"本体性教学内容"和"非本体性教学内容"这一命题,并明确主张:语文课须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这无疑是对"如何确定语文教学内容"研究的又一次突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标任务是什么,语文课怎么教,语文课教什么,这是必须清楚明确回答的问题。语文课要以"学习语文字运用"为主要目标,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过程,要重视语言积累,包括字、词和句型的积累,这样语文课才能高效,有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课改标准的全面实施,语文教学改革已为被广大语文教学者所认可和支持,并且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了经验。对于怎样上好语文课,各教师、教育学者众说纷纭。但对于边远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学来说,落后的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的缺乏,造成较大教学困难。结合边远山区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这些年小学语文教学的理论,可以明确,要想上好一堂语文课,应该从教学三问入手。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思考"为什么教""教什么"及"怎么教"这三个问题,把这三个问题应用到语文教学中有利于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堂要落实这些目标,最重要的是要体现语文特点、语文规律。换言之就是:语文课必须要有"语文味"。"为师不识语文味,教尽经典也枉然。"那么,要使自己的语文课具有真正的"语文味儿",我该拿什么给学生?一、美美的语言"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住歙张",学习语文强调博闻强记,厚积薄发。学生在语言实践过程中,不管  相似文献   

9.
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课是什么?什么是真正的语文课?何谓语文的本色,又何谓本色语文? 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既然如此,为什么有的老师说:"语文越教越难教了!""语文越教越糊涂了!"……语文课怎么啦!看来,语文课又该重新审视、又该自我反思了.  相似文献   

10.
语文是基础学科,具有工具性、人文性和思想性.语文教学不能简单地停留在语言、文字表面,把语文课上成写字课、组词课.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走出"标准答案"的误区,给学生以开放的空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深得语文学习之妙,深感语文学习之趣,达到"不教而教"的教育境界.  相似文献   

11.
<正>【主题背景】语文课到底要教什么?近年来关于语文教学内容如何确定的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也成了我上每节课之前必思考的问题。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显然,阅读教学时,我们不能只教课文,而应把课文当作例子,让学生在语文课上有所得。那每篇课文能作为语文教学哪方面的例子呢?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提出了语文课要区分"本体性教学内容"和"非本体性教学内容"的命题。他认为,"本体性教  相似文献   

12.
究竟现在语文课该怎么教?该给学生教什么?这是一直困扰语文教师的问题。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的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那么,在语文教学中,该怎样培养学生健康、良好的个性呢?  相似文献   

13.
课堂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阵地,语文教师要多动脑筋,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语文课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教、学、做合一"是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贯彻"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4.
<正>当今语文课堂的教学理念精彩纷呈,薛法根老师认为语文课要有"简约之美",王崧舟老师认为语文课要有"语文味",崔峦老师要我们"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看来,无论语文教学被注入什么样的新元素,有一点应该是不变的,那就是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务实高效的,是简简单单、实实在在的。这也和南京市教研室最近几年提出的"清晰目标、精选内容、有效设问"语文课堂教学理念不谋而合。"目标"是语文教学的方向,"内  相似文献   

15.
陈庆珏 《教师》2013,(12):31
语文课就是语文课,不是作秀课。语文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学会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进一步学会品评、鉴赏,吸收、传承、创造精髓文化,学会沟通表达。任何教学形式都不能偏离这个核心,否则就是"伪语文"。坚守语文真实,把语文课上得朴实、扎实和厚实,当是我们语文老师不变的追求。  相似文献   

16.
口头说为语,书面写为文,是为语文。当前在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浪潮中,很多教师认为课堂上教师少说,让学生多说,就是在实施课堂改革,就是在教语文。但是怎样教好小学语文课,叶圣陶先生这样阐述:"语文课就是语文教师借课本里的一篇篇课文做例子,教会学生说话,教会学生写话。"全国知名教师贾志敏先生提出要"简简单单教语文";另一知名教师薛法根先生则主张三个不教:学生已懂的不教,学生能自己学懂的不教,教了学生也不懂的暂时不教。语文课到底应该教什么、怎么教?  相似文献   

17.
教学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课改以来,一些语文课追求标新立异,追求抓人眼球,往往是看上去热热闹闹,实质上学生的语文素养并没有多大提高。笔者以为,要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改变"高耗低效"的现象,还是应该回到"教"的环节来,在"教什么"和"如何教"上做文章。  相似文献   

18.
杨再隋教授说:"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课。"可见,语文课教学在学生的学习中很是关键,而扎实有效的语文课尤为重要。一、教学设计要恰当有效课本中所选的课本文质优美,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思想、民族风俗和强烈的民族情感。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悟文章所渗透的思想教  相似文献   

19.
胡毅 《职业技术》2012,(4):27-28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课已陷入了"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尴尬局面,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当务之急我们必须结合职校语文教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笔者结合自身从事中职语文教学的实践,浅显地谈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优化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0.
<正>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我们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还语文的本体特征。其次,小学语文又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教育,是儿童学习母语、运用母语为主的教育。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范畴下,怎样才能把小学语文课教得"有滋有味"呢?在这里,我想用如下的四个"味"来把语文课上得"有滋有味"。一、语文味语文课就要有浓厚的语文味。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