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4月18日,内蒙古四子王旗迎来从遥远太空回来的旅行者——我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这位科学"实践者"在太空期间顺利开展了预定的空间科学实验,返回舱在结束12天太空之旅后,率先回归地球,留轨舱还将继续在轨工作一段时间。返回舱带回11位"乘客"实践十号发射时搭载了19位"乘客",但它们并不都随返回舱回到地球。"返回地球的科学样品涉及11项空间科学实验,其中9项为空间生命科学实验,2项为微重力科学实验。"实践十号卫星科学应用系  相似文献   

2.
北京时间2016年4月6日1时38分04秒,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在559秒后将中国科学卫星系列第二颗星——"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送入高度约250 km的圆轨道,卫星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实践十号"卫星在太空运行15天,装载着19项科学设施,共28项实验。实验内容涉及微重力流体物理、微重力燃烧、空间材料科学、空间辐射生物效应、重力生物学效应和空间生物技术6大方向。卫星的返回舱装载着全部9项生物学设备以及空间材料科学多功位炉和流体物理中的输运系数测量装置;而留轨舱中装载着其他8项微重力科学设施。  相似文献   

3.
正顺利完成12天太空飞行后,2016年4月18日下午,中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回收舱于16时30分准确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着陆区域。回收舱携带有小鼠胚胎等"乘客",着陆状态正常、外观良好,卫星搜索回收任务顺利完成。实践十号科学实验卫星的重要研究项目之一是,把6000余枚小鼠早期胚胎带上了太空,研究表明,小鼠早期胚胎在太空中顺利完成从2个细胞到囊胚的全程发育。这是世界上第一次  相似文献   

4.
一些科学实验是完全不能在地球上进行的,这也是为什么要建造国际空间站的原因之一。国际空间站是一座全天候的微重力研究实验室,人们已在那里进行了广泛的科学研究。例如,1997年发射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就承担着超过80项的科学实验。而科学家们认识到:在太空很多事情运转起来与地球上是不一样的。火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地球上,在1g重力场的作用下,由于热空气上升使得火焰呈现出泪珠状。然而,当它处于一艘太空船的微重力环境下,火焰就破裂,分成像UFO一样到处飘来飘去的小球。它们几乎不需要燃料就可以燃烧,研究人员很愿意将其中…  相似文献   

5.
以人类现有的科技水平来说,要想在茫茫的宇宙中长期生活、工作,必须依赖于空间站——一种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的载人航天器。而在航天员"歇息"的时候,一些特定的、需要在空间站"微重力"的环境下进行的科学实验就没有停止过。自前苏联1971年发射了人类历史上首个空间站"礼炮一号"之后,空间站上的科学实验一直在进行。我国预计会在2020年左右建成空间站,而这个尚未建成的太空家园承载着许多科学家的科研规划。  相似文献   

6.
太空育种技术前景诱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珂 《内江科技》2000,(2):13-14
一、具有广阔前景的太空育种技术 宇宙空间的物理环境与地面有很大的差异。空间环境的显著特征是辐射强烈、微重力(即失重)、微地磁、高真空和超洁净等。科学实验证明,空间辐射和微重力等综合环境因素对植物种子的生理和遗传性状具有强  相似文献   

7.
《金秋科苑》2013,(22):89-91
今年6月,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3名航天员组成神十飞行乘组进入太空,再次访问天宫一号,执行载人空间各项科学实验任务。  相似文献   

8.
正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和交会对接,叩开了中国空间站时代的大门。两名男航天员在太空要工作和生活一个月的时间。在天宫二号上,他们过得怎样?在微重力的环境下,他们的生活方式与地面相比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呢?宜居的环境天宫二号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采用实验舱和资源舱两舱构型,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太阳翼展宽约18.4  相似文献   

9.
太空生物技术是指在地球环境以外的空间的生物技术。这种环境的特点之一是微重力(即通常说的失重)。在微重力环境中能够提炼出具有更高纯度和更高同质性的物质,这一潜在的可能性首先使生物技术专家们产生了在太空中利用生物技术加工高质量生物制品的设想。当然,这仅仅是微重力环境的有益应用之一。太空生物技术有着独特的发展前景。通常我们所说的“微重力环境”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呢?从一般的物理概念上来说,“微”表示百万分之一。所以,顾名思义,“微重力环境”似乎应该是指其中的重力加速度只及地球表面重  相似文献   

10.
载人航天的最终目标就是人类进入太空、征服太空,利用太空(包括月球和其他星球)微重力、超净、高真空等特点,进行空间生产、科学实验、空间观测等活动,更好地为人类创造财富。载人航天具有重要的经济、军事和社会意义,它是任何一个航天大国在航天技术发展道路上必然要走的一步。  相似文献   

11.
在未来的太空探险计划中,人类不仅仅限于在近地轨道上生活一年半载,或到其他星球上游览一番,而是要在太空建造长期供人居住的太空城和到其他星球上建立外星基地,人们将在那里成家立业,生儿育女。那么,太空中的长期微重力环境对人类或动物的繁育是否有影响呢?在微重力的情况下,精子是否可以与卵子正常地结合?受精卵是否可以正常分裂,形成胚胎?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国的航天生物学家们在航天飞机、空间站上进行了一些这方面的研究,他们看到:微重力使精子变得活跃了。1988年,当德国研究人员尤·爱格尔曼将公牛精子送进沿着轨道飞行的欧洲太空火…  相似文献   

12.
正如果说天宫一号是为了解决交会对接问题而发射的一个目标飞行器,那么天宫二号则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将开展14项科学研究实验。下面就介绍其中的一些实验。1.空间冷原子钟这是全球首台在轨运行的冷原子钟。目前投入应用的精度最高的冷原子钟是利用激光冷却和囚禁原子技术的(铯原子)喷泉钟,而空间冷原子钟借助太空微重力环境,把冷原子钟所能达到的精度又提高了一两个数量级,意味着这个钟在太空运行约3000万年才会产生1秒的误  相似文献   

13.
<正>我们每天吃的农作物,大多是通过人工培育种子种植长成的。但是,在地球固有的环境下,育种的速度并不快。那么,如果我们换一个与地球环境完全不同的地方去育种,会不会有不一样的效果呢?于是,人类把目光投向了遥远的太空。来自太空的种子太空育种也叫空间诱变育种,就是将农作物的种子或试验种苗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环境(高真空、高洁净、微重力、  相似文献   

14.
微重力环境是太空航行的一大杀手,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在太空中重获重力吗?  相似文献   

15.
飞船转起来有多好太空的微重力环境确实不是闹着玩的,呆在太空的宇航员都不同程度地经历了肌肉萎缩和骨质疏松的情况,这是因为肌肉和骨骼不需要承受身体的重量了,用进废退,就会像长期不锻炼的人一样,变得弱不禁风了。专家们采取了很多措施来防止这种情况出现,但收效不大。于是有人建议,我们是否可以在太空模拟重力呢?转动的物体会产生一定的离心作用,例如  相似文献   

16.
正8月16日,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片火光冲天,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量子通信的国家。量子卫星究竟是何方神圣?作为太空密使,它有哪些神秘技能,又会给地球人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小精灵"让信息穿越科学家称量子为物理世界的"小精灵",它不是一种粒子,而是一个能量的最小单位,包括分子、原子、电子、光子等  相似文献   

17.
正伴随着"天官二号"的发射井空,一台"长相"与我们日常所用的钟表完全不同的黑色圆柱体——空间冷原子钟来到太空,开始履行自己的使命。这台"定时神针"会实现约3 000万年误差1秒的超高精度,是国际首台在轨运行并开展科学实验的空间冷原子钟,也是目前在空间运行的最高精度原子钟。那么,它是如何达到如此惊人的超高精度的?它又是用来于什么的呢?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信息》2014,(5):11-11
据2月12日中国科协2014年第一季度新闻发布会消息.中国科普研究所组织评选出了2013年度中国十大科普事件,这十大事件终评结果分别是:1.神舟十号太空科普课,激发全社会的科学热情:2.中国科学家首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普大奖,激励广大科普工作者:  相似文献   

19.
2005年4月27日,中国科学院宣布,中国首个用于科研的小型“空间微重力实验系统”计划于2006年发射升空,实现在太空种蔬菜。  相似文献   

20.
2005年12月23日,在西方的传统佳节圣诞节来临之际,美国宇航局对其2005年的宇宙探索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并对外推举了2005年十大重要宇宙探索成果。★“发现”号重返太空SPACE SHUTTLE RETURNS TO FLIGHT 自从2003年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以来,美国的航天飞机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