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构建有效的语文课堂,关键是要"以生为本"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巧妙有效地设置问题,让学生有事可做,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从课文的整体性入手,用问题将整篇文章串联起来,即"连环设问"。要注意文章的文体特点和主旨内容这两个方面,将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设置问题。  相似文献   

2.
张志华 《广西教育》2013,(13):11-11
"主问题"是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带动学生积极主动阅读的基本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提出好的主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教学效率。对此,教师必须抓准切入点,精心进行预设。一、抓住文眼设计主问题一般情况下,文章的题目与内容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抓住题目,找准切入点设计"主问题",可以精简教学环节,促进  相似文献   

3.
<正>在语文课堂上一直存在着学生"淹没在大量问题"中的弊端,碎问碎答的问题也一直困扰着语文课堂,学生缺少自主解读和质疑的时间,这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出有效的问题,增强教师和学生的课堂互动,学会"主问题"的设计成为语文教师必备的技能。一、"主问题"的内涵"主问题"是能够对教学内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提问""、问题"或"话题"。这些问题能够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研读,是从教学内容整体的角度或者学生  相似文献   

4.
正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问题设计",设计怎样的问题,有效推进课堂教学的进程,这是让教师最为费心的重点所在。笔者以为,语文教学的"问题设计",需要注意以下三点。一、问题要源自学生教师围绕文本设计的问题,最理想的状态,应是来源于学生的所思所想。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文,就让学生自读课文,分小组提出问题。在学生自主提出六个问题后,教师帮助学  相似文献   

5.
<正>语文教学应根据学生需求进行课堂方式上调整,以"同课异构"为教学手段进行语文课堂的丰富,使教学活动能够起到促进课堂效果的积极作用。针对学生个体对教学活动的接受程度,将"同文异构"作为辅助教学手段的课堂方式,把课文的讲解过程进行教学设计,使语文课堂充分鲜活的互动气息,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与课文相关的语文考点。一、实行"同课异构"的教学手段1.提出"同课异构"的讲解需求不同教师在讲解课文时注重方法和重点上的  相似文献   

6.
目前语文课堂上教师的问题设计存在着几种弊端:一是教师设计的问题多而杂,目标指向性不明确。二是教师设计的问题太过于直白,启发性不足。针对目前现状,笔者提出"构建主问题学习支架,创建高效自主的语文课堂"的观点,以培养语文教师解读文本、设计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同时培养学生语文课上自主学习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7.
一、传统语文课堂"真善美"的缺失(一)传统语文课堂的"失真"。真,即真实。传统语文课堂的"失真"是指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缺乏真实性,有些教学内容不能让学生很好地理解和接受,甚至还会让学生产生对立情绪。"失真"的主要表现有:教师在讲解课文时,纯粹是  相似文献   

8.
郑静 《现代语文》2014,(9):25-26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构成的一种双边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需要问题设计进一步细化落实教学目标。问题设计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它是教师在分析课程、教材和学生具体情况的基础上,策划有利于激励、启发学生思考、发现并提出问题的一种教学手段。但在实际语文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过多关注自己的教学设计,唯恐学生对课文理解不透彻,将知识点进行大量分解,不厌其烦地对文本的字词句意思、情节发展、主题思想等一一提问。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由教学目标决定。然而对于同一篇课文,不同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差异较大,有的侧重解读课文,有的侧重讲解表达技巧。教学内容为什么如此"丰富"?问题出在哪里呢?一、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分析1.缺乏整体体现语文教学全程的课程内容语文课程标准虽然提出了语文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但因描述笼统,没有微观呈现,在与之配套的教  相似文献   

10.
课堂阅读教学,在教材处理上,需要"得体",需要"得法"。所谓"得体",就是教师在备课、教学之中有明确的"文体"意识,知道根据课文的文体特点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感受到文体特征,特别是感受到文学作品的表达特点。  相似文献   

11.
"主问题"是余映潮针对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串问"、"浅问"、"碎问"而提出的,这种创新式的教学策略打破了长期的教师主导,学生附和的教学局面,转变为教师引导,学生研讨的教学方式,凸显出了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它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2.
<正>"提问法是语文教学的常规武器。"(钱梦龙语)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没有问题思维就将停止。教师对提问作用的认识,对问题的设计以及提问中的行为等,都关系到语文课堂提问的效果。人们常说:"知道如何提问就等于知道了如何教学。"但是,纵观我们的语文课堂提问,还存在着种种弊端。一、透视语文课堂上的"不智"之问1.提问目的缺乏指向性提问目的不明确已经成为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头号杀手:有的提问从头到尾围绕故事情节转圈,对文本的语言精髓视而不见;有的提问为了突出语文学习的感悟性,往往过于笼统,如:"你读懂了什么?""读了课文后,你想说点什么?""谁能读出‘雄伟壮丽’的感觉吗?"教师可能对每一篇  相似文献   

13.
目前,语文课堂上的提问存在太频、太碎的现象。提高提问的有效性,需要教师对教材的深入理解与精妙处理,教师可以从课文题目、思维冲突、文章内涵、关键词句以及看似闲笔的语言中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堂上随意连问、简单追问、习惯性碎问的现象非常普遍,严重削弱了学生的思维质量,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比较而言,余映潮老师提出的"主问题"教学理念简练而深刻,能有效连缀起课文内容与教学过程,而标题型问题、情感型问题、线索型问题的设计则为课文的教学提出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王开芳 《甘肃教育》2006,(12A):34-34
过去,语文课堂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注重课文分析、分段;概括中一心思想,分析写作特点、重点语句与词语的剖析。学生主要在教师带领下阅读课文。除了回答一些教师设计好的问题外,以倾听教师讲解为主。教学目标与重点是引导学生加深对某一篇课文的理解,教学计划性强,基本上按教案上设计好的步骤,一步步一进行。一位教师在平行班上同一篇课文,每堂课的教学情形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16.
课堂提问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经过思考、得出问题答案,从而巩固旧知、获取新知、掌握技能、发展能力的双边活动过程,是课堂教学普遍运用的一种教学形式。语文课堂提问是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语言的有效手段,也是教师开启学生思维的锁钥  相似文献   

17.
提问是教学的生命。小学阶段学生有其自身的心理特点,因此在设计课堂提问时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找准问题的切入点,抓住课文的文体特征和"题眼"并在课文细节处发问,同时要多观照提问语言的艺术性,以此来促进高效课堂的达成。  相似文献   

18.
<正>【设计特点】本篇运用"非指示性"教学设计中"基于自主探究"的样式设计。该设计主要用于随笔、杂文等普通的议论文本。自主探究,笔者在此处界定为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采用自主提出问题、自主探索推究的方式对随笔、杂文等普通的议论文体展开自主学习,对文本的论点、论据、论证(方法)以及全文的论述特点等依次展开提问和探究,在一步步的提问和探究中走进课文内层,把握  相似文献   

19.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从文体上看,是说明文单元;从题材上看,是有关中国文化题材的文章。传统语文教学本着知识本位的语文观,常常从说明文的文体入手来解读课文。而新课标更强调文本的人文内涵,淡化文体知识,在单元教材的编选上虽兼顾文体,但更注重题材内容的相关性。基于这样的认识,对此单元课文的解读,重点应放在对文本内容及内容所反映的文化的理解上,而不应该只局限于文体知识的把握。但目前,教师对此单元的教学仍存在两个问题:一、仍以文体为中心来解读文本,把本来蕴涵着丰富文化内蕴的课文,变为了枯燥的说明文范本;二、一些教师知道应该…  相似文献   

20.
<正>一线语文教师最清楚语文课堂是保底的教学,不管课改怎么改,最终学生的语文成绩还是要通过那一张语文试卷来体现。但是,事实又证明,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语文课堂上只占一小部分,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特别是在风雨飘摇、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课改大潮中,一线小学语文课堂的路究竟在何方?问题一:分析课文。目前,小学语文课堂的基本形态就是教师带着学生一篇一篇讲读课文,一篇课文,教师要讲解两个课时,再用一课时完成练习。一学期讲完一本语文书,课文讲完了,就不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