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国学大师梁漱溟说:人之区别于动物者,是人类有智慧。智慧可以写万本书,读百万年,也可归结为一个字:静!为说清楚这个道理,梁先生讲了个故事。科学家逮来几只猴子,让猴子排队站好。立正,稍息。然后拿出一只瓶子,让猴子看清楚:喏,这是一只瓶子。猴子扭头不看。嘁,一只空瓶子,有什么好看的?科学家又拿出两粒花生米。猴子的眼睛立即转过来:花生米,要吃!但是科学家不直接给猴子吃,而是把花生米放进瓶子里,再把瓶子递给猴子。这下猴子可急了,花生米就在  相似文献   

2.
<正>最新科学研究发现:人类的许多恐惧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学会的。但是为什么当人们明白事理时,就开始懂得"恐惧"呢?科学家认为,这是人类进化的结果。人并非天生怕蛇害怕蛇是绝大多数人的"通病",许多人把自己害怕蛇归结为"天性使然",即人们对蛇的恐惧是与生俱来的。但是,一项新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3.
第一次看到这些照片的时候,我们可能不知道自己看到的是什么。它们像是一些绘画作品,实际上,这些都是美国摄影家和科学家费利丝·弗兰克尔显微镜下的实物。她认为,任何现象的本质都是可以通过观察极微小的变化来解释的,这些变化在日常生活中是感觉不到的。这位曾经拍摄过建筑物和风景的女科学家希望通过有视觉震撼力的语言来改变人们看待科学的方式,激发人们去探索事物为什么会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4.
山脊 《今日科苑》2012,(8):64-65
水母是胶质浮游动物的一大类群,它有个拉丁文的学名——美杜莎。美杜莎其实是希腊神话里的蛇发三女妖之一,她头上美丽的金发是无数条曲屈盘卷的毒蛇,任何胆敢爱上蛇发女妖的人只要看到她们的面目就会立即变成石头。18世纪,瑞典科学家卡尔·冯·林纳第一次把蛇发女妖美杜莎的名字给了同样拥有柔软无骨的身体和有毒刺触手的水母。  相似文献   

5.
你知道吗?     
《百科知识》2015,(4):45
<正>为什么全世界孩子都喜欢捉迷藏游戏?捉迷藏是全世界孩子都喜欢玩的游戏。科学家认为,"人类是在幼年时期进行捉迷藏游戏的动物",这个假说比"捉迷藏游戏是从一个地区开始传播到其他地区"的假说更为合理。科学家发现,幼小的弥猴常常玩一种接力游戏,即"拉树枝追赶游戏"。这个游戏中有这样一种规则:拿着东西的猴子逃跑,其他没有拿东西的猴子追赶;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6):I0008-I0009
科学家在研究与视觉相关的脑处理过程时,发现视觉皮层不仅能利用眼睛看到的视觉信息,还能利用耳朵收集的听觉信息。  相似文献   

7.
<正>在汉语中,兔是指兔子,狲的意思是猴子,因此不少人一看到"兔狲"这两个字,就认为这种动物与兔子或猴子有亲缘关系。事实上,拥有奇怪名字的兔狲属于猫科动物,外貌体型和家猫极为接近——曾经,因为肥胖的脸庞,它被认为是波斯猫的祖先。兔狲的特征非常鲜明,腿很短,体型较肥,毛发又长又厚,看起来特别矮胖。不过,看似笨拙的兔狲却性格凶猛,  相似文献   

8.
对艾滋病因早已有定论。主流学派的观点是艾滋病毒来源于非洲的猴子。但是,许多年来也有不少科学家对此观点持怀疑态度。其中有人认为,艾滋病与人类生产的某种药物有关。当然,这种观点一直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同。  相似文献   

9.
科技快递     
视觉隐形新技术美国和英国科学家研制出世界上首个从视觉上能实现“二维隐形”技术的试验装置。科学家认为,这一成果表明真正的视觉隐形装置将很快问世。这个用于原理示范的装置直径不过7.5厘米左右,是由一层层薄玻璃纤维盘起来的环形结构组成,而环片上整齐排满了微小的“C”形铜片。  相似文献   

10.
我们所看到的世界是3维立体的,但你可别以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事实上在临床上,医生遇到过不少这样的病人,由于他们大脑中某个部位受了损伤,或者幼年失明,后来尽管通过手术恢复了视力,但他们看到的却是没有纵深感的平面世界。科学家对于前者的解释是,他们大脑中负责形成立体视觉的脑区受了损伤。对于后者的解释是,患者在幼年时错过了视觉发育的最佳时机,以至于即便视力恢复之后,立体视觉  相似文献   

11.
林小春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2):I0013-I0013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将来还会研究猴子能否学会做乘法,类似这样的研究将有助了解猴子对数字的认识。猴子不仅能识数还会做加法 具备一定的数学演算能力 14加5大,还是8大?这道简单的数学题可能真的很简单,因为经过科学家训练的3只猴子也知道正确答案,它们能做对一半以上的类似数学题目。这项研究表明,猴子不仅能识数,而且确实具备一定的数学演算能力。  相似文献   

12.
终结色盲症     
天生红绿色盲的人还能看到五光十色的世界吗?2009年9月,华盛顿大学的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报道了基因治疗成功治愈猴子色盲的结果。这个长达19年的研究,结果让人不由惊叹:原来感官系统在成年后仍然能够重建。  相似文献   

13.
<正>蛇虽无足,但在进化的路上,跑得比谁都快。2013年,美国科学家完成了对缅甸巨蟒和眼镜王蛇的基因组测序。当科学家把这两种蛇的7500个基因与其他脊椎动物相比之后,发现蛇类的基因拥有非同寻常的变异速度——在脊椎动物中是最快的。看来,蛇大爷为了让自己适应像一根管子一般的生活,需要做出远比其他动物更多的调整。这些变异最快的基因大多涉及体型和器官发育、新陈代谢以及毒液制造和嗅觉等。  相似文献   

14.
《今日科苑》2014,(3):26
<正>3月1日消息,英国科学家邀请25名志愿者参与研究,在研究中,科学家对志愿者额叶皮层进行扫描,同时对比猴子的大脑皮层扫描图。结果发现,猴子的这一区域由11个部分构成,而人类的该区域则由12个部分组成。这项研究的组织者马修·拉什沃思说道:"我们找到了人脑特有的那个区域。"这一被称为"侧额叶极"的大脑补充区域,能够帮助人们分辨好  相似文献   

15.
沈奇 《金秋科苑》2009,(15):44-45
蛇没有耳朵,视觉能力也很差,它们没有鼻子,但是嗅觉能力很强,是一种攻击力很强的掠食者。荷兰莱顿大学的弗里克?冯克称,蛇是一种非常奇特的动物,它的毒牙是由牙齿进化而来的,这是自然界最先进的"生化武器系统"。  相似文献   

16.
《知识窗》2012,(6)
科学家已经发现目前已知最为古老的南极“海怪”化石。他们发现一具已有8500万年历史的蛇颈龙化石,这比以前认为的海洋爬行动物在南极出现的时间早1500万年。 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国家博物馆的亚历山大·克尔纳说:“我们发现的这些化石碎片并不属于以前知道的生活在该洲的任何动物,这表明南极蛇颈龙的多样性比我们以前认为的更加丰富。”这些椎骨、颅骨和鳍状肢化石碎片表明,这种新发现的蛇颈龙体长达20~23英尺(6~7米)。然而,通过这些骨骼残片还无法确定它属于哪种蛇颈龙。  相似文献   

17.
科技快递     
大脑也会“混淆视听” 人们往往先看到物体,然后再听到物体发出的声响,这是因为光线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要比声音快得多。然而日本科学家发现,若物体距离人约四五十米以内发出声音,人脑就会“混淆视听”,届时人会倾向于认为看到的物体和听到物体的声音是在同一时间。只有这一距离超过50米,人才会感到时间差。科学家认为,随着大脑的发育,它所形成的这种“混淆视听”的能力是为了能够协调人看到的事物和听到的声音,这与人在自然界的生存竞争有关。这一发现证明,白脂肪对保护人类在生育过程中不受细菌感染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看了2月号《切断恐惧的根源》这篇文章之后,让我明白了原来怕蛇的我,害怕的并不是蛇本身,而是在看到蛇之后的反射与恐惧的记忆结合在一起,让我产生了恐惧感。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看见塑料蛇时,明知道它对我没有任何伤害,我仍旧不敢碰它了。  相似文献   

19.
1975年,一次大地震袭击了中国的海城。在此前的几个小时.数万市民撤出了这个城市。西方的科学家注意到了这条消息,他们认为地震是不可预测的,因此这次有计划的撤离是令人难以理解的。而根据中国有关当局对此次提前撤离的解释,这一决定是根据老鼠、蛇、鸟、牛和马等动物的反常行为而作出的。  相似文献   

20.
大凡一个正常人都知道,尿液可是脏东西。科学家首次发现,许多猴子竟然"玩"弄自己的尿来,将尿液洒向自己的手和脚。猴子用尿液来埋汰自己,究竟为哪般?尿是传递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