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多年来,贵州省贵阳市第四十中学坚持以"明德施爱,至善包容"为办学核心,秉承以人为本、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以培养人格健全、品德优良、学历坚实、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人才为育人目标,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极大地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营造出良好的育人环境,目前正朝着建设幸福、绿色、平安、和谐的校园目标迈进。一、着力培养专业优质的教师队伍第一,以德管理,培养一支有灵魂的教师队伍。树立"教师是学校第一资源"的管理思想,  相似文献   

2.
"双减"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它让教育回归了本源。"双减"不仅能调整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格局,更让全体公民教育观念发生重大变革。为了实现"双减"的坚实落地,从教师维度来说,需要教师形成"大作业观",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推进全过程育人;从学校维度来说,需要学校创新师资培养与课后服务,在管理中推进全方位育人;从政府维度来说,需要政府完善政策法规,协调好家校社多重关系,推进全员育人。  相似文献   

3.
闫隆斌 《教育》2011,(9):34
从培训教师到实验小学校长20多年来,无论职位如何张世彪的心血都倾注在教育事业上,他把教师的发展当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学校要把教师作为发展的主体教师是一所学校发展的核心部分。"他这样阐述:"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教出什么样的学生。作为校长,核心任务就是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服务,建设一支德业双馨的育人队伍。"  相似文献   

4.
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为了尊重教师个体专业能力,发挥教师群体的工作能力,进一步优化学校干群关系,需要在传统的行政管理和市场交易模式之外,增加学校教师队伍"治理"的工作方式。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校之间要有"共同事务",这是学校教师队伍治理的前提条件;把共同事务做好的意愿和把共同事务做好的能力,是学校教师队伍治理的目的和专业保障。为此,需要在育人使命上实施共享策略,在专业与行政冲突上实施求同策略,在教师专业发展上实施自主策略,在教师参与治理能力上实施培育策略,从而为教师和学校在达成育人使命的同时,也高品质地实现教师的专业价值和高效率地履行好学校的教育职责。  相似文献   

5.
《人民教育》2020,(19):33-35
<正>在第36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贺。他希望广大教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蕴含着鲜明的价值导向,关系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谈到教育教学方法,如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八个相统一",  相似文献   

6.
王银平 《学苑教育》2023,(17):89-91
“双减”政策出台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教师要在有时间管理的前提下,依据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目标,优化作业设计,实现立德树人的学科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7.
<正>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可以育人,可以兴校,可以加强凝聚力、提高创造力。基于这种认识,我校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力度,适时提出了"明德·立学"教育管理理念,以"四立"教育即"立德、立行、立文、立志"为核心,全面开展教育实践。将"生本课堂、生活教育、生态成长"的校本研修理念放在管理之首,创新管理体制,以学生  相似文献   

8.
北方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是北京市示范高中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国家实验学校,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各项工作开展的重要依据和行动指南。通过执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建和谐幸福学校;重视价值观教育,知感恩,明责任;办多样社团活动,尚低碳绿色生活;循主体教学原则,建课程教学体系;创节能减排基地,造生态育人环境;打造可持续发展"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学校文化等实践探索,实现"让教师在成功中体验幸福,让学生在成长中体验快乐"的办学理念,大力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推动学校管理变革,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黄东 《湖北教育》2022,(1):57-58
"双减"政策的推出,旨在进一步校正教育发展方向,推动义务教育回归立德树人初心."双减"工作的重点在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构建教育新生态,进一步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在推进"双减"的进程中,武汉光谷为明实验学校秉承"轻负荷,高质量,重特长"的教学理念,以"六个一"工程为抓手,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8月,教育部正式颁发了《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以下简称《管理标准》),提出将"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作为学校六大管理职责之一,并明确了学校施行教师管理的三大任务:加强教师管理和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在三项管理任务之下,又提出了13项管理要求。《管理标准》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学校教师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重要依据。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1.
<正>以国家政策方式强势落地“双减”,倒逼学校实现多元改革与之呼应,在育人资源、学校课程、教学管理、教师专业素养等教育要素的配置上,需要学校完成一套新的“组合拳”,接续着学校内涵改革和发展的深化。学校领导者基于课程领导力的维度,如何实现基于“双减”语境的着力点分配,更是当下最为要紧的事务。以落实“双减”为契机,以全景育人、教师发展、校本作业、四全管理、课后服务为载体,是当前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的五个着力点。  相似文献   

12.
“双减”政策旨在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回归育人新常态。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双减”政策之下,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学习,推动深度、有效学习,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为学生学习提质赋能。通过文献资料、访谈调查及逻辑分析等方法,以“双减”政策为研究背景,对中小学教师深度学习的价值诉求、现实困境、发展理路进行分析探讨,以期助力“双减”更好落地实施,充分体现学校育人功能,最终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在政府、学校、企业及社会的广泛关注下,全国、省、市各级技能大赛开展的如火如荼。纵观历届技能大赛,地区间、学校间成绩差异较大,如广西技能大赛,区直学校成绩远好于地级市学校。各校技能大赛成绩上的差异,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学校的办学实力及教师专业能力上的差异。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不仅是提高中职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条件,也是中职教育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如何落实好"双减"并形成多方联动育人机制,成为学校、教师和家长共同面对的课题。笔者结合本校实践,从学校、教师和家长三个层面谈谈自己的认识。学校层面:做好把关定向,发挥引领作用首先,学校要做好落实"双减"政策的导向引领工作,把"双减"和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相结合,摒弃急功近利的教育短视行为,以此为前提,科学设计学校"双减"工作方案与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5.
<正>记者近日获悉,在山西省教育厅、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本年度组织开展的发展性"山西省素质教育示范学校"督导评估活动中,晋中市有13所学校获此殊荣,明星小学是太谷县唯一一所获此殊荣的学校。据了解,太谷明星小学自2007年建校以来,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山西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坚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育人观、科学的质量观,促进学校特色发展、教师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6.
育人模式本质在于回归人的全面发展,育人模式无论进行何种变革,都要始终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育人模式指向的实践主体主要是学校,因此在倡导教师要讲好学科背后故事的同时,学校管理者也可以以"教育故事"的应用为切入点,将故事教育法融入学校管理,进行学校管理模式的探索.文章从学生的故事文化、教师的故事文化、校长的故事文...  相似文献   

17.
德育导师制是新形势、新任务下的一种德育制度创新,是在"整体、合作、优化"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将学校班级德育的诸多目标、诸多任务分解到担任"导师"的科任教师身上,导师将依据"用心沟通、以德树德;竭诚交流、以情动情;刻意磨练、以志励志;修身垂范、以行导行"的育人原则,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既管教又管导,实施"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有效育人方法,从而形成整体合作、优化班级教师管理的一种班级管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开展"双导师"制,校企双方参与日常管理与教学工作、校企共建大赛指导团队,积极参与轨道交通信号类大赛等多个方面开展校企协同育人研究。通过校企协同育人,培养了本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本校"双师型"教师担任订单班校内师傅,与企业师傅一起培养学生,并与企业师傅参与指导轨道交通信号类大赛,达到了"以赛导学、以赛知岗"的目的,减少了企业培训员工的时间成本,提高了教师的动手能力,实现校、企、毕业生三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19.
杨晓慧 《教育研究》2020,41(9):16-19
<正>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是国家意志的重要体现。一所学校课程体系科学与否,课程管理水平高低,是衡量学校人才培养效能的重要指标。课程思政作为构建立德树人长效机制和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简称"三全育人")的战略举措,是对课程育人作用的理念回归。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促进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融合,寓价值引导于知识传授与专业能力培养之中,为学校课程管理创新提供了新的理念指引。以课程思政引领学校课程管理创新,要求学校不断改进课程管理体制机制,提升课程管理水平,在课程规划上突显育人中心地位,在课程实施上打造"全学科育人"教学体系,在课程评价上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  相似文献   

20.
当代大学生存在人生观价值观现实化、功利化,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不统一,道德评价标准多元化,道德自律意识和自控能力较差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网络"四位一体"教育体系;加强道德立法,依法治德,使德治与法治相融合;构建教师教书育人—领导管理育人—职工服务育人—学生自我教育"四育人"保障机制;全面加强德育"双主体"教育互动;建立健全"校—系—班级—宿舍—网络"环环相扣紧密结合的青少年"五级"心理危机干预保障机制;教育引导方法要灵活多样,与时俱进;要建立集体教育和道德言行绩效评估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