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琴艺术十分重视取音、指法,它们在古琴琴论(如《溪山琴况》)中并非是单纯的技巧论,而是具有审美本体论地位。对琴"音"本身的珍视是与古琴(乃至其他中国艺术)高度重视琴材本身审美价值特性的观念密切联系,这种观念在《考工记》中被称作"材美",它深刻地贯注在古琴审美活动始终。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通过分析古琴所独有的"文人文化",古琴在当今社会的处境,以及琴文化发展的关键所在,来剖析古琴的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3.
历史悠久的古城常熟,和中国的古琴有着极深的渊源。经过对常熟的虞山古琴文化的实地考察,明确应该加强常熟古琴文化的弘扬和开发。政府应加强引导,社会应该合力培养古琴专业人才,让常熟古琴文化既"留下来",同时又"走出去"。  相似文献   

4.
彭岩 《文教资料》2008,(18):77-80
清末作家刘鹗不但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他在以古琴为代表的文人音乐方面同样是造诣精深、成就斐然.在古琴演奏方面,他曾师承虞山琴派的劳泮颉、张瑞珊等琴家,具有高超的演奏技巧;他亲自参与编撰了<十一弦馆琴谱>,为古琴曲的传承与研究留下了珍贵的文字资料;他曾收藏有包括"九霄环佩"在内的历代名琴十一件,为古琴的收藏与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他首次在其文学作品中记述了西方的复调音乐思想;他常与劳泮颉、张瑞珊、黄葆年、蒋文田等著名琴人及文化精英们"雅集",并收集整理出部分古琴"自度曲"和部分诗词作品.  相似文献   

5.
古琴艺术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始终占有位尊价高之地位,古琴音乐所表现出的含蓄、淡和、移情之美,代表着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发展的主流,是中国古典音乐文化的象征。对古代中国的文人来说,"琴"言志是他们毕生追求的目标,也是中国传统音乐审美范畴的重要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6.
《大连大学学报》2020,(2):69-74
顾梅羹,辽宁音乐家协会古琴研究会会长,东北地区高等音乐院校古琴教育界专业第一位教授,其琴艺、琴学与琴道享誉中外,中国古琴文化历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所著《琴学备要》是凝聚琴艺、琴学与琴道等诸元素的经典之作,是中国现代古琴教育史上最规范的古琴教科书。本文试以顾梅羹先生的琴学思想为核心考察其对辽宁省古琴文化史的影响;探讨作为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内容之一的古琴文化如何更好地整合各方资源,成为文化强省强国、文化兴省兴国的助推元素。  相似文献   

7.
在有着悠久文明的中国,古琴应该算是一件有着同样悠久文明的乐器。最早的琴甚至可以追溯到半信史时代的神龙伏羲氏。据东汉著名音乐家桓谭在《新论》中的记载:"神农之琴以纯丝为弦,刻桐木为琴。"也就是说,这最初的琴是神农氏用桐木和蚕丝做成的。只是这种琴跟现在我们所见到的七弦古琴不  相似文献   

8.
《溪山琴况》作为中国古琴音乐美学的经典之作,它不仅是对中国古琴音乐美学的系统论述,也是对古琴音乐美学发展价值取向的指导性总结。以往学界对《溪山琴况》的结构划分着眼于风格、意境、审美等方面,从音乐本体角度对《溪山琴况》的解读尚未出现。"乐本体"思维模式是在"乐本体"音乐美学理论基础上形式的,是由意识要素、形态要素、行为要素组成的音乐美学思维模式。按照这种思维模式,《溪山琴况》二十四况可划分为"心况""音况""行况"三个层次,这种思维模式在《溪山琴况》中体现出逻辑性、辩证性、有序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林西莉  许岚  熊彪 《当代学生》2011,(Z4):90-91
"琴"这个词,在中文里简而言之就是"弦乐器"的意思,往往作为许多中外乐器名的词尾。为与其他琴类相区别,我学的琴也被叫做七弦琴或古琴,它是中国最古老的弦乐器。在西方的乐器中没有能与古琴相类比的,这意味着很难为它找到贴切的译名。在西方翻译的中国小说和古诗里,它常常被人与鲁特琴、竖琴、浪琴、齐特拉琴和吉他相混淆。这真是天大的错误,这些乐器从前都同属一个家族,但古琴却另当别论。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古琴艺术之“禁”的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琴艺术中"禁"的观念作为历代琴论中的重要议题,受到了当代琴学、美学研究者的普遍关注却并未得到详细的阐释。而通过对琴禁观念进行释义和思想溯源,可知古琴之"禁"分别对琴音和琴人进行规定,它一方面受到了儒家尽善尽美的审美观和艺术功能论的影响,另一方面还源自道家"返其天真"和技与道关系问题的探讨。通过这样的辨析,可知琴禁观念具有一定的保守性,但却凸显了中国古琴艺术的精神文化内涵,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古琴作为中国的传统乐器早在周代就已经在民间流传,但古琴在跨越其它普通的乐器而成为“八音之首”则主要依托士阶层的存在。在汉代,众多的士阶层视古琴为雅器,借用琴曲抒发他们的内心情感,琴学也成为文人精神之寄托而具有人文音乐的性质,因而从根本上将古琴从“艺术琴”提升到“人文琴”的地位。文章主要通过汉代琴学造谐、汉代古琴作品、汉代古琴技法及汉代琴学的“人文琴”特征、汉代琴学的乐教思想几方面来阐释汉代琴学在中国琴史中的重要地位及影响。  相似文献   

12.
《溪山琴况》是明末名琴家徐上瀛所作的一部全面而系统地论述古琴的美学专著,"和"况属于其中二十四况之一,且为第一况,可见其在《溪山琴况》中的地位。文章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来论述"和"况的重要性,外部就是"和"况与其他况的关系,内部则是深入分析"和"况本身的内在结构之和;运用内外结合和交叉论述,客观呈现"和"况在《溪山琴况》中的首重地位以及其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13.
古琴之美     
王璐 《初中生辅导》2014,(12):10-11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古代文人四技,琴、棋、书、画”中琴就是指古琴。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是中国最早的弹拨乐器,其历史几乎和中华文明一样悠久。古琴属于八音中的丝,或弦乐器族内的弹拨弦鸣乐器。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深具东方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4.
邂逅古琴     
我喜欢古琴。但我不会弹琴,不能像内行那样能看出什么门道来,只是喜欢听听。每当夜深人静、花落茶浓,我总是打开音乐设备,享受一下。古琴的琴曲是动人的,但古琴本身,就是很好的艺术品。我曾见一位琴工选材,要选无疖无疤、纹理顺直、年轮匀称的干材或老木,而且最好是用梧桐朝阳的一面。古琴的形制多种多样,往往极尽雕绘之能事,如蕉叶琴、朱雀琴等等,古代文士,常以精美书画上琴,更增雅致。近人为古琴刻字,却往往平俗。《中国古琴》报曾附有一宋琴彩页,上面“潇湘水云”四字,竟然使用电脑字体,湖北的陈新亚先生评说:“琴若有知,亦当饮泣。”并…  相似文献   

15.
古琴艺术何故如此长期的被历代人嗜好、偏爱?笔者认为,正因为在古琴艺术的呈现中,古琴以其高度的亲和力,在人类的精神大餐中散发出了特有的琴味、声味和人味,使其具有经典的、高级的美味,才能使它不败于众乐器之中,并且超乎其上,成为传统文人居士喜好之艺术品类。以至位居为"琴、棋、书、画"之榜首。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古琴髹漆技艺在唐宋时期已经基本定型,后世大多沿用,较少创新或革新;髹漆工序一般为合琴、修整琴面、布漆、涂抹灰胎、髹涂糙漆、上光漆、退光出光等7个步骤;各步骤和所用材料都强调琴体的坚固性、耐磨性以及琴面平整无病;漆色多素雅单一,以黑色为多,还有朱红色、栗壳色以及三色的调配色。  相似文献   

17.
唐小捷 《音乐世界》2018,(17):116-119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丝桐和七弦琴,是中国的传统乐器,至少有三千五百年以上的历史。古籍记载伏羲作琴,又有神农作琴、黄帝造琴、唐尧造琴等传说;舜定琴为五弦,文王增一弦,武王伐纣又增一弦为七弦;可见古琴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八音之中,唯丝声于人情易见。而丝之器,莫贤于琴。  相似文献   

18.
现实生活中,人们常用“乱弹琴”比喻胡闹或胡扯;用“对牛弹琴”比喻对蠢人讲大道理是白费口舌,或讥笑有些人说话不看对象。这里的“琴”指的就是“古琴”。古琴,在古代常称作瑶琴、玉琴、丝桐、七弦琴等,上世纪初才开始称为古琴。古琴是我国一种古老而又富有民族特色的拨弦乐器,在我国的音乐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琴作为封建士大夫抒发感情的乐器,与棋、书、画并称“文人四雅”,深深地融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之中。像《红楼梦》中元春的丫鬟就是用“抱琴”做名字的。琴的发明很早,传说神农氏“削桐为琴,绳丝为弦”,制造出了最早的古琴。据史书…  相似文献   

19.
通观禅宗音乐美学论述,可以发现,不少禅师的上堂说法、偈颂,都曾引用一些古琴名曲喻禅理、揭禅旨。禅师们闻琴、听琴、赏琴、说琴、弹琴,表明他们对古琴艺术的喜好和造诣,琴乐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说明以琴说法在"以音声为佛事"活动中的重要性,琴道与禅理相通,琴与禅的一致。他们在琴乐方面的兴趣、说法、见解,成为其音乐美学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禅宗关于音乐美学探讨的理论问题,除了论及诸如"以音声为佛事""以乐喻禅"等问题外,还涉及音乐创造之本源、音乐艺术之特征、审美主体之心灵建构、音乐艺术之审美追求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现实生活中,人们常用“乱弹琴”比喻胡闹或胡扯,用“对牛弹琴”比喻对蠢人讲大道理是白费口舌,或讥笑有些人说话不看对象。这里的“琴”指的就是“古琴”。 古琴,在古代常称作瑶琴、玉琴、丝桐、七弦琴等,本世纪初才开始称为古琴。古琴是我国一种古老而又富有民族特色的拨弦乐器,在我国的音乐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琴作为封建士大夫抒发感情的乐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