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浦安 《科学生活》2008,(6):66-69
芒种与养生今年的芒种节气在6月5日。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时节。由于这个节气最适合播种有芒的谷类作物,故此得名。芒种也是种植农作物时机的分界点,错过了这个节气,农作物播种的成活率便越来越低,所以农谚有"芒种忙忙种,一过白白种"的说法。农谚"芒种逢雷美亦然,端阳有雨是丰年"。是说芒种与端午日下雨对粮食的丰收是十分有利的。这个节令虽说天气开始炎热,但气温还会有变冷的时候。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多在芒种日的前后(今年是6月8日),民间有"未食端午粽,破裘不可送"的说法。就是说端午节没过,御寒的衣  相似文献   

2.
正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也是送走春天、迎来夏天的节气。立夏之"立"有立即、开始之意,因此,立夏也即夏天来了。此时,在北方的夜空下观察,北斗星的斗柄开始偏指东南一隅,因此古人说"斗指东南,维为立夏"。立夏之时,古代有帝王迎夏的仪式,民间也有称人、尝新等习俗。立夏来了  相似文献   

3.
寒露惊秋晚     
正寒露是秋天的第五个节气。在古人看来,此时天气寒冷,露水将要凝结成霜,因此得名"寒露"。寒露节气里,传统农事已近尾声,期间又有九九重阳节,民间相应地也有一些习俗活动。节候表征在二十四节气中,有两个因露水而得名的节气:秋分之前的白露,以露水的颜色定节气;秋分之后的寒露,以露水的温度定节气。相较白露节气,寒露节气里气温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民间俗语也  相似文献   

4.
春色正中分     
正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此时恰逢春季之半,因此得名"春分";又因为是昼夜时长相等之日,古人也称其为"日中""日夜分"。在中国传统社会里,春分是节气,也是节日。节气来了,提醒着人们安排生产、生活的节奏;节日到了,帝王祭日,民间祭祖,同时民间也有其他一些民俗活动。  相似文献   

5.
正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此时,如农谚所言"小满小满,麦粒渐满",正值北方的小麦等夏熟作物籽粒渐趋饱满却又尚未成熟之际,因此得名"小满"。小满之时,民众除了安排农事之外,也有一些特定的习俗。  相似文献   

6.
正小暑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在汉语里,暑为热,小暑也即小热。此时暑热之气未达极盛,因此得名"小暑"。小暑节气期间,有六月初一、六月六、入伏等传统的一些时间节点。在这些节点上,民间也有一些特定的习俗。节候表征在古人的观念中,小暑是农历六月的节气。元人吴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小暑,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  相似文献   

7.
正小雪之后继之大雪,大雪是冬天的第三个节气。在古人看来,"天地积阴,温则为雨,寒则为雪"。相较小雪节气,大雪节气里天气更冷,降雪量更大,降雪的范围也更广,民众的活动也逐渐由户外转移到室内,相应也有一些习俗活动。节候表征大雪是农历十一月的节气。元人吴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雪,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十一月是葭草长出新芽的月份,古人因此称之为"葭月",  相似文献   

8.
正秋分是秋天的第四个节气。秋分之"分"有"平分"之意。在古人看来,这里的"平分"至少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秋分这天为秋天之半,秋天被平分;秋分这天昼夜时长相等,昼夜被平分。秋分是传统农事秋收、秋种的时节,也是古代帝王祭月的日子,节气前后又有传统的秋社日。与这些时令相关联,民间自古以来就有一些习俗活动。  相似文献   

9.
处暑七月中     
正处暑是秋天的第二个节气。处暑之"处",读作chǔ,有停止、隐退之意。字面上理解,处暑也即暑天结束了。处暑节气里,天气变得凉爽,庄稼收获在即,又有传统的"七月半",围绕着这些时令内容,民间也有一些特定的习俗。节候表征在二十四节气中,处暑是农历七月的中气。元人吴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处暑,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由于人们习惯上也称中气为节气,因此,  相似文献   

10.
正白露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在古人看来,"白露者,阴气渐重,露凝而色白",也就是说,露水的颜色为白色;同时,古人又以四时与五行相配,秋在五行中属金,金色白,白色也是秋天的颜色。因此,"白露"一词,字面上是"白色的露水",本义却是指"秋天的露水"。白露是民众生活中重要的时间节点,除了农事,自古而今也有一些习俗活动。节候表征在古人的观念中,白露是农历八月的节气。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份,古人称之为  相似文献   

11.
正小寒是冬天的第五个节气,小寒与其后的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一个时段,俗语说"小寒大寒,冷成冰团"。作为腊月的节气,小寒之前为冬至,小寒之后是新年,期间又有传统的腊八节,小寒节气里的一些习俗也与这些传统时间节点有着密切的关系。节候表征小寒是腊月的节气。按东汉应劭《风俗通义》的解释:"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先祖也。""腊"字得名于"猎"。除此以外,"腊"还具有新旧交接的意味:"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又据唐人徐  相似文献   

12.
谷雨与养生     
《科学生活》2008,(4):54-54
公历每年的4月20日前后为谷雨节气。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这时田中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俗话说: "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够茁壮生长。谷雨节气就有这样的涵义。  相似文献   

13.
雨生百谷     
正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古称稷、粟,脱壳后称小米,它是华夏先民独立培育的粮食作物,距今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它也是传统农业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被古人奉为"百谷之长";它还与信仰中的社神合称"社稷",用以指代国家。雨,特别是春雨,是中国北方农业生产的稀缺之物,有"春雨贵如油"之说。古人把这两个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取意于"雨生百谷""谷得雨而生",创造  相似文献   

14.
正冬至是冬天的第四个节气。冬至之"至"有极至之义,"冬至"意为严冬到了。在中国人的传统生活中,冬至是节气也是节日,有"亚岁""冬节""长至节"等别称,民间又有"冬至大如年"之说。年节是中国人最为看重的传统节日,以冬至比肩年节,足见其在传统社会中的重要地位。节候表征节气的创设源于古人对日影的观测。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每个物体都有影子,影子的长短和方向会随着太阳的移  相似文献   

15.
近60年西安市24节气气温变化特征及突变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利用西安市1951年-2010年逐日气温资料,采用Mann-Kendall法、滑动T检验法和R/S法分析了西安市24节气和物候性节气(惊蛰、清明、小满和芒种)平均气温和初日气温变化特征.结果发现:立冬(-0.303℃/d)、惊蛰(+0.233℃/d)、小雪(-0.220℃/d)和春分(+0.219℃/d)气温变幅较剧烈.24节气平均气温和初日气温多在20世纪90年代或21世纪10年代出现显著增温(秋季型和冬季型节气初日气温随年代变化不显著),立春、大暑、立秋、处暑和冬至等平均气温在21世纪10年代未增反降.惊蛰初日气温和平均气温在1998年和2008年达到显著增温,于2001年和2010年达到极显著增温.清明和小满平均气温在20世纪90年代(1999年和1993年)突然转暖,于21世纪10年代初(2004年和2003年)和10年代中期(2006年和2006年)达到显著和极显著增温.芒种平均气温和初日气温表现出阶段性上升和下降趋势,均在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转冷的突变,21世纪10年代中后期开始升温.R/S分析结果表明,除惊蛰初日气温会维持目前的增温态势或略有减弱外,未来惊蛰平均气温和其余物候性节气(清明、小满和芒种)的平均气温和初日气温升温幅度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弱,因此,与各节气相关的农事活动不可盲目提前.  相似文献   

16.
"二十四节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它凝聚了数千年来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在大力倡导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向幼儿介绍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的"二十四节气",以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本文通过"一日活动贯穿‘节气’教育""传统节日挖掘‘节气’文化""环境创设体现‘节气’美感""游戏、表演感受‘节气’快乐"四个方面,尝试在幼儿园大班进行了实践应用,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中华民族悠久、独具魅力的文化,促进每一个孩子全面多元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小寒之后继之大寒,大寒是冬天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一年之中最冷的一个节气,因此古人说"谓之大寒者,寒至此无复加也"。大寒节气适逢年终岁尾,节气里的习俗也多与辞旧迎新的内容有关。节候表征从时序上看,冬至后30日为大寒,大寒是农历十二月的中气,也是一年之中最冷的一个节气。东汉班固在《白虎通义》中说:冬至阳气开始萌动,为什么天气反倒特别寒冷?这是因为阴气被阳气推动上升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一雷惊蛰始     
正字面上理解,动物冬眠为"蛰",冬眠的动物受惊而醒为"惊蛰"。在古人看来,蛰伏的动物之所以醒来,是因为有雷鸣的惊扰。本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的两种自然现象,在古人那里建立起了联系,于是也便有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惊蛰之日乃仲春之时,古人除了安排农事之外,也会有一些特定的习俗。  相似文献   

19.
大暑三秋近     
正大暑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古人形象地描述:"暑,煮也,热如煮物也。"此时正处于传统的暑伏期间,为一年之中最热的一个时段。与暑热的气候相关联,民间也有一些特定的习俗。节候表征根据古人"月初为节气,月半为中气"的原则,六月的节气为小暑,六月的中气为大暑。由于人们习惯上把节气、中气统称为节  相似文献   

20.
春雨贵如油     
正对于素来春旱的中国北方地区而言,对于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来说,春雨是绝对意义上的稀缺之物,于是也便有了"贵如油"的说法。事实上,古人之所以把立春之后的第一个节气定名为"雨水",除了基于年复一年的经验性总结之外,应该还有企盼下雨的因素存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自古而今,在雨水节气里,人们有固定的节候判断,有相应的农事活动,也有一些特殊的民间习俗。节气表征与今天完全相同的二十四节气早见于汉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