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艺谋新片《一秒钟》既是对曾经的赛璐珞胶片时代电影的回忆,也是用数字化技术对那个时代的埋葬。在《一秒钟》中,赛璐珞胶片电影的放映被再现为仪式化行为,电影放映本身获得了巨大的感召力,让所有参与观看电影的人构成了一个影像共同体。然而,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这种影响共同体丧失了基础,从而逐步走向解体,新的数字化技术重构了电影影像和我们感觉神经中枢系统的关系,在新的观看模式下,我们无法再回到共同观看电影的共同体经验,只能在被数字化技术所生成的新感觉系统之下,来体现数字时代影像对我们生命的再生产。  相似文献   

2.
日本东映集团11月23日透露,属于该集团的第一座无胶片电影院将于 2000年12月9日在日本东广岛市正式落成并投入使用。 该集团还计划在2004年前在东京等地再建5座这种无胶片电影院。 无胶片放映电影是指电影院通过卫星或光导纤维接收电影数码信号,经转换后将电影重现在银幕上,放映效果和电影一样。2000年5月,东京的丸之内东映电影院进行无胶片放映电影试验获得了成功。 据悉,传送两小时的电影信号几秒钟即可完成。电影院可以用大容量的录像机保存电影作品。由于取消了胶片,因而可以节省大量费用,电影院的门票价格有可能降低。 (《北京日报》2000年11月25日)  相似文献   

3.
电视电影:再论两个"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界长期以“胶片标准”将电视电影划入电影的做法一方面回避了对电视电影形态的必要区分,另一方面也忽视了电视电影与电影因媒介不同而在艺术特性和接受方式上表现出的明显差异。电视电影应是综合了电影艺术的一种电视艺术类型,在培养电视电影的过程中,受“电影衍生品标准”影响而出现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重视和再认识。  相似文献   

4.
动与静     
大米  小米 《中文自修》2008,(3):44-47
当你舒适地坐在电影院中,被那行云流水的画面深深吸引,是否想过这些动感十足的画面都是由一张张静态的胶片组合而成的?每一张静止的画面都是动态画面的一个组成元素,当把这些胶片通过放映机械迅速连贯地呈现在我们眼前,就成了生动的电影。电影的奇妙便在于,它将动与静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骗过我们的眼睛,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 哲学茶座与你相约,本期关注——动与静。  相似文献   

5.
数字中间片(Digital Intermediate,DI)当前是电影制作者中比较"火"的一个词,目前在电影市场上,不论是胶片电影还是数字高清电影,都离不开DI技术的大量使用。我们将引导大家对DI作一个全面的了解,其中包括DI工艺的由来、目前主流的DI工艺和DI的发展趋势三大部分。希望通过我们的介绍,能够让大家对DI的技术优势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李嘉 《考试周刊》2012,(55):33-34
艺术与技术之间是持续发展着的,有了摄影机和胶片才会产生电影这种艺术形式。摄影机与胶片是电影的物理承载形式,这是先觉条件,是基础,之后才产生电影。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电影在很多的方面进行了革新、改良,以现在非常完美的形式及其多样的形式呈现于我们眼前。这可以讲是科技的力量,是人文的进步,这样的进步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是一种探索,一种革新。它们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密切到让人们察觉不到到底是因为哪一方的关系而造就了现在的电影表现方式,它们之间是以一种怎样的方式在这么多年的合作关系上一起探索,这种共生的关系是怎样的一种维持关系,下面我就来探讨这种艺术与技术之间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7.
诞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数字技术,在九十年代后,开始了它与电影的大规模联姻,从而促成了不同于胶片时代的数字媒体时代电影美学的诞生。后电影时代的来临使人们开始思考电影美学发展的新方向.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相似文献   

8.
IMAX爽翻天     
IMAX源自英文“IMAGE MAXIMUM”,IMAX体验也可以说是最具震撼力和创新的电影体验。IMAX体验和传统电影的不同是让你感到不仅仅是在看一部电影,而是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包括身体:在南极洲为了生存的搏斗或是纵身跳进深海,这种技术的关键是电影院的超大屏幕。与普通的35毫米的电影相比,采用70毫米胶片的IMAX电影的确有过人之处。除了高达三层楼的巨型荧幕之外,其放映影片的效果也令人叹为观止。三维立体效果给我们的感性认识与我们  相似文献   

9.
阿尔的阳光     
杭静文 《新读写》2010,(9):48-48
黯淡昏黄的灯光洒满了狭小的过道,犹如上世纪三十年代老胶片电影。  相似文献   

10.
<海角七号>是一部用书信贯穿的胶片回忆,一位读者有感于"家书"的温暖,用自己的文字重新诠释了电影与歌在意蕴之外的含义,在淡蓝色的信纸上,为我们写下了思念的种种.  相似文献   

11.
有人说:人生不过就是一场电影的长度.许多人选择用胶片去编织自己的青春时光,透过这些胶片,去回忆、去感受那些曾经拥有过的东西.小林桂子就是一位用胶片记录时光记录感动的人,她说,她要用胶片记录历史告知人类--爱,是给予!  相似文献   

12.
电影于1895年12月28日诞生,现如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电影较之于文学、绘画等其他类型艺术,它是唯一一个可以确认诞生时间的一门艺术。早期电影是利用胶卷拍摄,以每秒24z 帧为准,由于胶片较为昂贵。因此,要求电影的拍摄过程必须要花费时间短,演员必须快速的把握角色。如今,电影早已不依赖胶片,取而代之的是数字化拍摄方式,不再受胶卷的局限。电影的后期制作主要是包括色彩处理、后期配音,以及蒙太奇等,要将整部影片制作出来,后期制作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是将一切元素构成一部具有故事性电影的必经阶段。  相似文献   

13.
影像是电影感受的本质,又是电影的构成形态,在概念上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影像指一类艺术史的基本特征,如从绘画到电影、电视的形式发展轨迹.狭义的影像专指电影艺术自身意义的界定,如“影像本性”说等.作为一个专业术语,影像是指被摄对象出现在胶片上的正像或负像.被摄人物或景物通过摄影机的光学镜头形成的光学图像,清晰地聚焦在摄影机中胶片的表面上,通过曝光形成潜影,再经冲洗加工,在胶片上形成由不同密度的银或染料组成的原被拍摄对象的负像,经过正片复印,正片上就会得到原景  相似文献   

14.
刘芳 《文教资料》2011,(36):144-145
在世界电影百年发展史中.电影技术历经1928年无声到有声,1935年黑白到彩色的两次变革。而当下,我们有幸亲历电影从“胶片平面”到“数字立体”的真正变革,世界电影正式进入“新3D时代”。本文通过综述立体电影的发展历史来辨析“新3D电影”的时新性。进而从技术、题材、影像奇观和观影心理方面对新数字立体电影在发展中呈现的关学特征进行归纳总结。旨在给予中国数字3D电影未来发展中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我们每个人从能够仰望星空开始就认识了月亮,知道了月的阴晴圆缺。等我们长大一点学会阅读的时候,就可以从传说中感受月亮的神秘,从诗人的笔下体会月光之美了。如果我们有机会读一些科普读物,那么还可以了解到月亮是地球的卫星,是靠反射太阳光笼罩夜色的,还能发现月亮绕地球公转的周期和它本身自转的周期都是一个月,这就是"月亮"名字的由来。等我们再长大一点,到了高中阶段,理解了万有引力和天体运行的规律,就能更深地理解月亮了。我们可以知道,月亮公转和自转周期相同的特点决定了月亮总是一面朝向  相似文献   

16.
生活中到处都充满了故事。在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人生百态,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沟通。当纸质书籍还没普及的年代,人们通过口述的方式将信息总结成故事,一代一代传递下去。而在科技日益发达的现在,使用科技帮助我们讲故事,将故事分享给这个世界,变成了一个趋势——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的故事通过网络分享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什么是数字故事数字故事并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一个多世纪前,电影拉开了数字化故事的序幕。虽然看电影很快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方式之一,如何制作电影却花了数十年的时间才慢慢普及。8毫米胶片相机和摄像机的出现让人们  相似文献   

17.
其实呀,觉得刚升起来的月亮特别大,只是我们的一种错觉。因为月亮刚刚升起的时候,我们的眼睛很自然地拿它和地平线上的建筑物或其他物体相比较,就会觉得月亮特别大;而等月亮升到高空后,那里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和月亮比较大小了,我们就会觉得月亮小一些了。为什么刚升起来的月亮特别大?  相似文献   

18.
青春总是来势凶猛,不等我们懂得珍惜便匆匆走过,只在脸上留下它来时的痕迹。 当胶片掠过。镜头里留下的是或微笑或哭泣的略显稚嫩的脸庞。青春的碎片被定格在电影里。那些即将蒸发掉的青春,以故事的形式在眼前播放。在我们的心里留下它去时的记忆!  相似文献   

19.
月亮离我们很远。于是,我们脑海里对月亮有了无限美好的联想:那里面有一座宫殿,栽着飘香的桂树,美丽的嫦娥在树下抱着玉兔,向人间做脉脉的遥望。自古至今,还有无数关于月亮的美好传说。要是月亮离我们很近,又会怎样呢?从宇航员拍回的照片,我们看到了月亮的真容,没有宫殿和桂树,  相似文献   

20.
童年的记忆,只与一条狭窄的小巷有关。那些昏黄的岁月如古老的胶片电影一般,常在我心中缓缓地回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