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著名画家丰子恺画人物画,多不画眼睛、鼻子,却惟妙惟肖,有人著文称道,题为《丰子恺画画不要脸》。对于题目(我们暂且把它看作一个单句)的语法结构分析,笔者的几个友人曾引起一场争论,大家各执己见,互不相让。归纳起来,共有四种说法,现图解如下:①丰子恺画画不要脸。②丰子恺画画不要脸。  相似文献   

2.
丁锐 《小学生》2014,(11):22
学习中,我们经常要写作文,但有些同学一提起写作文就头痛,觉得无话可写,勉强写下来,也总感觉语言干巴巴,味同嚼蜡,常常为写不出精彩的文章而苦恼。其实,写作文并不像同学们想象的那么难,下面就说说作文出彩的几种方法:一、丰子恺画画不要脸上世纪30年代,有篇评论丰子恺漫画的文章,题目是《丰子恺画画不要脸》。一代大师丰子恺先生画技超群、品德高尚,写文章的人为何斗胆说他“不要脸”呢?一时间引起轰  相似文献   

3.
幽默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有一种方法是对词语进行别解。上世纪30年代初,上海《新闻报》有一篇评论著名画家丰子恺的文章——《丰子恺画画不要脸》。丰子恺大吃一惊,心想:我与作者素不相识,无冤无仇,为何竟遭辱骂?待看完全文,丰子恺却露出了会心的微笑。原来文章是说丰子恺画画,人物脸部大都没有眼睛鼻  相似文献   

4.
常言道:题好一半文。高考作文拟个好题目,就像一个人生就一双漂亮的眼睛,"眉目传情",一下子就深深打动了读者,此谓之"文眼"。有一篇介绍丰子恺的文章,题目叫《丰子恺画人不要脸》。乍看标题,令人疑窦丛生。急急品读,原来文章是说丰子恺画人无需画脸,就可以准确表现出人物的喜怒哀乐。这样的题目悬念重重,令读者欲罢不能。读完全文,不禁拍案叫绝!北大教授孔庆东对母校情深意笃,他写了一部长篇小说,表  相似文献   

5.
1930年初,上海《新闻报》登了一篇评论著名漫画家丰子恺的文章——《丰子恺画画不要脸》。读者看到这个标题大吃一惊,怒不可遏:是谁这么大胆,竟敢低毁人们所崇敬的漫画家?于是赶紧往下读,读着读着,读者脸上的怒容烟消云散了,并且还有了会心的笑容。原来,文章是分析丰子恺画画的特点:人物脸部都是粗线条勾勒,大都没有眼  相似文献   

6.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一天早晨,丰子恺翻开上海的《新闻报》,一篇题为《丰子恺画画不要脸》的文章赫然入目。他不禁大吃一惊,心想:自己素来与人无冤无仇,何以对他这样破口大骂?因而怒不可遏。待他看完全文,却发出了会心的微笑。究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个"干净"的童话 (出示丰子恺的没有面部五官刻画的漫画) 师:这幅漫画有什么特点? 生:太简单了,连脸部的五官都没有画出来. 师:哈,是的,有人说丰子恺画画"不要脸". 生:(笑)我觉得丰子恺的漫画非常干净. 师:我很喜欢你用的"干净"这个词.今天我们要读的这篇童话也很干净.这个童话真的很干净,第一句话就告诉了我们这个童话里的两个主要人物—— 生:小鸟和树. 师:而且告诉我们他们是好朋友.小鸟和树好到什么程度呢? 生:鸟儿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鸟儿唱歌.  相似文献   

8.
标题的奥秘     
丰子恺是中国现代著名画家和散文家。有一天,丰子恺在家里看报纸。突然他在报纸上看到一个让自己非常震惊的标题:丰子恺画画不要脸。他赶紧接着往下看,迫切地想知道为什么会有人用这样的语言来说他。看着看着,他反而高兴起来,原来,那是篇艺术评论。文章是赞扬他的漫画线条简洁、朴实,风格独特,技艺高超。画人不用细致描摹五官,就能传达人物的神态。看完文章后,丰子恺放下心来,同时,这篇文章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这篇文章的标题,抓住了读者,起到了出奇制胜的效果。你认为写文章该如何拟定一个合适的标题呢?拟个出色的标题要注意两个特点…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一天早晨,丰子恺翻开上海的《新闻报》,一篇题为《丰子恺画画不要脸》的文章赫然入目。他不禁大吃一惊,心想:自己素来与人无冤无仇,何以对他这样破口大骂?因而怒不可遏。待他看完全文,却发出了会心的微笑。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是有人在针对丰先生的《乡村学校的音乐课》  相似文献   

10.
周世忠、王家政二位老师说当年上海《新闻报》上的《丰子恺画画不要脸》一文的标题从思维角度看是逆向思维,从语言角度看是贬词褒用,并进一步认为逆向思维见诸语言表达常常采用贬词褒用或正话反说,即贬词褒用,正话反说就一定是逆向思维(《丰子恺画画不要脸——逆向思维与贬词褒用》,湖北《中学语文》1995年第1期)。这种看法是值得  相似文献   

11.
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个班的学生总是迟到。教师气急了:"天天迟到!你们就是不要脸!"说着在黑板上画了一道横线:"谁明天再不要脸,就把名字写在这儿!"第二天,仍有迟到的学生。下课了,教师和学生谈话。学生说:"老师,您知道我们脸皮为什么这么厚吗?您老说我们不要脸,大家都习惯了,  相似文献   

12.
在子恺先生是我国现代画坛上颇负盛名的漫画大师。30年代在上海,一天早晨他翻开上海的《新闻报》,一行标题赫然入目;丰子恺画画不要脸。他不禁大吃一惊,心想,我丰子恺素来与人无冤无仇,何以招来如此破口大骂。他一口气读完全文,疑虑顿然冰释。原来这是一篇画评,意在赞赏丰先生含蓄精炼的漫画艺术,常常省去人物的脸部,无鼻无眼,寥寥数笔,却也维妙维肖,出神入化。在30年以后的60年代初,丰老在一次与友人的交谈中还很有兴致地谈及这件逸事,而且还清楚地记得作者姓名和文章发表的年月,可见其艺术的感染力是何等深远。这一标题的艺术技巧在哪里?从思维角度看是逆向思索。作者的立意是丰子恺先生的含蓄精炼的技法。如果按一般思维习惯正面立论标题,诸如“惜墨如金”、“含蓄传神”之类,未尝不可,但却落入窠臼失之平庸。作者弃旧图新,  相似文献   

13.
都说苏东坡"诗里有画,画里有诗",这也是苏轼作为伟大的画家和诗人的完美结合.在初中语文第一册里有一篇丰子恺的<竹影>也体现出了一位画家的风采,文章中处处体现出画家的笔触.  相似文献   

14.
寒假一天的晚上,我和姐姐一起看了纪录片《大师——丰子恺》,这是上海纪实频道的百集纪录片《大师》中的一部。我小学时学过丰子恺的一篇文章《白鹅》,这两天姐姐又带我渎了一些他写的文章,看了一些他画的画。这次看了纪录片,我的感触更深了,我体会到了丰子恺超出一般人的广阔的胸怀。  相似文献   

15.
<正>曾听过一节语文公开课,一位老师主讲丰子恺的《渐》。他首先以丰子恺先生富有童趣的漫画入手,接着给学生三分钟的时间看课文,然后提出问题:如文章每段与"渐"有关的关键句、文章的结构、文章的中心论点等,二十分钟完成文本的教学任务。之后是展示一些关于"珍惜时间"的名句名言让学生朗读,让学生举一些关于"渐"的其它例子;再下来就是拓展,分析《渐》与《匆匆》在写作目的、风格和切入角度方面有何异同,学  相似文献   

16.
丰子恺说:"我教艺术科……不求学生能作直接有用之画,但求涵养其爱美之心。能用作画一般的心来处理生活,对付人世,则生活美化,人世和平。"(丰子恺《教师日记》)涵养儿童的"审美心灵",使其  相似文献   

17.
董金明同志在《语文教学与研究》(1991年第4期)上发表文章,对“丰子恺画画不要脸”这个题目,进行了语法结构分析。认为这句话是“借助于修辞”,“运用了词汇手段,临时赋予‘不要脸’不曾有的新义,即‘不需要(画)眼睛、鼻子’。”说这“是人们常见的而一般人尚未确切阐释的修辞新格——别解。”又说“作者又套用了借代格,即借全体‘脸’代部分‘眼睛、鼻子’。”认为这是“别解和借代的套用。”我认为,这句话运用了修辞格是不错的,但绝不是“别解和借代的套用”,而是藏词。作为“藏词”这种修辞格,包括两种,一是藏  相似文献   

18.
丰子恺是我国漫画的创始人。1925年,郑振铎通过胡愈之向丰子恺索小画,并给这些“小画”冠以“漫画”的题头发表在由他主编的《文学周报》上,自此中国才有了漫画这一画种和名称。  相似文献   

19.
丰子恺趣闻     
<正>丰子恺的漫画,在那个时代,为什么能获得如此多人的喜爱?除了他画里蕴含的独特思想性之外,更重要的是他的责任感。在他的画里,他把心与民生融在一起,与人类生存融在一起,因此,他的漫画多了一种厚重感。(小博士)丰子恺原名叫丰仁,子恺是他就读浙江第一师范时国文教师单不厂先生起的。丰子恺从日本留学归来,经常在报刊上发表漫画,"子恺"之名也就随着他的漫画而闻名于世了。  相似文献   

20.
丰子恺的"儿童文"和"儿童相"聚焦于儿童童年生活之常态,在个人性叙述及客观性描述上,构成别具一格的童年民族志文本。丰子恺童年民族志的描述智慧,体现为一种"童心"和"艺术心"互补的主、客位书写策略。其主要以"画"的形式的童年民族志"撰写"之特色,或将引发对民族志"再现儿童的方式"及其潜在书写意识等问题的进阶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