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宋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一生与应天府(商丘)有着密切的联系。他早年在这里读书求学并考中进士,后又在这里讲学授书并被举荐进京,他正是在这里最初由一介寒士成为天下皆知的一代名臣。可以说,是应天府的一段生活经历磨砺和造就了范仲淹。在这里范仲淹还写下了很多诗文作品,在他一生的文学创作中有着重要的代表性意义。一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二十三岁的范仲淹知晓了自己的身世,(当时他继随父姓朱,名说)“感愤自立,决欲自树立门户,佩琴剑径趋南都。”①范仲淹在南都(即当时的应天府,今商丘县)发愤读书,生活极其艰苦…  相似文献   

2.
<正>"读书是福""做一个幸福的读书人""用阅读拯救自己"……透过这些温馨、质朴的话语,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爱读书、会读书、好读书的慈祥智者。他曾说,做教师要做明师,明白地做人、做事。他也一直走在成为"明师"的路上,不断地鞭策自己。  相似文献   

3.
范仲淹赠金     
范冲淹9岁时,听说山东长山有座醴泉寺,寺里的长老很有学问,他便一心想到那里去读书。后经过母亲的同意,他终于来到了醴泉寺。不过寺中僧多粥少,生活非常困难。 一天晚上,范仲淹在月光下读书,长老见了,拿出一块面饼悄悄放在石桌上走了。范仲淹专心读书,竟没有发现,起身的时候饼子被衣袖扫落在地上,他弯腰拾起饼放到原处。  相似文献   

4.
范仲淹     
范仲淹,生于公元989年,卒于公元1052年。字希文。江苏徐州人。宋代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少年时代读书非常刻苦,常常一人彻夜伴灯苦读。清贫的生活并没有动摇他矢志求学的决心,他在书本中寻找生活的乐趣。为了见更大的世面,向名师求教,和饱学之士交游,他二十三岁时来到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应天府书院。范仲淹在这里向名师请教,和许多同学相互切  相似文献   

5.
范仲淹少年时期家境贫寒,但对读书特别感兴趣。他一心读书,常将吃饭的事忘到九霄云外。一顿饭不吃能撑过去,两顿饭不吃就饿得慌,但他又不愿意为吃饭耽误时间,就熬一锅粥当饭吃。刚熬好的粥热得很,吃起来也很浪费时间,范仲淹索性等粥凉了再喝。时间一长,粥就凝成一块,他用刀划个十字,分成四  相似文献   

6.
人生的警枕     
<正>当我们主动抛弃"天上掉馅饼"的虚空妄想,捡起"习惯于努力"的生活方式,幸运和进步就会纷至沓来。习惯于安逸,还是习惯于努力?请选择!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出身贫寒,幼年不幸。为了节省粮食,他以糙米熬成稀饭,冷之成冻后划为四块,早吃两块,晚吃两块。每日食不果腹,但依旧坚持读书。每当乡里的富户施粥放粮时,穷孩子们都去乞讨吃喝,求得旧衣,唯独范仲淹无动于衷。  相似文献   

7.
范仲淹划粥     
范仲淹是北宋伟大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便出自他手。范仲淹两岁丧父,母亲在生命线上挣扎不下去,带着他嫁到了一个姓朱的人家。他非常渴望读书,但继父家很贫寒,无力供他上学,直到10多岁时,才在众亲友的帮助下到大庙里跟着一个和尚学习。他自炊自食,一日三餐,全部是粥。早晨,将一天的粥煮好,吃过早饭,等剩下的粥凉了,凝结  相似文献   

8.
范仲淹与应天府(今河南商丘)有着特殊关系:应天书院的苦读,成就了范仲淹,范仲淹的执教,又振兴了应天书院;他在应天府的诗文创作奠定了他的文学地位;他的夫人李氏,出身于应天府世家,其庞大的世系和家族成员的贤达,给予了孤寒的范仲淹以温暖和无穷的力量;在应天府的交游,奠定了范仲淹的影响和地位,使他成为京东一带的文人领袖.可以说,应天府影响范仲淹的,是这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文化氛围,而范仲淹影响应天府的,则是一种精神的感召力.这种人杰地灵的双向互动,显示了中华文明的厚重.  相似文献   

9.
范仲淹     
范仲淹,生于公元989年,卒于公元1052年。字希文。江苏徐州人。宋代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少年时代读书非常刻苦,常常一人彻夜伴灯苦读。清贫的生活并没有动摇他矢志求学的决原文  相似文献   

10.
宋朝的俞文豹在<清夜录>中记载,宋代范仲淹镇守杭州时,他的僚属官兵都得到他的推荐与任用.只有一个名叫苏麟的僚属,作一个小小的巡检,因公外出,未得到范仲淹的重用.苏麟回来后,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向范仲淹进诗一首,其中有两句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范仲淹看了,知道他在发牢骚,就重新给他安排了满意的职位.成语"向阳花木"就是从这桩事引出来的,它和"近水楼台"一样,都被人用来比喻由于地位或关系近而优先得到利益或便利.  相似文献   

11.
范仲淹(989年—1052年),吴县人,两岁丧父,家境贫寒,迫于生计,母亲带着他改嫁淄州长山朱家。 范仲淹自幼刻苦好学,十多岁时就离家借住在长山醴泉寺的僧房里读书,时常伴灯苦读,直到天明,才和衣而眠。因为没有钱买米,他每天只能煮些粟米稀粥,凝冻后,切成四块,早晚各吃两块,伴着韭菜和盐末而食。这就是后来被人们广为传颂的范仲淹刻苦好学的“断齑划粥”的典故。  相似文献   

12.
1040年,51岁的范仲淹被朝廷派到陕西抗击西夏的前线。当时边防懈怠,百废俱兴,范仲淹亟需一位顶梁柱将领来帮助他。经略判官尹洙向他推荐了下级军官狄青。范仲淹问:"他有什么不寻常的地方吗?"尹洙说:"他打仗特勇敢,每次都身先士卒,受伤了也不下火线。他打仗的时候会戴一个铜面具,披头散发,看上去非常凶悍的样子,敌军都畏之如虎。"  相似文献   

13.
<正> 范仲淹生于北宋徐州一个清廉的小官僚家庭。他年仅两岁时,父亲不幸病逝。迫于生活,母亲带着他改嫁到长山朱家。从两岁到二十二岁,范仲淹都寄居于长山朱家。但朱家究竟在哪个“长山”,从南宋以来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朱家在淄州(今山东淄博市南)的长山,范仲淹从小长在淄州,在长山(县)境内的长白山醴泉寺读书(参见宋人楼纶《范文正公年谱》)。北宋长山知县韩  相似文献   

14.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过这样几句话:“庆历四年春,腾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乃重修岳阳楼,属予作文以记之。”所谓“属予作文以记之”,就是指滕子京给他写了一封《求记书》这份《求记书》叙述了作者请求范仲淹写作《岳阳楼记》的原因,和他对洞庭湖景色的高度赞赏。读一读《求记书》,对于我们阅读《岳阳接记》是有帮助的。为此,我们特从《隆庆岳州府志》中将《求记书》摘抄出来,作些注释,并译成现代汉语,与《岳阳楼记》注译同时在本刊发表。滕子京在给范仲淹写这封信时,还随书附上一本《洞庭秋晚图》以便范仲淹“涉毫之时,或有所助”。但是我们决不要以为范仲淹写作《岳阳搂记》便是看图作文。第一,范仲淹是吴县人,吴县临近太湖,而太湖与洞庭湖的景物有近似之处;第二,范仲淹幼年时期曾经寄寓于洞庭湖滨的安乡县,亲眼见过洞庭湖的阴晴晦明和四时景物的变化。《古今图书集成。聀方典》第一二二四卷中就写着:“安乡县,范文正公读书堂在县西。”第一二二五卷又有许宗鲁写的《范文正公读书台记》,对范仲淹“束发时依亲读书”于安乡的情况有详细的记述。这就证明这篇著名的《岳阳楼记》是从实际生活体验中写成的。《求记书》和《洞庭秋晚图》只不过在他,“涉毫之际,或有所助”罢了。  相似文献   

15.
狄青是北宋的著名大将,他出身贫寒,因为哥哥和别人打架,狄青16岁时替哥受过,被强征人伍,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狄青在北宋和西夏的战争中总是披头散发,戴铜面具,一马当先,夺关斩将,立下累累战功。后来,狄青在范仲淹的劝说下发愤读书,精通兵法,名声更大。  相似文献   

16.
一、进亦忧,退亦忧范仲淹出身寒微,幼年丧父,靠奋发读书跻身仕途。他少时有大志。举进之后,曾带兵边塞,屡建大功,西夏称他“胸中有数万甲兵“,不敢犯边塞。他饱学达理,志洁行  相似文献   

17.
19.范仲淹教子俭办婚事范仲淹,苏州吴县人。进士出身,官至参知政事。在诗词、散文领域也颇有造诣,著有《范文正公集》,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从小有大志,常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就是他在《岳阳楼记》一文中写的。他任地方官时,每  相似文献   

18.
狄青是北宋的著名大将,他出身贫寒,因为哥哥和别人打架,狄青16岁时替哥受过,被强征入伍,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狄青在北宋和西夏的战争中总是披头散发,戴铜面具,一马当先,夺关斩将,立下累累战功.后来.狄青在范仲淹的劝说下发愤读书,精通兵法,名声更大.  相似文献   

19.
南宋著名教育家朱熹积累了丰富的读书经验,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方法与原则。后人汇集他的读书经验和训导加以概括,归纳总结为"朱子读书法",成为后人推崇的优质教学法之一。在现代教学标准的要求下,重温"朱子读书法"六条,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教书与读书     
小引有人说,教师读书是职业的必须。这话说得真好。尤其是"必须"二字,更是说明"读书学习"应是教师的一种职业行为,是教师一定要做的事情。我很庆幸,在父亲的引导下,从小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如今买书读书已经成为我生活中极为重要的内容。回顾自己做教师之后的成长过程,我的教书生活其实一直与读书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