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情是毒品?     
正爱情就像罂粟花,恋爱就像吸毒,这并不是一句戏言。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爱情如同—种药物,而且药性极大,甚至可以与毒品相提并论。恋爱时人体激素发生变化莎士比亚名剧《皆大欢喜》中说,爱情不过是一种疯狂。但这不仅仅是一种比喻。坠入爱河的人看到意中人时,会心跳加速,情绪像过山车,前一分钟还激动异常,紧接着就;变得焦虑,甚至绝望。这类生理与心理上的异常反应引起科学家很大的兴趣。美国科学家用人体内的激素来解释恋人之间的举止。研究显示,恋爱中的人大脑中多巴胺处于较高水平,而血清素分  相似文献   

2.
爱情的化学     
爱情的激素找到啦!它就是后叶催产素。当人们拥抱、亲吻或做爱时,这种激素就会分泌出来,使神经末梢更加敏感,刺激肌肉收缩。  相似文献   

3.
妊娠后母体的甾体激素发生一系列变化,尤其是雌激素及孕激素变化更为明显。胎盘是激素产生的重要器官,当然它对激素的调节也有着重要的作用。甾体激素进入细胞内必须通过其相应的受体而发挥作用,无疑激素受体对激素能否发生生物学效应是极其重要的。所以对于胎盘激素受体的研究将对揭示某些生理机制及指导临床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秦源 《科教文汇》2008,(35):247-247,288
至死不渝的忠贞爱情,是中国魏晋以来广泛流传于民间的爱情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爱情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共同描写和表现的对象。但是,在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爱情的观念是存在着内在差异的。通过对两部作品中爱情观念的比较,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中西方文化所存在的鲜明差别。  相似文献   

5.
原松 《科教文汇》2009,(13):222-222
莱辛在《又来了,爱情》中通过塑造两位女性形象,诠释了女性尤其是中老年女性的爱情与命运,从而反映出作家对女性以及人类生存状态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郭雪梅 《科教文汇》2009,(13):216-217
通过分析《荆棘鸟》中的女主人公梅吉性格形成原因,从而探讨梅吉对男主人公拉尔夫神父矢志不渝的爱情,借此说明这种“荆棘鸟”武的爱情是“需要付出难以想象的代价去换取的”。  相似文献   

7.
莱辛在<又来了,爱情>中通过塑造两位女性形象,诠释了女性尤其是中老年女性的爱情与命运,从而反映出作家对女性以及人类生存状态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陈薇 《科技创业月刊》2011,24(16):45-47
对长沙市女性进行了意向性问卷调查,总结出女性对爱情之旅的一般态度和行为特征,得出以下结论:女性获得旅游信息的途径多,出游比例高;旅游方面的支出较多,且购物欲望较强;对各种类型的旅游地接受度高,对住宿的要求不高;"爱情"是女性的热门话题,与恋人或爱人旅游是女性最喜欢的休闲方式等。通过对这些结论的分析,提出针对女性爱情之旅市场的讨论:如对待双休日的矛盾态度;年龄、学历等对女性看法的影响;如何促使规模性的女性客源市场形成等。  相似文献   

9.
人文主义最主要的特征是提倡以"人"为中心,强调人有权追求和享受现世的幸福,反对禁欲主义和来世观念,热情歌颂爱情。通过对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爱情诗进行分析,发现该时期的诗歌趋向于纵欲和浪漫,体现了歌颂爱情,反对禁欲的"人文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0.
《茶花女》描写的是阿尔芒与茶花女——玛格丽特的爱情。他们的爱情是虚无的,他们的爱情中充满了自己的虚荣心和对彼此的猜疑。正是因为他们的虚荣和猜疑扼杀了他们的爱情。在今天,仍有很多人在重蹈他们的覆辙,他们因为虚荣心而走到一起,但他们又互相猜疑着。本文强调了幸福的爱情,是没有虚荣心和猜疑生存的空间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的爱情表白所运用的修辞手段进行分析,指出正是因为作者们运用了这些修辞手段而产生了各种美学效果,才使得这些爱情表白令人沉醉、难忘。  相似文献   

12.
何平 《科技风》2012,(7):204
爱情是世界文化的永恒主题之一.古今中外以爱情为主题的文章俯拾即是,但他们大多从文化的差异及其喜剧色彩等方面来研究,而从爱情悲剧的角度来整理这些题材的研究却做的不多.本文将通过由中国民间传说改编成的爱情悲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和英国经典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对比研究,结合中西戏曲理论知识和中西方的文化,来探讨中西方爱情悲剧  相似文献   

13.
爱情、婚姻和家庭是几乎所有人都必须经历的人生道路。得到真挚的爱情和有幸福美满的家庭是促进人们身心健康、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是维系社会安定的基础。在爱情和家庭的问题上遭遇不幸会给人带来极大的心理创伤,也必然危及生理健康,甚至涉及子女和父母,更有甚者危机社会的安定。在社会发生急剧变革的今天,我们有责任通过多方面的教育和宣传活动使更多的人获取较为完善的爱情、婚姻和家庭生活,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健康。  相似文献   

14.
爱情是我们人类永恒的主题,古往今来的文学家们留下了许多浩若烟海、脍炙人口的描绘爱情的文学佳作。中国古代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外国罗米欧与朱力叶,可以说是经典爱情。中国的“问世间情为何物,只让人生死相许”,则是对爱情文学意义上的最好诠释。那么用科学去解读爱情又是怎样一番妙趣横生的情况呢?“恋爱兴奋剂”爱情之所以令人神魂颠倒,完全是因为人脑中的“恋爱兴奋剂”在起作用。“恋爱兴奋剂”包括多巴胺、异丙肾上腺素、内啡肽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如何对待爱情的角度,通过分析《简·爱》一书中三个主要人物的爱情观:女主人公富有激情又符合道德法律的纯洁的爱情观,罗切斯特感性至上、只要爱情不要婚姻的蔑视法律道德的爱情观以及圣约翰"一切为主"把妻子作为工具的理性至上的爱情观,批判了只要爱情不要婚姻和只要婚姻不要爱情的爱情观,这两种爱情观都不符合人情,都是不道德的,颂扬了能经受得住时间、空间、财产和地位的考验并且为法律道德所接受的爱情。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的爱情表白所运用的修辞手段进行分析,指出正是因为作者们运用了这些修辞手段而产生了各种美学效果,才使得这些爱情表白令人沉醉、难忘.  相似文献   

17.
《永别了,武器》是美国著名小说家海明威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作为小说的女主角,凯瑟琳·巴克莉不仅温柔漂亮,聪明勇敢,而且对爱情忠贞不渝,为了爱情能克服各种危险和困难。本文通过对凯瑟琳的简要分析,尤其是对其爱情观的剖析,展示出海明威笔下最温柔,最善良,最浪漫而勇敢的女性形象,并通过这一形象的悲惨命运表现了《永别了,武器》的反战性,揭示了海明威对摧毁人们幸福的战争的厌恶和控诉。  相似文献   

18.
《茶花女》描写的是阿尔芒与茶花女--玛格丽特的爱情.他们的爱情是虚无的,他们的爱情中充满了自己的虚荣心和对彼此的猜疑.正是因为他们的虚荣和猜疑扼杀了他们的爱情.在今天,仍有很多人在重蹈他们的覆辙,他们因为虚荣心而走到一起,但他们又互相猜疑着.本文强调了幸福的爱情,是没有虚荣心和猜疑生存的空间的.  相似文献   

19.
鲁志荣 《科教文汇》2007,(11Z):170-170
本文通过对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的爱情表白所运用的修辞手段进行分析,指出正是因为作者们运用了这些修辞手段而产生了各种美学效果,才使得这些爱情表白令人沉醉、难忘。  相似文献   

20.
苏兴莎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0):194-194,293
阐述了福克纳《献给爱米丽玫瑰》中爱米丽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分析了导致其悲剧的根源。爱米丽渴望真挚的爱情,但由于她对待人生的态度和追求爱情所采取的极端的方法,以及南方旧道德对女性的种种精神束缚,导致了她的悲剧。通过描写南方妇女命运的悲剧,福克纳批判了男权社会,表现出对逐渐衰落的南方传统文化复杂的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