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夫,我的孩子10岁,而且是男孩,但是最近晚上不敢一个人睡在自己的房间,非要我陪着他睡。您看看这孩子是不是有儿童恐惧症?”“大夫,我的孩子晚上睡觉非开灯不可,说是怕黑,要不就睡不着,而且总担心有坏人从窗户翻进来,孩子是不是太胆小?”眼下,这类关于儿童恐惧心理的咨询占了儿童心理咨询和门诊的相当大比例。研究人员认为,儿童恐惧无论作为生活中发生的现象还是一种对儿童特有的心理描述都应当是成立的,而且是普遍存在的。这是儿童心理发育的一个必经过程。正常与异常的恐惧儿童的心理发育要经历一个从不怕到怕的过程。刚生下来的孩子对…  相似文献   

2.
蛇年漫谈     
在民俗生活和文化中,蛇这样一种源远流长、类型多样、形态不一、浑身披鳞、无足而行动迅捷、体柔而凶猛异常、或有剧毒而置人于死地、或可解毒救人于疾患的奇异动物,既是人类的敌人,也是人类的朋友。人们恐惧它,也崇敬它;既与它作艰苦的斗争,又利用它服务于人类的生活,并不断讲述着与它发生的种种故事。令人敬畏的蛇美国哈里斯调查机构的一次民意调查结果显示,蛇是"普遍令人恐惧的东西"。有研究者甚至认为,人对蛇的恐惧可能是与生俱来的。怕蛇,根本原因大约在于长期以来人类的生命  相似文献   

3.
黑暗是个神奇的东西,它能给人带来恐惧,降低人们的安全感。世界上,很少有人一点儿也不怕黑。但是,男女双方约会时,环境暗一些反而会提高约会的成功率。在这种情况下,黑暗不是降低、而是提高了男女双方的安全感,这又怎么解释呢?心理学家认为,男女之间的约会本身就是快乐的、愉悦的,这大大冲淡了他们对黑暗的恐惧,因此,我们常常发现,一些约会男女连陌生的黑暗地带也敢去。而且,黑暗拉近了他们之间的距离,淡化了他们之间陌生的  相似文献   

4.
《科学生活》2009,(5):42-43
婚姻虽然不能给人什么保障,但是没有婚姻的责任和约束,感情就更加没有保障。直面恐惧,自我省察,才能找到自己在婚姻中的位置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在婚姻面前举棋不定,尤其是有过婚姻失败经历的人,更是"一遭被蛇咬,十年怕草绳",几乎谈"婚"色变。阿惠是一位32岁的白领女性,有着一份收入不菲、令人羡慕的工作,外表和气质也都十分吸引人。她曾经也有过甜蜜的恋爱和幸福的家庭,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原本和谐的婚姻渐渐产生了裂痕,感情上受到了巨大的伤害,最终只能逃离婚姻的城堡。她说:  相似文献   

5.
正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认为,人们读书、娱乐、交友、恋爱、结婚、宗教、信仰、工作、活动、兴趣、爱好、权力与金钱欲望都是为了分心。分什么心,分孤独的心,怕自己无事可干而感觉到孤独,怕由孤独感引发莫名的焦虑、恐慌与不安。我们为什么如此恐惧孤独呢?人类害怕孤独是与生俱来的人为何害怕孤独?因为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就像动物要分群居和独居动物一样,群居动物必定会害怕孤独,而独居的动物喜欢孤  相似文献   

6.
“怕上火喝王老吉!”相信很多读者都和我一样对这句广告词耳熟能详,也跟我一样是王老吉的忠实拥趸。可是近日一把小小的夏枯草却让很多喜欢喝王老吉的人有点不安起来。  相似文献   

7.
正稀有的表情一个人究竟能做出多少种面部表情呢?美国FBI心理专家曾认为,人类只有6种不同表情,分别是愤怒、恐惧、惊讶、快乐、蔑视和厌恶。而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科学家则认为,人类实际上只有4种表情,即快乐、蔑视、愤怒或厌恶、恐惧或惊讶。因为他们发现当人做出愤怒和厌恶表情时,面部肌肉运动一模一样,它们应该算作一种表情;同理,恐惧和惊讶的肌肉运动也一样,也应该算作一种。  相似文献   

8.
身材高大是令人羡慕的,而身材矮小者往往怕被人讥笑为"半残废",在这种心态的驱动下很多人选择了一种危险的增高术,企图让自己变得高大起来,却不知后果将是极其可怕的.  相似文献   

9.
<正>同学们,你们怕不怕黑?晚上有没有开着灯睡觉的习惯?爸爸妈妈是不是会告诉你们,开着灯睡觉会长不高,然后无情地关上了灯?开着灯睡觉真的会长不高吗?这会不会又是一个"你再哭,就会有大灰狼来吃你"之类的恫吓呢?虽然没有直接的证据表明开灯睡觉会影响长个,但开灯睡觉确实有许多其他负面影响。所以,那些超级怕黑的同学,为了自己的健康,请学会战胜黑暗吧!  相似文献   

10.
你为何害怕?     
白杨 《百科知识》2012,(7):40-42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可能害怕一些事物或东西,这似乎是人的一种天性。就连作恶多端,天不怕地不怕的恶人,也有害怕的时候,例如,怕鬼神,怕受到正义的清算。但是,这只是社会和文化意义上的害怕。比较起来,人具  相似文献   

11.
技术恐惧是渊源颇久并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在现代话语系统中,技术恐惧不单单是一种心理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一种文化。国内对技术恐惧的研究,总体上还是以跟踪西方的技术恐惧研究为主,同时凝练出了自己的一些学术观点。国外对技术恐惧的研究已经比较全面和系统:内容涉及技术恐惧的内涵、类型、作用、与一般恐惧的关系、原因及对策等;研究领域包括心理学、社会学、哲学、图书情报学、管理学、医学等学科。但国内外技术恐惧的研究存在问题也是较为明显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搬进了新房。新房装修装潢一直是困扰很多人的大问题。一是设计问题,请专业设计师要花大钱,但很多时候还是会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毕竟自己的家也想自己布置;二是修改问题,很多时候只有到装修完了才发现设计有问题,要改谈何容易,浪费钱又浪费时间;三是怕装潢公司偷工减料,或者虚报价格。这种种问题实在令人头疼不已。  相似文献   

13.
口罩简史     
正今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暴发再一次使每一个中国人都不得不戴上了口罩。口罩在给我们带来安全感的同时,也在散布着一种恐惧的气氛。口罩是怎么发明的?追溯口罩的历史,也是回顾医学卫生发展的历史,是人类对抗疾病与消解恐惧的历史。  相似文献   

14.
就像每个人都会有生死一样,焦虑也会如影随形,只是每个人的焦虑程度有所不同。和过去人们把焦虑看成不好的情绪相反,科学家正在发现焦虑带给人们的一些益处。焦虑让人斗志增强焦虑是人的内心一种由于内心冲突而产生的不愉快的状态。焦虑不仅仅是害怕,而是出于对于不确定的恐惧,以及对未来或将要发生的事情的担忧。大部分的焦虑都是对一个特定的场景做出了过激的反应,也就是说大部分的时候焦虑中有恐惧,但恐惧中不一定有焦虑。研究人员表示,在过去人们常常认为焦虑是一种不良的情绪,因  相似文献   

15.
网络的发展带动了信息的交流,如今,几乎所有的人都听说过网络。听说过Internet,Internet最初是由美国政府创建的一个国际互联网络,目的是方便高级科研人员交换和共享信息。但很多人都单纯地认为万维网(World Wide Web,WWW)即是Internet,Internet也就是万维网。其实不然,万维网只是更广泛的Internet下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也可以说,它是一个简单的Internet  相似文献   

16.
信息异化植根于社会形态变迁之中,关涉人的社会适应问题,可以从人适应信息社会的角度出发研究如何控制信息异化.就人自觉适应信息社会而言,作为一种强有力的行为动机,恐惧,特别是信息恐惧,无疑应该受到关注.信息恐惧管理和信息恐惧的整合功能蕴含着信息主体在主动适应信息社会的过程中,自觉控制信息异化的防御机制和行为倾向.政府等外部因素应利用信息主体的这一内在基础,由控制信息异化的主导者转变为服务者.基于信息恐惧管理和恐惧整合的自觉发生、发展过程,一方面,应确立并宣扬一种尽可能以信息生态平衡等为主要内容的核心价值观、信息观;另一方面,提供“信息社会契约化”发展平台,促进公共信息领域的民主化、契约化,以其强大的统摄力、控制力控制信息异化.  相似文献   

17.
你知道吗?     
<正>为什么大蒜味难以去除?很多人都爱吃大蒜,但是又怕吃完后嘴里会有一股蒜臭味,久久不散,所以很多人都会忍痛割爱。大蒜味为何会久久不散呢?这是因为切碎或捣碎的蒜能够释放4种主要有机化合物:二烯丙基二硫、烯丙基甲基硫醚、烯丙基硫醇和烯丙基甲基二硫醚。其中烯丙基甲基硫醚是造成难闻口气的罪魁祸首,而且这种气味能够持续数个小时并且很难被去除。即使快速刷过牙之后,大部分  相似文献   

18.
母爱的秘密     
徐风 《百科知识》2013,(7):29-30
很多人认为,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就是母爱。当自己的孩子受到威胁时,几乎每一位母亲都会舍身护子。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母亲做出这样的举动呢?仅仅是因为母亲对孩子的爱吗?科学家发现,母爱的化学物质是女人头脑中分泌的一种激素——催产素。母爱的源泉:催产素催产素和女性的母爱程度应该是有关联的。很多人发现,女性怀孕前,不管多喜欢小孩子,都无法和自己怀孕生子后的母爱程度相比。  相似文献   

19.
《科学生活》2011,(9):82-83
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人死于可以预防的疾病,因此积极做体检是减少死亡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面对每年或两年一次的体检,很多人却是只有想法没有行动:太忙抽不出时间、觉得花费太高、恐惧医疗检查是许多人抗拒体检的主因。为此,最新一期美国《读者文摘》杂志为我们推荐了七种简单却可能救命的“家庭体检”,你不需要任何设备,并且可以在十分钟之内完成。  相似文献   

20.
《科学与文化》2009,(8):42-43
公交车是很多人出行的首选,因此,它被誉为游走在陆地上的城市之舟。但前不久成都公交车失火酿成的惨剧却令许多乘客对公交车产生了恐惧之感。尤其进入夏季以来,气温骤升,车辆发生自燃的机率也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