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07年,我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2009年3月1日完成使命,撞向月球预定地点。它是继"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之后,我国航天领域的第三大里程碑,标志着我国的深空探测正式启动,成为全球第五个进行探月的国家。  相似文献   

2.
《中国青年科技》2004,(12):12-15
1964年10月16日,是中国人民永远难以忘记的日子,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这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邓小平同志深刻地指出:"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如今40年过去了,但没有人会忘记这座保障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历史丰碑。 在这座历史丰碑上,铭刻着一大批清华人的名字。国家授予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其中有14位曾在清华学习或工作过。他们是:王淦昌、赵九章、钱学森、彭桓武、钱三强、王大珩、陈芳允、郭永怀、屠守锷、杨嘉墀、王希季、邓稼先、朱光亚、周光召。还有一大批为我国核武器事业做出贡献的清华校友。在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40周年之际,我们向广大读者介绍几位中国核战线的清华人,他们是千千万万为中国核试验事业默默奉献的清华校友中的代表。  相似文献   

3.
《中国青年科技》2004,(10):32-33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全世界为之震惊;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60年,中国第一枚近程地对地导弹研制成功。这是我国著名的"两弹"--核弹和导弹。在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拥有汽车数量不断增加,汽车数量的增加在一些路面甚至超过了路面自身的负荷能力。那么"白改黑"的施工技术具体指的是什么?它的价值意义又是什么?本篇文章将对混凝土路面施工路面"白改黑"的施工技术进行深度解剖和详细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正>1960年,钱三强点将把他调进核武器研制队伍,从此他在学术界销声匿迹几十年。他设计了第一颗原子弹在百米高的铁塔上爆炸的方案。他领导并推进了我国核试验体系的建立和科学发展。作为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和中国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的创建者之一、"两弹一星"元勋,96岁程开甲院士为我国原子弹、氢弹以及30多次核试验的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20多年时光献给茫茫戈壁1960年,南京大学教授程开甲接到命令,去北京报到。到了北京,他才知道,钱三强亲自点将,将他调进了我国核武器研制队伍。自此,已在学术研究上建树颇丰的程开甲在学术界  相似文献   

6.
很长一段时期以来,我国科技界反复讨论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提出像20世纪60年代"两弹一星"任务一样的重大科技项目,并希望借此再次推动国家科技的快速发展。然而,尽管这十余年来提出了很多重大科技任务,但总觉得无法与当时改变了中国政治、国防和科技地位的"两弹一星"任务相比。"两弹一星"任务创造的辉煌仍然闪耀在我们心中,任何形式的重大项目都无法替代其光芒。文章从国家重大需求在20世纪60年代和在新时期的变化为切入点,分析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征程中,我们国家最迫切的科技需求是什么,进而指出发展空间科学卫星系列能够在其中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得出发展空间科学卫星系列就是新时期的"两弹一星"任务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邓稼先小传     
正邓稼先是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他是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参与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及氢弹的研制,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1924年6月25日,邓稼先出生于安徽怀宁县。1941年秋天,邓稼先考上了西南联大物理系。西南联大是原来的北大、清华和南开三所大学在南迁后合并的一所学校。这里的名师严教让好学  相似文献   

8.
《金秋科苑》2013,(23):13-16
王淦昌(1907—1998年),江苏常熟人,两弹一星元勋,中国实验原子核物理、宇宙射线及基本粒子物理研究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誉为“中国核武器之父”、“中国原子弹之父”。  相似文献   

9.
作为"偷袭珍珠港"的回报,美国人决定把刚研制成功的原子弹投向日本。美国选中了4个目标,两颗原子弹最终为何落在广岛、长崎?  相似文献   

10.
1.世界原子弹之父是谁?2.世界火箭之父是谁?3.世界激光之父是谁?4.世界计算机之父是谁?5.世界上第一艘载人登月飞船是哪国的什么号飞船?  相似文献   

11.
为了帮助广大读者有系统地了解人造卫星的知识,科学普及出版社编辑了“人造卫星问题解答”若干集,第一集在今年十一月底出版,其他各集也将陆续和读者见面。“人造卫星问题解答”第一集共收集了九十多个问题,其中有:什么是人造卫星,卫星的轨道为什么是椭圆形的,怎样观察卫星的运转等。这些问题是从北京、上海等地所举办的人造卫星演讲的听众中搜集来的。所作的通俗的解答,曾经请有关专家审阅。此外,为了便于读者  相似文献   

12.
正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北京谱仪实验发现四夸克物质(粲物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是我国第一台大科学装置,1988年10月建成,被《人民日报》称为"这是我国继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人造卫星上天之后,在高科技领域又一重大突破性成就"。2004—2008年,BEPC进行了重大改造,对撞亮度提高了80倍以上,成为国际上最先进的双环对撞机之一,也是粲能区迄今为止亮度最高的对撞机。北京谱仪III(BESIII)是运行在BEPCII上  相似文献   

13.
提起核辐射,你首先想到的是原子弹、氢弹的爆炸,或者核电站泄漏……而这些不是离我们远着吗?有什么可担心的?如果你真这样想,那就大错而特错了。核辐射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4.
"两弹一星"的成功,是中国大国地位的奠基石。从1955年我国决定发展原子能,到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在"两弹一星"的研制过程中,中国科学院承担了与核弹、导弹相关的大量配套科技任务,负责整个卫星系统的技术抓总,完成卫星本体的研制,并建立地面测控系统。中国科学院为我国"两弹一星"工程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中国火箭先驱钱学森、两弹元勋邓稼先……为中国“两弹一星”伟业作出杰出贡献的23位科学家的集体群像跃然画上,供世人所景仰。这样的画面,让人们如此清晰地忆起那个荡气回肠的激情岁月,如此真切地面对那些蕴藏着伟大精神的朴实身影。《请历史记住他们》这幅巨作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创意、策划,它集中反映了参与“两弹一星”研制工作的科学家集体形象。这幅作品总长14.4米、宽2.4米,是由四位六七十岁的老艺术家(汪诚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物质文明?它是指人们对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占有与享受,以及达到各个历史阶段丰富的、完美的境界.   什么是精神文明?它是指人类社会的智慧与道德的具备与完善,以及和谐地、完美地展示给社会.……  相似文献   

17.
黄莹 《今日科苑》2011,(5):26-43
2011年2月26日,87岁的科学巨星朱光亚在北京溘然长逝。在刚刚开始温暖的初春,老人满载传奇和荣耀的一生停止了思考.但他的名字却永远写进了人们的记忆里,他的功勋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史册上。朱光亚生于1924年12月25日,湖北武汉人,中学时期开始与物理结下不解之缘,带着心中为祖国研制原子弹的梦想求学于美国密执安大学,开始了物理学的学习研究和核物理实验技术,在核物理领域留下了自己的足迹。新中国成立后,获得博士学位的朱光亚毅然放弃美国优异的条件,载着一片赤子之情,载着原子弹之梦踏上了回国的路途。朱光亚在中国核科学事业上刻下了深深的烙印,他曾参与组织领导了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制及核试验,参与组织领导了秦山核电站筹建、放射性同位素应用开发研究、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及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发展战略研究等工作。他为核事业奉献终身,为我国核科学事业呕心沥血,作出了开创性的卓越贡献。他十分重视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了大批的科技人才,为我国科技事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厚实有利的人才基础。朱光亚是我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杰出科学家、 "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曾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党组书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等。曾在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4年国际编号10388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朱光亚星"。一颗科学巨星就此陨落,留下了他精彩的人生和人们对他深切的思念,我们相信即使时光荏苒,但苍穹之上那颗"朱光亚星"将永远星光闪耀,照亮后人前行的路。  相似文献   

18.
国民科学素质--现代国家兴盛的根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什么是科学素质? 在英语中,素质一词的含义是"读和写的能力".那么,科学素质是指什么呢?对此,国际公众科学素质促进中心主任、美国芝加哥科学院副院长米勒教授认为,科学素质应当被看作是社会公众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对于科学技术的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物质文明?它是指人们对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占有与享受,以及达到各个历史阶段丰富的、完美的境界。什么是精神文明?它是指人类社会的智慧与道德的具备与完善,以及和谐地、完美地展示给社会。大学生如何对待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呢?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与地位是怎样的呢?我想从以下三方面谈一下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时空,以是时间和空间组成抽象化理解。而至于为什么至今没人研究出来"时光机",其实他们的理论,还完全搞不太清楚,就像美国发明了原子弹,知道了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但他们却忘了最重要的——爱因斯坦。就像人的行动是由大脑跟身体控制的,而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是身体,那大脑自然就是原子能的发现者爱因斯坦了。综上所述,大脑是人精神的代名词,而美国的原子弹的发明既有了大脑跟身体,又怎能不"行动"呢?说到底,理论是重要的,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