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孙中山科技发展思想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是一位既受过西方科学技术的熏陶、又了解中国科技发展状况的科技思想家。他认为要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走“科技兴国”之路。要发展科技需要有科学技术哲学观指导,需要引进和利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需要引进和培养科技人才,还需要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部分内容,曾在1985年的《中国科技史料》中发表过。张锡钧老人读过该文后,曾对我们说;这是他最满意的记叙他求学和科研生涯的文章。当时他的身体已不太好了,但仍然心情很好地讲了许多文中没有写出的往事。这些往事体现出了中国20年代的优秀科学家在学习西方一流科学技术过程中所付出的艰巨努力和代价。 今天,中国又重新出现向西方学习先进科学技术的高潮。通过对20年代情况的重新回忆,或许有助于我们得到更深刻的认识。本课题曾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资助。  相似文献   

3.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人本价值取向、经验主义传统、批判精神的缺乏几个方面与西方文化的对比分析中探讨了中国近代科技落后于西方的根本原因,希望对营造我国科学技术快速健康发展的文化氛围有所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4.
由于哲学基质和文化基因的不同,中西方人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思想观念方面存在差异,所以中西方科学之间也存在着许多本质差别。本文简要分析了中国科学与西方科学各自的特最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异,指出了近代中国科学落后于西方科学的原因,指出了中国要在科学技术方面重新领跑于世界应该进行大规模的文化基因工程。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回顾,剖析探讨为何近代科学崛起于西方而不是东方,得出存在古代中西方哲学的本质差异、中西传统文化的其他差异及基础理论与实用技术的认识差异等褚方面原因的结论;通过对我国当前科学发展的现状进行思考,针对存在问题探索相应的对策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中国从秦汉至清初,科学技术一直领先于世界。可是,从17、18世纪特别是近代以后,中国逐渐地落后于西方,以至于贫穷落后、被动挨打。个中的原因是复杂的,其中,科技发展的文化传统以及传统科技教育本身所存在的问题尤其为我们所重视,这些问题的科学分析对于现在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有着重要的启示。我们可以从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古代方术热、经济政治背景和科技发展内在的制约因素等方面对之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7.
清末民初中国留日学生的科技活动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民初是西方科技在中国发展的重要时期 ,其中 ,中国留日学生参与的科技活动就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因而 ,分析他们的特殊贡献 ,对于搞清楚西方科学技术在中国本土的传播与发展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科技与社会经济互动关系的文化透视──评《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马佰莲,马来平正如著名科学史家杜石然先生所说,“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是当今东西方汉学家兴趣较为集中的热点之一。”(郭金彬:《中国传统思想史论》,知识出版社1993年,第1页)早在...  相似文献   

9.
论康熙帝的科技管理——纪念爱新觉罗·玄烨诞生340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熙帝通过天主教士学到不少西方较新的科学技术知识.而科技管理是他科技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梳理他在科技管理方面的主要政绩.并探讨其思想与社会的根源及其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历代流传下来的璀璨宝藏,长久居于世界文化舞台中央,在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中激起一朵朵浪花。而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在各个领域都创造了丰厚的成就和卓著的历史,对人类历史做出了伟大贡献。但中国古代科技在创造诸多成就之后,却在近代逐渐衰落,发展缓慢。该文将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诸多成果、逐渐衰落的原因以及从中获得的启示等方面详细分析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兴衰。  相似文献   

11.
陈珍 《科教文汇》2011,(20):67-69
芥川龙之介因为受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所以认为中国是一个神秘、美好的国家.中国人都是充满英雄色彩的豪杰.但是在他的中国之行后.这种认识发生了变化——对当时的中国现状及中国人感到了失望.这种对中国认识的变化影响了芥川的文学创作。本文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寻芥川对中国认识的变化过程并分析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1949年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玻尔一直对新中国和中国人民友好。中国科学界也一直尊敬、仰慕玻尔。1957年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曾邀请玻尔访华。杨振宁曾会见玻尔。但自1952年开始,在苏联的影响下,在中共的领导下,中国学术界开始了对玻尔哲学观点的批判,到文革后期,苏联学者从批判玻尔转变为赞扬玻尔,中国两个刊物仍坚持批判玻尔。直到改革开放,情况才有所改变。1962年玻尔逝世,中国科学界向玻尔家属发去了唁电。自1962年起到1995年,中国有近40名学者访问了玻尔研究所,玻尔的儿子奥格.玻尔曾两次访问中国。1985年玻尔诞辰100周年,中国物理学界进行了隆重的纪念,对玻尔作了很高的评价。戈革为介绍玻尔和翻译玻尔全集奋斗了一生。21世纪以来,中国学术界已没有人对玻尔进行哲学批判,但对玻尔、对哥本哈根学派、对互补观点的评价仍是争论的话题。  相似文献   

13.
郝遇平 《科教文汇》2013,(13):148-149
《琴筝和鸣》是美国音乐家雅尼专门为蛇年春晚创作的乐曲,他非常巧妙地把自己的两部代表作《圣托里尼》、《夜莺》和中国作曲家聂耳的民族管弦乐曲《金蛇狂舞》结合在一起,运用钢琴和古筝两种乐器,使中西合璧,琴筝和鸣,给中国观众带来视听的盛宴。本文作者通过赏析这首作品,让中国观众了解雅尼的音乐风格,了解雅尼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4.
叶渚沛是著名冶金学家,曾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毅然辞职辗转返回祖国,1958年创建了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提出用化工原理强化冶金过程,为我国钢铁和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以叶渚沛的学术成长经历为主线,介绍了他在我国化工冶金等领域所取得的学术成就,辅以讲述他为支援抗战所做的有益工作。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严复的进化论思想一直存在着误读,而这种误读又导致了人们对严复的中西文化比较观的误解。实际上,严复始终以一种超越"中西古今"的视角,立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以自由和秩序作为人道理想的两极,在由其构成的坐标体系中会通中西文化和探寻合适的社会制度。  相似文献   

16.
于大海 《科教文汇》2013,(2):59-59,66
文学创作中的基本母题之一便是父子母题,在诸多文学作品中,父子关系大多表现为一种冲突对立的关系。由于中国人传统中对父辈的“尊”.使得子辈对于父亲有着明显的传统墨守、认同甚至是屈服,在与父辈的矛盾中,弱势的永远是子辈。  相似文献   

17.
段赵胡 《科教文汇》2011,(14):101-102
千古美文《岳阳楼记》流芳百世,一代名臣范文正公垂名万载。学生时代喜爱《岳阳楼记》说不上理由,教书生涯中对此文情有独钟而精心设计教学。喜爱本文最重要的原因是范公为世人所称道的政治主张和宽广的胸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政治抱负继承并发展了"志在天下"的闪光思想且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作为性情中人的范仲淹有着震古烁今的思想,无疑奠定了他巍巍昆仑般的崇高的地位。睿智的范仲淹含蓄委婉而且卓有成效地解开了朋友滕子京的郁愤心结,留下了气壮山河的名篇。文正公的言传身教和一致言行激励了中华民族无数志士仁人,激励着当今21世纪的新一辈,更给语文教师、教育界乃至中国社会以深刻的昭示。  相似文献   

18.
本文考察了中国第一位诺贝尔科学奖的提名人与被提名人的情况。中国本土第一位诺贝尔科学奖提名人为国际著名生物化学家吴宪(1893-1959),他于1932年提名了约翰·诺斯罗普(John H Northrop)和詹姆士·萨姆纳(James B Sumner)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候选人。而最早获得诺贝尔科学奖提名的中国人乃中国检疫和防疫事业先驱,公共卫生学家、中华医学会首任会长伍连德(1879-1960)博士,他因在肺鼠疫方面的工作尤其是发现土拨鼠在鼠疫传播过程中的作用而被提名角逐193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相似文献   

19.
欧雪  刘珍玲  戴晖 《科教文汇》2021,(11):173-175
在中国,斯坦贝克及其作品享有较高的文学声誉和研究热情,学者们对其作品的研究涉及许多不同的角度,特别是有关无产阶级的内容。然而,将斯坦贝克作品与中国相联系的论文成果却不常见。从与中国历史背景相关、与中国社会相关、与无产阶级精神相关的三大元素出发去分析斯坦贝克的作品,阐释其在中国久负盛名的原因,对进一步了解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周作人是中国现代散文家、文学理论家、翻译家、思想家、民俗学开拓人。本文将以他的部分小品文为例,探讨其博物学与科普价值。在中国现代科普领域,周作人缘何遇冷,其作品与同时代科普作品相比有何区别,为什么在大多数人看来,周氏作品仅仅只是"闲适小品文"?本文试图论述,在我国现代博物学发展之初,人文与科学之间具有真诚的、深层次交流的意愿与能力;传统文化、民间习俗与现代科学之间具有相互弥补和促进的可能。把周作人那些夹杂着民俗、国学、西方博物学兴味的小品文,置于今天的环境中重新品读,会发现它们对民族、社会以及普通人的生活,都有着深切的思考和关照,能够给予当代人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