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钟智力 《知识窗》2014,(18):63-63
如果不是深情地热爱着这三尺讲台,不是深情地热爱着天真纯朴的学生,不是深爱着自己的这份工作与事业,教师是不可能完成身上所肩负的伟大使命的。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在教育一线工作了十几年,依然激情洋溢,热情高涨。许多人不解地问我:"担任这么多年的教师,你怎么还能够一直保持这份激情呢?"  相似文献   

2.
吴会旭 《科教文汇》2010,(20):159-159,179
什么是"美"?美在哪里,有哪些特征?为什么我们认为一些事物美另一些事物不美?为什么同一事物我观赏时认为美而他观赏时却认为不美?我们评价事物美与不美的依据是什么,标准又是什么?美又是否真的存在,存在的形式又是什么?本文以为,"美"是对事物存在和发现的整合。它以事物的基本存在为前提,以个人对事物的基本发现为基础,以心灵的特殊感悟为依据。美具有一定相对性,同时美还受到个人生活阅历和世界观、道德观的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3.
有一个时期,国内对科技创新的讨论十分热烈,这些讨论使我增长了许多见识。这里我想谈谈对知识—智慧—科学精神与创新之间的关系。一、世界上最美妙的是知识中西谚语云:"知书达理"、"知识就是力量"。说的是,有了知识,便明白了事物的道理,感到了自己的力量。这两句话都很简短,但很实在。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巨人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高度评价知识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宁华 《金秋科苑》2013,(10):105-106
"我在报纸上看到××药是你们医院教授研制的,效果特别好,这是真的吗?""社区里组织的讲座,说这种药对我的肿瘤有效果,您说我能吃吗?"类似这样的询问,无论是医院还是我们的编辑部经常会遇到。在这类问题中,抗肿瘤药物最突出,有时甚至知道不是正规渠道的药,也报着试试看的心理,期盼"奇迹"出现。本期就请专家给患者讲讲如何识别真伪——  相似文献   

5.
一提起创造,人们就觉得神圣而神秘,认为创造高不可攀、可望不可及。有人曾对笔者说:"创造?我连想也不敢想!"想!有何不敢?想,不需要厂房设备,不讲究时间地点,别人又看不见,想错了也没关系,为什么不想呢?难道说,创造真的太神秘了?神秘到了人们连想都不敢想的程度?看来,非得掀起这层神秘的面纱,让大家看清创造的真容。  相似文献   

6.
王庆 《金秋科苑》2014,(5):29-33
我们现在吃到的很多食品的"香味"都来自孙宝国的科研成果;他是我国食品科学领域仅有的三位院士之一,如果仅限于香料研究那么便是唯一的院士。孙宝国几十年来琢磨最多的是怎么吃得更香。他是哪家知名饭店的金牌厨师?不,他基本上没时间做饭。他是民间的美食爱好者?也不是,他经常吃个汉堡就算填饱肚子了。不过,在国内的食品业界,他可是著名"美食家"。  相似文献   

7.
刘莉 《内江科技》2012,(8):203-204
上音乐课应该是快乐的,有创造的,有探索的,有期待的,有惊喜的……我们的人生因为有音乐而倍感美好,因为音乐所带来的愉悦的体验和情感的共鸣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有孩子说过:"我们喜欢音乐,不喜欢音乐课。"这样的心声不得不引起所有的从事音乐教育的人们的深思。我们在课堂上教授的,不是现在的孩子们期待的。那是不是说一味的迎合学生们的口味就是对的?你想要什么就给你什么?  相似文献   

8.
现在,我们遍历了各种尺寸的物质世界,看到了很多新奇的事物,我们的眼睛审视了所有这一切——从无限大到无限小的世界。这些事物的排列并不是随意的,宇宙的结构既纷繁复杂,又井井有条,其中蕴藏着我们看不见的秩序。无限大与无限小 宇宙有多大?对这个问题,自古至  相似文献   

9.
《科协论坛》2010,(9):39-39
"种花生就得种得浅!""肯定不是,我种了这么多年花生,咱这里就得越深越好,我还能不知道?"这是从山东省胶南市滨海街道办事处科普活动站网络教室里传来的争论声。  相似文献   

10.
何鄂 《金秋科苑》2012,(2):91-91
传统可以供我们借鉴,可以给我们启示,可以去其糟泊,取其精华,唯独不能一概否定,因为,那是前人的足迹。我从事雕塑近半个世纪,领会到:"传统就是前人的创造"。我们今天学习传统的目的也是为了创造。一个人的生命是非常短暂的,怎样才能用有限的生命去领悟文化遗产中传统的精髓呢?又怎样才能使这些精髓转化为我们自己的智能与体能,进而激发出我们生命中无限的创造力呢?  相似文献   

11.
在我们漫长的小白领生涯中,不会撒谎就像不能熟练掌握office软件一样可怕。比如我曾在世界杯期间连续熬夜,终于有一天早上扛不住了,打电话给老板:"我大舅去世了,所以要请一天假。"老板说:"你大舅上个月不是刚去世了吗?怎么又来一遍?”我沉默了1秒钟,只好说:“上个月是骗你的,这次是真去世了。”还有一次我和同事下午去逛街,她先跟老板请假,准了。  相似文献   

12.
作为新一代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人脸识别有哪些独特的优势?人脸通在识别领域取得了哪些技术上的突破?"我往这儿一站,它就能把我认出来吗?""人脸识别产品稳定可靠吗?""我离他多远,它才能认出我?""要是用它代替我们公司的刷卡门禁,成本高吗?"……  相似文献   

13.
正任何新事物都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人们参照原有的事物并通过不断创新而创造出来的。既然如此,我们应该如何破旧立新,发明出不一样的作品呢?我们可以仔细观察分析原事物,舍弃原事物中过时、消极的部分,保留积极合理的部分,并且赋予保留下来的内容新的形式和新的内涵,从而创造新事物。新事物不是对原事物的彻底否定,它们之间有着某些相似的地方。只要寻找到这种共性,并按照新的要求进行变化,便可实现创新。  相似文献   

14.
金梦 《金秋科苑》2009,(23):40-40
我怎么感觉你?让我们来仔细研究幻觉怎么捉弄我们的"心"和"脑"。情人节期间,心形的气球装扮着大街小巷,漂亮的巧克力糖果盒摆满了商场超市,粉红色的贺卡在情侣间传递,随时随地我们都能感觉到爱情的味道。但什么是真爱呢?真爱真的存在吗?  相似文献   

15.
金梦 《今日科苑》2009,(23):40-40
我怎么感觉你?让我们来仔细研究幻觉怎么捉弄我们的"心"和"脑"。情人节期间,心形的气球装扮着大街小巷,漂亮的巧克力糖果盒摆满了商场超市,粉红色的贺卡在情侣间传递,随时随地我们都能感觉到爱情的味道。但什么是真爱呢?真爱真的存在吗?  相似文献   

16.
《金秋科苑》2014,(3):80-84
【导读】张仲景,名机,字仲景,史称医圣。他是我国文明史上最杰出的医学家之一,他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一直被公认为我国医学方书的鼻祖。另外,张仲景还创造了六味地黄丸,这副出名的药方便是有"金匮肾气丸"演变而来。  相似文献   

17.
杞人忧天,讲的是古代有个杞国人老是怕天会塌下来,惶惶不可终日。然而,现在的科学家们也开始忧起"天"来。他们担心,万一太阳寿终正寝,地球怎么办?人类怎么办? 科学研究表明,太阳诞生至今已50亿岁。在这50亿年中,太阳的亮度几乎增强了0.5倍,太阳上的氢也几乎消耗了一半。  相似文献   

18.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除了充满激情的教学语言,就是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而这一切都需要有大量的教学素材作依托,因此用心收集、整理和甄别教学素材,精心设计素材的呈现时机和方式,在有限的时间内追求和创造最高的教育价值是需要教师不断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苏婷 《科教文汇》2012,(14):60-61
在《西方的没落》中,斯宾格勒提出"俄罗斯心灵"这一概念,认为"俄罗斯心灵的原始象征是没有界限的平面",通过本体"我"对他人的关爱,实现道德上的自我提升。作者认为《罪与罚》陀思妥耶夫斯基通过对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的塑造,深刻地诠释了根植于"我们"中"我"存在的客观实在性。然而,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是否可以代表"俄罗斯心灵"全部的内涵和外延?二者究竟有多少重合之处?本文将就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白痴》等代表作,从宗教内涵及与唯美主义、人本主义关系进行探讨,充分挖掘其作品中对"俄罗斯心灵"的诠释。  相似文献   

20.
山西太原冬季供暖污染问题一直备受关注。面对冬季里太原城灰蒙蒙的天空和自己总觉得干涩的喉咙,我不禁想到:能不能用天然的温泉水供暖?但不是每个城市都有温泉,那么,能不能把太阳能转为地下水的热能,制成"温泉"来供暖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