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演示铁跟硫反应实验时有副反应发生 ,即硫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S +O2点燃SO2 ) ,生成的二氧化硫 ,污染室内空气 ,影响师生健康 ,不利于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针对该实验存在的问题 ,笔者进行了改进 ,并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现介绍如下。1 实验用品玻璃水槽 1个 ;钟罩 1个 ;2 2 0V、35W电烙铁 1把 ;八宝粥铁筒 1个 ;石棉网 (剪成圆形 ) 1块 ;单孔胶塞 1个。还原铁粉 ;硫粉 ;10 %氢氧化钠溶液 ;冷水。2 实验装置 (如图所示 )  A .电烙铁 ;B .单孔橡胶塞 ;C .钟罩 ;D .还原铁粉与硫的混合物 (1∶4 ) ;E .圆形石棉网 ;F .…  相似文献   

2.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酸性气体、还原性、氧化性、漂白性)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很多改进实验都存在装置复杂、耗时长、无法消除污染等缺陷。为使二氧化硫化学性质实验符合"绿色化学实验"理念,短时间内更多地验证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有关化学知识并培养实验创新能力,笔者经过研究,设计出一套既能验证二氧化硫化学性质,同时又可以继续开展独立性质探究的实验装置,达到了简单高效、节约环保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现行教材对二氧化硫漂白性质的实验一直采取以下操作 :将SO2 气体通入装有品红溶液的试管 ,品红溶液的红色退去 ,再加热试管 ,红色又恢复 ,装置见图图 1 原实验装置    图 2 改进的实验装置1。由此教材得出结论 :“用二氧化硫漂白过的有色物质 ,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以恢复原来的颜色 ,这是因为二氧化硫和某些物质化合生成的无色物质不稳定 ,容易分解而恢复原来的颜色。”教师对该反应原理很清楚 ,但是学生不知道 ,这种操作能不能说明该反应原理 ?学生心中留有疑问 ,更重要的是 ,加热又分解出的SO2 不经处理 ,直接排入空气中 ,没有…  相似文献   

4.
邹标 《化学教学》2014,(3):49-50
二氧化硫是中学化学教学中一种常见的重要物质。为了拓展学生的视野,利用中学常见的化学实验仪器进行组合,设计实验装置,对二氧化硫进行性质验证、定量测量、制备新物质等多角度的探究,旨在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化学实验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刘宜树  孟力 《化学教学》2000,(12):10-10
二氧化硫的制取与性质 (溶于水显酸性 ,氧化性 ,还原性和漂白性 )实验内容较多 ,如实验分开来做会有一系列不便之处 ,所以许多老师将其设计成组合实验。但组合实验也有它本身的问题 :1.实验装置繁琐 ,耗时较长 ;2 .气密性难以保证 ,易造成污染 ;3.药品用量太多。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此实验进行改进 ,克服了组合实验的缺点 ,具体如下 :1 实验装置  1.浸有NaOH溶液的棉球  2 .石蕊纸环  3 .品红溶液纸环  4 .KMnO4溶液纸环  5.Na2 S溶液纸环  6.Na2 SO3 H2 SO4(浓 )   2 实验步骤(1)取一支大试管 ,向试管内加入 1…  相似文献   

6.
依据实验绿色化原则,对高中教材"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演示实验的装置进行改进,从而防止有毒气体污染环境,同时进行二氧化硫在有水和无水条件下与品红作用的实验探究。实验发现干燥的二氧化硫难使品红褪色,即不易与品红发生反应,干燥(无水)的二氧化硫不具有漂白性。  相似文献   

7.
倪承周 《广东教育》2007,(10):42-42
[案例] (1)教师出示一集气瓶盛放的二氧化硫,让学生观察现象.问:二氧化硫有什么物理性质?学生回答.  相似文献   

8.
“观察二氧化硫对植物的影响”,是高中阶段生态学部分教学中唯一可在实验室中完成的实验。该实验主要根据亚硫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这一实验原理,让学生现场制备二氧化硫;然后将长势相同的同种植物(如黄瓜)幼苗分别放在同样大小的玻璃罩内,并且通过在玻璃罩内生成不同浓度的二氧化硫,观察二氧化硫对植物影响。该实验是通过二氧化硫对幼叶或芽影响反映出对植物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尝试用新鲜花朵代替幼苗,将新鲜花朵置于不同浓度的二氧化硫环境中,通过观察花朵颜色的变化,直观反映二氧化硫对植物的影响,在实验教学中收到较佳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9.
赵明志 《化学教学》1999,(11):13-16
高中化学课本(必修本)第一册第三章中硫粉和铁粉的反应、硫化氢的可燃性实验、硫化氢与二氧化硫的反应、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实验和第六章中浓硝酸与铜的反应等,这些实验中都有有毒气体,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笔者改进和设计了新的实验装置,减少有毒气体的生成,并通过无害化处理,减轻了学生对有毒实验的恐惧心理,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激发了他们对化学课的兴趣.具体做法如下:一.硫粉和铁粉的反应硫粉和铁粉的反应,在生成硫化亚铁的同时,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硫和硫蒸气.二氧化硫是没有颜色而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  相似文献   

10.
1实验目的及作用 二氧化硫是具有还原性、氧化性、漂白性的气体,其水溶液显酸性,教材中关于二氧化硫的演示实验存在以下不足:①制备及检验二氧化硫性质时药品用量多;②使用仪器多,操作复杂,耗时时间长;③实验过程中有二氧化硫逸出,造成环境污染,影响师生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1.
文章针对"二氧化硫性质"知识教学重难点,以探究的思维方式分别设计了两个创新实验证实"可逆反应"的真实存在与探究二氧化硫漂白性的实质,并通过教学设计,生动展现二氧化硫溶于水的可逆动态过程,升华学生对化学基本原理和知识实质的理解,体现新课改理念,把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作为科学课程的核心目标。  相似文献   

12.
张鹏韬 《考试周刊》2013,(29):153-154
<正>一、项目要求根据实验和问题情境设置,通过分析、思考和讨论揭示二氧化硫的性质。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SO2的物理性质。2·掌握SO2的化学性质。3·了解SO2对空气的污染。(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能根据实验现象得出正确规律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针对鲁科版(2019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教材中二氧化硫制备与性质实验存在试剂用量大、开放体系有二氧化硫逸出及拆卸装置时有二氧化硫泄露的不足,文中对该实验进行了绿色化微型化创新设计.利用倒吸原理分开对发生装置和性质验证装置进行尾气处理,较为彻底地解决了装置内二氧化硫逸出和泄露问题.微型化创新设计实现了试剂用量小、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化学实验要求.该创新设计还适用于高中其他常见有毒气体(如Cl2、N02、NH3等)的制备和性质实验.  相似文献   

14.
二氧化硫的演示实验是高一化学教学中的必做实验,为了克服某些不足,我进行了以下改进。1实验仪器、药品集气瓶、分液漏斗、小试管、酒精灯、气球、三通管、玻璃导管若干、橡胶塞(2个)、止水夹、医用一次性注射器(2个)、铁架台;一定浓度的H2SO4溶液、BaCl2溶液、Na2SO3粉末、3%的H2O2溶液、苯、pH试纸、浸有品红试液的滤纸(自制品红试纸)。  相似文献   

15.
1 问题的提出现行高中教科书化学 (试验修订本·必修 )第二册P .12 6 ,有关乙烯的演示实验共四个 (包括了实验室制法及氧化、加成反应实验 ) ,在这四个演示实验中存在以下问题 :1.1 缺少对乙烯的净化处理装置。在加热浓硫酸和乙醇混合物制备乙烯时 ,有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副产品生成 ,而二氧化硫也能参于后面的褪色反应 ,若不除去 ,既影响学生对乙烯化学性质的肯定 ,又不符合绿色环保要求 ;同时 ,乙醇会因温度高而或多或少随乙烯气体逸出 ,影响对乙烯可燃性的肯定 ;其次 ,大量水蒸汽的存在 ,也不利于乙烯的燃烧。1.2 四个实验分别演示 ,…  相似文献   

16.
通常说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在学生进行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实验时,有的学生观察到品红溶液的颜色逐渐褪去,而有的学生却观察到品红溶液的颜色先变深而后才逐渐褪色。  相似文献   

17.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二册中“观察二氧化硫对植物的影响”是高二新教材定版后又一新增加的学生分组实验,实验中选用的器材与材料有些特殊,我在具体的实验教学中,对实验的个别环节进行了适当地改进,简化了实验过程,增加了可操作性,而且实验效果也相当好。  相似文献   

18.
我校高一化学备课组安排对学生进行全面实验考查 ,以增强学生动手机会 ,进一步培养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也是教师教学效果的反馈。备课组进行了考查教学设计与实践的初步探索。1 设计前的思考1 .1 确立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高一化学教材内容 ,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1 )通过考查 ,巩固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和有关实验技能 ;(2 )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3)要求能独立设计实验 ,培养创新精神 ;(4 )培养踏实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实践能力。1 .2 设计达标途径(1 )确定考纲范围与命题要求  考纲基本操作 :固体、液体…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介绍了关于二氧化硫性质的创新实验。本人根据教材设计思想,分析学生学习情况及二氧化硫的危害,探索全新的实验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体现绿色化学的理念,这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娄善平 《化学教学》2002,(10):9-9,12
笔者在试用高中化学新教材 (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著 ,2 0 0 0年 3月第 2版 )的过程中 ,发现学生实验“碱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新教材中的学生实验三 ,P .170 -P .172 )存在缺点较多。笔者将这些缺点及改进方法简述如下 ,与教材编写者及诸位同行商榷。1 改进方法1.1 钠块与水反应收集氢气的实验 (“一、3”)(1)原实验方法 :(见教材 )。(2 )原实验方法存在的缺点 :①钠块连同包裹的铝箔在反应过程中易上浮而发生爆炸。原因是钠块上浮后 ,反应放出的热量不易及时地从铝箔内散发 ,导致铝箔内的钠块及产生的氢气燃烧而爆炸。②做过该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