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非华人报》是中国著名报业集团华商传媒集团作为地方传媒企业,实施积极走出去战略,创办的一份海外华文报。该报宗旨为"传播中国声音,服务华人华侨,弘扬中华文化,增进中南交流。"在实际运作中,坚持公信力与影响力并重,"传递价值,服务为主"作为理念,内容导向为"华人新闻,华商资讯,华侨家园"。"文化特色"和"爱国感情"是该报的主旋律。以传播中华文化为依托,体现出强烈的爱国色彩。由于新的办报思路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南非华人报》一跃成为南非乃至整个非洲影响力最大的华文报纸,为中华文化在非洲的传播起到了的很大作用,也为中南两国关系友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本刊记者有幸邀请到南非华人报社社长胥建礼先生,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位异国他乡的传媒人所展现出来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2.
海外华文报刊至今已有187年历史,它伴随着各地华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而诞生和发展。它所面向的读者是旅居海外的华侨及华人。从这种意义上讲,欧洲华文报刊史就是欧洲华人的移民史、发展史。作为一种新闻媒介工具,其主要作用就是传播信息,服务侨界,舆论引导,桥梁沟通,促进联谊,增添知识,文化传承等。据1992年的权威统计,在中国驻欧洲各国使馆内注册的华文报刊近30份,如法国的《欧洲时报》、《欧洲日报》、《法华报》,德国的《欧华侨报》,《德国侨报》、《华人通讯》、《华商通讯》,意大利的《同乡报》、《华侨通讯》、《侨报》,西班牙的《新华报》、罗马尼亚的《欧洲华报》、《欧华晨报》、《旅罗华人》、奥地利的《欧华侨报》、俄罗斯的《中国报》等。 旅欧华侨华人的基本状况与特点是华人媒体生存的基础,也决定了其未来发展的走向。  相似文献   

3.
王璇  谢庆立 《新闻大学》2022,(9):45-59+118-119
本文从大众传媒与知识话语生产的视角,利用原始文献,考察最早在华出现的英文外报《广州纪录报》创刊初期对中国人群体特性的报道,研究该报进行中国国民性话语生产的起源、内容文本、生产机制。本文认为,作为最早在华出现的英文外报,《广州纪录报》最早使用“中国国民性”一词,该报系统报道了中国人的群体特征,并形成了“野蛮的种族”“狭隘的国民”“撕裂的大众”等话语框架,呈现出比较统一的负面评价。该报鼓励并引导外侨参与国民性话语生产,将新闻作为知识话语进行生产和传播,形成了一套话语实践机制,开启了以近代报刊为载体的“中国国民性”知识话语生产的进程,建构了一套19世纪西方殖民主义中国叙事的话语方式。  相似文献   

4.
2015年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汉字英雄》经爱奇艺网站报送,被评为“十佳视频栏目”,成为全国唯一在本届大会上获奖的文化类节目,为我国传媒扩大传播力与影响力提供了有效路径,同时也为我国文化更好地传承提供了宝贵经验.《汉字英雄》作为国内极具代表性的文化类节目,牢牢把握了中华文化价值传播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5.
李平 《传媒》2024,(3):97-98
<正>推动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需要丰富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内容、创新对外传播路径。中华文学名著的国际传播是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渠道,需要立足于传播学的理论与实践,丰富文学名著的传播内容,构建多模态的“传播”和“接受”路径,多维度促进中华文化多层次、立体化传播,焕发中华文化的生机活力。《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誉满中外。《西游记》的海外传播亦成为学界的重要研究课题,诸多学者从文本、译介、传播、接受、文学比较和跨文化交际等多种角度对《西游记》在英美世界的传播现状进行研究,逐步丰富了《西游记》在传播领域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6.
曾有这样的一句名言:“海水所到之地,必有华人。华人聚居之地,必有中华文化的滋长、茁壮。”此话不假。当我来到华人占当地总人口(约400万)70%左右的东南亚小岛国新加坡时,也就无须担心看不到华文报纸了。在新加坡出版发行的10家报纸中,华文报就有4家之多。它们是:《联合早报》、《联合晚报》、《新明日报》、《星期五周报》。这些华文报章,对于在读者中传播、培养中华文化价值观念和道德传统,以及成为人民与政府间沟通信息的桥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新加坡的华文报,办得活泼、有生气。它们每天向广大读者提供大量信息…  相似文献   

7.
今年1月底至3月初,笔者应邀到南非共和国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走访,有幸了解了南非历史上由祖国大陆新侨创办的第一张报纸———《南非华人报》的创办过程。在此谨对南非侨报作一简要介绍和初步探讨,以弥补国内这方面资料不足的缺憾。南非新闻传播事业概况南非政府非常重视与发展传播媒介,其民族团结政府的《重建与发展计划》将“公开辩论”与“透明度”视为重建与发展的关键因素。政府鼓励公共、社区和私人三个层次传播媒介的发展。正是在这种新闻出版管制宽松的情况下,南非的新闻业才能在整个非洲大陆独树一帜。南非共有4,000多…  相似文献   

8.
罗丹 《新闻世界》2010,(8):110-111
《环球时报》作为一份有影响力的全国性的日报,中英文版相得益彰,以独特的视角,生动、及时地反映中国与世界的相互审视与交融,从而使其在对内、对外传播中成为纸质媒体的典范。本文从《环球时报》对一些重大国际、国内事件的报道中分析该报的议程设置、宣传策略,进而解读该报如何在对内和对外传播的双向传播中逐步提升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9.
《北极星报》是大连大显集团公司主办的一张4开4版企业报。在众多的企业报中,以“读书”为主题的专版出现在企业报尚为数不多。该报第260期第四版以“提倡勤学好读”为主题。指出:“衡量一个国家的富裕程度,不是光看夜总会消费多少,更能说明问题的是图书的消费。”新闻出版署发布的资料显示,1995年中国人均购书5.51册,而10年前的1985  相似文献   

10.
彭雨晴 《传媒》2019,(3):57-60
2018年8月21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展形象”的重要使命任务,明确了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工作要求,提出要在新形势下推进外宣工作、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华语电视对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海外华人所接触的华语电视,既有中国对外传播的内容,亦有海外华语电视频道生产的内容。本文的研究对象《籍宝乡》是马来西亚最大的华语电视频道8TV(八度空间)新闻及时事组于2017年12月推出的文化节目,节目以籍贯文化为主题,以纪实拍摄为手法,讲述马来西亚华人与其籍贯原乡的故事,以“满足”的方式传播中华文化,创下马来西亚本土文化类电视节目收视率之冠的成绩,节目首播的每一集作品都获得了50万以上观看人次的收视热潮,可以说,该节目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华语电视文化节目的典范。  相似文献   

11.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企业更多地展示出外向型的发展局面。面对新形势下企业的发展,企业报作为企业重要的新闻宣传阵地,如何体现自己的特点,发挥应有的舆论导向作用呢?作为“全国二十佳企业报”之一的《中原石油报》一直在进行着积极的探索。该报为开发普光气田创办《普光专刊》更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
报业运作创新模式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纸作为一种传统平面媒介,一直走在多形态传媒市场竞争的前列。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报业率先从传媒市场兴起,成长为一支市场性较好的传媒产业。在报业市场竞争的前沿城市——成都,某都市报于1995年创刊,其所策划的一个个开创性的报业运行模式,如“敲门发行”、“特别报道”、“街坊”等等,迅速使该报成为中国报业市场异军突起的“黑马”,打破了原晚报一报独大的市场格局。该报的成功运作,诱使后来者对其直接摹仿和追踪跟进。与此同时,该报运作创新模式迅速在全国遍地开花。  相似文献   

13.
海外华文媒体历史悠久,是传播中华文化的平台,也是增强华侨华人身份意识的重要文化工具。马来西亚华文媒体众多,运作规范,实力雄厚,社会影响力高,在促进中华文化传播,加强与当地文化的交流互鉴过程中发挥了显著作用。《星洲日报》是在马来西亚华侨华人社会中影响最大的华文报纸。在将近百年的办报史中,它生产优质内容,传承中华文化,担当不同文化对话的使者,搭建文化活动平台,展现了华文媒体在维系华人身份认同与不同文化交流互鉴的积极角色。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档专门针对海外华侨华人的新闻栏目,《华人世界》已成功运行11年有余,栏目在塑造海外华侨华人形象,加强海内外华侨华人情感联系,增强海外华侨华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传播中华文化价值观,建构中国国家形象等方面进行了诸多有益探索,其在这些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新闻前哨》2013,(8):6-6
据中国新闻出版报第四届“今晚·海外华文传媒峰会”7月13日在今晚传媒大厦举行。会上,《今晚报》分别与出席峰会的7家海外媒体签订协议,合作出版《今晚报》海外版,其中外文版6个,中文版1个。7家签约海外媒体分别为:印尼《国际日报》、德国《华商报》、罗马尼亚《旅罗华人报》、匈牙利《新导报》、《新西兰联合报》、希腊《中希时报》、韩国新华报业集团。  相似文献   

16.
《今传媒》是陕西人民出版社主管、主办的“一份用新解读传媒现象和传播行为”的新闻传播类重点期刊。作为陕西地区新闻传播类重点期刊,《今传媒》为解析区域性传媒发展变局,辅助区域传媒发展战略调整,做出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7.
2017年12月23日,由中国行业报协会主办、《传媒茶话会》承办的第二届中国产经媒体融合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以"新思路、新举措、新力量"为主题力邀广电、报业、传媒公司等行业内专家共话传媒行业热点议题,探索媒体未来融合发展。中国行业报协会会长姚军在致辞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2017年第二届中国产经媒体融合发展高峰论坛正是中国行业报协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采取新举措,  相似文献   

18.
小知识     
中国最早的文摘刊物 :即 1879年 5月 6日在上海创办的旬报——《集成报》。该报内容丰富 ,摘录政治、科技、史地、掌故和轶闻等。如第 1期摘有清地方的奏折 ,还有“抗税日兴”、“古邮券居奇”、“百岁新婚”等社会新闻。该报所载文章 ,大都摘自《时务报》、《万国公报》、《汉报》、《博文报》、《新闻报》、《官书局报》、《巴黎时报》、《上海字林西报》等外文报刊。《集成报》为石印 ,受到了当时社会读者的欢迎 ,后因故停刊。 190 1年在上海又创办了一份铅印的《集成报》,内容、刊期、装帧均与停刊的原《集成报》相同。——摘自《中国读…  相似文献   

19.
邹默 《新闻前哨》2002,(10):13-14
《楚天都市报》创办至今,“内部评报”6年如一日,一天也没中断过。通过内部评报自我加压,精益求精,为该报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不断提高宣传引导艺术积累了经验,也为该报的业务  相似文献   

20.
韩运荣 《现代传播》2003,(2):132-133
目前 ,通过报纸来传播消费服务类的资讯的形式主要有三种 :一种是专门的生活服务类报纸 (如《精品购物指南》) ;二是作为“厚报”的综合性报纸中的消费服务的专版或版组 (如《北京晚报》)的消费版组 ) ;三是综合性报纸加办“报中报” (如《北京青年报》的《产业信息报》“时代系列”)。随着传媒市场的此消彼长 ,不仅这三处报纸之间存在着竞争 ,电子媒体和因特网也在不断蚕食着消费服务类报纸的市场 ,消费类报纸的日子似乎越来越不好过了。那么 ,对消费类报纸现状的担忧 ,以及未来发展空间的不确定性 ,越来越成为令报纸经营者们焦灼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