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焕 《档案天地》2008,(4):55-56
众所周知.图书馆学命名为“图书馆学”而不是“图书学”.博物馆学命名为“博物馆学”而不是“文物学”.二者都是以保存机构命名.而不是以保存物命名。那为什么档案学命名为“档案学”而不是“档案馆学”呢?  相似文献   

2.
葛新 《新闻通讯》2009,(6):63-63
什么是“局”?说白了就是一个圈套。就版面来说,这个“局”就是为提高新闻的阅读率、利用率而造就的新闻框架和阅读氛围。通常,江湖上为成功设“局”而动用了不少“媒子”或者“托儿”,为完成一个完整的“局”铺平道路。由此说来,版面要把“局”设置成功,“托儿”也不可少,要是“托儿”选好了,整个版面的“局”也就成功了一半。  相似文献   

3.
当抻则抻     
多少年来,新闻界就一直在强调在呼吁——新闻写作要“短下来”。“短”的种种好处,人们的论述已经太多了,不再囉嗦。本文要说的是,不能一味地、片面地、极端地求“短”。“短”字常常要和另一个字相联系:“短而精”。如果光有“短”,而没有“精”,为“短”而“短”,其价值其效果其反响恐怕就会很有限了。  相似文献   

4.
梁俊 《大观周刊》2012,(41):342-342
学习动机是学习活动的原因、出发点,即“为什么学”,“为谁而学”。美术后进生很多是为了躲避文化课的“狂轰滥炸”而选择的他们本以为课堂很轻松的专业课,当学了一段时间后,发现专业课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轻松,就开始有了抵触情绪,认为学习美术是“为高考学”、“为父母学、为老师学”。成绩不好要么是没有美术天赋,  相似文献   

5.
说起“仕而优则学”鲜为人知;反之,提到“学而优则仕”家喻户晓。其实两句话皆出自《论语》。全句为“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句中的“仕”有“仕途”、“做官”之意;句中的“学”则有“学习”、“学者”、“学业”、“做学问”等多重意思;句中的“优”,或解释为“优秀”,或解释为“优裕”,都说得通。全句之意是:为官者,若政绩优秀或精力优裕,可为学做学问;而为学者,若学业优秀或者精力优裕,也可为官从政。“学而优则仕”在文革中,曾被上纲上线为“读书做官论”,受到批判;  相似文献   

6.
叙利亚古名“苏里斯顿”,意即“玫瑰的土地”;而如今的“叙利亚”一词在阿拉伯语中意为“高地”,叙利亚人爱花,尤以玫瑰为最爱。  相似文献   

7.
9月24-26日,爱克发联合香港港龙企业有限公司在香港举办了别具一格的“:Anapurna体验日”。为期3天的活动针对不同行业分为4个专题,分别有为礼品公司而设的“个人化礼品印刷”,为室内设计公司而设的“创造独一无二的室内装饰”,为印刷行业而设的“包装印刷无障碍”,以及为广告展览行业而设的“高品质户内室外广告制作”,  相似文献   

8.
核心阅读: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传统媒体观念相对陈旧,主要表现为:对新媒体发展规律缺乏科学认识;秉持“融合”理念,而不是“转型”理念:“等靠要”思想严重,大多抱着“采编思路、新闻导向”的理念做新媒体:以自我为中心,而不是以市场和受众为中心。  相似文献   

9.
“跪拜礼”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使用时间最长、最频繁的一种基本礼节。中国古代社会早期,人们尚不知桌椅为何物,那时帝王、老百姓皆席地而坐,这就是所谓的“两膝着地,以尻著踵而安者为坐”。这种坐姿对于行跪拜礼是很方便的,“伸腰及股而势危者为跪,因跪而益至其恭,以头着地为拜”。跪拜作为一种礼节,自然而然地得以巩固。这种情景在受中国古代文化影响甚深的当今日本还能看到。日本人在“榻榻米”上“两膝着地,以尻著踵而安者为坐”,当他们要表示敬意而欠动身体时,就“伸腰及股而势危,以头着地”,很自然地就构成了一个跪拜的动作。  相似文献   

10.
YAP 《出版参考》2011,(11):50-52
叙利亚古名“苏里斯顿”,意即“玫瑰的土地”;而如今的“叙利亚”一词在阿拉伯语中意为“高地”,叙利亚人爱花,尤以玫瑰为最爱。  相似文献   

11.
诗坛八病     
中国的诗歌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五四”、“文革”、“开放”等三次反传统的猛烈冲击,历史遗留下来的有用的好东西已经所剩无几。孔子曾提倡“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自居易曾主张“为时而著”“为事而作”。现在的状况则是:  相似文献   

12.
班禅的名片     
班禅额尔德尼是1713年康熙皇帝给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领袖班禅的正式封号,简称班禅(喇嘛),不能独称“额尔德尼”。班禅的全称为“班禅博克多额尔德尼”,是融梵语、藏语、蒙语、满语而成。班禅系梵文“班智达”(学者)与藏文“禅宝”(大)的省称,意谓大学者;“博克多”为蒙古语,意为智、英武;“额尔德尼”为满语,意为珍宝,全意为智勇双全的珍贵的大学者。所以,简称“班禅”可以指大学者,而如果简称“额尔德尼”就成了珍宝了。  相似文献   

13.
广播2009:小趋势VS贵广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栾轶玫 《视听界》2009,(2):116-116
2008年世界范围内的金融海啸留给2009年的世界经济只有一个影响,即萧条的经济氛围在世界范围蔓延。在这样一个背景下,2009年中国广播发展基本上可以概括为要走“小而美”、“小而全”、“小而协调”、“小而可持续”的道路。拓展新兴人群,借势新媒体,走“小巧”之路,占领小份额市场。  相似文献   

14.
也说“明目张胆”“明日张胆”,始见于《晋书·王敦传》:“今日之事,明目张胆,为六军之首,宁忠臣而死,不无赖而生矣。”其意原是指有胆有识,敢作敢为。而现在则形容为某某敢于大胆、公开地干坏事而无所顾忌,一般均作贬词用了。究其实,“明目张胆”四字正是集中地概括了胆与识的辩证关系。明目者,即有眼光、有见识之意也。如果是盲目而张胆,“盲人骑瞎马”,则势必走上“妄为”  相似文献   

15.
就中国的政治学术大传统而言.实际只有“经统”和“史统“两端。三代以上。“经“体“史”用。“经”主常而“史”顺变,“经”以道论而“史“以事言;体用一源,道器不离。三代以下,治出于二。“经”、“史”遂亦分途。秦末汉初.经学家尚不相应于时势的骤变,竞倡“革命”之说;史学家长于观变,反倒能以“变”为“常”。  相似文献   

16.
薛莲 《出版广角》2022,(20):57-60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加之国家顶层政策引领和市场多元需求刺激,“出版+影视”跨界发展渐成常态,“版而优则影”得以成功实践。文章以“出版+影视”跨界融合发展为研究背景,针对当下出版和影视业普遍存在的“版而优则影”现象展开深度分析,发现“版而优则影”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媒介的传播迭代和行业的互文互利,直接原因则是“出版+影视”的资源整合和价值共赢需求。基于此,文章进一步就“版而优则影”的成功策略进行客观探讨,以期为新时期“出版+影视”的跨界合作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7.
苏鹏  韩文娟 《兰台世界》2007,(5S):69-70
道家作为一个学派,通常老庄并称,正如儒家之有孔孟。但庄子对老子不仅有承传而且有明显的变异。故司马迁谓庄子“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而《庄子·天下》则言与老聃不同道。因为,老子法“自然”而倡“无为”,却又把“无为”解释作“无为而无不为”,且多言权谋、政治,这后来被黄老学派吸收发展成“君人南面之术”,庄子则承袭老子的自然主义,而把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修正为纯粹的“无为”,并设计出“自然无为”的理想人格。固应上溯老子,却应以庄子为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数字人文为历史人物年谱信息研究提供了新的范式及方法。“编年”与“系地”是历史人物年谱中的重要信息,然而由于年谱的编年体性质,“编年”信息更容易获取和利用,“系地”信息则分布零散杂乱。这种特性导致人文学者在研究过程中重“编年”而轻“系地”,经常以时间演变为单一主线,而忽视了对人、时、地等多因素的系统化分析研究。本文以《朱熹年谱长编》为例,通过设计知识重构体系,将“编年”和“系地”信息重组成一维信息,然后基于GIS技术开发年谱可视化平台,实现历史人物年谱中“编年”和“系地”信息的可视化共现。年谱可视化平台克服了年谱编撰重“编年”而轻“系地”的问题,便于人文学者从“编年”和“系地”两个维度分析年谱事件信息。本文提出的知识重构体系为构建年谱通用知识体系奠定了基础,也为研究群体传记学提供了一种知识重构的方法。图7。表3。参考文献24。  相似文献   

19.
赵楠 《今传媒》2024,(2):153-156
“世外桃源”这个美好的文学意象从诞生之日起就成为人们探索构建理想社会的代名词,前承先秦的“大同社会”,后启唐宋的“大辟天下寒士”,三种社会模式都反映了纷乱时代背景下人民对安定和谐社会的向往。但“桃花源”与“大同社会”“大辟天下寒士”这两种社会理想有着本质的差别:一是构建三种社会理想的哲学思想不同,“大同社会”“大辟天下寒士”都是儒家思想的产物,而“世外桃源”是道家思想的产物;二是存在着“公”与“私”的不同,“大同社会”“大辟天下寒士”都以“公天下”为目标,积极入世,而“世外桃源”离群避世,将目光聚集于百姓,为研究纷乱时代下个体为求生存而挣扎的悲剧命运提供了全新视角。本文结合陶渊明的家庭出身、人生变故、宦海浮沉等历程,分析了隐喻在“桃花源”背后美好人生理想走向幻灭的命运悲剧,旨在运用对比冲突的手法探究悲剧形成背后的社会历史成因,凸显个人生命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20.
徐成淼 《传媒》2001,(12):33-33
不少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的普通话不纯正,播音中常有读音错误。这里说的“读音错误”,不是一般的“白字认半边”,而是一种“习惯性”误读。一般的“白字认半边”比较容易纠正,如读“绽”为“定”,一经指出,即可改正。而“习惯性误读”却是一种语音习惯,长期误读,而又不以为错,反而以错为对,以致一错再错,流毒甚广。这种“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