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希望我的照片应该不是对新闻事件简单的纪录,而是对战争的控诉;我希望我的照片能够从情感上打动人心,让人们理解这是一场多么可怕而且邪恶的战争,并且从源头阻止战争的开始。”——尤金·史密斯  相似文献   

2.
照片故事背后的故事王岩《海湾归来难入世,战争阴影缠终身》(见本期插一四)是我在美国密苏里新闻摄影学院进修结束时交的诸业作品。就我看来,这个故事背后的故事比其本身似乎更堪回味。“专题照片和照片故事”是美国密苏里新闻摄影学院的“当家特色”课程,在全美享有...  相似文献   

3.
战争记忆     
徐斌 《新闻实践》2012,(11):F0003-F0003
今年的第八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非战争灾难类重大新闻组照金奖照片,是一组描写战争与灾难的照片,其对战争冲突的零距离实录。着实让人产生一种透不过气的逼近压迫感。战争并不宏大,只是西非国家科特迪瓦(旧译象牙海岸,笔者注)政权更迭引起的两派;中突,但摄影师通过他的镜头,向我们真切地传达了战争带来的残暴和恐瞑。  相似文献   

4.
“我希望美国的听众能够跟随我的音乐作品去发现伊拉克,虽然我的国家和战争交织在一起……”  相似文献   

5.
今天,照片用于新闻报道,已经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了。战争爆发,人登上月球,国王加冕或足球锦标赛等等重大事件发生后,我们都希望在报纸或杂志上看到这些事件的照片。新闻照片也可以出现在书籍封面、年历、明信片和广告上,总之,实际上只要是有纸和油墨的地方都会有照片。  相似文献   

6.
《全国新书目》2013,(9):62-63
岁月飞逝。我穿上了军装,为战争做预备。那只是个伪装,这个莫名的形象不是我。但的确有一场战争在发生,也的确有。个牛津大学的学生,为了维护他的特权,不得不付…每周参加一次军事训练的代价,因为每个大学生都是当然的后备军官。从幼时起,一想到战争我就害怕,而它似乎离口常生活又很遥远,  相似文献   

7.
哪里有冲突,哪里有战争,那里就会有出生人死忘我工作的摄影记者。正是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在那动荡不安的环境里用高度敬业的精神为我们留下了一张张极具震撼力的照片,揭露丑恶、反映真相,张张照片有血有泪!正因为这些无价照片所具有的震撼力,让世人每次都能体会到生命的可贵。从这一张张的照片中,我们也许能得到什么……  相似文献   

8.
任悦 《新闻与写作》2007,(9):I0002-I0003
“当人们试图用照相机作为传情表意的媒介时,他们的内心一定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并且希望将之以图像的方式展示给世人,而照片最终就是摄影师的内心独白.”  相似文献   

9.
2003年4月,一则《美记者伪造战争照片被炒》消息报道了美国《洛杉矾时报》摄影记者布莱恩沃斯基因电脑伪造战争照片而被炒鱿鱼。一位当过25年摄影记者的人被解雇了,尽管布莱恩沃斯基曾经获得过不少引人注目的奖项,但所有光环都没能成为原谅他的理由。  相似文献   

10.
美国新闻界的前辈,在《生活》杂志工作二十余年(从四十年代早期至六十年代早期)的爱德华·K·汤普森对卡尔·麦丹斯做过这样的评价:“我知道的摄影记者有成百个,如果让我从中选择一位战地记者,我将选中卡尔。从他的作品中能选出一组杰出的反映战争题材的照片。”卡尔·麦丹斯作为《生活》杂志的记者从二次  相似文献   

11.
我为什么要写战争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然有一天,我发现有人称我作家了,不久我又发现我被人称为战争小说作家,这使我感到很惶惑。直到今天,我仍然拿不定主意,是否或者说有没有必要接受“战争小说作家”这个称谓。但有一点是清楚的,那便是,我也确实写了一些与战争有关的小说,并且给人的感觉我是以此为创作主项,从这个意义上讲,被人定义为“战争小说作家”,又似乎不算太牵强。 如此,我就有必要回头看看了,我为什么要写战争小说。 事实上,不仅是战争小说,就连战争这东西,我本来都是很陌生的。二十年前我参军到了军营,并不是冲着战争来的。天晓得怎么会那么巧,我…  相似文献   

12.
“每逢佳节倍思亲”,今年的元旦,我特别思念彭总则是由于我终于寻到了那张寻觅多年的照片。彭总这张照片,是1951年5月我在朝鲜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一个大铜矿矿口瞬间拍摄的,曾发表在1952年3月解放军画报上。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由于绝对保密,很多记者为彭总摄像,都被志愿军总政治部登记保藏,直到战争胜利结束,正式公布彭德怀同志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之时,解放军画报才临时增加这幅整版的活页照片(因画报从编辑、发稿、付印、出版周期较长,来  相似文献   

13.
1996年11月,我应日本大学之邀再度访问日本时,东京USC会社的省酒精子小姐因我研究上海日本人居留民史,特地将她的朋友珍藏的一枚百年前上海日本照相馆拍摄的人物照片送给我,希望能对我的研究有所帮助。此情真令人感动。这是一枚非常珍贵的历史照片,摄于1892年(明治25年几月28日,照片中的宫崎滔天、宗方小太郎等当时还是二十几岁的无名小辈,十余年后成为中日关系史上的有名人物。这枚照片也是宫崎滔天第一次来华在上海留下的纪念,也许是他从此与中国结缘的开始。为宫崎等人留影的是位于福州路16号(近河南路)的“上野照相楼”,…  相似文献   

14.
“每逢佳节倍思亲”,今年的元旦,我特别思念彭总则是由于我终于寻到了那张寻觅多年的照片。彭总这张照片,是1951年5月我在朝鲜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一个大铜矿矿口瞬间拍摄的,曾发表在1952年3月解放军画报上。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由于绝对保密,很多记者为彭总摄像,都被志愿军总政治部登记保藏,直到战争胜利结束,正式公布彭德怀同志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之时,解放军画报才临时增加这幅整版的活页照片(因画报从编辑、发稿、付印、出版周期较长,来不及编排在正页上)。1959年庐山会议错误批判彭德怀同志后,这版活页照片全被收缴销毁。“文革”后  相似文献   

15.
《潮州日报》的《社会与家庭》专刊创设于1999年10月,至今已出了360多期。该专刊在报社的历次“您最喜欢的版面”读者问卷调查中都有很高的“人气指数”,被誉为本报的品牌专版。身为该专刊责编,我拟谈一谈办好该专刊的体会,希望能通过具体的工作回顾,对地市党报如何办好专版专刊作一点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我是从一个朋友那里看到贵刊的.比较喜欢里边的“来图求解”栏目。摄影是我的业余爱好,喜欢看也喜欢拍。这幅取名为《神韵》的照片是我在“西部风雕塑巡回展上拍的。希望您请专家给予点评指教。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看看图中生活在不同世界的三个人:西部歌王,当红明星,艳丽的模特.他们眼神间,好似在交流些什么呢?但我总觉得照片还缺点什么。  相似文献   

17.
《出版经济》2006,(2):57
在炮火下按动快门的人--拉里·伯罗斯,为了为<生活>杂志取得关于越南战争的第一手材料,拉里·伯罗斯拍摄了50次战斗任务的照片.1963年1月25日,美国当时最权威的杂志在第14页上刊登出了伯罗斯所拍摄的被俘和被杀的越南游击队员的照片,他为所有的战争报道者提供了一个可供追随的榜样.……  相似文献   

18.
徐斌 《新闻实践》2006,(4):F0003-F0003
曾向一位智者讨教他对好新闻照片的见解,他提到了相当有意思的两个词:现场、声音。  相似文献   

19.
去年12月,我报在一版显著位置开辟了《来自前线的报告》新栏目,刊登新闻图片连续报道。这个栏目前后共出九期,刊登了十八张我在云南老山前线拍摄的照片。这些照片的发表,在读者中引起了比较强烈的反响。我是去年10月中旬随同中国记协组织的采访团到前线采访的。刚接受任务时,我既兴奋又不安。由于自己在和平环境中生活了三十多年,对战争是怎么回事,没有亲身经历过,这  相似文献   

20.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纪念活动中,两幅摄影名作中的两个人物在美国相会:一个是太平洋战争中将《美国国旗升起在硫磺岛上》的老兵;另一个是美国侵越战争中《盲目的战神》中的那个男孩。前者老了,后者长大了。但战争的苦涩同样深深地铭刻在他们的记忆里。 人们如此重视历史照片,因为它激活了世界的记忆。 开辟“战争回眸”栏目,正是因为照片会说话。照片形象比较语言文字,能够更直观、更真实地表达事件;尽管照片仅仅是捕捉住历史事件的一个瞬间,而瞬间却往往揭示着整个事件的内涵,让人们不忘历史。 “战争回眸”栏目,将为读者翻阅恢宏的战争画卷,回眸战争与正义的悲壮史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