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祥 《海外英语》2022,(15):78-79+84
拒绝是交际的一部分,会伤害到对方的面子。因此,研究西方国家的拒绝策略可以帮助顺利进行英语学习者之间的交际以及维护交际双方的关系。文章结合面子理论和合作原则并从礼貌角度,对《老友记》的第一、第五和第十季的间接拒绝策略采取定量研究方法进行语用研究。直接拒绝缺乏策略性,不在研究范围内讨论。  相似文献   

2.
《教书育人》2007,(6):1-1
请求别人帮你做一件事情,对方却不肯.往往最令你难堪的不是事情没办成,而是自己遭到拒绝,丢了面子.别人求你一件事,你不好意思拒绝,主要原因也往往是怕伤了人家自尊.历史上很多成功的领导人都精通拒绝的艺术,在说"不"的同时,还能给足对方面子.  相似文献   

3.
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如果遇到做不到的事情,就要学会怎么拒绝。如果直截了当地对请求帮助的人说"不",会使其失望和尴尬。因此,如何寻求一个合乎对方期望的回答,即使是拒绝,也能让对方很容易地接受,这便是一种智慧了。下面,就让我来教大家几手拒绝绝招。  相似文献   

4.
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主动提出帮助他人者态度要真诚,口吻要亲切;若遇到对方拒绝,不可一味坚持给予帮助,以免引起对方的误解。受人帮助者事前事后都应该向提供帮助者致谢;若不想接受对方提出的帮助,应该向对方表示谢意,切忌语气生硬。  相似文献   

5.
在QQ上查找网友,总会遇到一些特别想和他们交谈的Q友,按照“经典”的方法得先把对方加为好友才行。可问题是,如果网友设置了“需要通过验证”或根本就拒绝被加为好友呢?难道就没办法交谈了吗? 呵呵,就这么被拒绝多没面子,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另类的方法,让对方无法拒绝你的问候。不需要特殊的工具,只需要安装QQ2005版,如果没有的话,  相似文献   

6.
浅谈言语交际中拒绝语义的表达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拒绝是人际交往中的逆势状态。直接拒绝,但能提供建议或原因,就不会伤及对方面子;转移话题,回避对方的请求,也可维护对方的面子;以威胁负面面子的言语,劝说对方放弃计划中的不合理行为。学习并正确运用拒绝语义的表达技巧,是保全双方面子、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剂良药。  相似文献   

7.
何兆熊(2000)提到拒绝言语行为是交际者在面对请求、邀请等语言行为时,直接或间接性地否定对方意愿的言语行为。而不同文化背景下社会距离、权势关系等因素也会影响各国拒绝言语行为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学会拒绝     
现在的孩子渴望友谊,渴望被同伴接受,当同伴或好友提出不合理要求时,有些人会因为害怕失去友谊、害怕被嘲讽打击而违心去做;有些人拒绝了同伴,却因为担心对方误解而烦恼;有些人拒绝的方法不当以致友谊破裂。因此,要让学生认识到,我们有权利去拒绝别人,并要学会拒绝的艺术。  相似文献   

9.
佚名 《良师》2010,(6):50-50
办事之前你也许会这样想:“如果我被拒绝,该怎么办?”只朝好的方面想,一旦遭人拒绝,就会唉声叹气或大骂对方混蛋。这种赢得输不得的人必须好好学习下面这位先生锲而不舍的心理功夫。  相似文献   

10.
刑事诉讼立法保护亲密的配偶关系,和追诉犯罪一样,有助于维护社会和谐。一些国家和地区注重保护实质性的配偶关系、落实保护机制、有取舍地予以保护。在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不能全面地保护配偶关系;配偶可能从对方犯罪的潜在证人转变为包庇、窝藏罪的被追诉人,从而难以发挥对配偶关系的刑事诉讼立法保护;此外,配偶的拒绝出庭作证特权有被架空的倾向。不妨将配偶的拒绝出庭作证特权改为配偶拒绝当面作证特权,在此基础上扩大有权拒绝当面作证的主体范围;并且赋予配偶免于强制搜查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