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季元初,南方和北方诗人对宋诗积弊进行了深刻反思。元中叶以前,南方与北方诗人在创作上不约而同地宣告与宋诗决裂。延以后、“排宋崇唐”风气大盛。元人崇唐排宋的原因是受诗评家影响、不满宋诗积弊和元人自身学齐不足有元一代的“排宋崇唐”风气引发后世宗唐、宗宋的门户之争。  相似文献   

2.
唐、宋两代是我国古代诗歌繁荣昌盛的黄金时期,其艺术造诣与表现手法更是登峰造极、无与伦比,尤其是唐朝,我国更是诗人辈出,群星灿烂。探讨唐、宋两代的诗歌,我们不难发现,不论是抒情诗、说理诗作品,还是其他律诗、绝句等,其结尾都颇为讲究,真可谓用心良苦、独出机杼。现就唐、宋诗的结尾,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十四种。第一种为“写景结尾”。请看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力作《送孟浩然之广陵》,其结尾有这么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人不直说惜别之情,而是笔绘眼前之景,这幅“江边送行图”传达出诗人惜别的深情,给读者留下无限…  相似文献   

3.
《宋诗别裁集》是清代一部很有影响的宋诗选本,该书“唐宋兼采”的批评宗旨在其选目上有着鲜明地体现,不仅选取了众多具有典型宋调风格的代表诗人及其优秀作品,亦选录了不少颇近唐音风貌的诗人诗作。这一方面是编者的诗学观在实践中的体现,同时也是乾隆朝唐宋之争相对调和的背景下出现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仰望唐诗,犹如一座巨大的山峰。宋代诗人可以从中发现无穷的宝藏.作为学习典范。但这座山峰同时也给宋人造成了沉重的心理压力,他们必须另辟蹊径,才能走出唐诗的阴影。”宋人这种刻意摆脱唐诗的藩篱,极力跳出唐诗磁场的努力.使宋诗呈现出迥异于唐诗的美学境界,获得了陌生化的审美特征。宋诗的陌生化是以唐诗为参照对象的。宋代许多诗人的风格特征,相对于唐诗而言都是生新的。“比如梅尧臣的平淡,王安石的精致,苏轼的畅达,黄庭坚的瘦硬,陈师道的朴拙.杨万里的活泼。都可视为对唐诗风格的陌生化的结果。出于唐又异于唐的宋诗,因其诗人的陌生化的尝试,使宋诗“表现的对象陌生,形式变得困难,”“打破了审美主体的接受定势,审美主体与之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使主体获得陌生美感。  相似文献   

5.
20世纪的唐宋诗之争及宋诗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初,“同光体”与“南社”的宗宋,崇唐之争,是规模唐音或宋调的旧体诗创作的绝响,也是现代宋诗研究的起点,受新学运动的影响,现代学对于宋诗的评价长期偏低,并为唐,宋诗优劣论所困,到80年代后,人们方逐渐摆脱成见束缚,对宋诗特征及其艺术特质进行了更深入,更全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唐朝社会,神仙怪异流行,对诗人的“好奇”产生了巨大影响。宋代以后,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日益客观,神异之说急速消退,元人宗唐而好奇,就失去了时代的营养,因而难以成功。  相似文献   

7.
试述南社里的宗宋派诗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社里的宗宋派或兼宗唐宋的诗人,当年均不赞许柳亚子片面尊唐,而是努力汲取同光体、宋诗派的长处,毕生潜心诗艺,取径较广,汲取宋诗而取得卓异成就.诸宗元才力横肆,苍浑而造句瘦硬,得到同光体诗人高度评价;黄节诗近陈后山,瘦而有神,婉而健劲;傅钝安逸情骏迈,气魄雄迈;姚鹤雏诗既得宋诗之味厚而无其滞重,得唐诗之空灵而避其轻滑.林庚白诗先学宋,后学唐,沉著郁怒,以精深见长;高燮诗有唐诗之雄放而又兼宋诗之峭健,合唐宋诗为一体;胡先骕合诗人之诗与学人之诗为一身,力图学宋诗而创新,吸纳时代气息、科学精神与学理.可见以为南社"诗唱唐音,不尚江西"、"多叫嚣亢厉之音"之说失之片面,而贬低南社以为"浮浅"、"卑卑卖油郎"之论也将不驳自倒.  相似文献   

8.
金诗在中国诗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阶段,有着与宋诗不同的独特风貌,这种“独特轨迹”的产生,其深层原因除文学史的自身发展内部规律之外,主要是由于北方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互渗和与互渗并行的排拒现象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汪遵为我国晚唐时期著名的“咏史”诗人,但是其里籍何处,在我国古代文献中记载颇不一致。宋人计有功编《唐诗纪事》卷五九《汪遵》条谓:“遵,宣城人。”元人辛文房著《唐才子传》卷八《汪遵传》谓:“遵,宣州泾县人。”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引宋人乐史著《太平寰宇记》卷一○三又云:“汪遵,宣城人。”而《全五代诗》卷  相似文献   

10.
从诗与词关系的角度分析了词对宋诗艺术构成中的一些作用,认为部分宋诗中“歌妓情结”的凸露和对“富贵态”的追求是受到了同时期或稍前的唐宋词审美范型影响,又认为部分宋诗中的某些句法、字法以及取境构象的特点也是唐宋词影响诗体的结果,对此均作了初步的探索和论述。  相似文献   

11.
宋诗三论     
宋诗是中国诗歌史上继唐诗之后的又一高峰。在宋代特定的思想化背景下,宋代诗歌在继承唐诗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上呈现出求新求变的风气,表现出迥异于唐代诗歌的审美观念和美学境界,出现了许多优秀诗人,形成了许多流派。就宋诗的发展脉络及宋诗所取得成就的阶段性来看,宋诗的发展过程可分为六个阶段。  相似文献   

12.
元朝至元、大德年间,在对南宋末年“四灵”、“江湖”诗派诗风的反思中,诗坛出现了尊唐、宗宋风气并存局面。两种倾向既相互渗透又各自独立,从而创造了至元、大德年间诗歌的繁荣  相似文献   

13.
“元体”是宋代诗学批评中的常见话语。在诗学批评史上 ,“元体”由南宋被贬、元明被忽视到清代 ,特别是晚清的被褒和被高扬 ,最后成为宋诗“鼎盛”的代表 ;在政治发展史上 ,“元”时期却是从北宋末到清代 ,始终处于被褒扬的地位。这其实是“元”政治内涵向诗学批评的不自觉渗透、移植 ,元时期并不是宋诗顶峰时期 ,因此 ,“元”也不具备宋诗鼎盛的代表意义。北宋诗歌莫盛于“元”的诗学观念是需要重新思索的。  相似文献   

14.
和唐诗有别,宋诗在艺术旨趣和风格上主要向思理、显露、精细方面发展。当代学者钱钟书先生说:“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谈艺录》),指出了“思”、“思理”为宋诗的主要特点。由于时代精神的变迁和诗歌艺术自身的发展,宋代诗人不再像唐代诗人那样洋溢着民族自豪感,而是以冷静的态度去体察人情物理,作诗力求精妙;宋诗之美在于富有哲理,辞工意新。朱熹的诗作《观书有感》及《春日》便是体现宋诗“理”之美感和特征的佳作。现看《观书有感》:其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  相似文献   

15.
论诗宗唐,讲究温柔敦厚之"诗教",力倡"格调"说的沈德潜尝言:"宋诗近腐,元诗近纤"寥寥八字,便将历时四百载,包括本书所列四大家(虞集、杨载、范椁、揭傒斯)等等大家、名家在内的,数以千计的诗人和数以万计的诗篇,统统"一锅煮"地给予贬抑了!不过,认识宋诗的长处而不吝赞赏者,明清两代(特别是清中叶以后),大有人在;而元诗之受到冷落,似乎迄今犹然。笔者不敏,窃以为欲知如何起宋诗末流之衰,救宋诗偏失之弊,不可不读元诗;欲知元人力追唐音但仍具自家面目,而  相似文献   

16.
学问一直为历代诗人所重视,“以学问为诗”却是在宋代形成的,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唐代诗人杜甫。杜甫首先以赋笔写诗和以议论入诗,从而打破了中国诗歌传统的审美体系,开始关注诗歌中的学问典故、字词韵律。韩愈、李商隐为唐人学杜诗最有成就的两位诗人,他们的创作、诗学观直接影响了宋诗“以学问为诗”的形成,“以学问为诗”便在西昆派(以典故为诗)、欧阳修(化用古人诗句)、王安石(以史料入诗)等诗人努力下,到苏轼、黄庭坚达到成熟。特别是黄庭坚的诗学理论的提出,从而使“以学问为诗”从一种单纯的诗歌技巧上升为诗歌创作观。  相似文献   

17.
元诗宗唐,田园诗也宗唐。但在时代生活的影响下,诗人无法安心田园,身在田园也十分无奈,因此,象陶渊明和庸人田园诗的那种韵味,就无法再现,这是元人宗唐失败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李重华是清前期著名的诗论家,他的《贞一斋诗说》在清代诗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在清代前期“尊唐”与“趋宋”之争中,李重华能摆脱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总结了唐代古体诗古朴、厚重的风格特色,在肯定五言、七言古诗的基础上,赞扬了唐代近体诗的辉煌;也看到了宋诗对于唐诗的吸收与突破,并认同宋诗多抒议论、重视义理、风格质朴的特色,同时对西昆、江西诗派提出批评。李重华对唐、宋诗的评价,为后世探究唐宋诗的理论价值提供了范本。  相似文献   

19.
宋代文人的士大夫化对宋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是文人广泛士大夫化的时代 ,文人的社会地位很高。遂以文字为能事 ,于是在诗中卖弄技巧、夸耀学问 ,因此形成宋诗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的特征。宋代诗人多兼政治家或学者 ,思辩能力强 ,因此亦导致宋诗重逻辑思维、讲求事理 ,以议论为诗的风气亦因此形成。但宋代统治者对于文人的思想控制极严 ,故宋人大多压抑个性 ,心理趋于内向与封闭 ,因此宋诗的气象也就较之唐诗小得多了。  相似文献   

20.
黄庭坚是北宋杰出的大诗人 ,是“江西诗派”的开派宗师 ,其诗之艺术风格显示出前无古人的“开创性” ,其表现形式有三 :一是创新奇崛、峭拔瘦硬的总体艺术风格。它对矫正当时流行的晚唐体、西体等浮靡诗风 ,有扭转风气的作用 ;二是在诗歌技法上 ,注重布局 ,讲求章法 ,即将散文章法引入诗中 ,惯用“逆起法” ,在意念、意象安排上讲求逻辑严密、腾挪跌宕 ,从而使诗更富有表现力 ,推动了宋诗的发展 ;三是在语言上化腐为新、点铁成金。这是其诗追求艺术美的一种标志 ,也是其诗创新风格的又一重要表现 ,并非“剽窃古人”。因而 ,黄庭坚是诗歌史上一位具有开创精神的诗人 ,其独创的表现手法、语言技巧对“江西诗派”乃至宋诗的发展都起了具有开创意义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