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根 《现代语文》2014,(4):107-109
《二十四诗品》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经典的诗论著作,作者以其独特的诗性言说方式品评诗歌的体貌风格,不仅描绘了作品本身的诗情画意,也开拓了诗歌理论的艺术境界。《二十四诗品》的诗性言说方式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与其修辞格的运用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试图对《二十四诗品》常用的比兴、重叠、通感和引用等修辞格加以论述,探讨其独具诗性的语言艺术。  相似文献   

2.
南朝时成书的文学批评巨著,除了刘勰的《文心雕龙》之外,另一部便是钟嵘的《诗品》。 《诗品》专论诗歌,并不像《文心雕龙》那样,系统地论述文学创作方方面面,但作为诗学批评自成体系的专书,对于后世诗歌理论以及诗学形态的形成,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后世的诗学与诗学批评,受到《诗品》的直接影响,特别是诗学形态和诗学方法的发展,都可以在《诗品》中找到它的滥觞。 严格地说,《诗品》以汉代至梁的五言诗及其作者为论述对象,通论这一时期的诗人及其作品,并没有十分周密的体系和理论,很像是一部简约的诗歌断代史。…  相似文献   

3.
意象思维是中国古代特有一种思维方式,无论是诗歌创作还是诗学评论,即通过意象来表达作者的情思。唐代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无疑就是其中的美学典范,文本中有着大量的精炼性词组构成的密集意象群,以此来体现古典文人的诗歌创作论和诗歌批评论。同时由于司空图的妙笔生花,《诗品》集诗学与诗歌一体的文本特殊性,又分析了《诗品》意象下所隐含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4.
七月诗派是20世纪40年代最大的诗歌流派之一。他们奉行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理论,与时代、与现实紧密配合,作品全都表现出昂扬厚重的战斗风格。七月诗派主张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诗品和人品的一致,他们的作品充满着阳刚之气,表现出生命的力度和抗争的激情。七月诗人的这种硬汉子品格值得我们当代作家很好地学习。  相似文献   

5.
王士禛作为康熙时期最有影响的诗人,不仅在歌创作上标举神韵,而且形成了一套系统的诗歌理论,这套理论成为当时的主流诗学,其门人和弟子将其概括为"神韵说"。"神韵说"在当时指导了一批诗人的创作。"神韵"是在中国古典诗歌发展过程中积淀的独特的艺术品质,是一种追求缥缈、自然、清远、典雅的美学倾向。"神韵"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独特的审美标准由来已久,钟嵘的《诗品》、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和严羽的《沧浪诗话》都对"神韵说"的最终形成和系统化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沈德潜论胸襟胸襟,即胸怀、胸臆,亦称襟抱。指人的志趣、抱负、气量、情操,是人品的集中表现。中国古代诗论家多把诗品与人品结合在一起进行论述,认为胸襟的大小、高低,必然反映到诗中。强调诗人的品德修养,重视作者胸洪对作品的影响。清代著名诗人、诗论家沈德潜在...  相似文献   

7.
杜甫,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上继往开来的伟大诗人、诗品人品合一的杰出代表、儒家传统观念当中忠君爱国的典范。其崇高的人格修养、忧国忧民的淑世情怀、善陈时事的诗史精神、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素为后世文人所师范。清初名儒姚培谦,出身江南望族,明经通史,学博而志专,诗歌亦擅名一时,深得杜甫之家法。其对杜甫的接受,主要体现在诗史精神、忠爱品格和诗歌境界三个方面,而这一渊源关系的形成,乃家风濡染、个人秉性际遇,以及当时文教政策的交相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8.
20世纪英美意象派代表诗人埃兹拉·庞德于1915年创造性翻译《神州集》(Cathay)。文章基于接受理论视角,分析作者在诗歌意象创造与传递方式上对中国古典诗歌所进行的文学再创造,反观文学翻译作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杜Jun是明清这际名的黄冈籍诗人。他为人坚持民族气节,论诗主张诗品与人品的统一,这决定着他的诗歌思想具有强烈的时代性,继承了自杜甫以来以诗歌反映动荡社会现实的“诗史”精神,从而把诗歌创作与时代、社会、个人的际遇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0.
《诗品》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论诗专著。其作者钟嵘稍晚于刘勰。人们一般将《诗品》和《文心雕龙》并称六朝时期中国古典文论的“双璧”。清代学者章学诚称 :“《论品》之于论诗 ,视《文心雕龙》之于论文 ,皆专门名家 ,勒为成书之初祖也。《文心》体大而虑周 ,《诗品》思深而意远。”(《文史通义》)足见《诗品》之重要。《诗品》中最瞩目的核心理论 ,人们探讨也最多的应该是其“滋味说”。以“味”论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滋味说”可说是源头 ,其后 ,唐代司空图的“韵味论” ,宋代苏轼的“至味论” ,乃至清代王士礻真的“神韵…  相似文献   

11.
诗歌以有限的形象生发无限的审美效果,这一现象在"意境"理论中得到了阐述。"境"这一文论术语来自佛教概念。钟嵘的《诗品序》"赋比兴"三义中提出"文已尽而意有余",可视作古代诗歌意境理论的雏形。诗歌的意境理论成型于唐代。王昌龄"三境"并提,首推"意境"一词。皎然《诗式》对诗歌意境和风格的关系作了辨析,司空图发展了《诗式》中的境界风格理论,提出"境外之境,象外之象"。王国维一部《人间词话》集中研究"境界"引起广泛的关注,古典诗歌意境理论至此基本形成。目前意境理论还存在或多或少的争议,可以肯定的是:意境或境界的追求是主体和客体,意与象,文本与接受之间的和谐统一,代表着古典诗意的追求。  相似文献   

12.
鲍照是南朝文学史上著名的文人,其作品以文、赋以及乐府诗见长。他的文、赋词采华丽,构思巧妙;他的诗歌在当时的文坛上别具一格,尤其是乐府诗对后人影响甚远。钟嵘的《诗品》作为中国文学理论作品中的一部重要著作,其中对鲍照的评价势必会给后人评鲍照诗歌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将结合《诗品》中关于鲍照诗歌的评论以及相关的诗人及其作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当代马华诗歌的两种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马华诗歌呈现出两种鲜明形象。一是前行代所塑造的走向成熟开放的现实主义主流形象,其特色为内容坚实情感真挚素朴、诗品人品合一、诗境明朗而含蓄等。一是新生代所建构的现代新形象,分流为绍续前行代以及朝向后现代这两种倾向。这两种形象充分彰显出马华当代诗歌的丰富性和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4.
"知人论世"是中国文学的一种传统批评方法,它作为评论文学作品的一种原则不断流传和发展,在中国古代许多文论作品中都可以看到这种批评方法的运用,钟嵘《诗品》也不例外。本文结合"知人论世"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发展状况,从诗歌发生、诗歌本质、诗歌风格三个方面深入探讨钟嵘对这一批评方法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锺嵘的《诗品》是继刘勰《文心雕龙》之后又一部品评诗歌的名著.它们都是在反对齐梁形式主义文风的斗争中产生的.这两部独具面目的文学批评巨著接踵问世,前后相映,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古典文论的宝库,为中国文学批评史增添了奇光异彩."《文心》体大而虑周,《诗品》思深而意远",即前者博大,后者专精.两相比较,《诗品》比《文心雕龙》自有超越的地方.本文拟就《诗品》的诗歌革新主张及源流观,发表一些浅见,仿记室谦辞,故题名曰辕议.  相似文献   

16.
论中国古代诗人的读者意识樊宝英中国古典诗论是一种泛接受美学,自始至终跃动着一种强烈的读者接受意识。它既关乎诗歌的作品论,又关乎诗作的接受论,同时又关乎诗作的生成论。在中国古典诗论中,作者、作品、读者三者往往是三位一体的。中国古代的诗论家从来不脱离诗作...  相似文献   

17.
受中国传统生命哲学的影响,中国古典诗歌体现出独具特色的以彰显生命精神为主的境界理论,这不但是中国古典诗歌所追求的一种独特倾向,更是中国人对人生境界的追求在诗歌中的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8.
受中国传统生命哲学的影响,中国古典诗歌体现出独具特色的以彰显生命精神为主的境界理论,这不但是中国古典诗歌所追求的一种独特倾向,更是中国人对人生境界的追求在诗歌中的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9.
张枣作为西南诗群中的重要诗人之一,一直致力于诗歌的语言试验,以融合中国古典诗性与源自西方的现代诗歌为创作追求,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体风格,例如他的早期作品《何人斯》,其诗性品格就非常突出。利用罗曼·雅各布森的"诗性功能"理论、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布拉格派的"前景化"理论等文学理论,对《何人斯》进行文体学层面的解读。在不脱离古典诗歌语境的前提下,分析其具备"现代性"特征的文体技巧。通过文体分析,可以发现其与传统诗歌"历时性"的关联和对传统爱情诗模式的"突破",能够更深层次地理解作品和作者的心境。  相似文献   

20.
清初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中的《枝指生书宋人品诗韵语集》是传世本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另一传本.其中祝允明与冯梦祯跋语表明:一、司空图作《二十四诗品》之说在当时(万历三十一年)尚不流行;二、文献标题说明《二十四诗品》是由宋代流传下来.以王士祯为代表的清初诗家多认定司空图作《二十四诗品》之说,与他们维护钦定《全唐诗》权威性相关.他们虽见过祝允明这个作品,但多有意回避这则文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