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困此,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  相似文献   

4.
田秀丽 《成才之路》2009,(22):47-47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注重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是每个语文教师应尽发职责。一、教师范读感染学生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有时朗读还可以  相似文献   

6.
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7.
潘青松 《成才之路》2009,(21):77-78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  相似文献   

8.
朱丽玉 《快乐阅读》2012,(19):30-3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随着学生朗读能力的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开拓思维和陶冶情感。低年级学生由于理解能力有限,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就需要针对本学段学生的特点进行朗读指导。那么,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进行朗读呢?我认为,通过三个步骤,学生的朗读水平一定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
语文新课标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是每位语文教师应尽的责任。朗读训练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基本训练,是眼、耳、脑多种感官  相似文献   

10.
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如果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那么就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想和陶冶情操。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使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这样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这就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显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朗读指导.是我们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应尽的职责。  相似文献   

12.
马文芳 《甘肃教育》2009,(19):61-61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思维和陶冶情操。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将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使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  相似文献   

13.
王颖 《中国教师》2009,(Z2):303-304
今天的语文课上,很多老师已开始注重朗读的指导,并贯彻了《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以读代讲"、"读中感悟"、"读中体验"的新理念,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陶冶情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这就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显然,注重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是每个教师应尽的职责。  相似文献   

14.
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这就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  相似文献   

15.
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训练思维和陶冶情感。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  相似文献   

16.
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操。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中的朗读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学习,同时朗读也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朗读中不仅要指导学生以正确的朗读方法进行朗读,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思维和语言能力,同时有助于学生对朗读内容的进一步理解。  相似文献   

18.
培养朗读能力,提高朗读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雪琴 《成才之路》2009,(31):37-37
朗读时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朗读方法、朗读兴趣和朗读习惯对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深深的体会到:读,特别是朗读可以帮助学生规范口语,增强语感,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发展学生的语言。陶冶学生的情操。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科学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思维,陶冶情感。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学生的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其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其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在朗读指导时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充分地运用朗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思维,陶冶情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