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项覆盖中国60个主要城市的报纸读者调查显示,在各城市日报平均阅读率排名前3位报纸的几乎都是当地报纸。进行此次调查的北京面视调查咨询中心专家认为,这表明地方性报纸在各地的报纸市场中已占据主导地位,而全国性报纸的影响正在削弱。以北京为例,主要日报平均阅读率居前三位的报纸分别为《北京晚报》、《北京日报》和《北京青年报》,而全国性大报的阅读率则相对偏低。调查还显示,中国城市居民对读报的兴趣差别较大。60个城市中最爱读报的是杭州市民;平均每人每天读报2.23份;读报最少的是福州市民,平均每天每人读报0.…  相似文献   

2.
各报在迎接新媒体挑战中的办法存办手机报、多媒体数字报刊、开展报网互动等,同时,手机二维码、电子商务、电子阅读器这些数字化手段正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报业实践。数字化迎合了年轻人的需求,传统报纸从内容到形式上也逐渐新潮时尚,更多刊登年轻人喜爱的内容,积极拓展年轻读者。数字化帮助报纸挽留年轻人一项针对杭州大学生的读报状况调查在问到不看报的原因中,100名被访的大学生有46人回答通过其他渠道了解新  相似文献   

3.
美国年轻记者心目中的理想报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岩 《新闻记者》2003,(2):43-44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年轻人读报?《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组织了一次调查,来自美国18家报社的76位30岁以下的年轻记者分成几个小组,讨论了“年轻人想读什么样的报纸以及为什么读报纸”的话题,并且描述了他们心目中的理想报纸。《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2003年1-2月号发表了里兹·考克斯撰写的综述。  相似文献   

4.
我在资料室工作,经常读报,尤其爱读报纸的补白,也十分乐意为报纸写一些补白文章。纵观全国各地的报纸,新民晚报的补白最多,内容也比较丰富,古今中外、名人轶事、文体艺术、生活趣闻、情操礼仪等,无所不包,似可称为“报纸补白之首”。所谓“补白”,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即:“报刊上填补空白的短文”。为什么报纸需要补白,办报人乐于用它来调剂版面?我想,首先是报纸配上与新闻有关的补白,可以帮助读者了解新闻的来龙去脉,扩大读者的视野;其次,补白能使读者在读报困乏时,换换“口味”,调剂精神。一篇集  相似文献   

5.
虽然报纸“寒冬论“引起诸多质疑的声音,但是,报纸年轻读者群的萎缩已成为全球新闻界的难题.如何吸引大学生读者是很多国内纸媒在关注的问题.为此,我们从“报纸头版设计对大学生选择倾向影响“这个角度入手,对兰州大学、山东大学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6.
电视在读报纸,从中央电视台的《朝闻天下》、《马斌读报》,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再到网络上的“8点报“,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报纸的生存空间。其他媒体的生存空间在拓展,而报纸的生存空间在缩小。同其他媒体相比较,它到底在给读者提供什么?在有声时代,报纸如何“发声“?  相似文献   

7.
一杯咖啡,一份报纸,闲适的街头,慵懒的午后.这是美国影片中经常出现的镜头.哪怕是在炽热沙滩上享受日光浴时,人们也往往拿着书报顶着烈日阅读.2010年1月,美国退休人员协会 (America Association of Retired Persons (AARP))通过电话调查了1040位成年人,其中29%的人每天读报,18%的人一周读报两到三次,17%的只在周末读报①.在周末会阅读报纸的人共占46%,接近样本半数.可见,美国周末读报人群极为庞大.也正因为美国人拥有这样的周末读报习惯,反哺着美国繁荣的周末报业市场.  相似文献   

8.
人类进入电子时代以后,报业该走向哪里?广电的崛起给报纸带来了挑战。在美国家庭,电视机每天平均开7小时,实际收看3个半小时,而人们读报的时间每天平均只有24分钟。对此,一些悲观的未来学家预言:“总有一天人们了解天下大事不再依靠报纸。” 然而,悲观者毕竟是少数,一种全新的报纸已开始出现,那就是电子报纸。  相似文献   

9.
读报的人常常会发现,当天报纸上的国际国内财经新闻,在头天网络上或手机上都已经报道过多次了,且更快、更全,唯一不同的是报纸上的本地新闻.本地新闻多不多?本地新闻做得好不好?对读者有没有吸引力?有没有帮助?这应是当下这种新媒体竞争环境下地方报纸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仅是相对于同城报纸的竞争力,更是相对于新媒体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虽然报纸“寒冬论”引起诸多质疑的声音,但是,报纸年轻读群的萎缩已成为全球新闻界的难题。如何吸引大学生读是很多国内纸媒在关注的问题。为此,我们从“报纸头版设计对大学生选择倾向影响”这个角度人手,对兰州大学、山东大学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谁是报纸的“重量级消费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关于报纸的“重量级消费者”的操作性定义读者是报纸这一传播产品的消费者。对于读者作为报纸消费者的划分可以从两个维度上加以区别:一是从读者对于报纸的行为依赖程度上划分──经常还是偶尔;一是从读者对于报纸的心理依赖程度上划分─—非常重要还是无关紧要。如果我们把这两个维度加以交叉,我们便可以得到读者作为报纸消费者的3种“量级”:轻量级消费者、中量级消费者、重量级消费者。所谓报纸的重量级消费者是指那些既认为读报非常重要,同时又有几乎天天接触报纸的实际行为的读者;所谓报纸的轻量级消费者是指那些既认为读报不…  相似文献   

12.
周宁 《军事记者》2006,(2):13-15
近几年,随着现代报纸的发展与繁荣,使得各家报纸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而这种竞争,不只是反映在办报理念、报纸质量、报纸发行等方面的竞争,更多地体现在优秀人才的竞争上。那么,现代报纸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新闻人才?哪一类新闻人才更受报纸青睐?为此,笔者对一些有代表性的报纸进行了调查。新进报社采编人员工作现状近年新进入报社的采编人员,主要是高校大学生。他们应该说还是比较出色的,但也或多或少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社会、国情等不甚了解。正如《新华社每日电讯》报总编辑解国记所说:“如果说他们哪些方面不适…  相似文献   

13.
怎样办好星期日和假日的报纸,这是一个新问题.有人认为星期日和假日读报的人不多,这不是事实.问题是星期日和假日的报纸应该有特点,更适合读者假日的需要,它的内容应该和平日不同,有些变化,这样就更能吸引读者.在苏联,办好星期日或假日的报纸已提到报纸编辑部的工作日程上来了,希望我们的报纸也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出版参考》2006,(9X):37-37
据统计,近几年来纸质印刷的日报大学年龄的读者群有所下降。虽然大学生不喜欢日报,但对于大学报纸还是读得很多的。一项大学出版社研究表明,大学生既阅读纸质版大学报纸,还阅读网上版大学报纸。  相似文献   

15.
体育类报纸成都读者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了解体育类报纸在成都零售市场的基本情况以及读者构成情况、特点等,2002年5月31日,我们对成都市区二环路内所有报摊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同时还对在这些报摊购买体育类报纸的读者进行随机访问。本次调查之所以选择在5月31日开展,主要考虑在此之前及当天无重要赛事,更能反映体育类报纸的日常销售和读者状况。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收回有效问卷525份,有效率为88%,置信度为93%,全部数据采用国际通行的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统计处理。一、成都体育类报纸读者“肖像”在成都,谁在看体育类报纸?如果要给…  相似文献   

16.
张晓雪 《今传媒》2008,(2):66-67
<驻济高校大学生都市生活类报纸阅读情况调查>2006年被确定为山东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山东大学新闻调查组通过近2个月调查,对目前驻济高校大学生在报纸阅读,特别是都市生活类报纸阅读方面的情况有了基本了解,掌握了大量真实、可靠的数据资料.在对这些数据资料进行详尽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撰写了这份调查报告.希望该报告对于密切济南当地媒体与驻济大学生的关系,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媒介接触习惯,推动都市生活类报纸更好地进入大学校园,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报纸版面设计是一门艺术,报纸出来的产品必须以读者为本,既要好看,又要好读。现在是厚报时代,彩报时代,对办报人来说,提高报纸的有效信息量,同时降低读者获得这些信息所付出的成本,是吸引读者的关键。而读者读报的成本,既包括购买报纸的经济支出和购买的方便性,也包括读者阅读报纸的时间支出和阅读的轻松愉悦性。因此,从版面编排着手,尽量帮助读者减少读报时间而得到信息与精神的满足,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黄玲 《今传媒》2006,(6):44-45
在人类传播历史长河中,报纸对信息沟通、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如今,随着互联网络、手机、楼宇、车载电视等新媒体的发展、壮大,传统报纸的读者在日益减少,其中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年轻读者的流失,新媒体成为年轻读者获取信息的主要窗口。美国报纸协会开展了一项调查,结果表明,日报的阅读率1970年为78%,而2002年下降到55%,18岁至24岁的年轻人日读报率只有41%。中国的情况也不容乐观:2004年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针对北京市场进行的调查显示,“北京地区阅读报纸的人群中,35岁以下的年轻读者已经有11.6%,由过去的经常阅读报纸转变为现…  相似文献   

19.
从1871年第一张日本报纸《横滨每日新闻》创刊至今,日本报业已经历了近120年的历史进程。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日本报纸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今天,日本每天出版发行7000万份报纸,已成为全世界报纸人均拥有量最高的国家之一。据统计,平均每千人拥有报纸578份。据有关调查表明,日本90%的成人,平均每天读报40分钟,这也是世界上少有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20.
这次记者会是在报社开始进行报纸改革的时候召开的。会议的主题是研究我们的记者工作怎样适应改革、开放、搞活形势的需要,适应报纸改革的需要。我们的报纸为什么要改革?改革的目标是什么?怎样改革?我们搞改革有些什么有利条件?记者在改革中占什么样的地位?这里谈谈一些情况和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