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张齐华,优秀青年教师,被众多数学教师称之为"数学王子"。成名以来,他的多节课例被数学老师们津津乐道,从"圆的认识""平均数""交换律",到"认识整万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意义"以及重新演绎的"圆的认识""平均数",  相似文献   

2.
龙玉菲 《教师》2012,(1):96-96
前段时间,我很荣幸地参加了在怀化的数学课堂教学观摩学习。走进名师的课堂,我感悟很深。特别是刘松教授课前与学生的交流:"你们认识我吗?""不认识。""怎样把一个陌生人变成一个熟悉的人呢?""让他自我介绍呗!""如果他不愿意呢?""向他提问题。"这时课堂很安静。  相似文献   

3.
长治县柳林小学是一所农村小学。2010年以来,我们立足常规教学管理,开展以"上课""观课""说课""议课""辩课"和"教后反思"为基本内容的校本教研,探索出"五课一反思"的校本教研模式,在有效提高教师驾驭课堂能力的同时,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也有了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4.
结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一个好的结课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总结一堂课的学习内容,而且能够启发学生思维,提升学生情感。在历史课中,教师不能简单地把课结成"句号",而应该把课结成"问号""省略号""双引号""感叹号"。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结课在课堂教学中"画龙点睛"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童晓芳 《学子》2012,(2):60-60
新的一学期开始了,又一届一年级小朋友步入了小学校园,为了让这些注意力难以保持的小家伙们爱上学习,课上课下,"小红花""五角星""小爱心"成了重要的角色,简直到了不可或缺的程度。对于多年从事低年级数学教学,踩着"一二一二"节拍走过的我来说,深知"小红花"作为一种奖励、表扬手段的重要性。有了它的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兴趣浓...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废除"注入式""满堂灌"的教法.复习课也不能由教师包讲,更不能成为教师展示自己解题"高难动作"的"绝活表演",而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探索活动中实现创新、突破,展示自己的才华智慧,提高数学素养和悟性.  相似文献   

7.
提起特级教师华应龙,就能立即想起他许多耳熟能详的经典课,像神奇的莫比乌斯带中括号孙子定理圆的认识出租车上的数学问题长方体的认识等,这些课无不充满教育者的智慧,无不体现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8.
何俐 《成才之路》2012,(6):85-85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地将"实践与综合运用"作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并列的学习内容,体现了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聂虹 《辅导员》2010,(24):34-34
前些日子市里举办青年教师"三课功"大赛,我班学生配合外校一青年教师上了一节数学课。本节课介绍的是"直线""线段""射线"知识。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研究需要抓手,同课异构就是其中一个很好的抓手。同课异构设计是以"认""同"为研究视角,运用比较的方法去"解""异",将"认同"与"解异"结合起来的研究过程。"认""同"是教学文本和教学理念",解""异"的是课堂导入、课堂精讲和课堂操练。好的同课异构教学设计必须处理好设计数量、设计标准、研讨跟进和教师相互倾听等四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他们而言"认识周长"是一堂比较抽象的课。如何把这堂课上得既生动活泼,又能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中领会"深奥"的数学知识,教学中我设计了"指一指""玩一玩""说一说"等充满童趣的活动。  相似文献   

12.
彭沈义 《学子》2012,(11):38-39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数学思考"一词在《课标》修订稿中已纳入了教学目标的第二项。这就充分凸显了"数学思考"是数学教育基本任务中的创新意识的核心。创新意识要从小培养,那么数学思考更要从小开始培养。教学过程中,只有把学生的"数学思考"引...  相似文献   

13.
林朝琼 《成才之路》2013,(11):83-83
针对目前小学数学教育中出现的"独角戏式""问答式""演戏式"的教学问题,本文提出访谈式数学模式,通过建立情景、引发讨论、团队合作、互相启发等方式来践行访谈式教学模式,真正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目前国内小学教育中弊端频现,尤其是在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三个板块"思想,即"基础知识灌输""判断分析提升""老师辅导协助"。在这些思想的禁锢下,  相似文献   

14.
马鑫 《成才之路》2010,(33):27-27
阅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素质教育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会",更要"会学""会学"的基础首先便是会"阅读"。数学阅读是掌握数学语言的前提,是顺利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5.
课改十年来,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等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课堂教学也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中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但也有一些问题得以凸显: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过分追求形式,对数学教学的本质及其丰富内涵有所忽视,课堂教学呈现肤浅和浮华倾向,缺乏深刻与厚重……河南省许昌市教研室针对课堂教学现状,结合本地实际开展了"小学数学‘厚重课堂’的探索与实践"。该课题指出,"厚重课堂"着重追求"五感"(即情感、实感、动感、灵感、效感),突出"五味"(即数学味、思想味、文化味、趣味、人情味),倡导老师们要"厚练功底""厚研教材""厚读学生",做"厚重教师"。"比例尺"一课是课题组在该课题实验研究中进行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6.
"性""情"是中国人学思想史中的重要论题,不同时代的人学思想家对于二者的内涵及关系有不同的阐释。从"性""情"的基本涵义着手,对不同时代人学思想家对"性""情"的认识及二者的关系进行梳理,以深化对中国人学思想中的"性""情"核心概念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张秀荣 《学子》2013,(9):56-57
数学是生活的提炼,是实践的结晶,是智慧的源泉,是思维的体操。有的学生认为数学知识深奥难懂、枯燥无味,那是因为他没有发现数学的奇异之美,没有领略数学的和谐之妙,没有认识数学的对称之奇,没有感受数学的简洁之绝。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有义务把"金木水火土"请进课堂,来还原数学的美丽。一、"金"——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第一堂数学课上,我们先不要急于讲授数学知识,可以先和学生开一个座谈会。大家在一起谈一谈"什么是数学?""数学有什么用?""怎样才能学好数学?"通过座谈,让同学们知道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通过座谈,同学们发现  相似文献   

18.
提起特级教师华应龙,就能立即想起他许多耳熟能详的经典课,像"神奇的莫比乌斯带""中括号""孙子定理""圆的认识""出租车上的数学问题""长方体的认识"等,这些课无不充满教育者的智慧,无不体现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19.
一、国际视角下的"问题解决"自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由于"问题解决"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情感与态度"一起被列为数学教育目标的四个方面,自然获得了数学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的普遍关注,近期更已成为数学教学研究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20.
万丽 《广西教育》2012,(34):81-81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数学学习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