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明 《湖北档案》2002,(9):10-12
步入21世纪,两股力量在推动着中国的信用重建,一是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发现的现状触目惊心,让社会震惊。从“基金黑幕”到“银广夏骗局”;从冠生园“陈陷月饼”到瘦肉精事件;从假酒到毒米……我们正在咽下不讲信用的恶果,信用危机会摧毁自己;二是中国加入WTO后要兑现承诺,与国际接轨,我们必须从“非征信国家”(资信调查业不普及,  相似文献   

2.
当今,“信用”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从“以德治国”的提出,到《中国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的颁布;从“信用中国”、“信用北京”、“信用上海”,到对行业自律的呼唤……这一切都表明人们对目前信用缺失状况的忧虑和重建信用传统的迫切心情。有着巨大影响力的新闻传媒和被人称为“无冕之王”的记者们,其公信力也面临着挑战。面对  相似文献   

3.
为引进人才"重建档案"带来的问题及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各地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不少单位公开宣称可以为招聘人才“重建档案”,以便让其享受相应待遇。从一定意义上讲,“重建档案”加速了人才流动,更符合市场经济的需要,有利于人才资源整体优化与合理配置。但是简单“重建档案”不要原始档案,带来种种后患。  相似文献   

4.
人无信不立,这是中国人的祖训。“诚信”乃“诚实守信”,即“内诚于心,外信于人”。《中庸》曰:“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荀子认为:“诚信生神,夸诞生惑。”可见诚信是一种人格操守,是个体立身之本,是社会运行之规。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优良道德传统。社会在发展,在当今的市场经济时代更要呼唤诚信,可以说诚信是持续繁荣的基石。目睹当前社会种种之怪现象,中国高层做出决策,重建市场“信用”刻不容缓。建立信用档案,是我国档案工作适应社会信用建设的需要,是信用文化的客观要求。加快建立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的信用档案,是加强…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各地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不少单位公开宣称可以为招聘人才“重建档案”,以便让其享受相应待遇。从一定意义上讲,“重建档案”加速了人才流动,更符合市场经济的需要,有利于人才资源整体优化与合理配置。但是简单“重建档案”不要原始档案,带来种种后患。  相似文献   

6.
一、中国:遭遇信用危机 中国,一个数千年崇尚诚实守信的文明大国,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落下了一堂重要的市场经济必修课--信用.从"基金黑幕"到"银广夏骗局";从冠生园"陈馅月饼"到瘦肉精事件;从假酒到毒米……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讲信用被称为市场经济的“黄金规则”,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信用问题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建立一个符合国际惯例,适合中国国情的信用管理体系,加强信用信息的有序管理,成为社会当务之急,也成为方方面面关注的热点。信用是企业进行正常经济  相似文献   

8.
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目前我国维系各个经济主体的信用关系非常薄弱,严重影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制约了社会各个经济主体的信用关系,甚至造成信用危机,出现社会混乱,建立社会信用系统已成全社会共识。目前,社会上信用档案建立的形式很多,从江苏保险信用体系的建立,到上海企业联合征信系统的开通、中关村信用服务的启动,甚至石家庄市新华区文明办也建立了“社区信用档案系统”,各个系统、行业纷纷进行试点,对我国信用档案体系的建立作了初步尝试。笔者认为:由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规划、协调,依托各级地方综合档案馆,建立地方综合信用档案数据采…  相似文献   

9.
试论现代出版业的社会信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凌 《出版科学》2003,1(2):33-35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转轨时期的信用缺失问题也凸显出来,作为以知识经济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出版业不仅需要社会信用,而且担负着重建信用道德的社会责任。构建出版社会信用体系对规范现代出版行为,加强出版社图书营销管理,促进出版业生产力的发展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0.
信用,按最简单的解释就是能够履行跟人约定的事情而取得的信任,不需要提供物资保证而可以按时偿付的能力。经济学家吴敬琏教授说,信用是指一种建立在授信人对受信人偿付承诺的基础上,使后者无须付现即可获取商品、服务或货币的能力。从最初的物物交换到现代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信用一直是一个必须的要素,并且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而发展成为一种制度体系,成为一种无形的资本。我国另一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说:“信用代表着一种信任,一种承诺。这种信任与承诺,可能是以合同的形式出现的,也可能建立在道义或习惯的基础上。”因此,在现代…  相似文献   

11.
2004年 12月 ,浙 江省 工商 行 政管 理局 首 用 突 “然死 亡法 ,宣布 262家 企业 信用 破产 ,并依 法 吊 ” “ ”销了 其营 业 执照 。几 天 以后 ,杭州 市 也在 公布 了 八千余 家 信用 破 产”的 企业 名单 后,将 他们 从合 法 经 “营者 名单 上 剔除 。 这些 被 宣布 “信 用 破产 ”的 企 业有 欠 钱不 还者 、制假 贩假 者 ,名单 中 甚至 还 包括 了 浙江 欧陆 风 情 “咖啡 馆”“浙江 西 泠印 社 文化 发展 有限 公 司”“浙 江专利 等 一些 曾经 赫 赫有 名 的公 司。 …  相似文献   

12.
从两个角度探讨了“图书馆精神”的内涵与实质。从哲学角度论证了图书馆精神的内涵、结构及其运动发展的规律,认为这种“图书馆精神”是人脑对图书馆实践活动的反映,为广义图书馆精神。从道德角度论证了当前业内所集中讨论的“图书馆精神”,实为“图书馆职业精神”,属于职业道德范畴,是狭义图书馆精神。而图书馆职业精神是一组概念的集合。现代图书馆职业精神的重建,应以“广义法人图书馆职业精神”为基础,将探讨行政管理机构与图书馆的权利义务关系作为重点,以起码的职业义务道德建设的法制化为目的,吸取西方人权理论的精华,与中国社会的法治环境建设联系起来,探讨依法治国之路,才能找到图书馆职业道德重建的路径,单纯从图书馆自身职业道德方面谈道德的重建,是没有出路的。同时评析了范并思等先生的“图书馆精神”理论的贡献与不足,对他的“图书馆精神”概括的片面性与维护图书馆权利论点的缺陷作了剖析与批判。  相似文献   

13.
信用档案:悄然叩开百姓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 ,被人们称为个人消费信贷“基石”的个人信用制度也开始逐步浮出水面。据报载 ,从7月1日起 ,上海市首批装有200万市民个人信用报告的数据库系统投入运行。这个系统可以在全市15家商业银行通用 ,只需花费10元人民币 ,在十秒钟内银行就可以查询到这200万人中任何一位的详细信用记录。这意味着200万上海市民从此有了自己的经济身份证———信用档案 ,在“个人信用消费制度”上迈出了第一步 ,成为我国现代金融制度的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个人信用档案———自己的经济身份证所谓信用档案…  相似文献   

14.
李昕 《兰台世界》2005,(5):32-33
2001年10月,北京西三角人事技术研究所推出了“中国企业员工表现鉴定与评估在线管理系统”。由于该系统是记录普通员工工作状况优劣的绩效管理平台,因此被一些舆论称为“红黑档案”。“红黑档案”的重点内容是“红”,即记录员工优秀的绩效表现,以档案记录、鼓励员工提倡良好的信用和职业道德,而“黑”则是对员工不规范行为或劣迹的记录。具体操作是所有会员企业可以在这个在线管理系统上建立员工的电子档案,记录员工的工作业绩和工作污点,只有该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部门主管及总经理可以看到这一档案,员工本人也可定期浏览。当一个员工离开时,企业就将其业绩信用记录放入公共部分。“红黑档案”与传统意义上的档案的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它具有更强的实效性、真实性和实用性。“红黑档案”是人事档案工作中的新生事物,其优劣得失有待实践的评判,但它是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新形势而产生的,必将发挥积极的作用。“红黑档案”这一现象的产生引发了我们档案工作者诸多的思考,本文就此进行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信用体系建设:新闻出版业迫切研究的新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在建立并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这一“民心工程”已被提到了战略性位置上,而举全国之力、集全民之智,打造一个符合现代社会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信用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种信用经济,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新闻出版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建立和完善行业信用体系乃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社会信用制度与信用档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源于诚信原则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市场经济有序运作的基石。构建现代社会信用制度除了确立以诚信为基础的信用原则以外,更重要的是建立信用的监督与管理机制,切实做到“守信者奖,失信者惩”。信用档案为信用的监督与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信用数据。信用档案管理体系是信用监督与管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诚信是一种个人道德品行,也是最基本的古老的商业道德规范,自古以来,就有“童叟无欺”的商业经营自律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随着现代市场秩序的建立,它又成为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并上升为一种普遍的社会道德要求。江泽民同志曾指出“没有信用,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这里的信用,既包括企业信用,也包括个人职业信用和经济交往信用。国企信用的建立靠诚信,那么,国有印刷企业的诚信状况如何?诚信又如何建设?本文拟从剖析诚信内涵入手,浅谈国企的诚信建设。国有印刷企业诚信的现状企业讲诚信,既不分国界,也不分制度;既不分性质,也不分历史,是企业通用的经营总则。近15年来,美国的《财富》杂志每年都邀请8000余名高级管理者,对年销售额在5亿美元以上的300家企业作企业信用和企业业绩相关的评估和研究。评估的内容包括管理质量、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从以往的调查结果看,80%的企业认为产品质量是最重要的指标。但是,近年来选择“对企业商誉和企业信用带来的企业形象状况”上升为首位,而且这个指标还在上升,与企业经营业绩呈正函数关系。也就是说现代企业已从产品质量竞争提升到深层次的诚信服务理念的竞争,诚信服务成为企业...  相似文献   

18.
社会信用体系建立与信用档案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以信用为基础的经济。信用直接关系着交易成本,信用与交易成本成反比,社会信用度低意味着交易成本高,社会信用度高意味着每个人都会受益。“信”之“用”固然大矣,然而却是宏观的、长远的,是关系着所有人的,它与每个具体的企业或经济主体的成败没有必然关  相似文献   

19.
胡永球 《传媒》2002,(7):21-22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从中央到地方的传媒单位在人事管理和使用上实行固定工和招聘工两种制度(以下简称“双轨制”)。这一新情况对传媒的生存发展产生了和继续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新闻单位用人“双轨制”是改革深化的产物。改革开放后,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形成,传媒业“铁饭碗”已经无法再端下去了。但是由于多种原因,传媒单位对过去的员工很大程度上采取了维持现状的做法,而对新进的人,新创办的媒体则完全按市场机制进行。这就是近年来普遍实行的“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的用人“双轨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国内的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一切的竞争,最终都反映为人才的竞争;一切优势,最主要的是人力资源的优势。正是在这种理念支配下,许多地区或单位为吸引人才,解决引进人才的后顾之忧,在其个人档案因种种原因不能随人才流动而流动的情况下,公开承诺为引进人才重建档案。“重建档案”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人才流动,更符合市场经济的需要,有利于资源的整体优化与合理配置。从一定意义上讲,“重建档案”是对扣留人事档案,限制人才流动行为的反戈一击。在过去“单位人”时代,人事档案依附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