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悟是实施生命教育的一种教育实践方式。我国对生命教育的研究处于不断发展和逐步完善的阶段,然而在生命教育的实际实施过程中可以发现,生命教育开展的方式存在着些许问题。体悟的生命教育实践方式具有尊重生命个体的独特性,尊重个体生命的生成性,注重个体生命的亲身性,注重生命教育的自主性,注重生命教育的无时空性。体悟的生命教育实践方式需要生命个体情感参与,要善于运用体悟的生命教育情境,开展体悟的生命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运用体悟式生命教育资源。因此,实施体悟的生命教育实践方式是生命教育发展的趋势,对生命教育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生命教育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开展生命教育的最基本的途径;生命教育实践课,是生命教育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升华,实践活动可以带给学生以活力、收获以及创造力。为了彰显生命的价值,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生命教育课程实施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3.
钟国林 《考试周刊》2015,(41):187-188
本文从建立生命教育分层体系入手,阐述生命教育包括生命意识教育、生存能力教育和生命价值升华教育三个层次。以生命教育理念为指导,从开设生命教育校本课程,在各学科中渗透生命教育,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生命教育综合实践活动三方面开展高中阶段生命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4.
学校教育本质上是关怀人的教育,是体现生命性的教育,呈现的是生命化的教育内容和形式,而生命化教育开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学生的实践活动。生命化的主题实践活动始终是围绕"人"的存在而开展的,其实施策略具有生命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内容和途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对学生的生命教育主要应该包括要教育学生敬畏生命、热爱生命、创造生命、超越生命。高校开展生命教育可以通过开设专门的课程传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倾注,在各专业课、公共课、教学管理中渗透,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加强,在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中维护。  相似文献   

6.
探索生命教育的方法,寻找生命教育的途径,构建生命教育的模式,是开展生命教育不可回避的问题。对学生的生命教育,我校以开设生命教育校本选修课程、开展生命教育实践活动、进行生命教育学科教学渗透的方式进行,进而构建起与普通高中教育相适应的生命教育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7.
卫生高职院校的生命教育要通过树立正确的理念、加强师资力量、拓展内容形式和改善外部环境等方面探讨有效开展生命教育的实践活动,构建卫生高职院校生命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体系,逐步提升生命教育的内涵和品质。  相似文献   

8.
王娜 《辅导员》2014,(4):67-68
近年来,中小学生意外事故屡有发生,楼道踩踏、野外溺水、交通安全等各种意外伤害都在威胁着学生的健康甚至生命。很多学校相应开展了生命教育课程,把生命、安全教育放至重之又重的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意外事故的发生,但很多时候,仍有不少意外事故具有不可抗力的性质,是无法预防的,此时,停留在口头和形式上的生命教育和安全教育便呈现出局限性的一面。因此,在学校德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开展历奇教育,帮助学生掌握处理各种意外事故的知识和技术,附之以必要的训练,便成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项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9.
人是实践的生命价值存在,教育实践是实践的一种具体方式.教育实践是教育主体的生命实践活动,是教育主体的生命存在方式和生命成长途径.教育主体参与教育实践的过程本质上就是在生命对话与交流的基础上实现生命成长与生命价值提升的过程,就是师生生命本质实现、确证、生成与彰显的过程.教育实践蕴含着深刻的生命品性,它坚持教育主体的生命立场,以人的生命价值提升为旨趣,注重生命生成与关怀生命,追求教育主体生命成长和生命世界的丰盈,彰显出丰富的生命特性和浓厚的生命情怀.  相似文献   

10.
陈莲红 《教师》2019,(4):31-32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引导和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正确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开展生命教育迫在眉睫。开展丰富多彩的生命教育实践活动,能在调查访问中、在动手操作中、在游戏中、在田野里、在社区中、在企业里,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其特长和爱好,让其生成实践智慧,从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王慧 《现代教育科学》2015,(2):44-45,58
中小学的生命教育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问题。从哲学的角度看,生命教育是一种关注人的教育,是一种关注人的生命的教育,是一种关注人的生命价值的教育。中小学生的生命教育应该从理念和实践两个角度出发:首先在理念层面上让学生了解生命、感知生命;其次,在实践活动层面上注重学生的体验,设置生命教育的专门课程、展开生命教育的学科和管理渗透、开展相关生命实践主题活动以及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并从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多个角度促进生命教育的开展。  相似文献   

12.
如何破解新形势下中小学生生命教育问题,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一直苦苦思索的问题,以电影为媒介开展生命教育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在此认识基础上,本文系统地梳理和总结了学生社团里生命影院的操作程序,同时对它的有效实施进行了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3.
万和兵 《考试周刊》2014,(16):40+46-40,46
生命化教育是当前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日常教学中更应当渗透生命化教育。作者从朗读、写作和综合实践活动三方面,谈谈开展生命化教育的体会。  相似文献   

14.
参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是高校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学生社团活动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宗旨,也必然包含对大学生开展生命教育。目前,高校学生社团组织形式多样,活动内容丰富多彩,但由于组织涣散,学生社团不能完全挖掘其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潜能,特别在生命教育这一块关注较少。高校应抓紧学生社团建设,努力引导其承担好生命教育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2004年,我校开始了生命教育的校本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学校已形成了教师课堂、家长课堂、家长社团、主题活动四大方式为主的生命教育校本德育实践场。教师课堂课堂是育人的主阵地,是开展生命教育的主要场所。各学科教师结合学科知识、结合生命教育的主题,挖掘学科生命教育的价值,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启  相似文献   

16.
生命视域的学科实践是以学生生命成长为基本取向,依循学科知识、实践活动与学生生命的深度关联,通过蕴含生命特质的实践活动,促进学生作为完整生命的和谐发展,在本质上是一种生命实践、生活实践、生长实践,而不只是在实践中理解、验证、运用学科知识的认识活动。学科实践的生命意蕴在于整体观照生命成长、开显生命存在的意义,融通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让学习过程成为生命亲力亲为的发展历程。学科实践生命意蕴的实现,需要确立身心合一、感性与理性交融、个体性与社会性并进的生命发展立场,创设具有整体性、开放性、结构性的学科实践情境,促进具有生命能动性的学科实践体验过程。  相似文献   

17.
生命教育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教育是旨在促进学生认识生命、理解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为此,积极生命教育的模式构建和实践活动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8.
生命是教育的逻辑起点和归宿,以爱己、修身、奉献为主要内容的关爱自我活动是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价值和全面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对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具体途径的实践探索。绥化学院将关爱自我活动融入了大学生生命教育实践,通过全程化的体系构建、体验式身心辅导、融入式教育实践,使大学生生命教育有的放矢,提高其时效性。  相似文献   

19.
生命是教育的逻辑起点和归宿,以爱己、修身、奉献为主要内容的关爱自我活动是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价值和全面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对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具体途径的实践探索。绥化学院将关爱自我活动融入了大学生生命教育实践,通过全程化的体系构建、体验式身心辅导、融入式教育实践,使大学生生命教育有的放矢,提高其时效性。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及其它漠视生命的事件频发,亟需开展生命教育。生命教育具有三个维度,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需要树立生命教育理念,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