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孩子发脾气,是父母在家庭中最常见、又最感束手无策的事情。孩子发脾气通常是无理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为了提出“抗议”或者“逼迫”父母“让步”,他们便哭闹不休,甚至赖地。此时父母静待便是一种办法。静待,即是父母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静静坐在一边,等待孩子“冷静”下来,脾气自行消失,然后针对  相似文献   

2.
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男孩,非常任性,常常对别人乱发脾气。一天,他的父亲给了他一袋钉子,并告诉他:“你每次发脾气的时候,就在后院的围墙上钉一根钉子。”第一天,男孩发了37次脾气,于是就钉下了37根钉子。这样过了一段时间,男孩发觉控制发脾气要比钉钉子容易些,所以他发脾气的次数就一点点减少了。终于有一天,男孩能够控制情绪,不再乱发脾气了。父亲又告诉他:“从现在开始,每次你忍住不发脾气的时候,就拔出一根钉子。”过了很多天,男孩终于把所有的钉子都拔了出来。父亲拉着他的手,来到后院的围墙前,说:“孩子…  相似文献   

3.
哭闹、发脾气是儿童一种消极情绪的表达方式。面对孩子的哭闹、发脾气,家长最常用的手段或是叱责打骂——不许哭!或是哄劝迁就——别哭别哭!岂不知,正是在“别哭别哭”的哄劝声中,使孩子学会以哭闹作“资本”要挟家长,从而也就促成了任性不自制的不良个性习惯。要知道,“不许哭”的叱责并不正确,结果要么是压而不服,要么是孩子变得  相似文献   

4.
许多父母在孩子发脾气时可能会想:是我们供给你吃、喝、穿、戴,你有什么资格对我们发脾气?这种想法当然可以理解。不过,这种想法不利于解决问题,往往会激发更大的矛盾。那么,我们如何理解孩子发脾气呢?发脾气不是麻烦而是“康复手段”每个人发脾气都是有原因的,只是人们没有注意到,或因某些原因疏忽罢了。而人们发脾气时所选择的对象,也多是能够承受或是能够忍受我们“暴风骤雨”的人。这种对象的选择有时是下意识的,但是更多的时候是有意识地选择那些能够带给我们安全感、也能够理解我们的人。正因为在他们面前有安全感,我们才敢于发脾气,…  相似文献   

5.
寿星父子     
有位101岁的寿星向记者介绍说:“我长寿的秘诀是从不喝酒,更不发脾气……”这时隔壁传来大骂声和摔东西声,记者忙问:“隔壁是谁?”寿星说:“我父亲。他每天喝酒,找不到酒就发脾气。”寿星父子@邱红娟  相似文献   

6.
六月     
今天早晨。我去上学,刚出家门.一阵大风迎面而来,“哇,今天的风可真大呀!”我无不惊叹道,就像发脾气的雄狮一般在吼叫着……  相似文献   

7.
周岁内的宝宝一般不会发脾气,是父母的“开心果”。宝宝周岁后脾气渐长,尤其到了两三岁,发脾气几乎成了家常便饭。其实,从没脾气到经常发脾气是孩子成长的表现,是其心理发育的一个必经过程。偶尔发发脾气,可使沮丧、不满等不良情绪得到及时释放,对宝宝的情感发展有好处。因此,宝宝偶尔发发脾气,父母不必过于担心和烦恼。  相似文献   

8.
请滚     
小明三岁了,妈妈经常教育他:说话要讲文明,要常用“请”字,比如“请坐”“请喝茶”。一天妈妈发脾气,大声吼着“滚”。小明愕然,马上纠正道:“妈妈,你应该说‘请滚’。”请滚$洛阳市第二师范学校@李小红!老师  相似文献   

9.
许多父母都有类似的梦魇,孩子到了玩具商店,着魔似地的要东要西,一旦你不顺从他的要求,孩子便赖在地上,大哭大叫,极尽所能的令你难堪,任凭你软硬兼施、好话说尽(如果不是在公共场合,早就一巴掌下去),也是无用,最后要不就是不欢而散、扯手拉耳朵地离开现场,要不就俯首投降、心不甘情不愿地任凭勒索。这里提供父母们几个简单的观念及做法。首先,当孩子发脾气时,你要让他明白“他是可以发脾气的”,你也必须接纳“发脾气的孩子”,目的是要孩子明白,情绪是他的朋友,而非敌人,也要引导孩子接纳“发脾气的自己”或“自己的情绪”。  相似文献   

10.
控制“老脾气”发作四法发脾气,实际上是一种情绪冲动。人的情绪冲动一般有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的原因。不论哪一种原因,当人们的情绪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震动。这就是所谓老脾气要发作了。老脾气发作,往往会造成不良后果,它会给工作带来损失,使同志和...  相似文献   

11.
童心无错     
上师范时,一位老师曾对我们说:“发脾气很容易,忍耐很难,哪怕只有几秒钟。如果你要发脾气,不妨先深呼吸……”走上工作岗位后,我才深刻感受到这句话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你看到这个标题是否觉得好奇?什么叫做“路怒症”呢?简单来说,就是开车时,情绪易失控,容易发脾气,在心理学上,称为“路怒症”。因为交通堵塞等往往给人带来长时间的压力和挫折感,使驾驶员产生一种应激障碍。  相似文献   

13.
《八小时以外》2011,(10):78-78
起床之后不愿意说话,常常坐着发呆,还特别容易发脾气,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起床气”了。通常情况下,起床气的形成原因会被理解为日常生活压力过大、夜间睡眠质量不好等等。  相似文献   

14.
栅栏上的洞     
曾经读过一个故事,今日想起深受启迪。故事的大意是:有一个小男孩脾气特别大,有一天,他的父亲给了他一把锤子和一包钉子,并对他说:“只要你想发脾气的时候,你就往栅栏上钉一颗钉子。”小男孩发现费力地把钉子钉进木头里不如控制住自己不发脾气,这样,钉钉子的颗数一天比一天少,直到有一天,小男孩一次脾气也没发。  相似文献   

15.
评价的评价     
吕谦 《四川教育》2003,(11):23-23
有一位教研员,听课后大发脾气:“作就是作,什么习作不习作的!”任课教师大为疑惑:“课程标准”不是明确提出:“写作”在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么?这件事发生在课程改革初期,这位教研员的错误评价似乎尚可原谅,因为他仅仅是对新课程不熟悉或说知之甚少而已。  相似文献   

16.
一位手艺精湛的木工师傅,带了一位爱发脾气的徒弟。那位徒弟遇到稍不顺眼的事,重则挥拳动武,轻则大发雷霆,不问青红皂白地直戳别人的脊梁骨,弄得人家十分尴尬。师傅对此十分伤脑筋。一日,他语重心长地对徒弟说:“你为人忠厚,做事肯卖力,就是爱发脾气。这种陋习不文明,得改呀!不然会影响你的人生……”徒弟表面上答应悔改,实际却又难以做到。  相似文献   

17.
张莉 《学前教育》2010,(9):11-12
天天(匿名)是一个6岁的男孩。在家里,他是个倍受关注的“小王子”,父母总是想方设法满足其各种要求,无论这些要求是否合理。如果天天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哭闹和发脾气就是他的回应。家人对他众星捧月般的关爱,使天天成为幼儿园老师眼中的“问题儿童”。  相似文献   

18.
新教师要让学生喜欢,必须具备“五心”,即:爱心,耐心,事业心,责任心,上进心。有爱心要求我们必须从心底喜欢我们的学生。有耐心就是一定要耐住性子,不要轻易发脾气,不要学生一犯错误就大发雷霆。  相似文献   

19.
因为一次平常的考试失败便哭哭啼啼;因为一次演讲比赛名落孙山便闭门伤心;因为班干部改选落榜便满脸乌云;因为长辈没答应给办“生日派对”便大发脾气;因为外出郊游步行游览,便接二连三大叫“累死了,累死了”;难题解不出便烦躁,作文写不出便摔笔……  相似文献   

20.
裴媛媛 《甘肃教育》2013,(21):66-66
曾经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过这样的事例,有一位家长从女儿出生之日起,就对她进行赏识教育,孩子偶露微笑,就大加赞赏:“宝宝笑得真好看!”女儿刚呀呀学语,就又不失时机地夸奖她:“芳芳真聪明!”甚至她发脾气耍性子的时候也不放过赏识的机会:“芳芳真有个性!”在这种轻松的环境下,孩子长成了一个活泼开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