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师生活得幸福吗?或者通俗地说,教师过得幸福吗?更简单地说,教师幸福吗?这就是对教师幸福问题的质问和反思。虽然有人说“谈论幸福是要招来嘲笑的”,但是,教师的幸福问题受到越来越多人士的关心和关注,却是不争的事实。如果我们的回答是“教师过得不幸福”,那么,教师为什么“过得不幸福”?如果回答说“教师是幸福的”,那么,教师的幸福在哪里?教师怎样才能幸福地生活?  相似文献   

2.
回眸自己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的十年,尽管没有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我拥有的是一位平凡信息技术教师一路走来的幸福体验。记得一位朋友曾经问我:“你如何评价你所从事的职业?”我一脸幸福地回答:“我正在做着我所热爱的事业,和我所爱的学生一起感受生命、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3.
近来,大家越来越关注“幸福”这个词。什么是幸福?这是千千万万人一生的思考,怎样获得幸福?这更是千千万万人一生的追求。唤醒教师职业生涯的幸福感,开发教师自身生命的价值,促进教师自主发展,也是新课程实施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教育是什么?是等待,是享受,是幸福!亲爱的朋友,如果你愿意成为一名幸福的老师,如果你愿意把这种幸福传递给你的学生,请与本栏的三位作者一起“倾听花开的声音”“守望平凡的岁月”“留住幸福的味道”。  相似文献   

5.
一、教师幸福:在教育职场中的生命体验教师幸福吗?有人说,教师幸福也许是一个伪命题。教师工作压力大、劳动强度大,何以谈幸福!是这样吗?如果不是,教师的幸福又在哪里呢?上世纪80年代广为传唱的一首歌中这样写道:“幸福在哪里,朋友告诉你,她不在柳荫下,也不在温室里,她在辛勤的工作中,她在艰苦的劳动里……”那么,教师在辛勤的工作中能体验到幸福吗?  相似文献   

6.
幸福,是人们挂在嘴边常常谈论的话题。但从学理上来说,幸福并不与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幸福”完全是一回事。那么究竟什么是幸福?人们怎样才能把握自己的幸福?幸福指的是一种“主体的主观情感,是主体的一种心理感受”吗?那么幸福感又是什么呢?也有人认为“幸福就是环境与人的内在尺度相符合的状态”,是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通融区。幸福,说到底是对人生价值的一种追问,但其前提条件是要立足于一定的客观现实状态。那么,以对人的关怀为最高目的的教育学理应要关注人的幸福和幸福生活,又能为人之幸福做点什么?我们又怎样进行幸福教育?  相似文献   

7.
人生的最大需求是什么?是幸福.幸福是一种心灵的体验,要用心去感受,用情去触摸.幸福是人生活的永恒目标,而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事业,其直接目标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其终极目的则应为了人幸福地生活.这其中的“人”,不仅包括学生,也应包括教师.教育丰富的主客体内容使得教师这一职业拥有其他职业无法比拟的情感体验.当代社会呼唤“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8.
周庆锋 《小学教学研究》2010,(12):118-119,121
教育的价值在哪里?人接受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予学生各种知识,却没有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幸福。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因此,从根本意义上说,教育就是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幸福,培养人创造幸福的能力,最后达到“让学生感受幸福、让教师享受幸福的教育”的终极目标。那么,学校应该如何开展幸福教育呢?  相似文献   

9.
“为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首先需要教师自身幸福。很难想象,一个不幸福的教师能够关注学生的幸福。什么样的教师才是幸福的?我们认为“成长着的教师是幸福的”,只有幸福成长的教师才能带给学生幸福,教师的幸福成长是实现学生幸福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0.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从哪里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师们,你幸福吗? 主持人(上海市北郊学校校长):当前教育和教育管理越来越倾向于“以人为本”。如果教育和教育管理不能了解人的需求而且是每个人具体的要求,那么“以人为本”是一句空话。人的最大的要求是什么?是幸福。而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同的,因此教育者和管理者都应该十分关注受教育者和被管理者的每一个体的生命质量和人生幸福。今天我们在此讨论的话题是教师的职业幸福感问题,我认为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水平是重要的.这关乎学生的幸福。为此,我请来了一些教师和校长一起来展开对话。  相似文献   

11.
“是庸庸碌碌一生,还是让生命焕发着光彩?”是《做一个幸福的教师——陶继新教育讲演录》一书,向我们每一位教师提出的“哲学命题”。“怎样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呢?”带着这个疑问,我认真细读了这本书,“一个重要体会就是‘经典为伴,幸福一生’”,  相似文献   

12.
易敏 《辽宁教育》2008,(7):16-18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予学生各种知识,但是却没有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幸福。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教师如何去发现、创造教育的幸福?如何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去体会幸福?如何让学生学会幸福地度过一生?我想这是新时代教师们需要去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我问自己:“你幸福吗?”答案是肯定的。当我再一次问自己:“作为教师,你幸福吗?”一个人思索了许久,或许答案就是:一言难尽!  相似文献   

14.
有人问一位著名的演员:“您认为什么角色最难扮演?”他沉思良久才说:“很平凡又很伟大的那种人,比如教师。”细细想来,我们做教师的真是平凡而又平静,实在是没有可供充分表演的波澜起伏.没有吸引人的惊天动地,可我们却为这个伟大的职业付出了一生一世的真情,可谓“情到深处自平凡”啊!  相似文献   

15.
教师一直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工作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如此,教师应该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一群人,然而现实的状况如何呢?在一次基层调研座谈时,很多教师都面带疲态地谈道:“独生子女难管,做老师太累心”,“琐碎事情繁杂,班主任难当”,“考核评比太多,工作压力很大”……到底是什么让光环中的老师们如此忧心忡忡?职业幸福,距离教师有多远?  相似文献   

16.
近来,大家越来越关注“幸福”这个词。什么是幸福?这是千千万万人一生的思考,怎样获得幸福?这更是千千万万人一生的追求。唤醒教师职业生涯的幸福感,开发教师自身生命的价值,促进教师自主发展,也是新课程实施的一项重要内容。幸福感是班主任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是事业有成的坚实基础,是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班主任道德情感的核心。  相似文献   

17.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幸福,都会不断地追求幸福。费尔巴哈说:“生活和幸福原来就是一个东西。一切的追求,至少一切健全的追求都是对于幸福的追求。”教育是为人类谋福利的事业,教育的应然追求是人的幸福。没有幸福感的教师就不会有学生的幸福和对教育本真追求的实现。遗憾的是,很多教师缺乏职业幸福的体验与感受,觉得从事教师职业没有多大意思。究竟什么是幸福?如何唤醒教师的幸福感受?本文试从心理学的角度,谈一些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李玮  朱静 《宁夏教育》2012,(7):142-142
没有教师生命的提升,就没有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没有学生的创新;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没有学生的主动发展。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追求做一名平凡讲台上的优秀教师。有一位教师每天临睡前回答自己提出的三个问题:“一省吾身——有没有走进学生的心灵?二省吾身——有没有追求课堂的诗意?三省吾身——有没有感受教育的幸福?”  相似文献   

19.
幸福究竟是什么?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在思考,但幸福仍然是一个“每人都知道其含义”,却无人能精确定义的概念。亚里士多德把人生的幸福分成三类,那就是自外界得来的幸福、自心灵得来的幸福和自肉体得来的幸福。希腊哲学家麦关多鲁斯认为,内心得来的幸福远远超过外界得来的幸福。周国平先生说:“幸福是身心的愉悦和精神的丰富。”基于这个角度,做一名幸福的教师关键是要在几十年的教书生涯中感受职业的幸福。怎样去感受职业的幸福,做一名幸福的教师呢?  相似文献   

20.
“春种一粒粟,秋收千颗子”的农民是幸福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是幸福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读书人是幸福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爱.国者是幸福的……当“幸福”一词频繁地被人们提及,作为教师的笔者也不禁陷入思索:什么样的教师才是幸福的教师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