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维是人类智慧最集中的体现。朱绍禹说:"阅读不就是通过书面语言思考作者表达的事物与思维,岂不就是把语言和思维融合在一起的思维活动。"因此,语文阅读教学应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促进学生语言与思维共同发展。怎样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扎实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呢?  相似文献   

2.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教科书编者之间对话的过程。在现实的阅读教学中,我们经常听到的生本对话,要么只是对文本语言的简单重复,要么就是游离于生本对话之外的第三人,以至于儿童对语言的感受能力一直处于稚化状态。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真正走进语言之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带领学生创境、入境、出境,在生本对话中给学生言语智慧和心智成长提供真正的帮助,并将母语教育与审美教育完美融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3.
所谓"语感",也就是语言意识,即指对语言的感受、认识、把握能力。阅读教学的语感就是训练学生感知语言之神妙,洞察语言之精髓,把握语言之理趣,推动阅读教学,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4.
正听、说、读、写是语文能力的四大支柱,更是教师语文教学的重要指向。其中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作为阅读教学的重要范畴,应该以阅读教学中语用能力的提升作为基础。只有让学生切身经历语言实践运用的过程,学生才能真正获取言语表达的内蕴、生长的体验、实践的规律和语用的经验,从而获取自主表达的口语智慧。一、口语技能,从传统认知中摆脱禁锢1.口语技能不是纯粹的运用工具口语智慧就是表达主体运用自身的口头表达技能  相似文献   

5.
所谓“语感”,也就是语言意识,即指对语言的感受、认识、把握能力。阅读教学的语感就是训练学生感知语言之神妙,洞察语言之精髓,把握语言之理趣,推动阅读教学,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语感的强调,就是要注重对语言的直观感受和直接把握,亦即表现为一种对语言知识的活学活用,融会贯通,一种在阅读教学实践中锤炼出来的对语言的真切领会和深刻理解,甚至表现为一种对语言的默契和灵悟。 现代的阅读教学要求破除以教师讲解、分析、说明为主的知识灌输,把阅读教学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使学生能说会道,能读书看报,能熟练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阅读教学就应该将提升学生语用能力,提升学生言语智慧作为重要内容。因此,本文提出"言语智慧呼唤对文本体裁的高度关注、言语智慧呼唤对结构设置的悉心体悟、言语智慧呼唤对文本语言的双重运用",以文本为基准,提升阅读教学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7.
阅读教学应将重心聚焦在典型语段和语言句式上,引领学生积累表达策略,从而内化语言。课堂中要重揣摩,在自主发现中获得言语经验;重复述,在组织调配中促进语言积累;重历练,在实践运用中生成智慧,从而促进学生言语智慧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陈荣华 《文教资料》2005,(2):115-116
所谓“语感”,也就是语言意识,即指对语文的感受、认识、把握能力。阅读教学的语感就是训练学生感知语言之神妙,洞察语言之精髓,把握语言之理趣,推动阅读教学,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语感的强调,就是要注重对语言的直观感受和直接把握,也即表现为一种对语言知识的活学活用,融会贯通。现代的阅读教学要求破除以教师讲解、分析、说明为主的知识灌输,把阅读教学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使学生能说会道,能读书看报,能熟练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因此,阅读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上。而语言文字素质的综合体现就…  相似文献   

9.
阅读教学说到底就是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在阅读教学中贯穿以上两条主线,可以促使阅读教学走向简洁。但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虽然已经拥有了甄别、遴选教学内容的意识,却鲜有真正研制教学内容的策略。教学内容究竟依照怎样的方式研制?角度不同,其研制策略也大相径庭。一般情况下教师可以以文本构建的语言环境为研制的重要原则。在教材文本中,作品语言构成的上下文就是语言环境,包括句段篇的语言单位、文本的语言形  相似文献   

10.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就是通过对语言的理解走进作品的艺术世界。高中语文教材内容目标性、逻辑性以及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有明确的定位,阅读教学的目标就是要求学生品味语言、感受意境、领悟内涵。本文围绕阅读教学中如何细读文本,旨在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要想让学生把文本中学到的语言材料、表达方式乃至修辞运用于新的语言环境中,并仿中有创,就需要教师智慧地抓住阅读教学与说话写话的点。  相似文献   

12.
阅读教学效果好的最基本要求是理解,理解了然后提取信息,借鉴写作、说话的技巧和经验,积累语言、情感、思想、人生智慧等.因此,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理解作品并从作品中提取信息的能力,获得写作、说话的技巧和经验并用之于实践的能力,帮助和鼓励学生从阅读中积累语言、情感、思想、人生智慧等.  相似文献   

13.
所谓文本,就是以文为本,就是通过对语言材料的反复阅读和深入品味来理解文章的内涵,来理解和运用语言。新课标(修改稿)增加了"必须引导学生钻研文本"的要求,而阅读教学的一大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从这两大方面来看,在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4.
李伟 《新疆教育》2012,(20):195-195
按照课改阅读理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雏、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的过程就是从文字系统中提取信息的过程,也就是将看到的书面语言感悟、体验、内化,继而转换成自己富有个性色彩的语言的过程。阅读是个性化色彩较强的一种活动。只有在大力张扬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基础之上,充分挖掘阅读主体的阅读潜能,才能使之丰腴厚实,有智慧,也才能适应未来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智慧课堂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尤其在阅读教学方面能够营造智慧的课堂环境,实现阅读流程的进一步优化,提高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在智慧课堂下进行高中英语单元话题拓展阅读能够从多方面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阅读效果,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阅读能力以及学习动机,加强学生学习的整体性。所以,当前教师要重视英语单元话题拓展,加强阅读教学与智慧课堂的结合,增强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从语用视角去确定教学内容,注重文本的语体色彩,有效地将语用知识嵌入其中,体会文本的言语智慧,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从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体表达三个角度讨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内容的重构,以期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交流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17.
语文阅读教学的高耗低效是个老大难的问题。经过多年探索,阅读教学仍然逃脱不了"教师教的不得法,学生学的索然寡味"的困境。我认为,主要根源之一是对语文本质属性的曲解。其实,语文学科就是凭借文本语言,学习语言运用的课程,这就是语文的"本色",就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新课标背景下的阅读教学,应植根于  相似文献   

18.
理解能力是阅读教学的基石。阅读最基本的要求是理解,然后提取信息,借鉴写作、说话的技巧和经验,积累语言、情感、思想、人生智慧等。因此,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理解作品并从作品中提取信息的能力,获得写作、说话的技巧和经验并用之于实践的能力,帮助和鼓励学生从阅读中积累语言、情感、思想、人生智慧等。教学中,笔者努力探索,安插成功的路标。  相似文献   

19.
冯振玉 《成才之路》2011,(22):34-35
语境就是"语言环境"。阅读教学作为贯穿语文听说读写能力训练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离不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在阅读教学中,只有充分利用语境,才能提高阅读教学成效,提高学生的理解、鉴赏等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20.
新科技的进步,带来新时代的繁荣,带来新思想的涌现,为语文教学的发展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生长性阅读"就是顺应这个时代潮流提出的新的阅读教学方式,突破原有教学的局限,运用更丰富的阅读材料,使学生自由阅读,多元表达。阅读教学不仅是引导学生在语用中学习语言,还应该注意学生思维的培养与训练,实现其智慧层次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