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新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训练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技能,奠定综合性素质,为社会造就出创造、创新、创业型人才。创新学习是一种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创新学习是一种自由开放的学习活动,创新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创造过程,创新学习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提倡培养创新精神其最终目标是要培养创造的人才,培养创造人才离不开独立人格的培养,独立人格是指具有进步的思想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自觉维护人的尊严,具有独立见解和独特个性的素质品格,这种独立人格是从事社会主义建设的创造性人才必备的品格,事教育在培养创造性人才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独立人格;尊重学生的人格,善于发现其潜在的天赋和才能,尊重其个性和差异,引导其走上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创造民主的学习环境,鼓励和培养学生的独创意识。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呼唤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创造性教育,创造性教育要靠具有创造性的教师来完成。师范生要担负起未来教书育人的重任,必须加强“创新人格”的培养。“创新人格”是整体人格的有机构成部分,是整体人格在创新活动中的表现。师范生的“创新人格”主要有:崇高的理想、对祖国教育事业的深厚情感、强烈的进取精神、浓厚的认知兴趣、坚强的意志、正确的自我意识、科学的创新精神等特征。为了培养师范生的“创新人格”,必须充分发挥创造性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大力开设活动课程,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自觉地确立塑造“创新人格”的目标、计划,加强自我修养、自我煅炼。  相似文献   

4.
创新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训练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技能,奠定综合性素质,为社会造就出创造、创新、创业型人才.创新学习是一种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创新学习是一种自由开放的学习活动,创新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创造过程,创新学习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良好的人格不仅为创造性活动所需要,而且它本身就是人的创造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聪明才智是智力因素,是创造性的一种潜能,其实现需要人格的参与。人格是影响创造潜能发挥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青少年创造性人格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并从人本主义心理学角度谈了青少年创造性人格的塑造问题。  相似文献   

6.
创新精神的内涵:创新精神是一个对创造性活动所具有的比较稳定的积极的心理倾向。它是创造性人格的动力因素。从心理角度分析,创新精神是由认知、情感、行为意向三种成分构成的。认知成分是指创造者对创造性活动的意义的了解和评价,情感成分是指对创造活动的喜恶等的体验,行为意向是指对创造活动的反应倾向。从具体内容上看,创新精神应包括:求新求异精神,求真求是即探求事物内在规律的精神,奋斗拼搏献身事业精神。  相似文献   

7.
创造性人格是指创造性人才的非智力因素,班级教育管理观念对学生创造人格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班级教育管理更新教育管理观念,是培养创造人才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创造并不只是一种智力活动,不能单靠纯思维的训练获得;创造首先是一种整体的活动,是一种人格,它主要通过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形成.因此,研究创造问题,首先要研究具有创造力的人,而有创造力的人,有赖于创造性的人格.培养创造性的人格,就要提供与这种人格和生活方式相适应的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9.
创新是一项开拓性的高难度的冒险活动,没有良好的人格特征难以开展、持续。创造性人格除了如忍受模糊的能力、敢冒风险、自信三项品质外,还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创造性人格指一个人所具有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品质,其标志之一就是在实际生活中不仅能正确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而且能指引人们去获得新知识或未知问题的新解释,从而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结果。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创造潜能的发挥是人的最高需要。”由此可见,培养创造性人格不仅是教育的根本目标之一,也是学习主体的最高层次的需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已成为现代教育活动的重要指向。而作为人文教育的历史教学,则更应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天然沃土。  相似文献   

11.
本文拟从分析高校领导的人格因素与创造性活动的关系入手,简要论述其人格在创造性活动中的作用机制,探索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校领导在人格心理特征方面的基本倾向。  相似文献   

12.
创造力是一个人对创造性活动所具有的比较稳定的积极的心理倾向,它是创造性人格的动力因素。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创造力是由认知、情感、行为意向三种要素构成的,认知是指创造者对创造性活动意义的了解和评价;情感是指对创造性活动的喜恶等体验;行为意向是指对创造活动的反应倾向。从具体内容上看,创造力应包括:求新求异精神、求真求是精神、奋斗拼搏献身事业精神。  相似文献   

13.
论自主学习与创造性人格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教育的前提是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创造性人格的形成需要宽松自主的学习环境与个性化教育。开发学习端的探索热情和兴趣潜力,培养自主个性、独立人格和求异思维的勇气是培养创造性人格的重要内涵和基础。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创新人格培育途径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人格是创造性人才形成的基础,本文通过对创新人格概念的梳理,概括了当前大学生创新人格培育存在外部和内部两个维度的问题,外部缺乏有效培育的环境氛围,内部缺乏有效内化的心理动机。从而提出大学生创新人格培育的路径:营造大学生创新人格培育的环境氛围;开展大学生创新人格培育的实践活动;进行增强创造力的各种训练;强化大学生创新人格培育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5.
谈中学生创造性人格塑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塑造中学生完美的创造性人格是当前基础教育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塑造中学生创造性人格,要求教师要锐意创新,转变理念,树立现代教育观;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高的知识素质、教育技术和方法,同时要掌握中学生创造性人格塑造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而只有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创造性人格,才能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新时代人才.综合实践活动以其多样化的活动方式、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以及重视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特征为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创造性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前提,激发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引入激励机制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必要手段。中学历史课教学中所探讨的创新思维。一般是指对思维主体来说的一种思维活动,它包括发现新事物、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创新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它具有独特性、求异性、批判性等特征。通过培养创造性人格、发散性思维和独创性思维可以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8.
创造性人格反映的是那些富有创造性个体的精神面貌,强调个体创造行为的人格因素所起的作用。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因其是在人的创造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实施的教育,显得更为重要。幼儿教师创造性人格不仅有助于幼儿创造力的培养,而且对其自身创造力的发展也非常有益。在了解国内外创造性人格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幼儿教育实际,构想幼儿教师创造性人格特征是:富有探索精神,责任心强;和蔼可亲,有耐心,观察繁锐,思维灵活,想象丰富,富有才识;自信,独立,当机立断;适应性强;理想崇高,目标远大,好奇心强,求知俗旺盛,兴趣广泛;移情能力强,有正确的幼儿创新教育观。  相似文献   

19.
这些年来,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目标的教学改革也已实施。 然而,创新是什么?创新就是作为活动主体的人所从事的产生新思想和新事物的活动,其根本特征是变革、进步和超越。创新的实质是创造性,创造性可以分为特殊才能的创造性和自我实现的创造性两种,小学生的创新,就是自我实现的创造性。从学生主体角度看,主要指的应是个人意义上的创新,即小学生在自身的心理水平上去创造出一些“前所未有”的东西。而创新精神包括了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理、对固有观念的质疑批判意识、尊重事实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以及勇于探索不断进取的人格力量和价值取向等。  相似文献   

20.
教学不是一种机械活动,而是一种深深打上教师个人烙印的创造性活动。本文借助隐性课程理论,提出并侧重论述:大学教师的人格心理特征,深刻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