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宁海岸带重点生态空间分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传胜  朱珊珊  党丽娟 《资源科学》2014,36(8):1739-1747
沿海地区区位条件优越,环境容量较大,现已成为全球经济、人口的集聚之地。海岸带同时具备交通运输、旅游休闲、生物物种栖息地等功能,其资源环境的开发逐渐加剧了对生态空间的破坏。本文在建立海岸带生态空间类型划分的方法和技术流程的基础上,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利用辽宁省30m格网的DEM、沿海各县市区土地资源大调查的生态类用地、《辽宁省海洋功能区划》等数据,对辽宁省海岸带陆域、海域生态空间进行生态重要性和环境胁迫性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海岸带重点生态空间的类型划分。研究结果显示,辽宁海岸带被划分为4类重点生态空间: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与土壤保持、河流湿地保护与环境治理、海岛海岸保护与侵蚀防治。研究成果为规范沿海各类开发活动、保护海岸带生态环境,以及编制沿海各地区相关规划和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也为开展在不同尺度下对生态空间的划分和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正中科院海岸带环境过程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10年12月31日。现任实验室主任为骆永明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张经院士,副主任为潘德炉院士和傅伯杰院士。实验室重点致力于开展在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下海岸带环境过程与生态修复研究,阐明海岸带多介质环境过程、机制及效应,发展陆海环境监测、生态修复原理与技术,建立海岸带环境信息和综合管理体系,促进海岸环境科学、工程及管理技术发展,提升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  相似文献   

3.
濮阳市利用城市建筑垃圾,依托悠久的龙文化和濮水文化,规划建设濮水公园,设计中注重生态功能和实用性,强化城市绿地开敞空间景观生态设计,倡导能源与物质的循环利用和场地的自我维持,硬质景观进行生态柔化设计,营造可持续发展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4.
本文依据城市生态景观设计原理,结合目前国际园林景观和生态城市建设动态,阐述了进行大庆油田矿区环境绿化生态设计的意义,就如何更好地进行大庆油田绿化生态设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中国海岸带污染问题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我国海岸带地区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影响了海岸带地区发展。文章从我国海岸带污染现状、成因、国际管理实践和污染防治措施等方面出发,概要介绍了我国海岸带地区不同介质中污染物的分布状况,提出了污染源控制、生态屏障建设、污染环境生态修复、区域规划等防治措施,以期为我国海岸带地区环境保护和管理政策制定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促进了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不断深入和完善,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了有效的提高城市化建设水平的提升,需要合理规划和设计城市生态景观,并以此来应对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生态问题。  相似文献   

7.
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在风景优美的地方。风景资源的开发也是城市建设的重要部分,优美的景观可以改善都市圈环境,增加绿色植物覆盖量,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研究风景资源的生态规划,是做好城市绿地规划,建设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生态景观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针对生态建筑的建造模式及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创造健康、舒适的办公、居住环境的建造要求,以"生态优先"为原则,通过生态化设计,优化场地规划,改善热、光、声、风环境.  相似文献   

9.
杨红生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7,32(10):1111-1117
全球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加剧等背景下,我国海岸带区域发展遭受显著影响,生态脆弱性异常突出,面临诸多严峻挑战。目前,海岸带区域相对独立发展的盐碱地农业、滩涂养殖和海洋牧场,已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亟待查明陆海连通性的影响机制和调控途径,采用新设施和新工程技术,建立基于生态系统管理理念的海岸带生态农牧场新模式。文章以我国海岸带区域发展的典型和缩影——黄河三角洲为例,分析了海岸带资源、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基于海岸带区域盐碱地开发与海洋牧场产业发展现状与需求,论述了海岸带生态农牧场的建设理念、建设内容、科学问题、关键技术和发展途径,以期为我国海岸带保护与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彭扬 《百科知识》2007,(8X):44-45
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在风景优美的地方。风景资源的开发也是城市建设的重要部分,优美的景观可以改善都市圈环境,增加绿色植物覆盖量,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研究风景资源的生态规划,是做好城市绿地规划,建设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生态景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翟俊  肖桐  杨旻  孙晨曦 《资源科学》2016,38(5):814-824
海岸带是当前经济发展的前沿地带,由于其便利的交通环境使得人类对该区域的利用程度逐渐增强。同时海岸带地区也是生态系统较为脆弱的地区,是生态系统的交错区和过渡带,长期的过度开发与利用势必会导致该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化。本文以遥感获取的区域不透水地表分布数据为基础,对研究区内不透水地表面积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指标进行了相关分析,通过分析海岸带10km缓冲区内不透水地表扩展与生态用地之间的占补关系发现:①2000-2008年,中国海岸带不透水地表面积持续增加,与经济和人口要素呈正相关关系。总体来看,相比人口密度,沿海各县GDP密度与区域地表不透水率具有更好的相关性。9年间,沿海地区GDP密度明显提升,沿海各县平均增加了2986.8万元/km2。人口密度平均增加了181人/km2;②从2000-2008年,中国海岸带不透水地表的扩展包括新增不透水地表和不透水率增加。新增不透水地表主要以占用耕地和生态用地为主。不透水地表的扩展受到当地自然地理特征的制约,例如地形、海拔、坡度等因素;③本研究选取的七个典型区海岸带不透水地表扩展均以占用耕地为主,但在不同缓冲区范围内,不透水地表占用耕地和生态用地强度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特点。南部的三个典型区(北部湾、海峡西岸、珠三角)海岸带不透水地表的扩展占用生态用地强度高于北部三个典型区(京津唐、辽东湾及辽东半岛、山东半岛),这主要由于这些区域生态用地面积比例较高而引起。在未来的海岸带保护与开发规划中,应综合考虑生态本底的区域差异,进而寻求更合理的生态用地、耕地和建设用地比例。  相似文献   

12.
广西海岸带地区气候条件良好,海岸带土壤资源的农业开发利用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文章根据典型土壤剖面的取样化验及实地调查结果,为了实现广西海岸带土壤资源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从土壤及生态角度出发,认为最合理的开发利用方法应当是:要顺应自然条件,注意生态平衡,发挥土壤优势,因地制宜,进行不同类型土壤的农业开发利用,加速海岸带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增加。  相似文献   

13.
2000-2010年辽宁省海岸带景观格局与生境质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褚琳  黄翀  刘庆生  刘高焕 《资源科学》2015,37(10):1962-1972
为研究2000-2010年辽宁省海岸带景观格局与生境质量变化并探讨其变化原因,提取研究区2000年、2005年以及2010年三期景观类型,使用马尔柯夫模型的转移矩阵分析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特征;利用景观生态分级指数模型计算景观类型转化强度;采用InVEST模型评价生境质量,探究景观格局变化与人类活动之间关系。结果表明:10年间,人工湿地与自然湿地面积均增加,开发浅海水域形成的养殖用地面积增加最多;2000-2005年、2005- 2010年转化强度指数均为负,景观生态级别下降,大量高生态级别的景观向低生态级别转化。景观生境质量指数减少,生物多样性服务功能降低,生境质量发生退化。湿地景观格局变化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滨海自然湿地人工化,湿地围垦以及城镇化扩张成为海岸带生态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研究成果可为海岸带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在生态危机背景下,生态观念对建筑本体的三个主要方面场地环境、功能空间、材料建构产生了深刻影响,深化了对限定条件的思考与回应,构成了建筑设计新的逻辑,成为建筑设计新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5.
澜沧江流域民族聚居区生态景观及生态文化的作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澜沧江流域民族众多,民族生态文化绚烂多姿,同时生态脆弱,研究其生态景观与生态文化的关系对于科学认识人地关系、充分发挥民族生态文化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澜沧江流域选取藏、傈僳、白和傣等4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利用民族分布和2000年1∶10万土地利用数据,从景观多样性、景观优势度、景观破碎性等方面分析不同民族生态景观特征;利用1980-2005年1∶25万土地覆被数据,分析各民族生态景观动态变化,并就生态文化对生态景观的作用做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①澜沧江流域不同民族的生态景观具有明显差异。上游的藏族以草地景观为主、草地放牧业为主要生计方式。中游的傈僳族林地优势度大,农林牧兼营、以山地旱作农业为主。而下游的白族和傣族以农田景观为主,水田稻作发达;②澜沧江流域的民族生态文化通过其特定的生态观、生产生活方式、乡土生态保护机制等对生态保护产生了重要作用;③近几十年来,除产业发展、城镇化对生态景观产生了明显压力外,民族传统文化日渐淡薄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对生态景观的保护作用。今后,要将民族生态文化的传承创新置于关乎民族聚居区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予以扶持。  相似文献   

16.
澜沧江流域民族众多,民族生态文化绚烂多姿,同时生态脆弱,研究其生态景观与生态文化的关系对于科学认识人地关系、充分发挥民族生态文化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澜沧江流域选取藏、傈僳、白和傣等4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利用民族分布和2000年1∶10万土地利用数据,从景观多样性、景观优势度、景观破碎性等方面分析不同民族生态景观特征;利用1980-2005年1∶25万土地覆被数据,分析各民族生态景观动态变化,并就生态文化对生态景观的作用做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①澜沧江流域不同民族的生态景观具有明显差异。上游的藏族以草地景观为主、草地放牧业为主要生计方式。中游的傈僳族林地优势度大,农林牧兼营、以山地旱作农业为主。而下游的白族和傣族以农田景观为主,水田稻作发达;②澜沧江流域的民族生态文化通过其特定的生态观、生产生活方式、乡土生态保护机制等对生态保护产生了重要作用;③近几十年来,除产业发展、城镇化对生态景观产生了明显压力外,民族传统文化日渐淡薄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对生态景观的保护作用。今后,要将民族生态文化的传承创新置于关乎民族聚居区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予以扶持。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意识的加强和对人居环境的关注,居住小区绿化设计已经是居住区外环境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其造景功能、生态效益及景观价值等方面的作用将极大影响小区价值定位。本文以群力新苑小区绿化为例,积极探索了小区绿地规划、植物配置、环境景观等方面问题,为实现哈尔滨居住小区绿地系统的优化配置,丰富哈尔滨居住小区环境景观设计,提供理论和实际指导。  相似文献   

18.
从城市设计的视角对居住区规划中的整体定位、环境融合、场所设计、建筑形体及其组合等方面进行探讨,并通过实例分析,提出了基于以人为本基础上的居住小区规划与城市设计的融合.  相似文献   

19.
我国重点海岸带地下水资源问题与海水入侵防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海岸带地理、地质条件的特殊性,我国重点海岸地下水资源环境承载力脆弱。近年来,围海造陆等海岸工程加快,海岸带环境水文地质问题频发,生态环境恶化,已经严重制约我国海岸带的生态建设。文章分析了我国海岸带环境水文地质特征,研究海岸带地下水需求现状和不合理开采地下水所产生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指出水资源短缺、海(咸)水入侵所导致的生态环境退化问题将严重制约我国海岸带的可持续发展,如何科学促进地下水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已成为我国海岸带综合管理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现代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大多以高楼林立、科技领先为新潮流,随着科学技术的推陈出新。一方面,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但另一方面,科技发展所带来的各种污染,使得人们的生活环境愈来愈差,人们上下班之余,所处的环境,都是科技过度开发出来的废弃污染层。这样一来对人们所处的生活环境是极为不利的,拟从生态景观的角度出发,在建设便利小区的同时,要注重生态景观融合,将生态景观融入到小区的设计中。以突出自然为主导理念,为广大消费群体提供一个更舒适、更安心的居住环境,打造一个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生存空间。住宅小区的居住环境和景观设计的优劣息息相关,同时还要注意生态问题,以提升居住区的生态环境为前提,因此,维护和保持城市生态平衡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