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运河武术文化联盟揭牌讲述运河南北武术故事为进一步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2020年12月22日,大运河武术文化联盟揭牌仪式在杭州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举行。国家武术研究院湘湖讲武学堂智库专家田苏辉、吴彬、江百龙等100余人出席了揭牌仪式。  相似文献   

2.
高华 《集邮博览》2014,(11):54-54
正北京时间6月22日15时19分和15时52分,卡塔尔首都多哈,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世界遗产委员会宣布:经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审议通过,中国大运河及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运河、丝绸之路成为中国第46项和第47项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洛阳成为中国唯一成功"双申遗"城市,其世界文化遗产由龙门石窟一项  相似文献   

3.
大运河,又称京杭大运河、南北大运河,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水运工程,也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道。大运河蜿蜒曲折,河面上舟楫帆影,书写着中华民族2500年灿烂文明(图I)。  相似文献   

4.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大运河项目和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跨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2项和第33项世界文化遗产。至此,中国世界遗产的总数已达到47项,居世界第二位。此次丝绸之路项目中,陕西包括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  相似文献   

5.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国大运河项目和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跨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2项和第33项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是西汉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2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而直达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  相似文献   

6.
正大运河常州段,是中国大运河历史最悠久的河段之一。公元前495年,吴王夫差因北伐中原军运所需,开凿了东起苏州望亭,西至常州奔牛,由孟河出长江,全长170余里的春秋运河,从而成为中国大运河江南段之始。明万历九年(1581年),因城区河道两岸民宅迭筑、行舟不便,于是又在城南开凿了宽阔的新河连接城外运河主航道,即从文亨桥以东,经广化桥、同济桥、  相似文献   

7.
北京有3049年的建城史,有850年的建都史,有700年的四合院。北京是50万年前周口店猿人的故乡,是总长3000余里大运河的终点,是曾有28600米城墙的城市。北京拥有有9999间半房屋的紫禁城,拥有800年历史的卢沟桥。北京有6处古迹在世界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世界文化遗产目录上。  相似文献   

8.
为对大运河江苏段体育赛事旅游的发展提供战略决策,运用SWOT分析模型,对大运河江苏段体育赛事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定性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实现定量分析,确定大运河江苏段体育赛事旅游发展的战略应以SO发展战略为主,ST发展战略为辅。提出建议:以赛兴旅,提升大运河江苏段沿线体育赛事的旅游吸引力;顺应群众需求,丰富大运河江苏段体育赛事旅游产品;出台政策,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协同合作,打造大运河江苏段赛事旅游品牌;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突破大运河江苏段赛事旅游的时空桎梏;借力体育赛事,传播大运河生态保护理念。  相似文献   

9.
双手用一刀是一种独特、实用的武术技法,中华先民早对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可惜的是元以后,这种技术频临失传。有明一代,受倭刀的影响,俞大猷、戚继光、刘云峰、程宗猷、吴殳及后起的武术家开始积极学习、借鉴倭刀技法,并开始探索将之融入中国武术之中,从而形成中国特色。正是在这种积极努力下,中国武术双手刀法沿中国大运河自南而北传播,出现了"独流苗刀"、"沧州苗刀"、"万胜苗刀"等练习样式,涌现出任向荣、刘玉春、马凤图、佟忠义、郭长生、任鹤年等一大批苗刀大家。2014年,中国大运河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而苗刀作为运河文化带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值得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申遗的呼声响起,世人的目光都在注视着中国隋唐大运河的信息。中国著名文博专家称:"未来若干年隋唐大运河的考古新发现,不但更加吸引世界的目光,还将更加丰富灿烂的中华文明宝典。"  相似文献   

11.
高波 《收藏》2010,(10):52-55
隋唐大运河(通济渠)安徽段遗址坐落在安徽省泗永公路之下,泗永公路就修建在隋唐大运河河道遗址之上。隋唐大运河起点在河南荥阳市板诸黄河口,经河南、安徽、江苏18个县市,最后在江苏宿迂市古泗州汴河口入淮河,全长650公里。通济渠始凿于605年,湮塞于1325年,安徽段遗址全长170多公里,坐落在安徽省淮北市和宿州市境内。  相似文献   

12.
《集邮博览》2014,(6):29-29
正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一个奇迹,显示了我国古代水利航运工程技术领先于世界的卓越成就。同时,京杭大运河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线路最长的人工大运河,是我国乃至世界唯一还在使用的人工运河。作为古代沟通南北的黄金通道,京杭大运河一直是历代王朝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命脉。在中国,没有任何一处遗迹像大运河那样经历了统一和分离的全部沧桑,不仅承载着封建王朝的兴衰成败,也浸透着无数黎民百姓的深重苦难。同时,大运河在促进经济繁荣、融合南北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等各个方面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2500年来,京杭大运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孕育了一座又一  相似文献   

13.
该研究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从大运河文化特色健身舞蹈的开发与推广入手,把静态的遗迹遗产与动态的健身活动相结合,把运河文化的内涵与居民日常生活相结合,使人们在锻炼身体的同时,陶冶情操,在健身中参与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该研究分析了大运河健身舞蹈开发的原则和要素,提出了推广的几大策略,以期可为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健身舞蹈的开发提供理论参考,为大运河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一条尝试性路径。  相似文献   

14.
高洪艳 《收藏界》2013,(9):56-60
公元605年,隋炀帝开通的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段,流经河南、安徽、江苏等地,流经安徽省约180余公里。这条运河在中国最鼎盛的隋唐宋金元时期,作为北方出海外销、南方进贡京师的黄金水道,通航了七百余年,过往舟船因黄水泛滥、汴水(隋唐大运河)漫溢(仅《宋史》记载:北宋160余年,隋唐大运河泛滥达21次),失事倾覆的船只不计其数。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隋唐大运河淮北柳孜遗址考古发掘时,在柳孜运河遗址900平方米的探方中一处宋代石构筑物下,就压覆着八条唐及唐以前年代的沉船,出土陶瓷器1653  相似文献   

15.
扈迎春 《收藏界》2010,(9):57-59
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隋唐大运河淮北柳孜遗址考古,不仅揭开了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段走向的千古之谜,同时还获得了三大重要成果:其一是发现宋代石构建筑;其二是在900平方米遗址的范围内发现八艘唐代沉船;其三是出土了全国二十几个窑口的瓷器。  相似文献   

16.
研究采用田野调查、访谈等方法,对大运河(嘉兴段)特色体育赛事现状及其对提升沿岸城市影响力的机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①赛事的供给主体以行政部门主导为主、体育社会组织参与和市场主体自主供给为辅;②供给方式表现为政府直接购买和政府购买社会服务;③供给内容包含赛事开展项目、数量、类别、分布;④供给手段包括人才供给、制度供给、场地供给、资金供给。特色赛事提升城市影响力主要表现在:①促进政府的城市管理能力;②提升城市的知名度与形象;③加快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④促进了城市的文化发展;⑤加强了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交流。建议:①加强大运河体育文化建设;②充实大运河景区景点体育内涵建设;③健全大运河体育旅游服务体系。旨在为大运河(嘉兴段)特色体育赛事发展、提高沿岸城市影响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三孔"邮票的发行背景"孔庙、孔府、孔林"(图1)于1994年12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它们不仅是中外驰名的人文  相似文献   

18.
颐和园是我国首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认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在世界文化遗产中有着极其特殊的地位。颐和园荟中国造园之精粹,集华夏名景胜迹之大成,于自然山水间因地制宜营造了众多壮丽恢宏的殿、堂、楼、阁;千姿百态的廊、桥、  相似文献   

19.
2003年被列为联合国文化遗产年,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30周年。从1985年我国签署《世界遗产公约》至2003年6月29日-7月6日的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中国被列入世界文化遗  相似文献   

20.
公元605年(隋炀帝大业元年),隋炀帝开凿了举世闻名的隋唐大运河,它北起幽州(北京),南到杭州,全长约2700公里,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由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组成,其中最重要的一段是通济渠。1999年淮北市在修筑泗县至永城的公路时,发现了通济渠上一处重要遗址——柳孜遗址。该遗址发掘面积900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