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闽台教育交流合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文化与思政教育相结合顺应时代潮流。针对闽台教育交流的大背景以及网络文化的特点,闽台教育交流合作下网络思政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就如何加强闽台教育交流下的网络思政教育发展提出具体对策: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教学培养模式和加强赴台学习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2.
发展集成电路产业是我国迈向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标志.通过对福建和台湾两地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指出闽台集成电路产业协同发展具有独特的比较优势和广阔的市场空间.目前闽台集成电路产业协同发展还处于创新要素结合的初级阶段,需要建立涵盖实施主体模块、结构模块、要素支撑模块于一体的协同创新系统,完善包括市场动力机制、区域协调机制、互动学习机制、约束保障机制在内的协同创新系统运行机制,提升闽台集成电路协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阐述闽台发展高科技产业和闽台电子信息产业的必要性,提出闽台电子信息产业协同发展的对策,即正确选择合作领域、集中力量重点发展,提高在闽台资企业的产业关联度、扩大产业聚集辐射力,转变闽台信息产业合作方式、推动闽台产业衔接,促进两岸经济科技创新、提高闽台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于子敬 《教书育人》2023,(18):12-14
创新创业教育是人工智能领域重要人才培养的基础之一,在当前校内外资源融合不充分、校内教育主体之间协同优势与合力优势未有效利用等相关因素影响下,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与教育效果不太理想。鉴于此,本文立足于协同理论基础上,从内涵逻辑与实践逻辑出发,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分析与研究,旨在搭建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创业协同教育制度,以此来推动教育主体、教育资源等方面的协同发展,不断提高学生个人职业道德理论素养,培养其创新能力,树立良好的创业精神。  相似文献   

5.
协同创新正逐渐成为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形式,教育改革发展中重大问题的解决、提升教育研究能力水平、各类研究主体存在的知识结构缺陷以及教育研究成果的转化运用都需要大力推进协同创新。教育研究的协同创新可分为整体协同与多元协同、学科协同与跨学科协同、行业内协同与行业外协同。与其他领域相比,教育研究的协同创新有着注重集成、突出包容、强调运用的特征。在教育研究协同创新中,需注意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基层愿望、领军人员与团队成员、形式创新与功能协同、短期效应与长效机制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教育创新既是知识经济下的教育适应性转型,也是教育系统内根本性的整体革新。因此,可以用复杂系统的进化原理,即开放系统的原理,功能决定结构的原理,协同怍用的原理去分析系统结构进化的机制,在这些基本原理的指导下.教育创新即是为增强教育的预期性和参与性而实行的教育开放、教育行动与教育协同,是对教育的生态控制。  相似文献   

7.
由中原与闽台关系研究中心牵头组建的"新中原华夏祖根文化保护传承协同创新中心",2012年9月获批信阳师范学院首批建设的校级协同创新中心,同年11月被河南省教育厅、财政厅批准为2012年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黄河文明传承与现代文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的参与单位。现依据"协同创新中心  相似文献   

8.
协同创新可以突破不同系统、主体间的壁垒,充分激发创新要素活力,通过深度合作,促进不同系统、主体共同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协同创新,是时代的要求与两类教育内在发展需求的耦合。实践证明,要促进高职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协同创新必须赋予高职院校开展社区教育的功能与定位,必须完善两类教育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必须形成两类教育协同发展的经费投入机制与绩效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9.
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研究生和本科生创新型人才的有效手段,专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必由之路。新形势下高校要着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一体化深度融合,建立科教协同和团队协同的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机制,形成以赛促教、以项目促教的成果导向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以及产教相融创新人才协同培养机制,促进教育课程体系、教育培养目标、师资力量和协同平台的融合发展。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各环节紧密相扣、协同发展,对提高高等教育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激发社会创新潜力及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一系列闽台教育合作和人才培养政策的出台,闽台展开了合作办学、教育资源共享正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本文在闽台教育合作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闽台教育合作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台湾职业教育的优势,提出了闽台高职院校教育合作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开展创新教育是培育创业人才的基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使高校在开展创新教育的同时有效地开展创业教育,使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协同发展。在论述了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关系后指出: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创新是创业人才必备的素质。并提出了在创新教育中培养创业人才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2.
提升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实验平台建设的重点目标之一.文章归纳国内外知名高校以实验平台支撑创新创业教育的良好经验,剖析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困境,探究实验平台对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优化的必要性,通过理念协同、师资协同、课程协同、资源协同、科研协同、学科协同六大协同模式,为高校建构依托实验平台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优化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原与闽台渊源关系研究"为新中原协同创新中心规划的重大科研项目,项目设计者为新中原协同创新中心尹全海教授。近日,河南省教育厅组织专家对该项目的研究意义和价值,项目总体框架、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子课题设计,项目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课题组分工及研究进度等进行综合评审,确定"中原与闽台渊源关系研究"为2013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该项目为新中原协同创新中心中长期课题规划启动的第一个重大科研项目。  相似文献   

14.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相互融入、协同育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与教育优化的选择。文章阐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具有教育目的一致性和协同育人的必要性,分析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的政策支撑、取得的成效、存在的困境,并从理念、文化、团队、平台、体系、机制等方面探讨了推进两者协同育人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5.
分析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提出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应确立正确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做好“三引”工作,改革课程设置,创新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并协同社会和市场共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16.
洪彩真 《南平师专学报》2011,30(1):58-62,65
福建与台湾同文同种,有难以分割的亲密关系和民族情结,两岸的教育交流历史悠久。文章从五个时期论述了闽台教育交流的状况。闽台两岸教育交流呈现断断续续的状态,明郑政权时期、清朝统治时期闽台两岸教育交流十分频繁,前者以福建对台湾的单向输入为主,后者呈现双向交流态势;而殖民地时期、日据时期和20世纪50-80年代闽台两岸教育交流则十分困难。20世纪80年代以来,闽台两岸教育呈现双向交流且有不断繁荣的态势。  相似文献   

17.
国家对台教育政策及赋予福建先行先试政策的不断出台,以及台湾高等教育发展出现瓶颈、台资企业对人才需求持续走高等因素,加速推动闽台教育合作走向深远。当前闽台教育交流合作从浅层交流发展到深层联合办学,相关合作院校和专业不断增加,学生规模逐年壮大。在实践和探索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过程中,福建海峡旅游学院与台湾多所高校在政策应用、合作机制、保障方式、创新举措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逐步探索出培养海峡旅游人才的"金字塔"模式。  相似文献   

18.
高职教育校企协同创新是推动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改革工作走向深入的重要举措。分析当前高职教育校企协同创新中面临的问题,从校企协同创新的主要特征入手,构建以文化融合作为协同创新的基础,以组织管理融合作为协同创新的保障,以目的融合作为协同创新的动力的高职教育校企协同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9.
大力推进协同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的现实要求,高职教育协同创新的关键是机制的创新。文章在协同创新理论的基础上,从机构管理协同机制、利益分享协同机制、人力资源协同机制、项目开发与技术服务协同机制、实习就业与创业协同机制、教研资源协同机制等方面对高职教育政校行企协同创新机制的构建进行了分析,以期为高职院校协同创新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围绕高职教育协同创新,选取浙江、湖南、云南作为东、中、西部的地区代表,从协同创新的环境、机制与模式、协同创新的组织、协同创新社会服务水平等四个维度跨区域比较,分析了三省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及不足,提出了有利于加快我国高职教育协同创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